内容简介
《马化腾谈创业与管理》汇集了马化腾关于创业理念与管理思想的精彩言论,是马化腾在创业、管理、用人与领导思想与理念方面的精华。本书定位为创业者、管理者、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的行动指南;企业培训、中层干部、员工职场学习读物;领导者、成功者的决策参考。
作者简介
互联网观察家、企业研究专家。长期跟踪研究腾讯QQ创始人马化腾创业成功之道与管理思想。
目录
????前言
第1章??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马化腾论创业路径
????创业不是说着玩的事
????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坚持:黎明前的黑暗
????没有融资就没有成长
????QQ企鹅:赢利多样化
????“世界互联网的奇迹”
第2章??QQ不是工作,是兴趣——马化腾论创业信念
????抓住外界赋予的机遇
????模仿式创新:后来居上
????QQ不是工作,是兴趣
????危机感:繁荣背后的诚惶诚恐
????三问哲学:做最有把握的事
????战略眼光的独到之处
第3章??“后发风险最低”——马化腾论经营理念
????“模仿的目的是创新”
????不争第一:后发风险最低
????用户体验,快速迭代
????“吸星大法”:创造惊人成就
????Free mium:免费+增值
????双打配合:培养接班人
????创业团队:有合作也有制衡
????架构调整,消除沉淀层
第4章??“大平台大作为”——马化腾论人才管理
????人才是有区域性的
????简单标准:人品第一
????“关心员工成长”
????人才培养:“大平台大作为”
????股权激励:与能力、贡献匹配
????延伸阅读一??柳传志谈人才管理
????延伸阅读二??马云淡人才培养
第5章??“全民公敌”是趋势——马化腾论多元化
????“全民公敌”是趋势
????保留、发展用户,磨平利润毛刺
????相关多元化发展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第6章??腾讯收入的“四驾马车”——马化腾论赢利模式
????从“纯SP”定位中脱身
????增值服务:QQ秀
????广告收入:下一个增长点
????网游:最暴利的行业
????延伸阅读??马化腾谈互动娱乐产业
第7章??“大品牌、大回响”——马化腾论腾汛业务发展与管理
????门户:“新三国”鼎立
????搜索:独立自主研发
????网游:丰富的产品线
????电子商务:从沟通做起
第8章??“在线生活战略”——马化腾论企业战略
????“在线生活战略”
????“平台为王”
????国际化试水
????“大回响、大影响”
????“小步快跑”
第9章??“以社区为中心”——马化腾论产品研发管理
????凝固:以社区为中心
????建立sNS平台
????注重产品、不放权
????技术:防御性的手段
第10章??“品牌全面化,拓展用户群”——马化腾论品牌与营销管理
????“年轻也是一种包袱”
????品牌全面化,拓展用户群
????转型:提升品牌价值
????“关系链营销”
????做产品就是做口碑
第11章??“品牌付之东流”——马化腾论危机管理
????“注册收费风波”
????“品牌付之东流”
????“Q币风波”
第12章??与传统产业结合——马化腾论中国互联网发展
????与传统产业结合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监管
????互联网下的慈善事业
????延伸阅读一??马化腾: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延伸阅读二??马化腾:中国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措施
附录一??马化腾精彩语录
附录二??马化腾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坚持:黎明前的黑暗
在还没有赢利模式的情况下,OICQ的大量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使公司在兴奋的同时却感到难以支撑。OICQ人数增加就需要不断扩充服务器,而那时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对腾讯来说都是不堪重负的。
我们只能到处去蹭人家的服务器用,最开始只是一台普通PC机,放到具有宽带条件的机房里面,然后把程序偷偷放到别人的服务器里面运行。
当时腾讯没有资金更新设备,于是马化腾带领的创业团队不得不四处寻求融资渠道。找银行,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量”可以办抵押贷款的。
在国内寻求融资无望的情况下,许多朋友都劝马化腾卖掉OICQ,彼时,OICQ的注册用户已突破1000万,但一直是“亏本的买卖”。这是互联网兴起时鼓吹的“眼球经济”所留下的后遗症:看着“客似云来”,却无法创造经济价值。在当时的业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互联网领域,你确实很难看得清。这个领域新到连价值规律、商业规律都是全新的甚至反传统的。”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明白当时为什么所有经营互联网的公司,包括鼎鼎大名的Yahoo、亚马逊等等都好像比赛似的比着亏钱了。
1999年11月,腾讯的账户上只有1万多元人民币了。为了公司18个员工的利益,马化腾决定忍痛低价出售OICQ业务平台,这是马化腾创业道路上最纠结的一段时间。
看到老友丁磊获得风险投资,马化腾开始和一些有意向购买QQ的公司进行了实质性谈判。
那时候觉得养不起就卖掉吧,但是在卖OCIQ时我们碰到了麻烦。我跟许多ICP(内容提供商)谈,他们都要求独家买断。
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1999年,身为腾讯董事长兼CEO的马化腾冒充工程师到中北寻呼集团总部调试设备,因为腾讯当时还请不起工程师。在中北寻呼集团总部机房里,马化腾教当时在中北工作的张志浩(后曾担任腾讯北京公司总经理)怎么使用OICQ。张志浩敏锐地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事后便怂恿中北的老总把腾讯买下来。可惜当时中北的人只当他讲了个并不好笑的笑话。
后来,马化腾去找联想投资,结果,连报告都没递到联想负责投资的朱立南手上,就被下面人以看不太懂为由,把他打发走了。
马化腾还曾眼巴巴地跑到中华网,期望着中华网会像当年一甩300万美元买下陈天桥的虚拟社区“天堂归谷”一样买下OICQ。可惜那时的中华网已经学精了,虽然没有完全拒绝马化腾,却要求腾讯达到一定数目的用户的时候再来跟他谈。
最悬的是当时与深圳电信数据局的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始终谈不拢,只好告吹。在这种情况下,马化腾决定留下OICQ自己养大。
我们曾险些把开发出的OlCQ软件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别人。现在有点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那段日子的纠结对于马化腾来说是一种煎熬:
明知道有收入,有前景,可以支撑用户发展,可制约我们的就是没有足够的钱买服务器和带宽,产品的口碑是做到了,可没有资金。马化腾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曾说道:
每个阶段都有一些令自己最感动的事情,如果要排序的话,我记得首先是1999年早期即时通讯用户激增的时候,当时公司只有不到10个人,资金非常有限。如何解决在有限的服务器上10万人同时在线成了一件追求极致的难题。当时我们都没有工作时间的概念,睡觉的时候满脑子都是技术上的事,非常痛恨节假日。现在想起来,那一段时间就是黎明前的黑暗。但是不断地在技术上突破,进入其他同行没有进入的领域,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
前言/序言
在中国,也许很多人不知道马化腾是何许人,但很少有人不知道那个以可爱的小企鹅形象为代表的聊天工具——QQ。马化腾创建的腾讯公司就是靠着这个聊天工具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沟通习惯,并造就了一个充满传奇的企鹅帝国。
马化腾曾说,“我很喜欢的一个电影是《帝企鹅日记》,企鹅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在它身上集结了爱、勇气和冒险的精神。”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2009年末中国网民总数为3.84亿,而腾讯在中国网民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9成。即便在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中,腾讯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就在在2010年3月5日19时52分58秒,腾讯QQ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
马化腾掌管着腾讯这家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缔造着一个风靡中国的“网络神话”。盛大CEO陈天桥戏称马化腾练就了“吸星大法”——QQ从无线增值服务做起,将互联网世界里的每一例成功的商业模式都巧妙地与QQ结合,并创造出了惊人的成就。马化腾用了10年,将腾讯打造成为一个布局最全的中国互联网公司。
马化腾掌控的腾讯公司多元化的结果是:马化腾创立了中国三家最大的综合门户网站之一、第二大C2C网站、最大的网上休闲游戏网站。其社区服务QQ空间的活跃用户数甚至超过了Facebook.。
“对于创业者而言,能够最终生存下来才是最重要的。”马化腾表示:“机遇很重要。我们不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腾讯做的东西都很简单,但是有团队、有公司的股份结构和投资者的合理搭配。另外,时代和环境的因素更加重要,很多机遇是外界赋予的,我们觉得很幸运。”
马化腾认为,模仿并不丢人。模仿只是手段和工具,模仿的目的是创新和颠覆。“在学习模仿先行者的基础上,我们有所取舍地创新。” “第一是选择模仿的对象。一定要选择已经证明成功的有前景的好东西,同时要牢记模仿只是手段和工具,模仿的目的是创新。第二是把握模仿的时机。在进入一个领域的时机把握上,一般选择有第二家出现后,即有了一家开创者和一家跟进者,这表示这个市场即将启动,然后马上大部队跟进去,超第二,拼第一。”
马化腾对自己的定位始终是产品经理。“每天我都会体验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我也爱给产品部门挑错,我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马化腾在招聘时定下一个标准——“人品好”,“我几乎是有点偏执地超级强调这一点,我们几个创始人都喜欢简单,不喜欢搞政治化,哪怕你说我不懂也好,我就是强调简单,人品第一。”“在找职业经理人上我们很重视人品,就算你能力再强,人品不行也不敢让他进来,这是腾讯价值观的第一条——正直。”
对于腾讯的商业模式,马化腾表示:“腾讯的商业模式和很多企业不一样,主要的思路是提供大量免费的服务,通过免费服务来开发出增值服务,这是腾讯的80%的收入来源。”
马化腾表示:“不管企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保持一种诚惶诚恐的心态。”
《马化腾谈创业与管理》汇集了马化腾关于创业理念与管理思想的精彩言论,是马化腾在创业、管理、用人与领导思想与理念方面的精华。《马化腾谈创业与管理》定位为创业者、管理者、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的行动指南;企业培训、中层干部、员工职场学习读物;领导者、成功者的决策参考。
《马化腾谈创业与管理》:一本关于数字时代商业智慧的深度探索 本书并非对某位特定商业领袖思想的直接摘录或传记,而是旨在通过对数字时代商业环境的深刻洞察,提炼出那些普适性的、能够指导创业者和管理者应对瞬息万变市场挑战的智慧与原则。我们将目光聚焦于那些驱动现代商业成功的核心要素,而非局限于任何单一的个人经验,以期为读者构建一个更广阔、更具前瞻性的商业思维框架。 一、 洞察数字浪潮:理解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技术以令人目眩的速度重塑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深刻地改变着信息的传播方式、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以及商业的运作模式。本书的开篇,将带您深入理解这场波澜壮阔的数字浪潮。我们并非要讲述某个科技巨头的发家史,而是要剖析数字时代的核心特征: 连接与互联: 从单向的信息流动到多向的、实时的互动,连接性是数字时代最根本的变革。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对称性、用户参与度以及社群效应。我们探讨的是这种连接如何重塑了市场格局,如何让小微企业有机会触达全球用户,也如何让巨头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数据驱动的决策: 数据不再是零散的记录,而是洞察市场、理解用户、优化运营的金矿。本书将阐释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利用数据进行精准营销、产品迭代和风险管理。这并非关于某个公司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具体案例,而是关于一种数据思维在商业决策中的普遍重要性。 平台化与生态化: 孤立的产品和服务难以在数字时代立足。本书将探讨平台型商业模式的崛起,以及如何围绕核心平台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这包括平台如何吸引用户和开发者,如何通过协同效应创造价值,以及如何管理生态内的复杂关系。 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卓越的用户体验已成为品牌差异化的关键。我们将深入分析用户需求的多样性、情感连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产品设计、服务流程和持续迭代,为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体验。 敏捷与迭代的商业模式: 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在数字时代已显得笨拙。本书将强调敏捷开发、快速试错和持续迭代的理念。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建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敢于在不确定性中探索,并从每一次尝试中学习和成长。 二、 创业的初心与坚守:从愿景到现实的探索之路 创业并非一蹴而就的辉煌,而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旅程。本书将从更宏观的视角,探讨创业者在踏上这条道路时应具备的思维模式与核心素质: 发现痛点,创造价值: 成功的创业往往源于对市场痛点的敏锐洞察,以及解决这些痛点的强烈意愿。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识别未被满足的需求,如何将技术或创意转化为真正能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并非罗列具体的创业点子,而是关于一种发现机会的思维方式。 坚定的愿景与使命感: 创业过程中的无数困难,需要创业者拥有超越短期利益的远大愿景和清晰的使命感。我们将探讨,如何确立一个能激励团队、凝聚人心的目标,并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保持初心,不忘“为什么出发”。 拥抱不确定性,勇于试错: 创业环境充满未知,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态。本书将强调创业者需要培养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勇于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做出决策,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是被失败击垮。 聚焦核心,有所为有所不为: 资源有限是创业初期的普遍现实。本书将探讨创业者如何识别核心竞争力,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最重要的事情上,并学会拒绝那些看似诱人却会分散精力的机会。 构建高效的早期团队: 创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支有激情、有能力、互补的团队。本书将深入分析,如何在早期吸引并留住人才,如何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协作。 三、 管理的艺术与科学:在复杂中寻求平衡与增长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书将从更加系统和战略的层面,探讨现代商业管理的精髓: 战略思维与路径选择: 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中,清晰的战略规划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本书将探讨企业如何制定并调整战略,如何分析竞争格局,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增长路径。这包括对不同商业模式的审视,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以及对资源配置的优化。 组织架构与协同效率: 良好的组织架构能够支撑战略的执行,提升团队的协同效率。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组织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构建灵活、高效的组织。这并非提供具体的组织图,而是关于组织设计原则的探讨。 人才发展与激励机制: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培养和发展体系,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并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塑造: 独特而强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的源泉,也是抵御风险的屏障。本书将探讨如何识别、塑造和传承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如何让文化渗透到组织的每一个角落,并驱动员工的行为。 创新驱动与风险管理: 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持续的创新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以及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做出明智的决策。这包括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的思考。 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 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发展壮大后,用户始终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本书将强调始终将用户放在首位,理解用户需求,优化用户体验,建立长期的用户关系。 数据赋能的精细化运营: 告别粗放式增长,精细化运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数据分析,对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用户满意度。 四、 拥抱未来,持续进化 本书并非一本提供终极答案的指南,而更像是一场关于数字时代商业智慧的对话。我们鼓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数字世界的变化是永无止境的,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学习,不断进化,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马化腾谈创业与管理》并非局限于某一位企业家的经历,而是提炼和升华了在数字浪潮中,那些驱动商业成功和组织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思维方式。它旨在为所有在创业道路上探索、在管理岗位上耕耘的实践者,提供一套更具前瞻性、更系统化的思维工具,帮助他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与发展。这是一场关于理解时代、洞察人性、优化组织、创造价值的深度探索,期待与您一同开启这段商业智慧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