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品贮藏保鲜技术问答

果品贮藏保鲜技术问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绍夫,宫美英 著
图书标签:
  • 果蔬保鲜
  • 贮藏技术
  • 采后生理
  • 保鲜剂
  • 气调贮藏
  • 冷链物流
  • 果品品质
  • 保鲜原理
  • 食品科学
  • 农业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1240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40824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7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果品贮藏保鲜技术问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之一,介绍了苹果、梨、桃、李、杏、樱桃等果品的贮藏方法和技术,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既适合阅读自学,也方便专家重点讲授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库》充分体现了服务“三农”工作,适应农民“求富、求知”需求,努力把图书出版与农民致富奔小康结合起来,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经济等知识,使农民群众在满足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从图书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

目录

一、概述
1.为什么要搞好果品贮藏保鲜?
2.搞好果品贮藏保鲜要抓好哪些关键问题?
3.什么是“产地贮藏”?为什么要搞好产地贮藏?
4.果实呼吸特性分几种类型?有哪些主要差别?
5.什么是有氧呼吸?什么是无氧呼吸?
6.贮藏果实怎样进行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果树品种遗传性与果实耐贮性有些什么关系?
8.栽培技术与果实的耐贮性有些什么关系?
9.贮藏环境与果实的耐贮性有些什么关系?
10.果实贮藏结束时,怎样处理贮藏库?

二、贮藏方法
11.什么是地沟贮藏?有何优缺点?
12.什么是田间畦藏?有何优缺点?
13.什么是窖藏?有何优缺点?
14.什么是窑洞贮藏?有何优缺点?
15.供贮藏果品用的窑洞有哪几种?其性能如何?
16.什么是通风贮藏库贮藏?有何优缺点?
17.什么是机械冷库贮藏?有何优缺点?
18.什么是塑料薄膜小包装贮藏?有何优缺点?
19.什么是大帐自然降氧贮藏?有何优缺点?
20.什么是大帐充氮快速降氧贮藏?有何优缺点?
21.什么是硅橡胶扩散窗气调贮藏?有何优缺点?
22.怎样制作硅橡胶扩散窗袋(帐)?
23.什么是人工气调贮藏?有何优缺点?

三、苹果贮藏
24.苹果为什么要强调适期采收?
25.怎样确定苹果的采收适期?
26.苹果怎样进行分期采收?
27.苹果怎样进行预冷?
28.苹果怎样进行地沟贮藏?
29.地沟贮藏苹果怎样进行“三期管理”?
30.怎样应用改良地沟加简易气调贮藏中晚熟品种的苹果?
31.苹果怎样进行田间畦藏?
32.苹果怎样进行窑洞贮藏?
33.苹果怎样进行通风贮藏库贮藏?
34.苹果怎样进行人工气调贮藏?
35.苹果贮藏期间有哪些真菌病害和生理病害?
36.苹果轮纹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37.苹果炭疽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38.苹果红腐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39.苹果青霉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40.苹果苦痘病是怎样发生的?
41.怎样防治苹果苦痘病?
42.苹果水心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43.苹果虎皮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44.怎样预防苹果贮藏果实的低温伤害、果肉褐变和二氧化碳中毒?

四、梨贮藏
45.怎样确定梨的采收适期?
46.梨怎样进行预冷?
47.梨怎样进行田间畦藏?
48.梨怎样进行窑洞贮藏和通风贮藏库贮藏?
49.梨怎样进行气调贮藏?
50.梨怎样应用保鲜剂贮藏?
51.梨炭疽病和轮纹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52.梨的贮藏生理病害有哪几种?怎样防治?
53.鸭梨黑皮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五、桃、李、杏、樱桃贮藏
54.怎样确定桃、李、杏的适宜采收期?怎样采收?
55.怎样确定大樱桃的采收适期?
56.大樱桃怎样进行分期采收?
57.桃、李、杏有哪些贮藏特性?与贮藏保鲜有些什么关系?
58.桃、杏怎样进行预冷?
59.桃怎样进行冷库贮藏?
60.桃怎样进行气调贮藏?
61.冬雪蜜桃怎样进行半地下窖贮藏?
62.怎样贮藏李果?
63.大樱桃怎样进行预冷和渗钙处理?
64.大樱桃怎样进行低温贮藏和减压贮藏?
65.大樱桃怎样进行塑料薄膜小包装贮藏?
66.大樱桃怎样利用硅橡胶窗袋(帐)进行气调贮藏?
67.桃褐腐病是怎样发生、危害的?怎样防治?
68.怎样防治杏软腐病?
69.怎样预防桃、杏贮藏期间的低温伤害?

六、葡萄贮藏
70.怎样确定葡萄的采收期?怎样采收?
71.葡萄贮藏要求哪些内外部条件?
72.葡萄为什么要预冷?怎样预冷?
73.葡萄贮藏常用的防腐剂和保鲜剂有哪几种?怎样使用?
74.葡萄怎样进行地沟贮藏?
75.葡萄怎样进行棚窖贮藏?
76.葡萄怎样进行窑窖贮藏?
77.葡萄怎样进行通风贮藏库贮藏?
78.葡萄怎样进行机械冷风库贮藏?
79.葡萄贮藏期间的气体伤害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预防?
80.葡萄贮藏中脱粒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预防?
81.葡萄的冷害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预防?
82.葡萄灰霉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83.葡萄青霉病是怎样发生的?怎样防治?

七、枣、柿贮藏
84.怎样确定枣的采收期?为什么要进行分期采收?
85.鲜枣怎样进行沙藏和塑料小包装贮藏?
86.鲜枣怎样进行机械冷风库贮藏?贮藏期间怎样防治虫害?
87.干枣怎样进行囤藏、屋藏和缸藏?
88.干枣怎样进行气调贮藏?怎样防治虫害?
89.柿怎样进行冻藏?
90.柿怎样进行气调贮藏?

八、栗、核桃、银杏贮藏
91.板栗采收期与贮藏有些什么关系?怎样确定板栗的采收适期?
92.板栗采收后应进行些什么处理?
93.板栗怎样进行沙藏?
94.板栗怎样进行沟藏?
95.板栗怎样进行缸藏和坛藏?
96.板栗怎样进行塑料薄膜袋(帐)贮藏?
97.板栗怎样进行冷藏和气调贮藏?
98.板栗贮藏中烂果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防止烂果?
99.板栗贮藏中怎样防治虫害?
100.板栗贮藏中怎样防止栗实发芽?
101.怎样确定核桃的采收适期?采后应进行些什么处理?
102.怎样贮藏核桃?
103.银杏采收后应进行些什么处理?
104.怎样贮藏银杏种实?

精彩书摘

一、概述
1.为什么要搞好果品贮藏保鲜?
果品贮藏保鲜既是一门传统技术,也是一项包括多学科的,以尽力保持果品原有品质的现代化产业。搞好果品贮藏保鲜,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均衡供应:果品的消费具有“季产年销”的特点。不同树种和品种的果品,都有其特定的成熟期,这就是果品的“季产”特点。但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却是希望在“季产”的基础上,随时、随意地消费。在“季产”和“年销”这对矛盾中,唯有贮藏保鲜才会使之得以平衡。
(2)减少损耗:果品的成熟采收是有季节性的,人们的需求却是持续的。在果品集中成熟季节。与果品旺销和持续需求之间,既有时间的差异,也有数量和质量的不同。只有在基本保证果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贮藏措施,才会降低果品损耗(如失重、烂果等),又保证持续供应。
《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手册:从土壤到餐桌的全方位指南》 在现代农业日益复杂精密的体系中,一套系统、权威、实用的生产管理指南显得尤为重要。本书《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手册:从土壤到餐桌的全方位指南》正是为此而生,旨在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技术推广人员、农业科研工作者以及对现代农业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平台。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而是将视野放宽,涵盖了从农田的土地健康、作物健康生长,到收获后的初级处理、产品质量控制,直至最终进入市场销售的整个农业生产链条,旨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 一、 土壤健康与耕地管理:农业的基石 农业生产的根基在于土壤。本书的第一部分将深入探讨土壤的健康管理。我们将从土壤的组成、物理性质(如质地、结构、通气性、保水保肥能力)和化学性质(如pH值、有机质含量、养分状况)入手,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的土壤分析和诊断。在此基础上,本书将系统阐述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的关键技术,包括: 有机肥的应用与管理: 详细介绍各类有机肥(如堆肥、厩肥、绿肥)的制作、施用方法、适宜作物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强调有机质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保水保肥能力和促进养分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化肥的科学配施: 讲解不同类型化肥(氮肥、磷肥、钾肥、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特性、作物吸收利用规律,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或不足,减少环境污染。 土壤改良与修复技术: 针对土壤酸化、盐碱化、板结等常见问题,本书将介绍相应的改良措施,例如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排水灌溉改良盐碱土壤、免耕或少耕技术改善板结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 重点介绍免耕、少耕、秸秆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模式,阐述其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以及在不同作物和地区的应用前景。 土壤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从土壤的健康生态系统出发,介绍如何通过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改善土壤环境等措施,减少土壤传播病虫害的发生,并辅以合理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手段,构建绿色、高效的病虫害管理体系。 二、 作物健康生长与栽培管理:精细化生产的实践 在健康的土壤基础上,本书将聚焦于作物本身的健康生长和精细化栽培管理。这部分内容将覆盖从种子选择、播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的各个环节,旨在帮助生产者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良种选择与繁育: 介绍不同作物优良品种的特性、选择标准,以及种子质量检测、贮藏和催芽等关键技术,为作物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科学播种与育苗: 详细阐述不同作物的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行株距等,以及温室育苗、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等多种育苗方式的技术要点,强调适时播种、精量播种的重要性。 水肥一体化技术: 重点介绍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耦合施用模式,即根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通过灌溉系统将水和肥料同步输送给作物,实现水分和养分的高效利用,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作物生长调控: 介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手段,如修剪、摘心、疏花疏果、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用于调控作物的生长发育进程,优化株型,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协调,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IPM): 建立在科学诊断和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本书将系统介绍农业有害生物(病、虫、草)的识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并重点推广综合防治策略。这包括: 农业防治: 轮作、间作、套种、调整播期、清除病残体等。 物理防治: 诱捕器、防虫网、地膜覆盖、人工除草等。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寄生蜂)、微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 化学防治: 合理选择农药的种类、剂型、施用时期和方法,强调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的使用,以及农药的合理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 抗性管理: 针对病虫草害的抗药性问题,提供科学的抗性监测和管理建议。 三、 收获、初级加工与质量控制:保障产品价值 作物收获是生产链条的关键节点,也是影响产品品质和市场价值的重要环节。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详细介绍收获、初级加工和质量控制的先进技术。 适时适法的收获技术: 针对不同种类作物(粮食、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详细介绍其最佳收获时期、收获标准,以及机械化收获、手工收获的操作规范,强调减少收获损失和机械损伤。 收获后的清理与分级: 介绍如何对收获后的农产品进行初步的清理(去除泥土、杂草、杂物),以及根据大小、形状、成熟度、色泽等标准进行科学分级,为后续加工和销售奠定基础。 初级加工与增值: 针对部分农产品,介绍必要的初级加工技术,如谷物脱粒、清洗、烘干,蔬菜的去皮、切分,水果的清洗、包装等,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 重点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霉菌毒素等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通过源头控制、过程监控、末端检测等手段,确保农产品符合国家和国际的质量安全标准。 包装与贮藏前的准备: 讲解不同农产品适宜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如何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以及在贮藏前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洗、干燥、消毒等,为有效的贮藏打下基础。 四、 农产品市场营销与供应链管理: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 最终,农产品的价值需要通过市场实现。本书的最后一大部分将聚焦于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现代供应链管理,帮助生产者更好地将产品推向市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市场调研与信息分析: 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价格波动、竞争对手情况,为生产和销售决策提供依据。 品牌建设与推广: 介绍如何为农产品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效推广,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元化营销渠道: 探讨直销、批发、合作社、电商平台、农贸市场、社区团购等多种销售渠道的特点和适用性,帮助生产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 农产品供应链优化: 介绍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原则,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如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从田间到餐桌的时间。 消费者需求与趋势分析: 关注消费者对农产品绿色、健康、安全、可追溯等日益增长的需求,引导生产者调整生产结构,满足市场变化。 可持续农业与消费者教育: 强调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消费者教育,提升公众对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形成健康的消费习惯。 《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手册:从土壤到餐桌的全方位指南》是一本集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本书力求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技术图示,使读者能够轻松掌握书中内容,并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本书的编写团队由多位在农业科研、生产、推广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和实用性。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农场主,还是初入农业领域的新手,亦或是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人员,本书都将是您在现代农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通过学习和实践本书内容,您将能够提升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实现更可持续、更具竞争力的农业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朴实无华了,封面那种略带复古的米黄色调,加上字体排版,乍一看还以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农业技术手册。我本来对这种“老派”风格有点抵触,总觉得现代科技含量应该体现在更醒目的设计上。然而,当我翻开内页,才发现这种朴实恰恰是它专业性的体现。纸张的质地很厚实,印刷的油墨均匀,没有廉价感,这对于需要经常查阅和在果园、仓库里翻看的读者来说非常友好,不容易被汗水或潮气弄坏。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的图表部分,虽然色彩不多,但线条清晰锐利,那些关于气调贮藏设备的剖面图和湿度曲线图,即使用肉眼看,也能准确捕捉到关键数据点。这种“重内容、轻包装”的理念,很对我的胃口,说明作者和出版社更专注于知识的传达效率,而不是花哨的门面功夫。我个人认为,在专业书籍领域,内容为王,这本书的物理呈现完美诠释了这一点,让人感觉它是一件经久耐用的工具,而不是昙花一现的读物。

评分

我最近在尝试精细化管理我的小型有机果园,尤其关注采后处理环节,因为前几年总是在入库后出现批量的软化和褐变问题,损失惨重。我手里已经有几本关于通用冷链物流的书,但它们往往涉及的都是大宗农产品的标准化处理流程,对我这种处理多种应季水果、注重自然农法保存的实践者来说,适用性不高。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不同“果品”的细致区分和针对性处理方案。它没有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来敷衍读者,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品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比如,对于像我种植的那些早熟品种,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微调预冷速率来控制呼吸强度,这一点在其他综合性书籍中常常被一带而过。这种颗粒度极高的知识分享,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教科书,而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每一个操作步骤背后都有坚实的科学依据支撑。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技术”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平衡拿捏得相当到位。很多技术书籍往往会陷入纯理论的泥潭,充斥着复杂的化学反应式和晦涩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仿佛只有博士学位才能读懂。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非常接地气,它成功地将深奥的科学原理转化为农户和技术员可以立即执行的步骤。例如,在讲解如何配置简易的乙烯吸收剂时,它不仅给出了化学配比,还非常贴心地描述了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条件下,如何通过感官(如气味变化)来判断吸收效果是否达到最佳点。这种“教你捕鱼”而非“直接给鱼”的叙事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信心和实操性。我特别欣赏其中对“常见失误及补救措施”的专题梳理,很多都是我在实际操作中踩过的坑,看到书里有明确的预警和解决方案,真是如释重负,感觉自己未来的贮藏风险大大降低了。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是保存水果的技术本身,更是一种对“时间价值”的重新认识和对“损耗控制”的深刻理解。在如今追求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农产品的货架期,减少因腐烂变质造成的资源浪费,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农业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这本书恰恰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可量化的工具箱来应对这一挑战。它让我意识到,贮藏保鲜并非简单的“把东西放进冰箱”,而是一个涉及采摘标准、物流速度、环境参数控制、乃至包装材料选择的复杂工程。书中对“呼吸速率与环境温度的指数关系”的探讨,深刻揭示了早期管理决策对后期保鲜效果的决定性影响。它促使我从一个操作者的角色,提升到了一个系统管理者的高度去审视整个采后链条,这对于任何致力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宝贵的思维升级。

评分

从结构布局来看,这本书的逻辑脉络非常清晰,层次分明,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学术积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它并非简单地将各种技术罗列在一起,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贮藏保鲜技术体系。开篇的“基础理论铺垫”部分,简明扼要地回顾了水果成熟与衰老的关键生理指标,为后续的技术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内容逐步深入到机械通风、冷藏库结构优化、以及各种非冷链保鲜方法(如蜡膜处理、气调贮藏)。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绍完一种技术后,往往会紧接着用“案例分析”或“对比实验数据”来佐证其有效性。这种“理论—技术—验证”的三段论结构,使得信息的吸收过程非常顺畅和具有说服力。对于需要撰写贮藏方案或进行技术汇报的专业人士而言,这种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方案的可信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