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消费者行为学 第8版(中国版
原价:69.00元
作者:所罗门,卢泰宏,杨晓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7-01
ISBN:97873001065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96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消费者行为学领域一本重要的、广泛使用的教科书,也是将消费者行为学领域的国际新理论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的开创性著作。其主要特色如下:
由微观到宏观,由个体到群体,从市场、个体、决策者、亚文化和文化五个角度逐层剖析消费者行为,突出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视角,反映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消费者行为的新发展。
保留了所罗门教授原著的内容框架和理论精华,增加了中国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内容及本土案例,更具本土化特色,更加适应中国市场的需要。
融合了新的消费者行为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对消费者行为产生的深刻影响,使教材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此外,还特别强调跨文化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新成果,使读者可以从全球化的角度理解消费者行为规律和消费者行为差异。
目录
第Ⅰ篇 市场中的消费者
第1章 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消费者行为学:市场中的人们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学
消费者对营销策略的影响
营销对消费者的影响
全球消费
模糊的界限:营销与现实
营销道德与公共政策
消费者行为的阴暗面
研究领域的消费行为
中国专论1-1 中国消费革命
中国专论1-2 中国转型市场的特征
案例1-1 Mexoryl
第Ⅱ篇 作为个体的消费者
第2章 知觉
引言
感觉系统
暴露
注意
解释
中国专论2-1 中国机会——人口多的市场
案例2-1 奥特曼的强大威力
案例2-2 地铁广告——勇敢的新世界
第3章 学习与记忆
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
记忆
案例3-1 高露洁的口腔护理教育
案例3-2 格兰仕是如何低成本教育消费者的
案例3-3 好时与M&Ms;:牛奶巧克力之争
第4章 动机与价值观
引言
动机的过程
动机的强度
需要与欲望
消费者介入
价值观
中国专论4-1 中国人的价值观及中西方价值体系之比较
案例4-1 脑白金的送礼绝唱
案例4-2 金宝汤在行动
第5章 自我
关于自我的观念
消费与自我概念
性别角色
中国专论5-1 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
案例5-1 动感地带 激活自我体验
案例5-2 追赶加大号风潮
第6章 个性与生活方式
个性
生活方式与心理图示
中国专论6-1 中国人行动的中庸之道
案例6-1 Q仔的崇拜
案例6-2 iPOD魔法
第7章 态度
态度的影响力
态度的功能
标准学习层级
态度的形成
态度模型
中国专论7-1 中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架构
案例7-1 一个白领家庭的购房经历
案例7-2 沃尔玛
第8章 态度改变与互动传播
传播改变态度
传播的要素
一个新观点:互动传播
谁掌握遥控器
新的信息形式
信息源
信息
中国专论8-1 中国消费者信息行为的差异点
案例8-1 力波啤酒演绎“上海男人”的一波三折
案例8-2 戴维·贝克汉姆:职业代言人
第Ⅲ篇 作为决策者的消费者
第9章 个体决策
作为问题解决者的消费者
消费者决策过程
中国专论9-1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差异点
案例9-1 阿雯选车的故事
案例9-2 掌上电脑:电脑前景的革命吗
第10章 购买与处置
情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购物环境
氛围
什么是质量
中国专论10-1 发现中国购物者的特征
案例10-1 正版杀毒软件的购后冲突
案例10-2 自由循环网站的给予和接受
第11章 群体影响及意见领袖
参照群体
中国专论11-1 中国人的面子消费
案例11-1 林先生的购车动因
案例11-2 杰米·巴菲特歌迷联盟
第12章 组织决策与家庭决策
组织决策
家庭
中国专论12-1 中国人的关系消费
案例12-1 购物卡消费
案例12-2 该送妈妈去老年公寓吗
案例12-3 儿童:手机的后一个战场
第Ⅳ篇 消费者和亚文化
第13章 收入和社会阶层
消费者支出与经济行为
中国专论13-1 中国当代的社会阶层结构
案例13-1 白领丽人的高级手袋情结
案例13-2 不存在免费的时间
第14章 种族、民族和区域亚文化
亚文化、微型文化与消费者身份
案例14-1 蜂拥而来的
第15章 年龄亚文化
年龄与消费者身份
青少年市场
中国专论15-1 中国独生代的消费行为
案例15-1 一个独生子女的自白——我的消费观
案例15-2 S ion寻求吸引Y世代
第Ⅴ篇 消费者和文化
第16章 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理解文化
神圣消费与世俗消费
中国专论16-1 中国消费者行为的特殊影响因素
案例16-1 团结村的婚庆礼俗消费
案例16-2 照相机电话侵入中东
第17章 全球消费文化
文化的产生
文化的选择
时尚系统
产品文化的全球扩散
消费文化的传播
案例17-1 中国人的麦当劳情结
案例17-2 星巴克——是咖啡销售商还是文化
术语表
作者介绍
迈克尔·R·所罗门(Michael R. Solomon)美国圣约瑟夫大学Haub商学院营销学教授、消费者研究中心主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商学院消费者行为学教授。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消费者行为与生活方式问题,品牌战略,时尚、装饰与形象心理学,服务营销,虚拟世界中的营销等。在学术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是让我脑洞大开的一本。我之前对消费行为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喜欢就买”或者“需要就买”这种比较直白的层面。但这本书把它上升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它让我明白,消费行为其实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过程。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我们购买一件物品,有时候是为了构建某种身份认同,或者是在向他人传递某种信息。书中关于“符号消费”和“意义转移”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开始回顾自己的一些购买经历,发现自己确实会因为想要让自己显得更“专业”而购买某些品牌的工具,或者因为想要融入某个群体而选择特定的服饰。这种行为并非纯粹的物质需求,而是背后承载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社交动机。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消费者行为背后隐藏的丰富层次,并且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每一次购买。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颠覆”。我以前觉得消费决策是挺个人化的事情,主要就是看自己的喜好和钱包。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背后有那么多看不见的手在推波助澜。作者对于“决策失误”和“认知偏差”的分析,真的是太到位了。比如,书中提到的“锚定效应”,让我回想起自己曾经在购物时,被商家设定的初始价格“锚定”,然后觉得后续的折扣很划算,但实际上可能还是超出了我的预算。还有关于“损失规避”的讨论,也让我理解了为什么很多促销活动会强调“限时”、“最后机会”,正是抓住了我们害怕错过或损失的心理。这本书就像一本揭秘手册,让我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营销人员是如何利用我们心理上的弱点来引导我们的消费行为的。我现在看广告,都会不由自主地去分析它用了哪些心理学原理,这种感觉既有点“后背发凉”,又觉得非常有意思。
评分坦白说,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理论堆砌。毕竟“消费者行为学”听起来就有点距离感,好像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点远。但是,当我真正翻开它,并且投入进去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就是它的“接地气”。作者并没有把消费者行为描绘成一套冰冷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消费现象,像抽丝剥茧一样层层解析。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品牌”的讨论,它不仅仅是logo和名称,而是包含了一整套情感、体验和故事。我突然意识到,我之所以对某些品牌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因为产品质量,更是因为它们唤起的情感共鸣,或者是因为我认同它们的某种价值理念。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市场营销,也让我认识到,作为消费者,我们的选择并非完全自由,而是受到许多看不见的因素的影响。它像一面镜子,让我能够照见自己的消费习惯,并开始思考我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
评分这本书我真的拖了好久才开始读,主要是因为内容实在太庞杂了。我一直对消费者为什么会做出那样令人费解的购买决定感到好奇,所以当看到这本《消费者行为学》时,就觉得一定要深入研究一下。它就像一本拆解人类内心深处欲望和动机的地图,每一章都像是在解开一个新的谜题。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案例分析部分的详述,那些来自真实世界的例子,把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解释“群体影响”时,书中提到的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效应”和“从众心理”,真的让我豁然开朗。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被社交媒体上的种草视频影响而冲动消费的经历,原来这一切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和心理学根源。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不仅仅停留在“买了什么”,而是追溯到“为什么买”。它探讨了文化、社会阶层、家庭、个人价值观等等宏观因素如何潜移默化地塑造我们的消费偏好,以及微观层面的认知过程、情感驱动和决策策略。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武装起来的消费者,能够更理性地审视营销信息,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购买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陷阱”或“诱惑”。
评分说实话,读这本书的过程,有时候就像在进行一场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深度探索,挑战性十足,但回报也巨大。我一直对广告的策略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决策很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详细和系统的解释。它揭示了各种营销手段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比如“稀缺性原理”是如何让我们觉得某个产品更受欢迎,或者“承诺和一致性”是如何让我们在做出一个小决定后,更容易在后续做出相关的购买。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启发式思维”的章节,它解释了我们是如何通过简化信息来快速做出判断的,虽然这很有效率,但同时也容易导致一些认知偏差。书中的一些案例,比如对“感知价值”的剖析,让我开始反思我为很多商品支付的价格,是否真的与其内在价值相符,还是更多地是为了一种品牌溢价或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本书不仅仅是为营销人员准备的,对于我这样一个渴望成为更理性、更不易被操纵的消费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商业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