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一、概述
1. 蘑菇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2. 发展蘑菇生产应首先考虑哪些基本条件?
3. 我国蘑菇栽培的历史如何?
4. 蘑菇产品有何营养价值?
5. 目前国外蘑菇产品市场的销售形势如何
二、生物学特性
6. 蘑菇的生长发育有几个主要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7. 蘑菇菇体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有何作用?
8. 蘑菇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三、菌种与菌种生产
9. 蘑菇良种来源有哪些途径?
10. 选育蘑菇困菌株的优良商业性状是什么?
11. 规范菌种场的规划设计应注意什么?如可布局?
12. 目前我国蘑菇有哪些生产用种?
13. 蘑菇生产上所用菌种的主要菌种种型有几种?
14. 蘑菇菌种是如何分级的?各用何容器
15. 常用的蘑菇种培养基的配方是什么?
16. 如何生产蘑菇一级菌种培养?
17. 如何生产蘑菇二、三仍菌种培养基?
18. 采用手工接种箱接种或接种室接种如何降低污染率?
19. 造成蘑菇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0. 影响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有哪些因素?
21. 降低菌瓶污染率的综合措施是什么?
22. 蘑菇菌种感观质量指标包括哪些指标
23. 蘑菇菌种菌丝目测指标是什么?
24. 蘑菇菌种菌丝显微指标是什么?
25. 蘑菇菌种生理化质量指标是什么?
26. 如何进行蘑菇菌株的杂交订本选择
27. 目前鉴别不同蘑菇菌株的方法有哪些?如何判别不同菌株?
28. 蘑菇气生型品种和匍匐型菌种各有何特性?
29. 生产各级蘑菇菌种的单位应具备什么条件
30. 生产蘑菇各级菌种的单位应具备哪些基本设备与场所?
31. 蘑菇菌种生产时有哪些常用的接种设备、工具与场所?
32. 购买蘑菇菌种应注意哪些问题?
33. 如何防止蘑菇菌种退化?
34. 蘑菇菌种主要的实用保藏方法是什么?
四、产设备与原辅材料
35. 蘑菇生产应有哪些主要的生产设备
36. 蘑菇片烘干加工设备有哪些机械型号?
37. 蘑菇生产常用哪些原、辅材料?
38. 如何选择蘑菇生产主原料?
39. 生产100米2蘑菇应备用哪些原辅材料?
……
五、栽培技术
六、病虫害防治
七、无公害生产
八、采收与加工
九、冬闲田栽培
十、高温蘑菇
这本书的视角远超出了我们通常理解的“种蘑菇”范畴,它将整个产业链的逻辑都考虑进去了。我尤其欣赏它在市场对接和产品深加工部分着墨甚多。很多技术书籍只关注如何种出高产优质的菇品,却忽略了“种出来后如何卖出去”这个核心问题。而这本书不仅教你如何优化营养成分,提高菇品的货架期,还探讨了不同采摘阶段对不同销售渠道的影响。比如,对于鲜销市场,哪种外观的菇最受欢迎;对于加工原料,什么样的菌丝密度最为经济。这种全链条的思考,让我对蘑菇的商业价值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产品,而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生物工厂”。这种宏观的战略指导,对于希望规模化发展的朋友来说,是无价之宝,因为它帮你提前预见了种植环节之外的风险点和机遇点。
评分从排版和设计上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很多农业书籍的配图要么过于简陋,要么就是那种老旧的、看不清细节的线描图。这本书的视觉呈现却相当现代和直观。特别是关于菌种分离和组织培养那一块,那些微观层面的操作步骤,配上了高清的微距照片和清晰的流程图,让人即便是第一次接触无菌操作也能大致领会其精髓。图文的结合非常紧密,几乎每一张图都在视觉上强化了文字描述的要点,避免了晦涩难懂的文字堆砌。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操作细节的实践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我甚至觉得,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备了专业实验室操作指南的严谨性,只是用更亲民的方式包装了起来。
评分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在于它对“失败案例”的坦诚剖析。很多出版物总喜欢展示成功学的完美路径,让人觉得种植蘑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作者在一些关键问题的解答中,会毫不避讳地列举出那些常见且致命的错误,比如“为什么你的菌棒总是提前出水”、“为什么发酵阶段的温度控制总是不稳定”。更棒的是,它不仅仅是指出“哪里错了”,还会提供多种可能的“纠错方案”,并分析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这种基于经验的、带着烟火气的分析,比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指导要受用得多。它教会的不是如何避免犯错,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迅速、经济地挽回损失,这才是真正的技术积累和财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模仿者,而是一个有能力根据现场情况做出判断的决策者。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册子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清晰的结构和极高的检索效率。我之前尝试过一些关于食用菌的书籍,内容虽广,但当你急需某个特定问题的答案时,往往需要在厚厚的篇幅中大海捞针。这本书的“问答”形式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是那种从头到尾需要按部就班阅读的教科书,更像是一本随时可以取用的“疑难解答词典”。举个例子,上次我遇到了一个关于平菇褐斑病的问题,我直接翻到病害防治那一块,迅速找到了对应的提问,里面的解答不仅明确指出了病因是湿度过高和通风不良,还贴心地附上了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何精确控制环境参数的建议范围。这种直击痛点、高效解决问题的设计,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对于一个时间就是金钱的种植户来说,这种实用主义的编排方式简直是太贴心了。它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了可以立刻执行的SOP(标准操作流程),减少了试错成本。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对真菌世界充满好奇,却又常常被那些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搞得一头雾水的新手们量身定做的!我拿到手的时候,还担心它会像很多技术手册一样,充斥着枯燥的理论和让人望而却步的图表。但事实是,作者用一种近乎于闲聊的口吻,将那些复杂的栽培流程、病虫害防治的细节,掰开了揉碎了讲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关于菌包制作那一章,它没有简单地罗列配方比例,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基质对出菇特性的影响,甚至还提到了在不同季节应该如何微调配方以适应环境变化。这让我这个以前总是靠“感觉”来操作的人,第一次对“科学种植”有了直观的感受。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那些“老把式新解”,比如传统堆料发酵和现代灭菌技术的结合应用,它既尊重了农业经验的价值,又引入了现代农业的效率。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场主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你,每一个小窍门都饱含着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读起来让人信心倍增,恨不得马上就动手试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