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营销的宗旨是发现并满足需求,优秀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需求,花一天就可以学到营销,掌握它却需要一辈子,伟大的品牌唤起的是形象、期望和对性能的承诺,营销创造价值,销售传递价值,二者不可或缺。
企业应该从市场驱动型转变为驱动市场型,企业应该全力以赴地发现分销渠道,分销渠道越多,企业离市场越近,在一个产品泛滥而客户短缺的世界里,以客户为中心是成功的关键 。
内容简介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生于1931年,具有麻省理工大学的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苏黎世大学等其他8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他一直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的竞争优势研究等。他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
菲利普·科特勒著作众多,被58个国家的营销人士视为营销宝典。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科特勒:行销天下
作为世界公认的现代行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同其胞弟创办的咨询公司成为众多知名企业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而他本人对中国的情有独钟,使得他为中国企业存在的病症开出了许多金玉良方。
一、取长补短,兄弟联手开公司
二、借助行销,中国产品国际化不可阻挡
三、良好的品牌推广是行销的关键
第一章 行销新理念:企业的驱动力
孤陋寡闻,注定只能是闭门造车,而后被淘汰出局。把眼光投向外面,投向世界,这才发现别人早已那样做了,而自己仍旧抱着“经典的理论”不放。因此,企业有必要补充新鲜的血液。
一、行销使推销成为多此一举
二、行销的目标是产品利润与获得市场份额
三、行销新理念:让渡价值及关系行销
四、不能只着眼于服务市场,还要创造市场
五、高效行销:宝洁产品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
六、行销导向战略的制订要为今后几年着想
第二章 调研与决策:知己知彼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正确的决策取决于翔实而有用的信息。获取这样的信息之道在于科学的调研方法。这不仅有助于节省市场调研成本,更是为了作出科学的决策。
一、行销信息的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二、行销者:什么样的信息才是你最想要的
三、有多少人愿意花25美元在飞机上打一次电话
四、一流的服务,不能缺乏一流的销售相匹配
五、市场调查是市场行销的开始
六、日本模式重前景,欧关模式喜创新
七、决策模型:行销经理决策的好帮手
第三章 产品定位:成败的关键
军事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商业上,产品未上,定位先行。一件产品要卖给哪一类人,上市之前丝毫不能含糊,必须弄清楚。企业应给每一个产品建立唯一的销售主张,并使它成为同类产品中的“第一名”。
一、泛滥的信息让购买者只记得“第一名”
二、突出产品的“第一位”,兼顾其他
三、产品定位应触动消费者的心理
四、产品定位要有具体的行动而不是空谈
五、产品定位误区面面观
第四章 促销组合:广告轰炸与适时出击
在产品宣传上,开始时要集中火力突破缺口而后实行适时的强化游击,辅以恰当的促销手段,形成疏密有度的宣传攻势。
一、广告应集中火力开路
二、对准目标顾客群下猛药
三、广告创意要像瘟疫一样强烈地感染人
四、广告选对媒体就像新娘穿对衣服
五、“永远的可口可乐”:广告需要常变常新
六、刺激型促销:让消费者的神经时刻为你绷紧
七、促销方案:考虑愈周密,消费者愈受刺激
八、促销方式:因势而异的灵活
第五章 销售渠道:畅通无阻
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产品适用不同的销售渠道,不论怎样,渠道必须畅通无阻,才能使产品快速、高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而一支好的经销商同盟队伍可以帮助企业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此,企业必须帮助、监督经销商,并给予经销商实惠,使其愿意为企业两肋插刀。
一、渠道是对的,消费者就是你的
二、价格比别人的低,未必卖得比别人的火
三、批发商行销策略:对目标群的服务独树一帜
四、零售商行销策略:让顾客在享受中购买
第六章 抢占市场:及时和巩固
企业应评估自己的优势,而后选取一个恰当的细分市场进行切入。进入市场的企业要在产品上不断加以改进,并生产系列产品从正面和侧翼维护自己,保持自己的地位。
一、选准目标市场,然后专心“钉”下去
二、先期占领市场,让另q人永远只有跟风的份儿
三、发现潜在市场,挖掘水面下的冰山
四、量身打造目标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五、光顾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六、“虎口”也可“夺食”
七、把“蛋糕”做大,保住放“蛋糕”的托盘
第七章 品牌战略:顾客心中的太阳
没有品牌的企业只能够实行薄利多销,而且随时有被挤垮的危险。品牌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并且使自己的市场份额固若金汤。在企业所有的事情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打造出一个或数个光芒四射的品牌。
一、品牌是消费者的字典里最常用的那个词
二、品牌满足人性的正向愉悦
三、坐飞机到千里之外,只为送一个行李箱
四、统一品牌有优劣,多品牌也有利弊
第八章 挖掘顾客:抓住就不放
现在的市场缺的不是产品,而是顾客。流失一位顾客所付出的代价是挖掘一位新顾客的5倍。流失一位顾客不只是损失一笔交易,而是这位顾客此后终生购买所带来的利润,以及通过他的口碑相传所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影响。
一、“天美时”表,发掘10美元的潜在顾客
二、假如减少80%的误差,将可以节省多少费用
三、哪一位顾客是你必须留住的
……
第九章 价格策略:衡量购买欲的砝码
第十章 跟进超越与战略转移:相机而动
精彩书摘
一、取长补短,兄弟联手开公司
菲利普·科特勒,这位年过花甲、已被世界公认的行销之父,深邃的蓝眼睛里闪耀出熠熠的智慧之光,他头发稀疏而发白,光秃的头顶也似乎蕴涵了无穷无尽的行销理念。这位行销泰斗的理论影响着全世界无以计数的企业的经营决策。他的弟弟弥尔顿,科特勒是这样评价他的:
“我哥哥负责写书,而我负责开公司。菲利普的工作是写作和讲演,并不做咨询,而我做咨询。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公司进行市场行销,我们以培训或是直接的咨询服务来实现这一目标,帮助我们的客户提高他们的市场行销能力,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从这种意义上说,虽然科特勒兄弟同为科特勒行销集团的合伙人,但哥哥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学者,弟弟的商人角色更加到位。在很大程度上,这家行销集团就是菲利普行销理念的实践场。
事实上,菲利普·科特勒早在中学时就已开始同他天生就喜欢做生意的弟弟“经商”了。上了大学,兄弟二人又一起卖古典音乐磁带,靠这样的收入,他们除了支付大学费用以外还绰绰有余。
弥尔顿在芝加哥大学学的是政治学,而他1970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后并未直接投身政界,而是参加了社区工作。即使这样,无处不在的行销意识也让他常能作出出人意料的决定。
在20世纪70年代,弥尔顿就喊出了“自我发展”的口号。
哥哥菲利普认为,非营利组织同样可以通过自我行销来创造财富,给社会带来繁荣。但是,那时并没有多少人认同他的想法。25年之后,几乎所有的美国非营利组织都已接受了他的行销理念。
弥尔顿的“自我发展”当时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于是他转而行销他哥哥菲利普的理念。他把菲利普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进行验证,而后再把实践结果反馈给菲利普,作为进一步发展理论的基础。就这样,哥哥指引方向,弟弟实际操作,科特勒兄弟共同驾驭着科特勒行销集团这艘大船在商海中迎浪搏击,主持全球包括AT&T;、南方贝尔、摩托罗拉、IBM、莲花、北电网络、壳牌化工等世界知名企业的咨询和培训,这些公司的成功也就是科氏理论的成功。
这位如此成功的老人何时退休呢?菲利普说:“是的,我曾想过这个问题,但为什么我要离开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我的精力和健康允许我继续工作,而且我的公司也需要我。当然,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转折点,生活中充满了危机,当我到了这个年龄时,我已无欲无求,我已学会了穿越风暴,所以快乐始终伴随我左右。”
……
前言/序言
菲利普·科特勒:洞察营销未来,引领商业变革 一部深度剖析营销思想巨人菲利普·科特勒一生智慧的书籍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有一位名字如雷贯耳,他的理论和实践深刻地塑造了现代营销的面貌,他就是被誉为“营销学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科特勒的著作,而是致力于深入挖掘这位思想巨匠的智慧源泉,揭示他如何从最初的洞察到深刻的理论构建,再到对全球商业实践的深远影响。我们将跟随他的脚步,一同探索营销的演进之路,感受他如何一次又一次地为商业世界指明方向,引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第一章:萌芽的火种——科特勒早期的思想萌动 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思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根植于他对商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刻理解。本章将追溯科特勒早期的学术背景,他如何在芝加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习经历中,汲取跨学科的养分,为他日后的营销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探讨在他早期研究中,哪些社会经济现象激发了他对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以及企业如何与消费者互动的兴趣。从早期对“需求”和“价值”的朴素理解,到对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初步思考,本章将勾勒出科特勒营销思想的雏形,展现他如何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商业世界。我们会看到,他对“顾客至上”的理念,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源于对市场真实运作机制的深刻洞察。 第二章:理论的构建——“4P”的诞生与意义 如果说科特勒的思想是汪洋大海,那么“4P”营销组合理论(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无疑是这片海洋中最耀眼的灯塔。本章将详细解析“4P”理论的诞生背景、核心内涵以及它在营销实践中的革命性意义。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一个“P”的构成要素,例如在“产品”层面,科特勒是如何强调产品的功能性、设计、品牌以及包装的重要性;在“价格”层面,他又是如何分析定价策略、折扣以及支付方式的考量;在“渠道”层面,他如何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分销网络,触达目标消费者;以及在“促销”层面,他如何整合广告、公关、销售促进和人员推销等多种手段,实现沟通目标。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介绍,更会结合当时的商业环境,阐释“4P”理论为何能在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成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石。我们将探讨,为何在当时,“4P”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营销决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系统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时代的演进——从“4P”到“4C”及更远的视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消费者意识的崛起,科特勒并没有停止思想的探索,而是不断与时俱进,调整和丰富他的营销理论。本章将聚焦于科特勒对营销理论的深化和拓展,尤其是从“4P”到“4C”(Customer Needs and Wants, Cost to Satisfy,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的转变。我们将分析这一转变背后反映的时代特征——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及消费者在商业互动中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科特勒如何提出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理解顾客的成本,提供便利的购买体验,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本书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进一步展望科特勒对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营销以及可持续营销等新兴领域的洞察。我们会看到,科特勒的智慧在于,他总能站在时代的前沿,预见未来的趋势,并为企业提供应对之道。 第四章:实践的足迹——科特勒思想在企业界的落地 理论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践中。本章将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展现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理论如何在全球各地的企业中得到成功应用。我们将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分析它们是如何运用科特勒的营销原则,制定出成功的市场策略,提升品牌价值,并实现盈利增长的。从跨国巨头的品牌塑造,到新兴企业的市场开拓,本书将呈现科特勒思想的普适性和强大生命力。我们不仅仅关注成功的案例,也会探讨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科特勒如何指导企业克服困难,调整策略。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读者将更直观地理解科特勒理论的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第五章:领袖的担当——科特勒的教育与传承 菲利普·科特勒的贡献远不止于理论研究,他在教育和思想传播领域同样功勋卓著。本章将聚焦于科特勒在世界各地推广营销教育的努力,他如何通过撰写教科书、举办研讨会、培养营销人才,将营销的理念传播给一代又一代的商业领袖。我们将回顾他作为一名卓越的教育者,是如何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营销专家。本书将强调科特勒的传承精神,他不仅是一位理论家,更是一位播撒智慧的火种者,他的思想在无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并持续地推动着商业社会的进步。 第六章:洞察的深度——科特勒的商业哲学与前瞻 在深入剖析科特勒的营销理论和实践之后,本章将进一步挖掘他思想的深层内涵——他的商业哲学以及他对未来商业世界的洞察。我们将探讨科特勒是如何看待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他如何强调营销的伦理道德,以及他如何倡导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商业行为。本书将展现科特勒作为一位富有远见的思想家,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始终保持对人性、社会和未来的深刻洞察。我们将探讨他对于技术变革、全球化趋势以及消费者期望变化的预判,以及这些预判如何帮助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七章:永恒的启迪——科特勒思想的现代价值 在信息爆炸、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思想是否依然适用?本章将探讨科特勒营销理论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持久生命力和核心价值。我们将分析,在面对数字转型、个性化需求以及社群经济等新挑战时,科特勒的思想如何被重新解读和应用,帮助企业实现创新和增长。本书将强调,科特勒的智慧在于其永恒的普适性,他所提出的核心原则,如理解消费者、创造价值、建立关系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始终是企业成功的基石。我们还将探讨,如何从科特勒的思想中汲取灵感,应对当前商业世界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 结语:营销的灯塔,永不熄灭 菲利普·科特勒,这位营销思想的巨人,用他的一生书写了营销的辉煌篇章。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去理解和学习科特勒的营销智慧。通过对他的理论、实践、教育以及商业哲学的层层剖析,我们希望能够启发读者,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掌握营销的精髓,洞察未来的趋势,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商业成功。菲利普·科特勒留下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方法论,是思维模式,是他对商业世界的深刻关怀和不懈追求。他为营销这片广阔的领域点亮了一座永恒的灯塔,指引着无数商业从业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