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精良,很不错的法帖!
评分第六至第八卷:题为“历代名臣法帖”,实际专收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评分印刷的还可以,是彩色印刷。
评分和文物版的黑白版和孙宝文的放大版相比较 这个是彩印的 清晰度也可以 贴边加了释文 收录全部题跋(题跋也基本加了释文) 有目录查阅比较方便 如果是原大的话就更完美了 硬伤是释文部分错误不少 编辑质量有待加强
评分工艺:拓工精良。金人占领开封,南北互不往来,帖版亦失陷。1141年“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北方互置“榷场”(货物南北过江必须通过的换货纳税市场,即边贸市场),开展边境贸易。为满足南宋士人对《大观帖》的需求,有人开始“潜拓”少量拓本拿到榷场上贩卖。由此,南宋拓(金拓)者在此出货,因而又称为“榷场本”。
评分工艺:拓工精良。金人占领开封,南北互不往来,帖版亦失陷。1141年“绍兴和议”签订后,南北方互置“榷场”(货物南北过江必须通过的换货纳税市场,即边贸市场),开展边境贸易。为满足南宋士人对《大观帖》的需求,有人开始“潜拓”少量拓本拿到榷场上贩卖。由此,南宋拓(金拓)者在此出货,因而又称为“榷场本”。
评分这本不错,个人感觉印得还可以,可惜版面有点小。《大观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大观帖》仍如《阁帖》分为十卷。
评分帖版较《阁帖》高些,视觉效果更为舒服。《大观帖》虽然在内容上与《淳化阁帖》相同,但在编排上改正了阁帖的错误,如《淳化》第二卷中张芝《知汝殊愁》帖有一个草书“”字被误认为“不可” 2字,《大观》把它合拢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