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为中国古籍中一部人人必读之书,但义理、辞章、考据三方面,皆需学有根柢,才能读通此书。是书除郭象注外,详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选择,调和决夺,得一妥适之正解。全部《庄子》一字一句,无不操心,且上下接续,皆可通释,宜为从古注书之上品。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古人注书,不失之繁委,即陷于枯燥。惟朱子《四书集注》,虽亦荟萃诸家,网罗群言,而体尚简要,辞贵清通。尤能于训诂考据、义理、文章三方兼顾,使读者就注与本文一贯读之,情味醰醰。本书窃慕其例,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者也。
——钱穆《庄子纂笺序目》
庄子纂笺序目
本书四版增订本自识语
内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篇
骈拇
马蹄
胠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刻意
缮性
秋水
至乐
达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杂篇
庚桑楚
徐无鬼
则阳
外物
寓言
让王
盗跖
说剑
渔父
列御寇
天下
内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凡七篇
外篇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
凡十五篇
杂篇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天下凡十一篇总三十三篇
本书采摭诸家
老子《老子》书出《庄子》后,证论详拙箸《先秦诸子系年》、《老子辨》,及《中国思想史》诸书。然庄书亦复多出《老子》后者。要之,两书相互关涉至深,而精神各不同。本书详列两书语句互见者,以备比观。
韩非非书有《解老》、《喻老》,为阐述《老子》书之最古者。太史公以老、庄、申、韩同传,具见深旨。然韩自近老不近庄。太史公曰:“老聃深远矣。”毋宁移以称庄周。以上战国。
刘安《淮南王书》宗道家,亦多援用庄书。间有异文,可资校对。
司马迁《太史公书》传庄周,语焉不详。拙箸《先秦诸子系年》,考庄周生卒出处行事,及其师友渊源、并世辈行、思想递嬗之迹较详。……
从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呈现来看,我能感受到编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方面付出的巨大心血。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注释本,更像是一个集大成的文献汇编,将历代学者对《庄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整合。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庄子纂笺(第2版)》具有了相当高的参考价值,无论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研究基础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力求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博大精深的道家思想,以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到庄子思想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次阅读《庄子纂笺(第2版)》的体验,让我重新认识了“学以致用”的含义。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仿佛经过了千百年的沉淀,蕴含着对人生、对宇宙的深刻洞察。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齐物论”的讲解,它让我开始反思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二元对立思维,尝试以一种更加包容和辩证的视角去审视事物。书中提供的那些富有启发的论述,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引导我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和谐相处。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代哲学素来怀有好奇的普通读者,我深知阅读《庄子》原著可能会遇到理解上的障碍。然而,《庄子纂笺(第2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消弭了这种隔阂。它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对许多晦涩难懂的篇章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仿佛有一位学养深厚的师长在旁,循循善诱地引导我穿梭于逍遥游的境界,感受无为而治的智慧。注释部分尤其详尽,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溯源了典故的出处,甚至对照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让我在品读庄子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深的认知。
评分这本《庄子纂笺(第2版)》入手真是让人惊喜不断,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考究的装帧所吸引。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摸上去带着一种温润的手感,印刷清晰,字迹舒展,读起来一点也不费眼。更令我赞赏的是,这本书的版式设计也十分用心,每一页的留白恰到好处,不会显得拥挤,阅读体验非常舒适。尤其让我感到贴心的是,很多章节的开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正文内容息息相关,有些甚至是历史文献中的珍贵图像复刻,为理解抽象的道家思想增添了直观的想象空间。
评分每一次翻开《庄子纂笺(第2版)》,都像是一场与古人的心灵对话。书中的篇章,或是幽默风趣,或是深刻哲理,亦或是充满诗意的想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庄子“得意忘言”思想的阐释,它提醒我,很多时候,语言是有限的,真正深刻的领悟,往往需要用心去体会,去感悟。这种对“不可言说”的尊重,也体现在了这本书的编辑上,它在提供详实解读的同时,也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智慧之门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庄子世界。
评分宾四先生的作品一向很好~
评分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钱穆(1895.7.30-1990.8.30),男,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
评分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正版全新
评分纸张不错,内容详实可靠
评分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华西、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在“中国文化书院”(今中国文化大学)任职。1990年在台北逝世,1992年归葬苏州太湖之滨。钱穆(1895.7.30-1990.8.30),男,江苏无锡人,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1]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快,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评分精神食粮!喜欢了才买!
评分《庄子》一书为中国古籍中一部人人必读之书,但义理、辞章、考据三方面,皆需学有根柢,才能读通此书。是书除郭象注外,详采古今各家注,凡逾一百五十家,斟酌选择,调和决夺,得一妥适之正解。全部《庄子》一字一句,无不操心,且上下接续,皆可通释,宜为从古注书之上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