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叶圣陶先生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在教育领域,他针对中国教育改革实践、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教育的过程和本质等方面提出了极有价值的看法,这些理论和做法,不仅影响了一代人,而且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仍然值得今天的父母和教师学习。《新教育文库·萤火虫书系:大师教你做父母1:对话叶圣陶》从22卷本的《叶圣陶全集》中,遴选出5万余字精华,分为“父母”“阅读”“写作”“学习”“生活”五个方面,由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结合当下生活,进行探讨。《新教育文库·萤火虫书系:大师教你做父母1:对话叶圣陶》分为五大部分:“父母”“阅读”“写作”“学习”“生活”;每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小部分:第一部分为叶圣陶的文章精华,第二部分为作者的深入解读,第三部分为网友的精彩互动。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日,同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曰并多次获奖;在美同、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阿拉伯等国家。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同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以行动深刻改变了200多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喜欢给他们吃肥美的食物,穿温厚的衣服。这固然不错:子女身体上的要求,父母能使他们满足,不能说这并不是爱。但是能够给子女以教育,更是深浓强烈的爱,因为饱了他们心灵的饥饿,暖了他们心灵的寒冷了。
——叶圣陶
★大部分父母是在不懂得教育的情况卜.成为父母,就像没有学过驾驶的司机上了高速公路,家庭教育中无疑惊心动魄危险非常。父母不是天生的教育家,许多教育经验和理念是在实践中学习和体认的。真正的爱,是给孩子心灵上的关怀,是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勇敢地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是父母必要的担当。
——朱永新
目录
第一章 童心是最灵妙的世界
童心是最灵妙的世界
儿童的心声之一:你们真的爱我吗
儿童的心声之二: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儿童的心声之三:你们对我们的欢叫和怒骂
儿童的心声之四:你们真的在教育我们吗
儿童的心声之五:爱我们是你们的责任
珍惜孩子的可能性
培养孩子的人生观
儿童的天性注重事实
让孩子勇往无畏
保护儿童的想象力
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
第二章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育是一盏灯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育不是为了考试
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家庭教育会先人为主
父母应该是教育专家
何谓教育家
两种教育观
养不教父母过
教育是父母对孩子的深爱
看看自己生气的模样
当“孩子王”的乐趣
办教育与种庄稼相仿
教育的“收入”与“付出”
忠诚地叫声“小朋友”
习惯养成从最初开始
养成好习惯
不要养成“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
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
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父母不要逼孩子
不一定非让孩子进好学校
不为孩子代劳
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学生不是空瓶子
以身作则
母亲是孩子最主要的榜样
做一个教育的“傻子”
希望儿女胜似我
第三章 童书是儿童的精神粮食
读书振奋民众的精神
童书是儿童的精神粮食
学校必须养成阅读能力
如何读书才有效果
读书的三种态度
善读无字书
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该禁止孩子看小说
让儿童走近文学欣赏文学
养成随时阅读的习惯
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来
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阅读指导应精益求精
读书有时候需要“抄书”
儿童读物不能粗制滥造
儿童应生活在诗的王国
中学生应该读什么书
读书忌死读
读书勿忘人生
第四章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写作是最起码的修养
写作就是记录说话
写作要有真实情感
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基础
写作与生活
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作文和做人
作文最可贵的是真诚
遵循法度与创造法度
写最熟悉亲切的事物
练习与成功
团体写作的乐趣
习作就是练习思想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文学是从生活流淌出来的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五章 享受学习的快乐
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不可以速成
学习不是为了记诵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枯坐听讲要不得
不为考试而学习
学习必须为己
艺术教育要让学生有兴趣
写好汉字是中国人的基本功
文艺是精神的雨露
艺术始于模仿终于独创
享受音乐
临时抱不住佛脚
德不孤必有邻
道德的贯彻是行动
最要不得的是冷漠
兴趣是我们生命所寄托着的
第六章 希望是特有的奖品
希望是特有的奖品
理想是人生的灯塔
欲望是人生活动的原动力
自学的人就能够自强不息
如何过暑假
交朋友的乐趣
读书与就业
如何选择职业之一:有益
如何选择职业之二:胜任
如何选择职业之三:兴趣
如何选择职业之四:理想的实现
如何选择职业之五:共同生活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成功的喜悦
萤火虫精神
附录一 爷爷教我们做人做事
附录二 新教育实验用书
后记
精彩书摘
儿童的心声之一:你们真的爱我吗 “你这么拍我,呜我,在你以为是爱我;如其不 往深处想,我也可 以承认你是爱我。但是,你终究是我的仇敌!”“你 们试想,你们所谓 爱我们的,有多少意义?不如确切一点说,这是你们 自己的游戏和消 遣。先问你们:你们曾为我们的身体着想而寻求过适 宜的保育方法么? 你们曾为我们的智慧着想而给与过有价值的玩具么? 你们曾为我们特设 过一种好的环境么?你们曾为我们讲说过一些好的话 语么?你们曾针对 我们的需要而付与过么?你们曾觉察我们的危害而预 防过么?总之一句 话,你们曾真个为我们尽过一点心么?”(《啼声》, 载《叶圣陶集》第5卷, 第51-52页) 朱永新解读 这选自叶圣陶先生颇具感情的一篇散文。当时他 的女儿出生了,晚 上看着妻子因为女儿的哭泣而无法入眠,自己也思绪 万千,仿佛看到了 女儿代表着人间无数的子女和学童在啼哭,在诉说。
“她没有开口之前, 举起小拳头向我作打击的姿势,眼睛张得很大,射出 愤怒的光芒。语声 从小嘴里发出,很有威严,使我凛然。”是的,如果 细细想想,我们是 真的爱我们的孩子吗?我们真的是为孩子们创造了良 好的环境吗?我们 真的是尽力为孩子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方法吗?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成人、父母,也是以自我为 中心的。我们不过 是打着爱的旗号,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为 孩子的长远发展着 想。所以,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关注孩子的真正需 要,帮助孩子更好 地成长,才是真正的爱。
网友感悟 水心云影: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 来;他们虽和你们 同在,却不属于你们。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不 要打着爱的旗号戕 害孩子。
窗边的豆蔓:爱是我每晚轻柔的吻,印在你小小 的梦里;爱是我看 不够的眼神,曾经跟着你的小脚蹒跚颤抖;爱是我闻 不够的奶香,在你 玫瑰色的耳根;爱是我忍着痛的放飞,呵护变成隐形 的翅膀;爱是我永 远牵着你的手,直到再也不能给你一声叮咛。
筱筱2009:我很欣慰我是一名教师,在教育的领 域里,我能多少 知道一点点的教育规律和理念。所以我引以自豪的是 我不会用责骂的方 式和孩子交流,而是用真实的情感告诉孩子世界的模 样。但是对于孩子 的成长,我又有些迷茫,孩子的一句“为什么”会让 我无从回答。我 到底了解孩子多少,能给予孩子多少?一直探索,一 直困惑。
童喜喜:父母需要学习如何智慧地爱孩子。
22度:最近常有此想法。我们以为我们是爱他们 的,给他们一切 我们想给的,我们就认为自己做得很好了。现在很多 人觉悟:‘‘嗯,我 想给他需要的。”可是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怎么 给法?“走进孩子 内心深处,关注孩子真正需要”——这恐怕是我们长 期要学习和体验的 课题。共勉之。
儿童的心声之二:我们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不管是什么食品,你们高兴的时候,便是粘韧 难以消化的,也同 喂猫狗一般给我们吃了。我们所需要的营养料,你们 反而不给,因为你 们觉得没意思。不管是什么衣物,你们以为可以装饰 你们的小玩偶的时 候,便是笨重累赘的,也给我们穿了戴了。我们所需 要的轻暖舒适的服 饰,你们反而不给,因为你们不喜欢。你们中间穷苦 的,给我们吃,有 一顿没一顿,给我们穿,掩了下身掩不了上身。黑暗 的积满灰尘的屋角 里,我们被扔在那里蜷缩着。繁殖着臭虫蚤虱的草铺 上,我们被扔在那 里躺着。这就是你们的保育方法了。” “你们中间,有些人同牛马一般,肩背上担负着 不可堪的工作,要 我们帮一点忙,便将笨重的工具授予我们,叫我们软 弱无力的小手拿 着,也照样工作。有些人读惯了某些书本,看惯了某 些画幅,要我们尝 到同样的滋味,便将那些书本画幅授予我们,叫我们 照样读着看着。你 们喜欢赌博,当赢了钱非常乐意的时候,就给我们一 副纸牌,叫我们照’ 样玩去……这些就是你们所给予的玩具了!”(《啼声 》,载《叶圣陶集》第 5卷,第52—53页) 朱永新解读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是我们许多父母经 常无意识中会犯的 错。我们认为好吃的东西,不管孩子喜欢不喜欢,硬 塞给他们吃;我们 认为好看的衣服,不管孩子舒服不舒服,硬让他们穿 ;我们认为有价值 的图书,不管是否适合孩子的阅读能力,硬逼着他们 阅看;甚至我们喜 欢喝酒,也让孩子尝试喝几口;我们喜欢赌博,也让 孩子玩牌。
……
前言/序言
新教育文库·萤火虫书系:大师教你做父母1:对话叶圣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新教育文库·萤火虫书系:大师教你做父母1:对话叶圣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