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李相和,林熙淑 著,王佳 译
图书标签:
  • 亲子游戏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爸爸育儿
  • 儿童教育
  • 早期教育
  • 游戏育儿
  • 父子亲情
  • 亲子互动
  • 时光陪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0889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17126
品牌:读品联合(TASTEFUL READING)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80
字数:18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爸爸不用去远方,随时都能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
  ★无论工作有多忙,有一次回首时,你终会发现孩子才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孩子要的其实并不多,每天20分钟,你就能够成为孩子眼中好的爸爸。

内容简介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里介绍的80个游戏,都是韩国后天天才儿童李宰赫的爸爸妈妈——李相和和林熙淑夫妻俩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结合日常生活提炼出来的。
  这些游戏不需要昂贵的玩具,也不需要复杂的准备,父母们随时随地都能和孩子一起玩耍。所以不管是工作再繁忙的爸爸,还是做为职场女性的妈妈,只要有时间和孩子相处,那就大胆的实施我们这套每天20分钟的游戏教育法吧!

作者简介

  李相和、林熙淑,是韩国一对普通夫妇,在“Scandy育儿法”、“爸爸!你去哪儿?”的潮流在韩国兴起很早之前,就对孩子采取了不上课外辅导班而是游戏教育的方式,并且验证了这种游戏教育的效果。
  宰赫的爸爸李相和,从一个孩子宰赫20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寻找好的教育方式,最后他找到了游戏教育。他在对宰赫的教育中活用了150多个游戏,并在大学学习了保育儿童学专业,获得了保育教师资格证。
  宰赫的妈妈林熙淑有幼儿园的教师经验,她和孩子爸爸一起研究出适应孩子智力发展阶段的游戏并坚持不断地进行了实践,成功引导孩子宰赫后天智商高达IQ156。同时淘气鬼老二时勋(6岁)也表现出了比别人更快速的智力成长。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通过和孩子一起玩最简单的多种游戏,让我们这些总是让人感觉不关心孩子的爸爸,也能够随时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真的是每天都有不同的新游戏,让我也想做了。
  ——韩国综合节目主持人 朴世文


  ★非常感谢这本书,让我即使在回家的地铁上,也能用电话与孩子玩在一起,听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声,工作一天的疲惫感有种瞬间全消的感觉。
  ——韩国现代会社员工 李钟浩


  ★想起了一句最能体现游戏效果的名言:“让孩子玩吧,鼓励他们吧,让他们把没有做好的事做好。”这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从他的父亲威廉?盖茨那儿学到的子女教育方式。当今社会,即使只养一个孩子也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父母所要承担的责任也相当大。把负担感暂时放到一边,每天用20分钟,玩一玩书里介绍的游戏,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个努力追求梦想、和朋友们相处融洽的孩子。
  ——韩国恩特思公司总编

目录

序言 将宰赫培养成后天智力比先天智力更高一筹的孩子的秘诀-4

Basic Guide 200%活用本书游戏-8
Part1-刺激成长的超简单生活游戏(1-2岁)
1.时钟从早上开始嘀嗒!嘀嗒!_钟摆游戏-16
2.试试用书来做隧道?_书隧道游戏-20
3.谁也看不到_透明人游戏-24
4.不行,不要亲亲!_就要对着干游戏-28
5.培养想象力的“喂”_下班路上的打电话游戏-31
6.大纸张,大梦想_家庭乱涂乱画游戏-34
7.手脚并用爬起来_爬墙游戏-39
8.爸爸的力气大吧?_举重游戏-42
9.丁零零,门开了_按数字游戏-45
10.在家打雪仗吧!_报纸打雪仗游戏-48
11.先抓什么鱼呢?_磁铁钓鱼游戏-52
12.小心翼翼地立起来_多米诺游戏-55
13.不用担心电磁波的电话_纸杯电话游戏-58
14.今天堆几层呢?_堆卫生纸塔游戏-63
15.手里的泡泡一滴一滴_泡沫游戏-66
16.你为什么跟着我走来走去?_影子游戏-69
17.获胜的人再上一级_上台阶游戏-73
18.熟练上下的概念_自动扶梯游戏-76
19.1350号在哪里呢?_找车牌号游戏-79
Part 2_让五感均衡发育的体验游戏(3~4岁)
1.嘣嘣嘣,弹起来_多种多样的气球游戏-84
2.把孩子培养成故事王_手偶剧游戏-88
3.买东西吧!_市场游戏-92
4.今天我是篮球王_报纸篮球游戏-96
5.咕噜咕噜酸奶瓶_保龄球游戏-99
6.这次会出来什么呢?_猜东西游戏-102
7.总是好奇书里有什么_找巧克力游戏-105
8.万能的脚趾_脚趾捡东西游戏-108
9.去地下室_想象的楼梯游戏-112
10.浴室里刮起的龙卷风_滴溜滴溜,浴缸游戏-115
11.世界看起来不同了_倒过来看游戏-118
12.严严实实地藏起来_捉迷藏游戏-121
13.咔嚓咔嚓啃苹果星_水果雕刻游戏-124
14.挣脱捕蝇草_人类捕蝇草游戏-127
15.拍一次手_拍手游戏-130
16.谁闭眼的时间更长_坚持游戏-133
17.母鸡咕咕鹅嘎嘎_换歌词游戏-137
18.错了也没关系_做河道游戏-142
19.试试从脚爬到肩膀吧_身体登山游戏-145
20.这是铁,那是木头_找铁片游戏-148
21.谁的腿没了?_抽出腿游戏-151
22.一千种表情,一千种刺激_变脸游戏-154
Part 3_让孩子像沉迷游戏一样沉迷学习的沉浸游戏(5~7岁)
1.蛇蠢蠢欲动_摇摆游戏-160
2.世宗大王太厉害了_找元音和辅音游戏-163
3.用身体表现文字_表现文字游戏-166
4.和面做文字_面粉游戏-170
5.用手刺激大脑_夹四季豆游戏-173
6.一张两张留下回忆_拍照游戏-176
7.让苹果扑通一下跑进电脑里_画板游戏-179
8.想和文字做朋友_文字卡片游戏-182
9.用英语介绍我的脸_英语卡片游戏-186
10.正在想什么呢_猜想法游戏-189
11.今天报纸上会写谁呢?_在报纸上找名字游戏-192
12.形成整理的习惯_系列丛书整理游戏-195
13.谁翻得更多_翻书游戏-198
14.这次写了几呢?_在背上写数字游戏-201
15.变成会说话的孩子_说话接龙游戏-204
16.创造力嗖嗖发展_故事接力游戏-207
17.像马戏团一样跳起来_呼啦圈游戏-212
18.今天要像朴智星一样跑起来_迷你足球游戏-215
19.谁先攻击_弹子儿游戏-218
20.提高瞬间反应能力_大米和大麦游戏-220
21.英才游戏更有名_堆竞技叠杯游戏-223
22.随心所欲做比萨_料理师游戏-226
Part 4_引导无限可能性的潜力游戏(小学低年级)
1.瓶子里的龙卷风_塑料瓶旋风游戏-232
2.什么都可以原封不动地复制下来_硬币拓本游戏-235
3.和数字做朋友_号码牌加法游戏-238
4.家庭打字实力测试_打字练习游戏-241
5.穿梭在夜空中的星星_参观天文台游戏-244
6.蓝旗升起,白旗降下_升旗游戏-248
7.用故事记忆_瞬间记忆游戏-251
8.准备万圣节_挖空南瓜游戏-255
9.下一个十字路口去哪呢?_找时针方向游戏-258
10.周游世界,出发!_周游世界游戏-261
11.用游戏自然地学习心算_命中靶子游戏-265
12.无论在哪都可以做的运动_透明跳绳游戏-268
13.用圆珠笔一决胜负_圆珠笔足球游戏-270
14.培养臂力吧_手推车游戏-273
15.乒乓乒乓,轻松愉快的游戏_迷你乒乓球游戏-276
16.相信自己的手和耳朵吧_洞穴游戏-279
Special Guide_怀孕20周到产后24个月,孩子的专属游戏-282

精彩书摘

  1~2岁时期,和孩子玩游戏,并不只是单纯地逗孩子开心,也不是为了消磨时间,而是为了让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形成积极良好的关系,游戏只是一种手段而已。这里所说的“积极良好的关系”是指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顺畅。除了每天多抱抱孩子、拍拍孩子外,还需要能够多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游戏。这样的话,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还能促进神经递质分泌,刺激大脑发育。另外,这个阶段,孩子的最大特征是开始学说话,应该通过游戏引导孩子正确地与父母和社会沟通。
  Part 1刺激成长的超简单生活游戏(1~2岁)
  1.时钟从早上开始嘀嗒!嘀嗒!钟摆游戏
  场所:大型超市或者市场
  准备物:父母的结实臂膀
  效果:熟悉“时间(秒)”的概念,记住新事物的特征,用身体表现事物
  情况:孩子第一次看到时钟这样的东西,对它很感兴趣
  我们家每周去一次大型超市买东西,买东西之前,我们一定会先去一个地方,那就是超市里面的书店。买东西之前,先在书店里给孩子读一会儿书,或者让孩子选一选他喜欢的书。因为,如果孩子对买东西没兴趣的话,逛超市期间就会让他感到很无聊。有一天,当我们经过钟表专柜时,宰赫的视线被挂钟吸引住了。我们当然不能错过孩子开始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的这一瞬间了!
  第16页PLUS INFO
  可以对不讲敬语的孩子放任不管吗?
  不管对方是谁,都说“嗯”“帮我做”这种非敬语(与敬语相对,一般用于对同龄人或小辈使用)的孩子让您很苦恼吧?
  有的人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理由放任不管,但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可能会养成不礼貌的说话习惯。不过,不用担心。专家表示,敬语教育应该从孩子正式开始学习语言的时期开始,也就是从3~5岁开始,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同时进行教育会更有效果。特别是家里使用敬语的频率越高,孩子使用敬语的频率也就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敬语的语法应用也会得越来越好。所以,在这个阶段,父母也应该对孩子使用敬语。
  “爸爸,钟的尾巴在摇!”
  钟摆晃来晃去。时针嘀嗒嘀嗒地走着,看起来像“是什么玩具”,孩子当然会感兴趣了。如果孩子感兴趣的话,就应该尽量帮助孩子,使其在大脑中成像。这样才能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跟我们家的钟不太一样吧?
  “那是什么啊?”
  “那是钟摆。”
  “它为什么在摇摆呢?”
  “嗯,那是钟摆在工作呢!为了让时针动起来,钟摆要嘀嗒嘀嗒地来回摆动。爸爸,把宰赫变成钟摆怎么样?”
  “好啊!”
  “好,现在宰赫是钟摆啦!”
  我把宰赫从推车里抱出来,双手卡在孩子的两腋下,把他举在自己前面,一边让孩子全身左右摇摆,一边给他唱“钟摆歌”。
  第17页图片:
  时钟从早上开始嘀嗒!嘀嗒!
  永远都在嘀嗒!嘀嗒!
  “时钟从早上开始嘀嗒!嘀嗒!
  永远都在嘀嗒!
  嘀嗒!辛勤劳作。”
  “爸爸,好有意思啊!再做一次!”
  “好,再做一次!”
  “时钟从早上开始嘀嗒!嘀嗒!
  永远都在嘀嗒!
  嘀嗒!辛勤劳作。”
  “爸爸,再玩一次钟摆游戏吧!”
  “我们宰赫的腰要是变得像蛇一样长可就不好了,最后再做这一次哦!”
  “好的!”
  Step by step
  (1)孩子对钟表(新事物)感兴趣。
  (2)给孩子讲时钟的原理。不要猜测孩子可能对这个原理难以理解就随便应付过去,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孩子解释说明很重要。
  (3)用身体来模仿时钟的原理或者给孩子唱相关的儿歌,使孩子对其印象深刻。
  这个游戏的效果……
  钟摆游戏能让孩子了解时钟的原理和以秒为单位的时间概念,感受身体的平衡。同时,还能让孩子自然地和父母进行亲密接触,获得相互交流的时间。
  如果亲自通过身体表现出新事物的特征,会成为一种经验,能够更长久地留在记忆中。
  这个游戏怎么样?
  举重游戏(原书P42)。人类捕蝇草游戏(原书P127)
  2.试试用书来做隧道?书隧道游戏
  场所:客厅或者孩子的房间
  准备物:几本书
  效果:孩子把书当作玩具可以增加孩子对书的亲近感,提高应用能力
  情况:想要跟书亲近的时候,孩子不想看书的时候
  很少有孩子从一开始就喜欢书。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喜欢上书,常常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摆上书,给躺在床上的孩子读。布置这样的环境固然很重要,不过,最好不要把书当成单纯传递知识的工具,应该以多种方式利用它,让孩子能够充分地和书接触。把书当作游戏的对象非常重要,在这里,我最想推荐的是用书做隧道的游戏方法。
  “宰赫睡觉之前,爸爸读书给你听好不好?”
  “不想听。”
  “那今天我们做使火车通过的隧道怎么样?”
  “隧道?怎么做啊?”
  “把你喜欢的书拿过来吧。”
  “几本?”
  “十本。”
  孩子去拿书了。仔细一想,孩子还不会数数,怎么可能会拿过来正好十本书呢?孩子一般都会数到两三本后过来问一问,然后再去拿几次,或者直接拿过来五本左右。那么,先跟孩子一起数一数有几本书吧!
  “一本,两本,三本,四本,五本……”
  这样的话,孩子不仅可以学到书的数量单位是“本”,还可以学习到“三”的后面是“四和五”。如果想再加快一点进度的话,可以把十个手指展开,数一本就弯一根手指,数到五以后就弯了五根手指。把剩下五根展开的手指给孩子看,告诉孩子还需要五本书。然后和孩子一起再拿五本书,游戏的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把书这样立成两行,再在两行书的顶上放书。”
  “哇,真的是隧道呢!”
  “还有椅子隧道哦!连起来看看吧?”
  把饭桌的4个椅子和妈妈梳妆台的椅子搬过来并排放好,跟刚搭好的书隧道连接起来,就可以组成不同样子的隧道了。
  “爸爸,什么东西可以从这个隧道穿过去呢?”
  “汽车比较小,所以应该能穿过去。隧道那头的人肯定在等着有意思的书呢!就那么穿隧道的话就太没意思了,我们读一页书穿一次隧道怎么样?”
  “哇,肯定很好玩!”
  “呼呼,汽车出发!”
  “你好,要穿过这个隧道的话请给我读书。”
  “恐龙出现了。你见过恐龙吗?不是电影或者动画片里的恐龙,而是说真正的恐龙哦!没见过?那么就跟我一起来看看恐龙生活过的时代吧!”
  “现在可以通行啦!”
  “哈哈……”
  不要把书想成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工具,找一找能让孩子先跟书亲近起来的其他方法吧!比如说,找几本厚的、比较容易立起来的书,用它们做“多米诺骨牌”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和书亲近起来。繁忙的双职工夫妇或者是回家很晚的爸爸很难说出要给孩子读书的话吧?再加上想通过书游戏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的话,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父母可能会觉得比较浪费时间,其实,对孩子来说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STEP BY STEP
  (1)提议让不想读书的孩子玩书游戏。
  (2)用几本容易立起来的书做一个“书隧道”,也可以利用其他玩具。
  (3)用玩具或者书来通过已经立好的“书隧道”,每次通过的时候给孩子简短地读一段书。如果“书隧道”游戏玩腻了的话,还可以玩把书立起来再推倒的“书多米诺”游戏。
  这个游戏的效果……
  不要把书当作单纯的传递知识的工具,最好知道多种多样活用书的方法。
  睡眠期间,成长荷尔蒙会大量分泌,睡眠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如果睡前游戏耗时较长,会妨碍孩子的睡眠。换句话说,孩子的睡眠越充足,他的记忆力和免疫力就越高。
  这个游戏怎么样?
  多米诺游戏(原书P55),找巧克力游戏(原书P105),系列丛书整理游戏(原书P195)
  3.谁也看不到_ 透明人游戏
  场所:家里的任何地方
  准备物:爸爸的好莱坞演技
  效果:提高敏捷性和空间感,增强耐性,和父母沟通顺畅
  情况:爸爸下班回家按门铃的时候
  下班或者外出回来后按了门铃。刚才家里明明有动静,可是,却没有人出来开门,这是什么情况呢?
  这也是一种游戏。小时候玩过的捉迷藏怎么样?是不是很过瘾?直到现在,我们家还是会全体一起玩透明人游戏。虽然现在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是,只要按门铃,家里还是会传来一阵躲藏的声音。
  按完门铃到现在好像已经过了5秒钟了吧?“现在进去可以了吧?大家应该都藏好了。”这样想着,我打开门走进了家门。如果一进家门就像搜查犯人一样迅速地找到大家的话,就太没意思了。这时,要慢慢地,非常慢地叫大家的名字。
  “老婆!孩子!你们在哪儿呢?爸爸回来啦!快出来!哼……大家都哪里去了呢?”
  “……”
  “宰赫啊,时勋啊,你们在哪儿呢?”
  “呵呵……”
  “爸爸回来了,怎么一个人都没有啊!都去哪儿了?”
  “嘿嘿……”
  到了游戏差不多该结束的时候,应该说一句:“既然家里一个人都没有,爸爸还是出去吧!”
  说完,心软的时勋就会大喊着跳出来。
  “爸爸,我在这儿呢!妈妈和哥哥也在这儿!”
  这个时候,如果就用一句“啊,是吗”回答,就会把刚刚和孩子一起开心游戏的过程变成没有意义的搞笑事件,这是不行的。应该像真的没找到一样说。
  “啊!吓了我一跳!你们藏哪儿了啊?”
  “我藏在书桌下面了!爸爸,您回来啦!”
  “嗯。妈妈呢?”
  “妈妈说她藏在衣柜里了。”
  和孩子打开衣柜柜门一看,妻子正哧哧地笑着用衣服挡着自己呢!
  “难道妈妈不在衣柜里吗?还是妈妈太小了,我看不到啊?时勋,你看到妈妈了吗?”
  “不是在这儿吗?用衣服盖着呢!”
  孩子都喜欢角落或者密闭的空间。如果想连接之前的透明人游戏的话,可以走到孩子前面,转过身背对着孩子说:
  “时勋啊,你在哪儿?刚刚还在这儿的,难道你变成透明人了?怎么又看不见你了啊?”
  Plus info
  和爸爸一起玩更好!
  一般家庭里,爸爸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比较少,所以比起量,更需要高质量的亲密接触。下班回来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高兴地玩一玩,就可以充分地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了。
  如果孩子哧哧笑着转到你前面的话,就继续转身,让孩子一直看你的背影。然后继续叫孩子的名字。
  “时勋啊,哪儿去了?”
  “爸爸,我在这儿呢!”
  “咦?好像听到声音了,不过人在哪儿呢?”
  “在这儿呢,这里!您看不到我吗?”
  如果想结束游戏了,就看着孩子,然后装着很惊讶的样子再问一次:“哎哟,吓我一跳!我们时勋刚刚去哪儿了?”
  “爸爸不知道吗?我就在爸爸的身后啊!”
  “啊,是吗?爸爸不知道,刚才谁都没看到!”
  孩子觉得有意思后,有时会自己藏到父母的身后大喊:“爸爸,来找我啊!”
  STEP BY STEP
  (1)确认孩子在家后按响门铃,大约五秒钟后展现出好莱坞级别的演技,像走进真没人的家里一样。
  (2)若无其事地一边叫孩子的名字,一边慢慢地找。
  (3)假装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后,装作自己要离开,朝门口走去。那么,孩子就会跑过来或者发出声音提醒。
  这个游戏的效果……
  透明人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寻找“藏身处”的空间能力,在被父母找到之前,孩子一直会屏气凝神,因此,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性。另外,也可以让劳累了一天的爸爸下班回家后开开心心的。如果孩子和父母一起笑,而且沟通顺畅的话,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也不会产生什么大矛盾。很多父母因为和孩子无法顺畅沟通,导致对子女的教育更加困难。千万不要忘记,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父母就应该和孩子经常沟通,制造可以一起分享的各种回忆,这样的话,即使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也会很容易。
  如果孩子得不到关心,就会变得胆小谨慎,或者假想出可怕的对象,和有这种倾向的孩子玩透明人游戏时,稍不留神就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所以,一定要多加注意。
  这个游戏怎么样?
  下班路上的打电话游戏(原书P31),捉迷藏游戏(原书P121)
  4.不行,不要亲亲!_ 就要对着干游戏
  场所:客厅或者孩子的房间里
  准备物:超淘气的爸爸和给予帮助的妈妈
  效果:自然而然地熟悉反义词,诱导孩子积极的竞争心态
  情况:需要和孩子有亲密接触的时候
  就要对着干游戏是利用孩子凡事都喜欢和家长对着干的特性,诱导孩子亲爸爸妈妈的游戏。在美国和欧洲,和家人或者其他人打招呼时,总是拥抱一下或者轻微的亲密接触。但是,在韩国,人们之间的亲密接触是非常罕见的......
  ……

前言/序言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 一本为现代忙碌父亲量身打造的育儿宝典,让陪伴不再是奢侈,而是触手可及的亲密时光。 在这个节奏飞快、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父亲肩负着家庭的重担,奔波于事业与生活之间,却常常感到对孩子的成长力不从心。他们渴望与孩子建立更深的联结,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但现实的压力让他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陪伴的时间被压缩得越来越短。然而,孩子成长的脚步永不停歇,童年的每一个瞬间都弥足珍贵。当孩子一天天长大,那些曾经渴望父亲陪伴的眼神,或许会渐渐被独立的姿态所取代。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正是这样一本应运而生的育儿指南。它深刻理解现代父亲的困境,不空谈大道理,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是回归最本质的亲子互动——陪伴。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即使是再忙碌的父亲,也能通过每天20分钟的专注陪伴,为孩子创造高质量的亲子时光,从而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父子/父女情谊,助力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本书收录了80个精心设计的亲子游戏,这些游戏不仅有趣味性,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从促进孩子感官发展的粗大动作游戏,到激发孩子逻辑思维的益智游戏,再到培养孩子情商与社交能力的互动游戏,本书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游戏选择,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以及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 游戏设计的出发点,完全基于孩子的成长需求与家庭的实际情况: 时间成本极低,效果显著: “每天20分钟”是本书的核心承诺。这20分钟并非简单的“陪着”,而是充满互动、充满爱意的专注时光。它意味着父亲可以灵活安排在工作间隙、睡前、周末的某个时段,无需大兴土木,更不需要花费昂贵的费用,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亲子效果。这20分钟,是高质量的陪伴,是父爱的凝聚,更是孩子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操作简便易行,无需专业技能: 书中的游戏设计充分考虑了父亲的“手残”和“脑力”局限。绝大多数游戏都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家中常见的物品,如纸张、积木、抱枕、甚至只是爸爸的怀抱和手臂。作者避免了复杂的道具准备和专业指导,让任何父亲都能轻松上手,立刻开始与孩子互动。 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每一个游戏都不是单纯的玩乐,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儿童发展的关键要素。 认知发展: 许多游戏鼓励孩子观察、探索、思考,例如通过“我说你画”游戏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通过“找不同”游戏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通过搭建积木挑战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肢体发育: 充满活力的户外游戏和室内运动游戏,如“小动物模仿秀”、“穿越障碍赛”、“枕头大战”等,不仅能消耗孩子的精力,更能促进他们的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发展,增强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情感与社交: 许多互动游戏强调合作、分享和情绪表达。比如,“故事接龙”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合作精神;“角色扮演”则能帮助孩子理解不同的情绪和视角,培养同理心;一些简单的肢体接触游戏,如“骑大马”、“荡秋千”,能增强亲密感和安全感。 语言能力: 通过讲故事、问答、唱歌等方式,游戏能够自然地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例如,在“我说你做”的游戏中,孩子需要准确理解父亲的指令,从而提升听觉理解能力。 创造力与想象力: 鼓励孩子自由发挥,例如“纸箱变变变”,让孩子将一个普通的纸箱变成汽车、房子、飞船,充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父亲的阅读习惯和实际需求: 分类清晰,查找便捷: 80个游戏按照不同的主题或目的进行了分类,例如“运动游戏”、“益智游戏”、“创意游戏”、“情绪安抚游戏”等。父亲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情绪或当下的场景,快速找到适合的游戏,避免了大海捞针的烦恼。 步骤明晰,图文并茂: 每个游戏都配有清晰的操作步骤说明,辅以生动形象的插图或照片,让父亲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游戏玩法。即使是对育儿经验尚浅的父亲,也能轻松掌握,信心满满地与孩子互动。 “爸爸碎碎念”栏目,提供实用建议: 在每个游戏介绍的结尾,会有一个“爸爸碎碎念”的栏目,这里汇聚了作者(一位经验丰富的父亲)的心得体会,例如: 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游戏难度? 如何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学习特定的技能? 如何处理孩子在游戏中出现的负面情绪? 如何让游戏时间更具仪式感? 如何在游戏中找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这些“碎碎念”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耳边低语,提供实用、接地气的建议,帮助父亲更好地理解游戏背后的教育意义,以及如何将这些游戏融入日常生活中。 “时长估算”与“道具准备”栏目,提升可执行性: 为了让父亲更直观地评估和安排时间,每个游戏都标注了大致的游戏时长(通常在20分钟左右或更短)。同时,“道具准备”栏目会列出所需的最少道具,让父亲在开始前就能心中有数。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游戏手册,更是一种父爱传递的指南。 它鼓励父亲放下手机,暂时抛开工作中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这20分钟的专注,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传递的信息是:“你很重要,你的爸爸很爱你。” 这种高质量的陪伴,能够: 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父亲积极的参与和回应,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支持,从而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这对孩子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当孩子在游戏中得到父亲的鼓励和肯定时,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敢于尝试,勇于表达。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许多游戏都带有挑战性,孩子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学习如何分析情况,如何制定策略,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 父亲的积极参与,不仅能拉近父子/父女的距离,也能为整个家庭营造更温馨、更融洽的氛围。 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后盾: 父亲在游戏中扮演的不仅是玩伴,更是引导者和榜样。通过游戏,父亲可以言传身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父亲都能成为孩子心中那个“永远在线”的超人爸爸。它提醒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稍纵即逝。当孩子说“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背后隐藏着多少渴望,多少期待。本书就是为了抓住这宝贵的时光,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让父亲的爱,如影随形,滋养孩子的成长。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成为更优秀父亲的男士的礼物,也是送给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里,最珍贵的父爱见证。 无论您是初为人父,还是已经拥有多年育儿经验,这本书都能为您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让您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轻松捕捉到与孩子共度的闪光时刻,让“陪伴”成为最坚固的亲子纽带,让孩子在父爱的港湾里,自信、快乐、健康地长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作为父亲,我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供应者”,在外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物质保障。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开始意识到,这种“缺席式”的父爱正在让孩子感到失落,也让我自己的内心充满了愧疚。这本书的标题《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简直像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意识到,如果我再不改变,等到孩子真正长大,我可能连一句“爸爸”都说不上几句了。这本书的定位非常精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这20分钟,对于忙碌的父亲来说,并非遥不可及,而80个游戏,则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避免了“玩什么”的难题。我最看重的是,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罗列游戏,而是强调了“陪伴”的意义。每一个游戏都仿佛是为父子/父女关系量身定做的“粘合剂”,帮助我在短暂的时间里,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密互动。我尝试了书中一个“情绪认知”游戏,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孩子学习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让我有机会了解他内心的世界。我发现,孩子在玩游戏时的投入和快乐,是我无论多忙都无法替代的成就感。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父亲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个责任,更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一份需要用心经营的宝藏。

评分

作为一位新手爸爸,在孩子出生后,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工作上的压力,再加上对育儿知识的匮乏,让我对如何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连接感到焦虑。直到我偶然在书店看到了《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温暖而有力量,书名更是直击我的心声。我深切地体会到,如果不能好好陪伴孩子,他们就会在不经意间长大,而我却可能错过了参与他们成长的宝贵时光。我被这本书所承诺的“每天20分钟,80个亲子游戏”深深吸引,这对于像我这样时间有限的职场爸爸来说,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和支持。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里面的游戏设计非常接地气,不需要专业的场地或昂贵的玩具,很多都巧妙地利用了家庭日常用品,比如用旧袜子制作手偶,用纸箱搭建小隧道,甚至只是简单的肢体互动游戏,都能让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游戏方法,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每个游戏背后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比如如何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如何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来启蒙孩子的逻辑思维。我尝试了一个“寻宝游戏”,把一些小零食藏在家里,让孩子根据我给的线索去找,他兴奋的样子让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正确的决定。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爸爸的陪伴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情感上的连接和成长的引导。

评分

这套书简直就是我这个“甩手掌柜”爸爸的救星!以前总觉得工作忙,回家就累得只想葛优躺,孩子在一旁玩他的,我也懒得理会,偶尔兴起陪玩也是三心二意。直到我发现了《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本书,才意识到我错过了孩子多少宝贵的成长瞬间。书名就戳中了我内心的痛点,每天20分钟,听起来压力不大,但却能带来80个亲子游戏,这对我这种时间碎片化的爸爸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里面的游戏设计真的太巧妙了,一点都不需要复杂的道具,很多都是随手可得的Household items,比如用枕头搭建堡垒,用报纸玩“谁是地板清洁工”,甚至只是简单的“假装捉迷藏”都能让孩子乐此不疲。更重要的是,这些游戏不仅仅是玩,很多都融入了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内容,让我感觉在陪孩子玩耍的同时,也在悄悄地“投资”他的未来。我最喜欢的是“故事接龙”那个游戏,一开始我还有点词穷,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也沉浸其中,和孩子一起编织天马行空的奇幻故事,那个过程真的太美好了,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了很多。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陪伴不一定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关键在于高质量的投入,让这短短的20分钟充满爱和乐趣。

评分

作为一名职业女性,我很少会主动去接触这类育儿书籍,因为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母亲如何去引导。然而,在我丈夫抱怨自己不懂如何和孩子相处,总是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给他买下了这本《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我本以为他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开始尝试书里的游戏。书名就很能引起共鸣,我丈夫一直是个很爱孩子但不太擅长表达的人,总觉得陪孩子玩很“幼稚”,这本书的定位刚好能打破他的这种顾虑。让我惊喜的是,这本“给忙爸爸”的书,里面的游戏设计也考虑到了趣味性和孩子的接受度,我偶尔在一旁看到他陪孩子玩“寻找特定颜色的物品”或者“模仿小动物走路”之类的游戏,孩子笑得前所未有的开心,而我丈夫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轻松和快乐。书里提到的“每天20分钟”的确是个很棒的切入点,它让“陪伴”这件事变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负担,而是触手可及的任务。我看到他开始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游戏素材”,甚至会和我分享他从书里学到的如何引导孩子思考的技巧。这本书不仅帮助了我丈夫,也让我家的亲子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我真的觉得非常值。

评分

长期以来,我扮演的角色似乎总是匆匆忙忙,工作、出差、开会,回到家也常常是精疲力竭,很难有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孩子虽然懂事,但我知道,他对父爱的渴望,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在于精神上的连接和陪伴。这本书《爸爸,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每天20分钟,给忙爸爸的80个亲子游戏》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我意识到,“再不陪”可能真的就意味着错过。它提出的“每天20分钟”的概念,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这20分钟,我完全可以从零碎的时间里挤出来,而80个游戏的选择,也足够我应对各种情况,不会因为“没点子”而推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很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一种真诚的鼓励,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循循善诱。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游戏背后心理学原理的简单解释,这让我不仅仅是在玩,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个游戏对孩子有益,以及我该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和鼓励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创意搭建”的游戏,我们用废弃的纸箱和瓶盖,一起建造了一个想象中的太空站,孩子兴奋地跟我讲述他的设计理念,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和他心意相通。这本书让我明白,父爱不分长短,贵在用心。

评分

非常好的书,值得购买

评分

慢慢学呗。或者可以变得很好

评分

下次还会光顾!加油!

评分

游戏非常好

评分

评分

刚买了试用中,希望如别人评价的好用

评分

搞促销买的。性价比不错。书内容也不错。

评分

看起来不错,慢慢看。

评分

不太像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