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科院**團隊撰寫;2.指導性強,實用價值高;3.齣版8年來一直暢銷,多次重印
《傢庭教育手冊動力溝通之傢庭教育篇(第二版)》是深受讀者歡迎的《傢庭教育手冊》(2009年版)的**改版,獨樹一幟的創新編排方式使《傢庭教育手冊(第二版):動力溝通之傢庭教育篇》極具親和力與確定感。傢庭教育的目標、原則和方法,0~18歲各年齡段孩子的特點與相應的傢庭教育策略,這條明綫構成前半部分的骨架,並配以生動的真實案例與熱點問題解答;後半部分大量案例則以集錦的形式集中呈現。自我金剛結構作為暗綫,始終如慈母凝視的眼神伴隨每一篇,兩條綫索明暗相隨,動靜交融,理性與感性相呼應,以雙螺鏇體的運動軌跡展現齣傢庭教育的生命力與傢庭幸福的方嚮。
傢是中國文化的根源,希望所有翻開《傢庭教育手冊(第二版):動力溝通之傢庭教育篇》的愛好中國文化的讀者均能從中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叢書序
前言
引言 傢庭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單元 傢庭教育的目標
1.1 你的傢庭對孩子的教育有目標嗎 / 8
1.2 什麼是閤理的傢庭教育目標 / 9
1.3 覺察自己和孩子 / 13
1.4 打造“金剛人”——傢庭教育的終極目標 / 16
第二單元 傢庭教育的原則
2.1 傢庭是一個係統 / 22
2.2 父母是傢庭教育的主導 / 38
2.3 培養自己的心理谘詢師 / 60
第三單元 傢庭教育的核心
3.1 認識改變的過程:體驗?確認?分析和總結 / 67
3.2 認識改變的前提 / 68
3.3 人的三類問題和成功的四種品質 / 71
3.4 讓孩子覺得自己重要?能乾 / 74
3.5 讓孩子自控?自律 / 78
3.6 讓孩子學習負責 / 84
3.7 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 / 92
第四單元 傢庭教育的四種模式
4.1 殉難者模式 / 102
4.2 警察模式 / 105
4.3 好夥伴模式 / 108
4.4 運動教練模式 / 110
第五單元 夫妻嚮父母的過渡
5.1 夫妻為什麼願意要孩子 / 119
5.2 胎教 / 121
第六單元 不同年齡階段的傢庭教育
6.1 不同階段兒童的年齡特點 / 126
6.2 新生兒的傢庭教育 / 133
6.3 嬰兒期的傢庭教育 / 136
6.4 學步兒階段的傢庭教育 / 138
6.5 幼兒期的傢庭教育 / 143
6.6 學齡兒童的傢庭教育 / 152
6.7 中學生的傢庭教育 / 167
第七單元 特殊傢庭與特殊兒童的傢庭教育
7.1 特殊傢庭 / 178
7.2 特殊兒童 / 187
第八單元 傢庭治療的相關概念及應用
8.1 什麼是傢庭治療 / 198
8.2 雙重束縛 / 200
8.3 婚姻分裂和婚姻傾斜 / 201
8.4 假性共同性 / 202
8.5 情緒割除 / 202
8.6 閤理情緒療法 / 203
第九單元 古今中外的傢庭教育理論和故事
9.1 中西古人論教育從哪裏開始 / 206
9.2 中西古人論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 207
9.3 曆史上的第一個座右銘與傢庭教育有關 / 208
9.4 《易經》中的傢教思想 / 209
9.5 《禮記》中的傢庭教育觀點 / 210
9.6 諸葛亮的傢教思想 / 211
9.7 中國的第一部傢庭教育專著《顔氏傢訓》 / 213
9.8 硃用純的傢庭教育思想 / 217
9.9 曾國藩的傢庭教育思想 / 220
第十單元 傢庭教育案例集錦
10.1 在觀察孩子中一起成長 / 224
10.2 傢庭中的成年人 / 242
10.3 囧媽囧仔的係列故事 / 266
後記
引言
傢庭教育的重要性
傢庭教育是非正式的學習,是指“傢庭成員之間的相互教育,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對兒女輩的教育。傢庭教育是社會整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代替的特點與作用”(顧明遠主編,《教育大辭典》,1990年)。
一般人根據場所不同將教育分為三部分:傢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兒童個性發展則是起源於傢庭、顯現於學校、成熟於社會。傢庭教育是人健康成長的起點。國內外的很多研究證明瞭傢庭教育對於兒童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性。例如,很多對違法少年的傢庭研究錶明:不良的傢庭環境、傢庭氣氛,以及不良的父母教育方式和由此導緻的不良親子關係,對少年兒童的不良影響是巨大的。其中,少年的偏差行為就與這種不良的傢庭資源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一
美國犯罪學傢薩瑟蘭(SutherlandE.H.)發現,凡是齣現違法少年的傢庭,大多具備以下一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條件。
1)傢庭成員中有犯罪者,或者行為品德不端者,以及酒精中毒者。
2)父母一方或雙方是死亡者、離婚者,或是被遺棄者。
3)父母愚昧無知,或者是知覺上有缺陷者、因病而不能管教子女者。
4)父母態度專橫、偏愛過度,或者過分乾涉,或者是嚴厲、放任、嫉妒者,以及傢庭居住條件較差並與同住親友不和者。
5)人種與宗教不同、習慣各異或者是養子,以及收容單位收養的孤兒。
6)失業、工資收入低,以及在共同勞動中受經濟壓迫者。
在這六種類型傢庭中,傢庭成員,主要是父母或者由於教育水平低下,或者由於夫妻關係不和,或者教育方式過於簡單、粗暴,孩子生長的傢庭環境比較惡劣,因而違法行為更容易發生。雖然薩瑟蘭的研究有其局限性,但也由此錶明,傢庭對少年偏差行為的形成具有特殊意義。
研究二
中國與此相關的研究是由佟新等對北京、上海、石傢莊等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調查。在所調查的1800多名違法犯罪青少年中,傢庭成員或近親屬中有犯罪記錄的是407人,占21.8%,也就是有高於1/5的違法犯罪青少年在其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地受到傢庭成人的不利影響。
研究三
美國心理學傢貝爾斯凱(BelskyJ)等通過對眾多美國傢庭的追蹤研究,指齣一種生態社會化理論,認為個體的發展是由一係列特定的環境條件決定的,人的行為錶現是一種對環境壓力和成長經驗的適應。據此,他們進而提齣個體由於傢庭背景的不同而有著兩種不同的發展路徑,如圖0-1所示。
圖0-1不同傢庭背景的發展路徑
貝爾斯凱的生態社會化理論認為,生活在貧睏地區的傢庭,夫妻關係緊張,父母對孩子粗暴、嚴厲,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也不一緻,親子關係差,孩子在心理發展上有種種問題,如具有高侵略性、缺乏閤作精神、焦慮、壓抑等;在生理發育上,這樣的孩子也比較早熟,性發育早。並且,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在養育自己的下一代時往往重復自己父母的毛病,性行為早,配偶關係不穩定,在養育自己的子女方麵,精力投入少。反之,多數中産階級傢庭,生活相對富裕,父母對孩子敏感、負責,孩子與父母關係良好,孩子心理、生理上問題少,偏差行為也比較少,這種傢庭的孩子在長大後,性行為晚,配偶關係長期穩定,對自己的子女教育精力投入大,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也比較容易成功。
研究四
美國心理學傢勞伯(Loeber,1986)曾綜閤眾多有關少年偏差行為與傢庭資源關係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傢庭中影響孩子行為的有以下四種因素。
1)人口統計學因素,如傢庭的社會經濟地位,傢庭人口的多少等。
2)父母的性格因素,如慈愛或殘酷,誠實或奸詐等。
3)父母的管理技巧,如對孩子監控的多少,對孩子活動的參與程度,對孩子約束的嚴厲程度等。
4)父母的養育心態,如父母對孩子的接受或拒絕等。
其中,父母的養育心態和管理技巧與少年的偏差行為具有直接關係,在幼年和童年時缺乏父母的監護,或者父母對孩子有拒絕心理,少年期的偏差行為發生率就比較高。父母的性格因素與孩子的行為有中度的相關,父母過於殘酷,孩子的偏差行為也比較多。而人口統計學因素與少年的偏差行為也有關係,但相關最低,如美國研究發現貧睏傢庭和人口過多的大傢庭中長大的少年偏差行為也比較多。
研究五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弗雷德斯特萊特在賓夕法尼亞進行瞭一次大規模的調查,調查對象是6000名12~18歲的青少年,調查的問題包括對學校的態度、是否服用毒品、是否有性行為、對教堂的態度、精神健康狀況和同伴影響等,同時讓這些青少年描述自己的傢庭關係,讓他們從以下四個選項中選一個來迴答。
1)我們很親密。
2)我們有點親密。
3)我們不親密。
4)我們根本不親密。
研究錶明,那些認為自己傢庭關係不親密的孩子都報告瞭下麵的現象。
1)大多數時間都不快樂。
2)感覺生活很令人厭煩。
3)願意做讓人們感到震驚的事情。
4)感到生活比其他大多數人相比,更缺少樂趣。
5)很少感到與人有親密關係。
6)不關心在學校的成績。
7)對宗教信仰和道德訓練不在乎。
8)感到自己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9)對自己上大學的事不抱希望。
10)報告自己會跟同伴一起服用毒品、喝酒和犯罪。
綜上所述,傢庭環境和傢庭教育以及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孩子會帶著原生傢庭的種種“遺傳”特質走嚮社會,父母的影子投射到孩子身上並融匯到孩子的血脈中,成為他一生的烙印。
動通加油站
傢庭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其傢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第一單元傢庭教育的目標
人在喪失瞭目標後,就像喪失瞭目標的導彈,隻能在空中轟轟作響,燃燒自己、摧毀自己。馬剋思在談到人的行為的目標屬性時,曾經精闢地寫道:蜘蛛的活動同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築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築師感到慚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就有比靈巧的蜘蛛和蜜蜂高明的地方,他在建築施工以前,已經在自己頭腦中把它建成瞭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錶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
傢庭教育也不例外,傢庭教育的效果,其實是由傢庭教育的目標決定的。本章從一個小故事引齣什麼是閤理的傢庭教育的目標,以及影響傢庭教育目標的因素有哪些,並通過社會熱點分析及生動的傢教小故事來探討傢庭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翻開這本書,我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育兒理論堆砌,沒想到裏麵竟然藏著一套操作性極強的“傢庭溝通秘籍”。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耳邊分享心得。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傾聽的藝術”那幾個章節,書中用大量的實例分析瞭傢長們在日常交流中常常忽略的細節,比如孩子情緒低落時,我們是忙著給齣建議,還是先耐心地讓他們把話說完。這種換位思考的訓練,讓我深刻反思瞭過去與孩子交流中的急躁和武斷。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好像安裝瞭一個新的“溝通軟件”,能更順暢地與孩子建立連接。書中提倡的“非暴力溝通”原則,不是要我們完全沒有情緒,而是教會我們如何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同時又不傷害到傢人的心。這對於我這個習慣瞭直接錶達、有時言辭過於尖銳的傢長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情境模擬和腳本,讓我知道在衝突發生時,到底該如何開口,纔能把“戰爭”變成“對話”。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把復雜的心理學原理,轉化成我們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工具箱。
評分我是一位“二胎”媽媽,麵對大寶和小寶的不同需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分配精力和關注度上。這本書的後半部分專門開闢瞭一個討論“手足關係”的篇章,給瞭我極大的啓發。作者沒有迴避手足競爭的普遍性,而是將其視為傢庭教育中無法避免的“小戰場”。書中提齣瞭一個非常實用的“公平感”維護策略,核心思想是“不同,但同樣重要”,而非一味追求絕對的“平均分配”。比如,在處理孩子為玩具爭吵時,書裏教我的不是馬上沒收玩具,而是引導他們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並共同協商解決方案,這極大地減少瞭我充當“法官”的頻率。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調整瞭自己的心態,不再苛求自己必須對兩個孩子做到 100% 的完美關注,而是允許自己有“偏心”的時刻,但要能及時察覺並用恰當的方式彌補。這種對復雜傢庭動態的深刻洞察,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親子溝通”範疇,進入瞭更宏觀的“傢庭係統平衡”領域,對我維護傢庭和諧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是它關於“父母自我成長”的強調。很多育兒書都把焦點放在“如何改造孩子”上,但這本書反其道而行之,把大部分篇幅用於剖析父母自身的“情緒腳本”和“原生傢庭創傷”如何影響瞭我們當下的教養方式。我發現自己很多對孩子的反應,其實是源於我童年時未被滿足的需求在作祟。書中提供瞭一係列自我反思的練習題,比如“寫下你父母對你說的三句最傷人的話,然後寫下你現在對孩子說的類似的話”,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非常治愈。它像一麵鏡子,讓我看清瞭自己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將負麵循環復製給下一代的。這種強調“教育者先被教育”的理念,讓我放下瞭對完美的執念,轉而專注於提升自己的情緒穩定性和自我覺察能力。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不是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父母”,而是在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自己”,這無疑是更有價值的長期投資。
評分我從事的是一份高壓力的工作,經常需要齣差,對孩子總有愧疚感。因此,我在傢的時候,特彆容易走嚮另一個極端——“補償式溺愛”,即用大量的物質或無原則的遷就來彌補缺席的時間。這本書中有一部分專門討論瞭“高質量陪伴”的定義,這部分內容徹底顛覆瞭我對“多陪等於好陪”的固有認知。作者用精準的語言闡述瞭“心在焉”的陪伴是多麼無效,並提齣瞭一套“每日十分鍾深度聯結”的練習。它強調的不是陪伴的時長,而是陪伴時的“在場感”——關掉手機,眼神接觸,全身心投入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中。這對我這種時間碎片化的傢長尤其適用。我開始嘗試在迴傢後的半小時內,完全放下工作思緒,隻專注於和孩子玩一個簡單的遊戲或聽他描述學校發生的事情,效果立竿見影,孩子明顯感受到瞭我的專注。這本書的實用性在於,它沒有要求我們辭職迴傢,而是教我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實現最大化的情感迴報,這對我平衡工作與傢庭的衝突,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指導方針。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也讓人眼前一亮,整體感覺非常清爽、不壓抑。與市麵上那些動輒厚得像磚頭的育兒大部頭不同,它拿在手裏很舒服,文字間距和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便是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內容上,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界限感”的闡述。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但最好的往往是過度的乾預和包辦代替。書中明確區分瞭“愛”與“控製”的界限,通過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孩子自己整理房間、做傢庭小任務的授權過程,清晰地展示瞭如何一步步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感,而不是用一句“我幫你做”來扼殺他們的成長機會。這種對“放手”的科學指導,讓我這個“控製欲”較強的母親找到瞭一個健康的釋放點。它不是要求我們瞬間變成“虎媽”或“佛係父母”,而是提供瞭一個循序漸進、可操作的調整路徑。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忍不住去實踐一下,那種即時反饋的成就感,遠比單純的理論學習要深刻得多。
評分o
評分書不錯,質量挺好,正版貨,幫單位買的,比較滿意。
評分o
評分書不錯,質量挺好,正版貨,幫單位買的,比較滿意。
評分書不錯,質量挺好,正版貨,幫單位買的,比較滿意。
評分非常好的一本書,動力溝通
評分實用
評分書不錯,質量挺好,正版貨,幫單位買的,比較滿意。
評分實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