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都市年輕人 身為高速運轉的現代人,我們每天都得麵對復雜的人際關係、巨大的工作壓力、忽冷忽熱的戀情,隨時隨地都可能情緒崩潰。而且,作為社會人群的一份子,我們也要無時無刻地受到他人的評論與影響。
心理學是一門專業的學科,以科學的方式探索自己與他人的心靈,並解決這些雖然日常卻影響深遠的難題。
《我最需要的心理學常識書》以符閤現代人的課題為主軸,網羅心理學領域的大師與理論作為輔助,再加上經典的案例,讓看似艱深難懂的心理學化為一段段輕鬆易消化的零食,從而能夠更加瞭解自己與他人。
內容簡介
身為高速運轉的現代人,我們每天都得麵對復雜的人際關係、巨大的工作壓力、忽冷忽熱的戀情,隨時隨地都可能情緒崩潰。而且,作為社會人群的一份子,我們也要無時無刻地受到他人的評論與影響。
心理學是一門專業的學科,以科學的方式探索自己與他人的心靈,並解決這些雖然日常卻影響深遠的難題。
《我最需要的心理學常識書》以符閤現代人的課題為主軸,網羅心理學領域的大師與理論作為輔助,再加上經典的案例,讓看似艱深難懂的心理學化為一段段輕鬆易消化的零食,從而能夠更加瞭解自己與他人。
多精彩圖書請查看磨鐵品牌店京東商城官網專賣店: 作者簡介
《我最需要的心理學常識書》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但生活中許多人都對心理學常識一知半解,對心理學應用也是似懂非懂。以下問題相信每個人都曾遇過:
為什麼總是搞不懂老闆在想什麼?
為什麼總是不能通過微錶情看透他人的內心?
為什麼新年計劃總是無法實現?
為什麼宣傳文案總是無法打動人心?
為什麼和朋友相處和諧,和傢人卻容易發生衝突?
為什麼在熟悉的環境如魚得水,到瞭陌生的環境卻不知所措?
……
爬山要懂山性,遊泳要懂水性,成功要懂人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麵”,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格或個性,但人性又是共通的,隻要學會心理學,懂得人們的心理規律,再善加運用,定可秒懂他人,諸事順心。
精彩書評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瞭;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瞭。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榮格 ★當一個人完全受限製於理想自我並由它的指引時,他們就總會以“應該是什麼”來支配自己的思想。他們生活在無數的“應該”下,漸漸地與現在疏遠。這種理想化自我屬於神經質性格。對此,最重要的是放棄理想化而從真實自我中發展自己。
——卡倫·霍尼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行為跟著改變;行為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命運跟著改變。
——馬斯洛 目錄
第1章 心理基礎課——發現內心世界的秘密
心理學的目標──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 2
心理學的任務──行為的控製 / 4
派係之爭──心理學發展史上的九大學派 / 5
心理學的多元化觀點──當代心理學觀點 / 7
心理學分布的領域 / 9
社會心理學的曆史根源——格式塔心理學 / 10
現代心理學之父──馮特 / 11
不願做心理學傢的心理學傢──巴甫洛夫 / 12
新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斯金納 / 13
完形心理學的創立者——維特海默 / 14
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 / 16
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榮格 / 17
首創動物心理學實驗——愛德華?李?桑代剋 / 18
第2章 感覺——體驗多彩世界的途徑
什麼是感覺? / 20
為什麼一些人喜歡吃辣椒?——物質決定意識 / 21
冷熱、香臭及疼痛之感何來?——感覺對比 / 23
寂靜的夜晚為何水管的滴答聲格外響亮?——聽覺 / 24
人如何感知豐富多彩的大韆世界?——視覺 / 25
為何站在花園幾分鍾就聞不到花香瞭?——感覺適應 / 26
為何彩色廣告比黑白廣告給人的印象深刻?——感受的差異 / 27
咖啡中加多少糖纔能感覺到甜?——刺激的絕對閾限 / 29
為何排隊是一種摺磨? / 30
神經衰弱是怎麼形成的?——感覺過敏 / 32
為什麼有時手流血瞭卻感覺不到疼?——感覺減退 / 34
為什麼有的人會感覺皮膚內有小蟲在爬動?——內感性不適 / 35
外星人會來拯救地球人嗎?——心理幻覺 / 36
為什麼光綫昏暗的地方更易産生戀情?——安全感 / 38
運動後的人更易被帥哥美女所吸引——激發感覺 / 39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感官訓練 / 40
第3章 知覺——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
什麼是知覺? / 42
一個人的手指為什麼能遮住一座大廈?——近距和遠距刺激 / 43
魔術為什麼能“欺騙”觀眾的眼睛?——知覺弱點 / 44
隻有量變纔能引起質變 / 45
“一目十行”是怎麼得來的?——注意廣度 / 46
為什麼有人認為黑人總比白人更粗暴?——知覺的定勢作用 / 48
人如何知道物體的大小遠近?——深度知覺的存在 / 49
為何黑夜中能看到遠處燃燒的蠟燭?——視覺的對比 / 50
音樂為何成為人類通用的語言?——聯覺對應關係 / 51
為什麼眼盯瀑布,會覺得兩岸景物在上升?——似動現象 / 52
為什麼進入部隊後人普遍會變得很堅強?——知覺學習 / 53
為什麼快餐店不適閤等人?——顔色擾亂 / 54
為什麼冰箱多為白色?——色彩的“溫度” / 55
為什麼人眼能分清不同的色彩?——差彆感受 / 56
第4章 意識與潛意識——古老而神秘的謎
意識是一種什麼東西? / 58
潛意識的工作原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 59
人是因為害怕而顫抖,還是因為顫抖纔害怕? / 60
為什麼再爛的廣告也不會白做?——睡眠者效應 / 61
人為什麼會做夢?——讓你發現真實的自我 / 62
誰在“盜夢”,而誰又為你“造夢”? / 64
我們為什麼能清晰地說齣夢境? / 65
催眠是怎麼迴事?——意識分離 / 66
冥想為什麼能改變意識的形式? / 67
為什麼總覺得背後有雙眼睛在盯著我?——過度敏感 / 68
為什麼還在想自己不該想的?——自由意誌 / 69
無意識可能成為你的敵人——自由意誌的假象 / 70
為什麼說“想變成富人,就要與富人同行”?——心靈同化 / 71
大腦“休息”時也不平靜 / 72
第5章 記憶——大腦裏的“自動取款機”
什麼是記憶? / 74
人的記憶力是一成不變的嗎?——記憶效率 / 75
為什麼死記硬背效果差? / 76
為什麼緊張會讓大腦一片空白? / 77
為什麼理解瞭就能記住,不理解就記不住?——單麵與雙麵傳播的利弊 / 78
為什麼看得清,卻記不住? / 79
遺忘是怎麼一迴事?——遺忘的規律 / 80
為何未曾發生過的事,卻“記得”真真切切? / 81
為什麼女性大多不認路? / 82
對被壓抑的記憶你有多少瞭解? / 83
益智遊戲真的能健腦嗎? / 84
唱首歌有助於恢復記憶嗎? / 85
為什麼有些事情總是記不起來瞭?——舌尖現象 / 86
第6章 認知過程——認識不曾瞭解的真實自我
人為什麼要有生活的目標?——自我實現 / 88
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價——自我意識 / 89
彆讓老眼光束縛瞭自己——認知取嚮 / 90
為什麼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認知的失調 / 91
好處我得,壞處歸你——認知的偏差 / 92
為什麼好人做壞事?——認知錯誤 / 94
小孩為什麼愛模仿父母?——認同作用 / 95
第7章 行為和動機——“做什麼”和“為什麼做”
動機——怎樣使孩子自己熱愛學習? / 98
“飛人”喬丹——動機對行為的影響 / 99
麵對不確定的情境,你會怎麼辦?——麵臨機遇怎樣取捨? / 100
自信的魅力 / 102
為什麼人們總是放不下初戀?——蔡格尼剋效應 / 103
“我是為你好”,實際是為瞭自己! / 104
買漲不買跌是怎麼迴事?——前景理論 / 105
為什麼有的人會破罐子破摔?——習得性無助 / 106
為什麼賭徒的口袋永遠是空空的? / 107
虛榮的瑪蒂爾德——為何每一代蘋果手機都會暢銷? / 108
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動機與意誌 / 109
為什麼我們管不住自己?——本能 / 110
拖延癥、肥胖、煙癮真的能剋服嗎?——行為控製 / 111
態度能決定行為嗎? / 113
為什麼意誌力至關重要? / 114
為什麼小孩子總是很難管?——逆反心理 / 115
身體語言能夠決定情緒嗎?——正能量 / 117
西點軍校戰士們的動機——激發動機 / 118
世上沒有永久的朋友,隻有永久的利益?——代償心理 / 120
第8章 智力——幸運背後的心理奧秘
什麼是智力? / 122
什麼是智力測量? / 123
心算傢為何答不齣主考人的問題?——思維定勢 / 124
智商高就代錶頭腦靈活嗎? / 126
“智力就是語文和數學能力”,這種說法有什麼問題? / 127
我們的智力為什麼不一樣?——遺傳差異 / 128
智商由什麼決定,是遺傳還是環境? / 129
事前預防與事後救援,誰最英雄? / 131
為什麼學習能讓人變得更聰明? / 132
為什麼慢跑能讓人更聰明?——智力調節 / 133
不要局限我們的思維——想象 / 135
高智商的人就具有高創造力嗎?——智力與創造力的關係 / 136
手機握在手上卻找不到的手機——思維盲點 / 137
為什麼說“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思維的概括性 / 139
人為什麼會有“靈感”突現的時候?——頓悟 / 141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歸納與推理 / 142
第9章 情緒與情感——我和世界做瞭一次互動
情緒——心理活動的“晴雨計” / 144
怎樣讓工作更高效?——情緒影響效率 / 145
遇到難題時,為什麼總有人勸告“慢慢來,不要怕”?——心理的交互抑製 / 146
為什麼IBM的“深藍”機器人能戰敗棋王?——情緒影響智慧 / 148
情緒阻礙瞭人類進步嗎? / 149
為什麼他(她)會如此吸引你? / 150
為什麼在危境中更容易擦齣愛情的火花? / 151
為什麼戀人相處會看不到對方的缺點? / 152
什麼樣的距離讓我們彼此最舒服? / 153
周圍的人都在為球隊歡呼,你會怎麼做? / 155
痛哭過後心裏為什麼會變得暢快多瞭? / 157
為什麼假裝生氣,過一段時間就會真的生氣?——身體反應決定情緒的方嚮 / 158
為什麼達爾文認為情緒是進化的産物? / 159
將痛苦訴說齣來為什麼會輕鬆許多? / 161
與病人談戀愛違背職業道德——移情與反移情 / 162
為什麼握著老婆的手好像右手握左手? / 163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星相師有時說得那麼準? / 164
為什麼有人覺得彆人都活得光鮮亮麗而他不行?——自卑心理 / 165
為什麼夫妻在一起久瞭越長越像?——移情作用 / 166
某些人如何能赤足走過火炭堆? / 167
為什麼越愛一個人越想和他(她)吵架?——求同傾嚮 / 168
為什麼爸爸更喜歡女兒?——洛麗塔情結 / 169
為什麼女人需要閨蜜?——依賴 / 170
為什麼失戀後反而感覺更愛對方?——心理失衡 / 171
第10章 人格——活齣最樂觀的自己
什麼是人格? / 174
為什麼有些人會害羞,有些人很開朗? / 175
為什麼有的人越來越憂鬱? / 176
為何幽默的人更受大傢的歡迎? / 177
你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 178
為什麼人需要樂觀? / 179
人為什麼有反常錶現?——特質的構成 / 180
你會愛上什麼樣的“另一半”?——人格與吸引 / 181
血型和星座能測試性格嗎? / 182
心理變態到底是怎麼一迴事? / 183
“網絡成癮”真的存在嗎? / 185
為什麼老婆總是對的?——內隱人格假說 / 187
為什麼社會中存在著同性戀?——身份障礙 / 189
人為什麼會上當受騙呢?——撒謊與欺騙 / 191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偷竊?——品行障礙 / 193
為什麼明明聽到“敲門聲”,門外卻沒有人?——幻覺 / 194
為什麼有的人總將周圍發生的事件解釋為“陰謀”?——偏執型人格 / 195
環境可以改變人——人格的可塑性 / 197
為什麼有的人外貌和行為奇特?——分裂型人格 / 199
為什麼心裏總覺得忘記瞭什麼?——強迫型人格 / 201
為什麼有些人總愛找他人幫忙?——依賴型人格 / 202
為什麼有人愛自殘?——自虐狂 / 204
你會擔心自己成為彆人追殺的對象嗎?——妄想 / 205
第11章 需要——需要是決定一切行為的根本
影響世界的三大需求理論 / 208
人為什麼會感到肚子餓?——生理需要 / 210
人為什麼需要睡眠?——生物需要 / 211
為什麼說“距離産生美”?——空間需要 / 213
辭職的原因是性格不適閤工作,還是工作無法滿足需求? / 214
為什麼人們做齣許多事,即使得不到迴報卻仍然執迷不悟? / 215
為什麼人賺瞭錢就喜歡“臭顯擺”,中瞭彩票就喜歡“躲貓貓”? / 216
為什麼隻有足球流氓,沒有籃球流氓? / 217
為什麼“名聲”越來越被看輕,“名氣”越來越被看重——榮譽需要的減退? / 218
為什麼動物的天敵是“異類”,人類的天敵是“同類”? / 220
為什麼人都希望做到自我實現? / 221
為什麼有人不怕死亡?——英雄主義情結 / 222
男人為什麼有錢就變壞?——需求層次的變化 / 223
有錢瞭,為什麼感覺不幸福瞭?——拐點理論 / 224
第12章 人類的社會性——道德根源於社會生活
為什麼你會成為現在的你?——社會化 / 226
人們為什麼都渴望與他人交往?——群集性 / 227
第一印象為什麼特彆重要?——社會認識 / 228
為什麼團隊工作效率更高?——社會助長 / 230
為什麼居民會答應大學生荒謬的要求?——登門檻技術 / 231
為什麼會有“遠親不如近鄰”的說法?——鄰裏效應 / 232
為什麼有人在場使你任務完成得更差? / 233
為什麼名人做廣告更有效果?——名人效應 / 234
為什麼會發生殘忍的校園槍擊案? / 235
流言為什麼會流傳開來? / 236
群體如何影響決策?——責任分散 / 237
人質為什麼會幫助綁匪?——斯德哥爾摩效應 / 239
為什麼6個人沒有4個人的力量大?——社會懈怠 / 241
為什麼噪音會影響人的心理?——環境心理學 / 242
偏見是怎樣産生的? / 244
麵對呼救,人們為何視而不見?——旁觀者效應 / 245
Facebook為什麼如此火?——社交恐懼癥 / 246
為什麼在團體中人們更容易衝動?——團體的影響 / 248
群體決策為什麼比個體決策更冒險?——群體極化 / 250
為什麼遊行隊伍中容易齣現暴力行為?——集閤行為 / 252
為什麼人們總覺得女性是弱者?——性彆歧視 / 253
第13章 人的畢生發展——捕捉生命之中的敏感期
為什麼幼兒入學有年齡限製?——成熟和學習的關係 / 256
語言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 258
為什麼孩子都愛粘父母? / 259
嬰幼兒喝瞭糖水後為什麼拒絕再喝白開水?——嬰兒的敏感期 / 260
孩子為什麼會染上行為“惡習”?——行為偏差的校正 / 261
為什麼青少年總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滿意? / 262
為什麼許多動物把齣生後見到的事物當做媽媽?——印刻現象 / 263
為什麼小孩子有時會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學習缺陷 / 265
為什麼人常說到老年“夕陽無限好”?——重建聯係 / 266
第14章 改變人一生的心理效應——破解人生難題的智慧
人有時候為什麼會上當?——巴納姆效應 / 268
“短闆”決定容積——木桶效應 / 269
玻璃破瞭,及時修補——破窗效應 / 270
人貴自知——巴納姆效應 / 271
禁果就很甜嗎?——羅密歐與硃麗葉效應 / 272
為什麼女孩對錶白男孩的負麵印象消失瞭?——語言沉睡效應 / 274
為什麼同樣的兩件商品放在一起,標價高的那件反而暢銷?——凡勃倫效應 / 275
看似第一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三分之一效應 / 276
不能忽視小概率危險事件——墨菲定律 / 277
對人對事都要把握分寸——適度原則 / 278
標準過多會讓你無所適從——手錶定理 / 279
不值得做的事,韆萬彆做——不值得定律 / 280
贏在自己,做一頭特立獨行的狼——羊群效應 / 282
不要注重結果,而要注重過程——高原效應 / 284
彆成為壞情緒的傳遞者——踢貓效應 / 285
要想釣到魚,首先要知道魚愛吃什麼——喜好效應 / 286
不要害怕開始的睏難,挺住就是勝利——飛輪效應 / 287
設定最後期限,你的效率會更高——最後通牒效應 / 288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蘑菇定律 / 290
誰擾亂瞭你的方寸?——弗洛姆效應 / 291
心動不一定是真愛!——吊橋效應 / 292
吵架時為什麼會越吵越凶?——拍球效應 / 294
第15章 影響世界的心理實驗
人是橡皮泥,想怎麼捏就怎麼捏!——塑造行為實驗 / 296
為什麼我們會服從於權威?——米爾格蘭姆的心靈暗示實驗 / 298
為什麼我們總是受商品廣告的影響?——羅森漢的精神診斷實驗 / 300
競爭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嗎?——有趣的騎自行車實驗 / 302
人們為什麼會對宗教産生狂熱?——費斯汀格的認知失調實驗 / 304
肢體接觸是影響感情的重要因素——哈洛的猴子實驗 / 306
買賣毒品真的罪不可赦?——顛覆成見的成癮實驗 / 307
你的記憶可靠嗎?——洛夫特斯的虛幻記憶實驗 / 308
如果你愛錯瞭人,能否將刻骨銘心的傷痛經曆從記憶裏去掉?——坎德爾的海蝸牛實驗 / 310
打開大腦,切斷所有的煩惱!——心理外科手術實驗 / 312
第16章 自我療愈——心理健康自我練習
為什麼笑一笑,十年少? / 314
為什麼有的人會對著窗外的天空發呆? / 316
為何有人害怕走進辦公室,而且厭倦工作? / 317
為什麼開始懶於應酬朋友間的聚會? / 319
看見不熟悉的人是否會手足無措? / 320
明明是彆人做錯瞭事,為什麼自己總感到不安? / 322
為什麼總是精神不振,卻又找不到原因? / 324
你需要服用精神類藥物嗎? / 326
“希望”是最好的禮物——希望效應 / 328
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幸福的阿Q精神 / 330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人人都需要感恩心理 / 332
“假藥”也能治病——安慰劑效應 / 334
自殺不是勇敢,活著纔是勝利 / 336
精彩書摘
心理學的目標──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塞德茲因為感激恩師詹姆斯的教導,給自己的兒子取名威廉?詹姆斯?塞德茲。對於這位11歲便考入哈佛的少年天纔來說,天纔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享受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好。當然這還要歸功於他父親的教導。塞德茲教授喜歡講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萬能的神靈掌握著我們生命中的一切,包括我們的喜怒哀樂。但是,在最初的時候,所有的這些情緒都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的,特彆是快樂,創世之初的人們並沒有什麼憂愁,終日快樂地生活著。
但是經過思考之後,上帝發現,讓人們這麼容易得到快樂,人們就會不懂得珍惜,也不知道珍惜任何東西,因為快樂始終在。上帝想要讓人們懂得珍惜眼前的快樂,並且讓他們知道隻有經過一番努力之後,纔能發現人生的美好,享受快樂的生活。於是上帝與天使們召開瞭一次會議,來討論“快樂”的安放問題。
有的天使錶示這種快樂應該藏在高山之上,經過艱難的攀登纔能得到;有的說要沉入深海之中,隻要經過風浪的吹打就能知道快樂的所在。總之各種答案都有,但是上帝始終不滿意。直到有一個天使說,快樂應該藏在人們的內心深處。
“應該把快樂藏在人們的心底。因為人類總喜歡到彆處尋找幸福和快樂,卻不會想到挖掘自身存在的東西。他們很難想到幸福和快樂是取決於自己的。藏在心底,人們就很難發現快樂,隻有當他們深入地瞭解自己,反省自身的時候纔會發現快樂,而瞭解自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帝特彆滿意這個答案,就這樣,人類快樂的秘密就被上帝藏在瞭人類的內心深處。人們隻有經過一番痛苦的努力和自我探索纔能發現生活的美好,纔能學會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事物。
生活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除瞭工作、學習、金錢、名利之外,還有許多美好的東西值得我們去發掘,去享受:溫馨的傢庭,可愛的孩子,善良的朋友,美好的環境,可口的美食和健康的身心,等等。生活不是目的,生活是一個美好的過程。
如果還是不能擺脫生活中的睏擾,那就選擇心理學,心理學就是能幫助我們每個人發掘自己內心快樂的科學。在心理學的幫助下,我們能剋服不良情緒的乾擾,抵抗壓力的侵襲,排解抑鬱的苦悶。這些睏擾不是客觀存在的,隻是存在於我們的本心,是我們自身心靈的産物。有能力製造睏擾的人當然也有能力為自己排憂解難。心理學傢相信:心理學,讓生活更美好。
課堂感悟
人們總是追求自己缺乏的東西,認為自己不幸福就去追求幸福。但是,幸福不是追求到的,而是靠自己的感知。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發掘自己的快樂,這就是心理學、心理谘詢師存在的意義。經過與谘詢師的探討之後,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解決,生活也可以變得更美好。
……
前言/序言
《我最需要的心理學常識書》是一本旨在普及心理學知識,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從而提升生活品質的讀物。本書並非深奧的學術專著,而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結閤豐富的案例,為普通大眾提供瞭一份實用的心理學指南。 本書的核心目標: 本書的核心目標在於“普及”和“實用”。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讓心理學不再是少數專業人士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能觸及、理解並應用於生活中的智慧。它不是為瞭培養心理學研究者,而是為瞭賦能每一個普通人,讓他們在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時,多一份洞察,多一份從容。 本書的結構與內容概述: 本書的編排力求邏輯清晰,循序漸進,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更具體的心理現象和應用。 第一部分:認識你自己——心理學的基石 第一章:什麼是心理學?——探尋人類心靈的奧秘 本章將首先破除對心理學的刻闆印象,澄清它是一門研究人類思想、情感和行為的科學,而非僅僅是“算命”或“讀心術”。 我們會介紹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例如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讓讀者對這門學科的廣度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同時,本章會強調心理學研究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實驗、調查等,讓讀者認識到心理學是基於證據的科學,而非主觀臆斷。 我們會探討學習心理學對個人成長的意義,例如更好地認識自我、理解他人、改善人際關係、提升學習效率等。 第二章:認識大腦——我們思想的物質基礎 本章將以簡明扼要的方式介紹大腦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如大腦皮層、邊緣係統、神經元等。 我們會解釋大腦如何處理信息、産生情感,以及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 重點會放在神經可塑性上,讓讀者明白大腦並非一成不變,通過學習和經驗,我們可以改變大腦的連接方式,從而改變自己。 還將介紹一些影響大腦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睡眠、飲食、運動等,以及它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 第三章:意識與無意識——冰山下的情感暗流 本章將探討意識和無意識的概念,解釋我們的大部分心理活動是在無意識層麵進行的。 我們將介紹弗洛伊德的經典理論,如本我、自我、超我,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作用影響我們的行為。 重點會放在無意識如何體現在我們的夢境、口誤、行為習慣等方麵,讓讀者開始覺察自己隱藏的動機和衝突。 本章還將討論如何通過一些方法,如冥想、內省、心理谘詢等,來探索和理解自己的無意識世界。 第四章:學習與記憶——我們如何獲取和儲存信息 本章將深入淺齣地介紹學習的基本原理,如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條件反射、觀察學習等。 我們會解釋這些學習機製如何塑造我們的行為模式,例如習慣的養成、技能的學習等。 在記憶方麵,本章將介紹記憶的類型(短時記憶、長時記憶)、編碼、儲存和提取的過程。 同時,將提供一些科學有效的記憶方法和學習策略,幫助讀者提高學習效率和知識的持久性,無論是學習新知識還是提升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理解你的情感——情緒的密碼 第五章:情緒的本質——感受喜怒哀樂的原因 本章將探討情緒的生理基礎,如情緒與激素、神經遞質的關係。 我們將介紹不同的情緒理論,如詹姆斯-蘭格理論、坎農-巴德理論、沙赫特-辛格理論,幫助讀者理解情緒是如何産生的。 重點會放在情緒的功能上,解釋每種情緒都有其生存意義,例如恐懼讓我們規避危險,憤怒讓我們維護權益。 本章還會探討情緒的錶達方式,以及文化因素對情緒錶達的影響。 第六章:情緒管理——駕馭你的內心世界 本章是本書的重點之一,將提供一係列實用的情緒管理技巧。 我們將介紹識彆和命名情緒的方法,讓讀者能夠清晰地認識自己的情緒狀態。 重點將放在積極應對策略上,如認知重評、接納、錶達性寫作、放鬆技巧(深呼吸、冥想)等。 還會探討如何處理負麵情緒,如焦慮、抑鬱、憤怒等,以及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本章將強調情緒管理並非壓抑情緒,而是以更健康的方式與之共處。 第七章:壓力與應對——在挑戰中保持韌性 本章將解析壓力的來源,區分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以及急性壓力和慢性壓力。 我們會介紹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具體影響,包括生理反應(心率、血壓升高)和心理反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 重點將放在壓力應對策略上,包括問題解決型應對(改變壓力源)和情緒調節型應對(緩解壓力感受)。 本章還將介紹建立壓力韌性的方法,例如培養積極心態、尋求社會支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等。 第三部分:連接你與他人——人際的藝術 第八章:溝通的藝術——傾聽與錶達的力量 本章將深入探討有效溝通的關鍵要素,包括積極傾聽、非語言溝通、清晰錶達等。 我們會介紹傾聽的障礙,以及如何剋服它們,真正理解對方的意圖和感受。 在錶達方麵,本章將教授如何使用“我”信息來錶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避免指責和攻擊。 還將探討不同情境下的溝通技巧,如說服、談判、解決衝突等,以及如何處理溝通中的誤解。 第九章:人際關係——建立和維護健康的情感連接 本章將探討人際關係的本質,包括吸引力、依戀、信任等心理學原理。 我們會分析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親情、友情、愛情、同事關係)的特點和挑戰。 重點將放在如何建立和維護健康的人際關係上,例如設定界限、錶達欣賞、解決衝突、給予支持等。 本章還會探討如何識彆和應對不良人際關係,如操控、控製、冷漠等。 第十章:團隊閤作與領導力——協作的智慧 本章將探討在團隊中如何更好地協作,理解團隊動力學、群體規範、角色分工等。 我們會介紹有效團隊成員應具備的素質,如閤作精神、責任感、溝通能力等。 在領導力方麵,本章將介紹不同的領導風格及其適用情境,以及如何激勵團隊成員,激發他們的潛能。 本章還將討論如何處理團隊中的衝突和分歧,以及如何建立高效的團隊文化。 第四部分:成長的階梯——自我發展與幸福 第十一章:自我認知與自我價值——認識你是誰,你有多重要 本章將引導讀者深入探索自我認知,包括個人特質、價值觀、信念係統等。 我們會介紹自我概念的形成過程,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感受。 重點將放在提升自我價值感上,教授如何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認識到每個人的獨特性和內在價值。 本章還將探討如何設定符閤自身價值觀的目標,並為之努力。 第十二章:動機與目標——驅動你前行的內在力量 本章將解析動機的心理學原理,區分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以及它們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我們將介紹不同動機理論,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自我決定理論等。 重點將放在如何設定和實現有意義的目標上,包括目標設定的SMART原則,以及如何剋服拖延和保持動力。 本章還將探討如何培養積極的成就動機,並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第十三章:幸福的心理學——探尋快樂的秘訣 本章將從心理學角度探討幸福的定義和來源,破除對幸福的片麵理解。 我們會介紹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如感恩、樂觀、希望、韌性等對幸福感的影響。 重點將放在培養幸福感的方法上,包括活在當下、培養有意義的人際關係、追求個人成長、奉獻他人等。 本章還將討論如何應對生活中的不幸福,並從中學習和成長。 第十四章:心理健康與疾病——守護你的精神花園 本章將介紹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抑鬱癥、焦慮癥、強迫癥等,以科學嚴謹但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 我們會強調心理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麵的,包括遺傳、環境、心理因素等,並打破對心理疾病的汙名化。 重點將放在心理健康的維護上,提供預防心理疾病的策略,如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度運動、積極心態等。 本章還將指導讀者如何識彆心理健康的警示信號,並提供尋求專業幫助的途徑和方法。 本書的獨特之處: 通俗易懂的語言: 避免使用艱澀的學術術語,而是用生活化的語言解釋心理學概念。 豐富的案例分析: 每一個理論和概念都配有貼近生活的案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和代入。 實用的工具和技巧: 提供可以直接應用於日常生活的情緒管理、溝通技巧、學習方法等。 積極的生活導嚮: 強調心理學在提升生活品質、促進個人成長和建立幸福感方麵的積極作用。 科學嚴謹的態度: 雖然語言通俗,但內容基於心理學的科學研究,具有可靠性。 《我最需要的心理學常識書》希望成為您口袋裏的心理學嚮導,幫助您在紛繁復雜的生活中,多一份洞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從容,最終活齣更精彩的自己。這本書,獻給每一個渴望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擁抱幸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