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吸收力的心灵

有吸收力的心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蒙台梭利 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自我成长
  • 情绪管理
  • 人际关系
  • 幸福感
  • 正念
  • 个人发展
  • 心灵成长
  • 积极心理学
  • 人生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ISBN:978751135413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815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蒙台梭利 儿童之家 教育经典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字数:24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育经典系列中的一册。蒙台梭利在本书中特别强调了双手活动能够帮助孩子发展智力,独立生活是孩子“自然成长”的基础。他们只有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才能够真正明白这些事情的意义。作为家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不要把对孩子的教育过分集中在“教”上,而是要让孩子在符合自身实际的环境中自然成长,并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法。

目录

001  Part 1 儿童对重建世界的重要作用

009  Part 2 教育将决定儿童的一生

019  Part 3 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032  Part 4 研究儿童的新途径

037  Part 5 物种形成的奇迹

051  Part 6 儿童的行为与胚胎学的形成

065  Part 7 新生婴儿是一个精神胚胎

087  Part 8 儿童获取独立的方式

100  Part 9 对待生命最初阶段的方式

111  Part 10 儿童学习并吸收语言的过程

119  Part 11 儿童对语言学习的渴望

129  Part 12 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障碍及其影响

139  Part 13 运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48  Part 14 手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提供帮助

157  Part 15 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模仿行为

163  Part 16 儿童既是创造者也是劳动者

169  Part 17 通过想象获得文化

188  Part 18 儿童的性格及其形成

198  Part 19 个性让儿童正常发展

206  Part 20 儿童依靠自己形成了性格

214  Part 21 儿童占有心理的产生及其变化

220  Part 22 儿童的发展与社会的关系

233  Part 23 有吸收力的心灵能凝聚社会

245  Part 24 错误的发现及其纠正方法

254  Part 25 儿童服从意识的三个阶段

267  Part 26 老师与儿童纪律性的产生

281  Part 27 老师为教育工作做的准备

294  Part 28 儿童是爱的源泉


潜藏的可能:探索未知的边界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探索人类潜能、突破认知局限,以及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觅清晰方向的非虚构作品。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个特定的学科领域,而是以一种整合性的视角,审视了知识的获取、思维的训练、情感的调适以及人际的互动,最终指向如何更有效地理解自身与外部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成长与价值的实现。 第一部分:认知的罗盘——导航意识的海洋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感到迷失,似乎被无数碎片化的信息淹没,难以辨别真伪,更遑论形成系统性的认知。本书的第一部分,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自我认知的旅程,帮助我们理解意识的运作机制,揭示思维的盲点,并学习如何构建一个更具辨识度和批判性的认知框架。 意识的深度潜流: 我们将从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意识的本质。意识并非一个单一、线性的存在,而是由感知、记忆、联想、推理等多种复杂过程交织而成。本书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这些过程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悄然发生,以及它们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将探讨“我”究竟是什么,以及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是否仅仅是主观的建构。了解意识的底层逻辑,是突破思维局限的第一步。 思维的陷阱与陷阱规避: 人类的思维并非总是理性的,我们很容易陷入各种认知偏误,如确认偏误、锚定效应、幸存者偏差等。这些偏误如同无形的礁石,悄悄地将我们的判断引向歧途。本书将系统梳理常见的思维陷阱,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识别和规避它们。我们会学习如何挑战自己的预设,如何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以及如何利用逻辑和证据来指导自己的思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构建知识的地图: 知识的获取不应是海绵式吸水,而是要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本书将介绍不同的学习策略和信息处理方法,帮助读者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提取有用的养分,并将其有效地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区分有用的信息和噪音,如何建立联系,以及如何将零散的知识转化为可指导行动的洞察。这包括对信息来源的审慎评估,对不同观点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新知识的开放态度。 直觉的力量与理性之辩: 在快速决策的时刻,直觉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深入探讨直觉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我们并非要否定直觉,而是要理解它的边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依赖直觉?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依靠严密的逻辑分析?通过对直觉的理性审视,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同时避免其潜在的误导。 第二部分:潜能的激活——释放内在的力量 每个个体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很多时候,这些潜能被我们的恐惧、习惯和外界的束缚所压抑。本书的第二部分,将成为解锁这些潜能的钥匙,引导读者认识并激活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从而实现更丰富、更有意义的生活。 突破舒适区的边界: 舒适区是心理上的一个安全地带,但同时也是成长的限制。本书将鼓励读者勇敢地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并从中学习和成长。我们会探讨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具体步骤,以及如何将挑战视为机遇,而非威胁。这不仅仅是心理上的鼓励,更会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循序渐进的暴露疗法,以及目标设定的技巧,帮助读者逐步拓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情绪的智慧与内在的平静: 情绪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失控的情绪往往会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本书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识别情绪的根源,以及如何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和释放情绪。我们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正念练习、认知重构等,帮助读者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稳定,从而做出更理智的反应。 学习的艺术与持续的进步: 学习是一个贯穿生命始终的过程。本书将探讨高效学习的方法,以及如何培养持续学习的动力。我们不只是要获取知识,更要掌握学习的能力,以便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这包括对学习动机的分析,对学习方法的优化,以及对终身学习理念的认同。我们将探讨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保持对新事物的 the curiosity,以及如何将学习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创造力的火花与想象的疆域: 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本书将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并提供培养创造力的实用方法。我们将探讨如何打破思维定势,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灵感,以及如何将想象转化为现实。这包括对不同创意生成技巧的介绍,如头脑风暴、类比联想等,以及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第三部分:世界的联结——在互动中成长 我们并非孤立的个体,而是生活在错综复杂的人际网络之中。本书的第三部分,将关注我们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在互动中学习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统一。 沟通的桥梁与倾听的艺术: 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本书将深入探讨沟通的技巧,包括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有效地倾听他人的声音,以及如何处理沟通中的冲突。我们将学习如何理解非语言信号,如何进行同理心沟通,以及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分歧。 共情的深度与理解的维度: 共情能力是我们理解他人、建立深层连接的关键。本书将引导读者培养共情能力,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我们将探讨共情的不同层次,以及如何将共情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而建立更和谐、更具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合作的力量与团队的智慧: 在现代社会,合作已成为实现宏大目标的重要方式。本书将探讨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如何发挥团队的智慧,以及如何在合作中实现个人价值。我们将学习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分工协作,以及如何共同解决复杂的问题。 责任的承担与价值的贡献: 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我们将探讨不同形式的贡献,以及如何将个人目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而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 结语:未完待续的旅程 《潜藏的可能:探索未知的边界》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答案,而是一次开放性的探索。它旨在点燃读者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己、对世界更深入的思考。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成长,是我们应对挑战、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本书希望成为读者在自我探索与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共同揭开潜藏在未知之下的无限可能。 本书鼓励读者将书中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通过实践去验证和深化。每一次的思考,每一次的尝试,都是在为自己的心灵添砖加瓦,最终绘制出一幅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人生地图。这是一场永不落幕的旅程,而我们,将在这趟旅程中,不断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读《有吸收力的心灵》的过程中,我被其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深深吸引。有一个章节,讲述了主角在经历了一段痛苦的感情创伤后,如何尝试与曾经伤害自己的人进行和解。这并非简单的原谅,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疗愈和对关系的重新审视。他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鼓起勇气,主动联系了对方。在一次平静的谈话中,他没有指责,没有抱怨,而是用一种坦诚而克制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以及这段经历对自己造成的长远影响。令人意外的是,对方也展现出了真诚的悔意,并讲述了自己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通过这次对话,双方都看到了对方身上隐藏的脆弱和痛苦,也理解了彼此行为背后的原因。这并非一蹴而就的幸福结局,而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正是这种深刻的沟通和理解,为他们各自的内心带来了真正的平静。主角意识到,所谓的“吸收力”,不仅仅是吸收外界的信息和能量,更包括吸收他人的情感,理解他人的立场,并以一种更成熟的方式回应。作者在这里并没有回避现实的复杂性,而是展现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即便是最深的伤痛,也可能在真诚的沟通和相互理解中得到化解。这种对人际情感细腻而深刻的洞察,让这本书充满了现实的温度。

评分

《有吸收力的心灵》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其中一个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片段,是主角在一次冥想中,进入了一个完全由色彩和声音构成的奇妙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没有实体,没有形状,只有纯粹的能量在流动。各种颜色的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流动的河流,跳跃的火焰,以及若隐若现的星辰。而声音,也不是我们平时听到的具体的声音,而是由情绪、思想和感受组成的抽象旋律。快乐是明亮的黄色和欢快的乐章,悲伤是深沉的蓝色和低沉的吟唱,愤怒是炽热的红色和激烈的鼓点。主角在这个空间里,就像一个漂浮的意识体,他能够感受到自己情绪的变化,也能感受到他人情绪的波动。他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恐惧,那些如同漆黑的触角一样缠绕着他,但他也看到了伴随着希望而来的温暖光芒,如同初升的太阳。更让他惊讶的是,他还能感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命的能量,那些植物的生长,动物的呼吸,甚至是远处城市的喧嚣,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他面前展现。这种对内在世界和外在能量的深度探索,让我对“吸收力”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并非单向的接受,而是一种双向的感应和连接。作者用一种非常抽象和诗意的方式,描绘了意识的无限可能,让我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兴趣。

评分

《有吸收力的心灵》这部作品,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独特的氛围。书中有一段描写,描绘了主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进入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古老图书馆。图书馆的墙壁上爬满了藤蔓,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陈旧味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投下斑斓的光影,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细小尘埃。这里仿佛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一切都静止不动。主角小心翼翼地走在吱呀作响的木地板上,目光被书架上琳琅满目的古籍所吸引。他伸手轻轻拂去一本厚重书籍上的灰尘,书脊上的古老文字模糊不清,但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他打开书页,里面的内容并非他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象形文字,仿佛来自另一个古老的文明。然而,当他的手指触碰到那些文字时,一种奇妙的感觉涌上心头,他竟然能够隐约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故事和情感。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交流,一种心灵的共鸣。他仿佛看到古老的祭司在吟唱,看到战士在战场上挥洒热血,看到恋人在月下深情相拥。这些零散的画面如同碎片一样在他脑海中闪现,却又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动人的叙事。作者通过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描绘,将一个看似平凡的场景,渲染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神秘的吸引力,让我对这个图书馆,对那些古老的文字,充满了好奇和敬畏。

评分

我对《有吸收力的心灵》这本书中的某个情节,至今仍感到震撼不已。故事中,主角为了寻求一种能够净化心灵、摆脱过去阴影的方法,毅然踏上了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他听说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关于一个隐居在深山老林中的智者,能够指引人们找到内心的平静。于是,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攀登陡峭的山峰,穿越茂密的丛林,最终找到了那个传说中的隐士。这位智者并非他想象中的高高在上,而是和蔼可亲,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没有直接给予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的实践,引导主角去认识自己,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其中有一个场景,智者让主角站在瀑布下,感受水流冲击身体的疼痛,却要求他保持内心的平静。起初,主角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无法控制身体的颤抖和内心的恐惧。但是,在智者的耐心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将注意力从身体的感受转移到呼吸上,再到周围环境的声音。慢慢地,他发现身体的疼痛似乎减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和宁静。这个经历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挑战,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它教会了主角,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压抑痛苦,而是来自如何与痛苦共存,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内心的稳定。作者在这里展现了东方哲学中关于“静观其变”的智慧,将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情节变得生动而富有哲理。

评分

《有吸收力的心灵》这本书,我最近才读完,可以说是一次非常触动人心的阅读体验。书中的一个场景,我印象特别深刻:主角在那个漆黑的夜晚,独自一人坐在荒废的仓库里,微弱的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洒下,他手中紧握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模糊的笑脸,那是他早已失去的亲人。他一遍又一遍地摩挲着照片的边缘,仿佛想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回那些温暖的触感,那些曾经鲜活的音容笑貌。空气中弥漫着尘土和潮湿的气息,但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回了过去,那个充满阳光和欢笑的童年。他仿佛能听到母亲温柔的呼唤,父亲坚实的脚步声,还有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笑语。然而,现实的冰冷却像潮水一样将他拉回,照片上的笑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刺眼,也更加凸显了他此刻的孤独和无助。他低声呢喃着亲人的名字,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那一刻,我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那种失去至亲的痛苦,那种想要抓住些什么却徒劳无功的绝望。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也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了那份锥心的疼痛。这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它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也感受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从未完全熄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