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思想与出处》论文十九篇,主要是关于明代经世诸儒的一系列个案研究,书中前三篇为明代思想史研究一般通论、后三篇涉及清初思想。深入讨论真德秀《大学衍义》和丘濬《大学衍义补》,是对经世之学做理论层面的思考,之后展开湛若水、叶春及、吕坤、项乔诸儒的专题,是论述经世之学从中枢到地方再到乡里展开的具体情况
朱鸿林,毕业于香港珠海学院中国文史学系及中国文学研究所,1984年获得美国普林斯顿东亚学博士学位。历任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研究员等。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香港孔子学院院长等。
会后,李怀印教授接受了腾讯文化记者的访谈,对会议中未能充分展开的问题进行了更详尽的回应。他认为,从人口、领土、主权、政权四个要素入手,通过对国家建构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宏观上把握清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
评分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评分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评分装帧设计都不错,内容也不错,朱鸿林做学问还是很扎实的,不做浮夸只谈。
评分书是好书,只是太多了,需要静下心来读!
评分在明代地方社会的治理中,宗族和乡绅起过重要的作用,士人在乡里主导的风俗教化与官方主导的相对严酷的里甲、保甲制度,彼此能够替换、互补,这是乡约制度在当时渐趋流行的原因。
评分一定好好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