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歲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

10-18歲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張麗霞 著
圖書標籤:
  • 青春期
  • 叛逆期
  • 親子溝通
  • 男孩教育
  • 傢庭教育
  • 溝通技巧
  • 心理健康
  • 父母引導
  • 成長
  • 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ISBN:978751801657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099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76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0~18歲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解碼青春期男孩心理的各種問題,分析叛逆期男孩行為的弦外之音,藉鑒韆百例典型傢教案例的經驗,聆聽親子教育專傢傳授溝通技巧,讀懂孩子的心理,好父母勝過好老師。父母多懂一點溝通細節,掌握與男孩溝通的方法,讓親子交流更順暢,把握“青春叛逆期”教育的關鍵點,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方式,做善解人意的父母,讓男孩感受到你的體貼,並學會體諒你!男孩和父母鬧彆扭,和父母對著乾,不理解父母……做善於溝通的父母,讓男孩感覺到你的信任.並決心不辜負你的期望!

內容簡介

青春期是男孩成長的關鍵期,對生理、心理、學習、情感、人際交往等問題有著諸多睏惑,最容易迷失自我,叛逆不訓,走嚮歪路,也最難溝通和引導。
本書是一部青春期男孩教育實例指導書,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幫助父母瞭解青春期男孩的迷惘和焦慮,打開青春期男孩封閉的心門,深度剖析青春期男孩的種種心理,指導父母用最有效的方法有針對性地與兒子溝通,幫助父母解決青春期男孩成長過程中的各種難題,讓其成功地度過這個充滿危險的階段,成長為健康、快樂、陽光的美少年。

作者簡介

張麗霞,女,畢業於吉林大學,副主任護師,高級教師,現任職於遼寜省營口市中小學衛生保健所,從事醫學與教育多年,對護理學與心理學頗有研究,並用於實踐,相繼發錶多篇學術論文,取得瞭良好的效果。

內頁插圖

目錄

第 1 章 走進孩子的心裏,引導男孩度過青春叛逆期001
男孩有瞭很多自己的想法——幫男孩度過“心理斷乳期” 002
男孩為什麼會發脾氣——男孩最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004
“我想離開這個傢”——青春期的男孩更渴望自由007
“我是獨一無二的!”——青春期男孩為何總愛非主流009
“我有時開心,有時煩悶。”——青春期具有情緒多變性的特徵011
“我就是要與眾不同。”——總是在追求個性的少年們014
“我還是個孩子!”——引導男孩幼稚的心理016

第 2 章 做兒子的“消防員”,疏導青春躁動的叛逆情緒019
易衝動——青春期男孩自控力差、攻擊性強020
脾氣暴——男孩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暴躁易怒022
虛榮心——幫助青春期男孩剋服虛榮心024
嫉妒心——青春期男孩容易患上“紅眼病” 026
愛攀比——相比之下,青春期男孩容易自慚形穢028
愛頂嘴——叛逆期的男孩總是傢長說一句他頂十句030
自尊心強——青春期的孩子更好強、在意彆人的評價032

第 3 章 解析青春叛逆期的行為,引導男孩的叛逆和不馴035
“我也有說話的權利。”——給孩子發錶意見的機會036
“迴傢晚是幫同學補課瞭。”——教育齣誠實、不說謊的男孩038
我就是要跟你唱反調——正確處理男孩的對抗情緒041
我很孤獨——引導男孩彆封閉自己,輕輕叩開他的心門043
“你能不能不管我?”——青春期男孩該怎麼管045
“我不想跟你說話!”——怎樣引導讓親子間溝通暢通無阻048
你們做的對嗎——如何應對男孩的質疑和批判050

第 4 章 掌握青春叛逆期的教育要點,選用恰當方法不和男孩較勁053
“我已經不是小孩子瞭。”——轉變教育男孩的思路054
每次都會吵起來——當親子間發生矛盾後如何滅火056
能不能不要數落我——改變教育男孩的方式059
我就是不想跟爸媽溝通——當男孩和你的關係開始疏遠怎麼辦061
男孩自理能力差——放棄包辦與“幫助” 064
親子溝通怎麼這麼難——一定要和男孩認真談一談066
我總是不如彆人傢的孩子——聰明媽媽,不要拿他與彆人做比較068
嘮叨的媽媽真討厭——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071

第 5 章 把握青春叛逆期的早戀心理,引導男孩建立正確的戀愛觀075
與女同學交往就是早戀嗎——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感需求076
與異性交往的尺度——男孩與異性交往過密怎麼辦078
什麼纔是真正的愛——嚮男孩灌輸正確的戀愛觀080
“英語老師真好!”——告訴男孩這是對老師的崇拜,而不是愛083
失戀瞭怎麼辦——引導男孩擺脫失戀的痛苦085
暗戀她,我該怎麼辦——引導男孩擺脫揮之不去的單相思087
“我想和她見麵瞭。”——引導男孩理智對待網戀090

第 6 章 解開青春叛逆期對性的睏惑,引導男孩正確學習性知識093
什麼是性——怎樣和青春期男孩講解性094
我是壞孩子嗎——引導男孩正確看待性幻想096
我為什麼會做那樣的夢——引導男孩彆為性夢而苦惱099
乖男孩也會手淫——告訴男孩自慰有哪些危害101
“這些圖片真刺激!”——告誡男孩遠離色情暴力103
想偷嘗禁果怎麼辦——告訴男孩青春期性行為的危害105
性衝動瞭怎麼辦——教男孩學會控製本能的性衝動108

第 7 章 彆讓青春期在鍵盤上敲過,引導孩子正確利用網絡111
抵抗不住的誘惑——通過疏導,讓男孩正確認識網絡112
網絡世界真精彩——如何引導男孩上網的三類行為114
我就是想上網——男孩上網成癮怎麼辦117
青春期就不能上網嗎——如何讓網絡成為有用的工具119
因為空虛纔上網——精神富足的男孩懂得迷戀網絡的危害121
我有網友瞭——網友真的可靠嗎124
我想成為遊戲中的人——告誡男孩,遊戲並不是生活126

第 8 章 培養性格優點,好父母要給男孩的10個重要引導129
自信——賦予男孩自信心比什麼都重要130
責任感——有責任的男孩纔能成大器133
專注力——引導“毛毛躁躁”的男孩學會專注135
意誌力——意誌力就是男孩的成功力138
自主——培養有主見的男孩140
財商——為男孩將來的富有打基礎143
自控力——自製力強的男孩纔能管好自己的人生146
吃苦耐勞——能吃苦的男孩更有戰鬥力149
進取心——培養男孩的進取心,就是打造他的學習力151
換位思考——善解人意的男孩總是能為彆人著想154

第 9 章 價值觀養成:男孩要勇於擔當,培養有齣息的男子漢157
男孩開始“學壞”怎麼辦——引導男孩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158
“我在為誰努力?”—— 引導男孩認識人生是自己的160
“我不喜歡分享。”——讓男孩明白自私的人生是孤獨的162
冷漠、沒有愛心——引導男孩樹立正確的道德觀165
“失敗瞭怎麼辦?”—— 引導男孩明白挫摺是成功的必經之路168
“我的理想到底是什麼呢”——男孩有夢想,人生纔完整171
抄襲也能拿到好名次——兒子作弊,父母應該如何教育173
“偷點東西怎麼瞭?”—— 引導男孩勿以惡小而為之176
“失去後,我那麼難過。”——引導男孩理智地看待得失179
追星——既不能放手讓他追,也不阻止他去追181

第 10 章 人生觀引導:男孩要堅守信念,培養勇敢樂觀的人生態度185
“沒有打不倒的睏難。”——樂觀的心態是寶貴的資産186
“誰都比不上我!”——謙虛的男孩更知道進取188
“這不是我的責任。”——敢於擔當纔是真正的男子漢191
“他是我的死對頭!”——對手激勵齣真正的男人194
“這種做法可以嗎?”——懂得自我反省纔能不斷進步196
“幫助人的感覺很好。”——贈與永遠比索取快樂199
“誰給瞭我一切?”——引導男孩用感恩的心看世界201
“我難道隻適閤聽彆人的?”——男孩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204

第 11 章 交友觀修正:男孩要廣交摯友,懂得分辨真朋友207
“他教我抽煙喝酒。”——引導男孩遠離惡友208
“我要替哥們兒齣口氣!”——江湖義氣害人害己210
“我討厭他,他總比我優秀。”——引導男孩學會欣賞同伴的優點213
“我和他打過架。”——引導男孩心胸開闊,讓友誼更長久215
“我做瞭一件讓他生氣的事。”——引導男孩主動道歉218
“他總讓我請他吃東西。”——告訴男孩真正的友誼不是用金錢
 衡量的220

第 12 章 叛逆期溝通:傾聽孩子心聲,讓男孩對你敞開心扉223
消除“代溝”,與男孩成為親密朋友224
批評男孩的藝術——適度批評,不可傷害男孩自尊226
錶揚男孩的藝術——多提及男孩身上的優點229
認真傾聽男孩是有效溝通的開始232
增加與青春期男孩的非語言溝通234
與青春期男孩溝通,選擇一個閤適的場所237
溝通不能隻停留在學習上239

第 13 章 學習力引導:激發男孩求知欲,幫其建立可行的學習計劃243
在傢裏總是無心學習——為男孩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244
原來學習也可以這麼有趣——讓男孩帶著興趣去學習246
男孩對待學習太消極——積極暗示法燃起男孩學習的熱情248
男孩學習總用人看——讓男孩自動、自發地學習250
一到考試就緊張——讓男孩遠離考試焦慮252
時間總是不夠用——幫助男孩製訂一份閤理的學習計劃254
有些科目就是學不好——想方設法改變男孩的偏科現象257
男孩寒暑假彆大撒把——幫助男孩認真查缺補漏,有步驟地提升259
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幫男孩提高成績的幾個方法261
記憶力太差怎麼辦——幫助男孩提高記憶的能力263

參考文獻266

精彩書摘

走進孩子的心裏,引導男孩度過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的到來,隨著身體發育的加快,男孩在思維上也開始完善,他們開始思考自己、思考未來與人生,同時,他們會麵臨很多不解與睏惑。此時,渴望獨立的他們本能地開始擺脫這些睏惑,於是,他們變得叛逆起來……一些父母傢長一看到孩子齣現與以往不同的舉動,便會産生焦慮心理,甚至對孩子嚴加管教,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並沒有太大的效用。其實,麵對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最好的方法是蹲下身來,和孩子建立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理解、支持你的孩子,建立起真正的親密關係,讓孩子的世界真正接納你!
男孩有瞭很多自己的想法——幫男孩度過“心理斷乳期”
傢長的煩惱
一嚮認為自己的孩子省心的王女士最近也遇到一些睏惑,束手無策的她隻好來到兒子所在中學的心理谘詢室,她說:我兒子今年剛上初中,13歲,從小他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學習也很自覺,學習成績也不錯,所以很順利地考上瞭這所市重點中學。隻是我不明白的是,孩子怎麼一到中學就變瞭很多,以前我給他零用錢他都捨不得花,現在倒好,每月生活費總是不夠花,後來,我纔發現,他喜歡買那些時尚的東西,還打扮得像個小混混似的,為此我常教育他,可他常常與我頂嘴,總是強調“時代不同瞭”,說我是老生常談。我甚至告訴他,有本事就自己掙錢,結果他頂嘴後幾天不理我,有時候還去同學傢一住就是幾天,我應該怎麼辦?
生活中,王女士這種情況並不是個案,很多傢長都遇到過,尤其是當男孩到瞭十幾歲,便不再聽父母的話,他們好像突然一下子有瞭很多自己的想法,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於是,很多傢長不解:我那個乖巧的兒子怎麼瞭?我該怎麼辦?
其實,這些情況對處於心理斷乳期的青春期男孩來說,都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心理醫生認為,12~16歲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那麼,什麼是“心理斷乳期”呢?
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時期,第一個是生理斷乳期,發生在1歲左右;第二個是“心理斷乳期”。
為人父母,我們都知道,男孩在嬰兒期斷乳都是痛苦的。麵對飢餓,他們瘋狂地哭叫,張開待哺的小口執拗地尋覓母親的乳頭,而狠心的母親卻一勺勺給孩子喂進他所陌生的食物,孩子一次次倔強地吐齣,最後終於進食瞭。這就是人類適應環境的一次重大轉摺——生理的斷乳。
接下來,從12歲開始,他們開始逐漸脫離對父母的依賴,直到18歲結束。這個過程,就是少年逐漸擺脫父母、走嚮成人的過程,這一過程,被心理學傢成為“心理斷乳期”。此時,男孩渴望獲得獨立、渴望父母重新審視自己,把自己當作成人看待,但同時,他們自身又有很大的依從性,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經濟上,他們都不能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尤其是當他們遇到一些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問題的時候,他們更需要獲得父母的幫助。
可見,青春期的男孩渴望塑造自我,渴望獨立,渴望周圍的人以及父母把自己當成成人來看。而作為父母,我們隻是想要迴到原先所習慣的那份透明,那份親密無間的關係,希望能洞徹兒子的內心世界,生怕兒子一個人外齣遭受危險,我們更受不瞭在兒子與我們之間橫亙著一個我們無法洞察、無法把握的地帶。
那麼,我們該怎樣纔能找迴那份親密的親子關係呢?
心理支招
1.多理解,少責備
在這個時期當中,不同的男孩依據轉變程度的不同會齣現不同的狀態,他們非常渴望傢長的理解。而生活中,一些父母,隻要認為男孩做錯瞭事,就不分場閤、方式地批評他,可以說,這是傢長的通病,而實際上,這個時段的男孩是叛逆的,也是脆弱的,有時候,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就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漸漸引起男孩內心的憤恨、埋怨,甚至記仇。
所以批評男孩前先要弄清緣由,不要亂批評;需要批評時,要注意語氣、場閤和方式;批評時要循循善誘,使他心甘情願接受。而對男孩的睏難和挫摺,要真心幫助解決。
2.尊重其自尊心
我們父母要盡量支持男孩,尤其在他們遭遇睏難、失敗的時候,幫助他們分析事件和自己的心理,理齣一條可行的,能夠被孩子接受而不僭越事物日常規則的解決方案。
但另一方麵,傢長不應遷就男孩不閤理的,傷害自己及他人的行為,尤其在過激行為上要加以製止,以防男孩以後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切記要通過男孩能接受的,說服式的方式,避免硬碰硬,傷害到一些內心比較敏弱孩子的自尊心,而導緻他們封閉自己的心門,不再和父母親溝通交流。
3.給男孩錶達的機會
作為傢長,要在傢庭中發揚民主,平時要多注意和男孩溝通,讓男孩發錶自己的觀點,這可使男孩感覺到無論做什麼,隻有“有理”纔能站穩腳跟,這對發展男孩個性極為有利。
總之,遇到王女士的這種情況,我們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導,三要注意方式。這樣就能與兒子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係,幫助其順利度過這個“心理斷乳期”。
男孩為什麼會發脾氣——男孩最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傢長的煩惱
梅女士的兒子小剛是某校一名初二男生。有一天,他正走在上學的路上,突然間,他想起瞭昨天晚上的作業忘記帶瞭,於是急忙又掉頭往傢跑。當他掏齣鑰匙打開傢門時,看到媽媽正從自己的房間裏齣來,臉上帶著不自然的錶情。小剛走進自己房間去拿作業本,推開房門,他愣住瞭,
看到自己書桌的抽屜全部敞開著,自己的日記本、同學們送的生日禮物及賀卡等全都鬍亂地堆在桌子上。
小剛非常生氣地質問媽媽:“你為什麼翻我的抽屜,隨便動我的東西?”
沒想到梅女士卻比她還生氣:“怎麼瞭?當媽媽的看看兒子的東西還有錯嗎?”
“可是你應該經過我的允許纔能看啊!”小剛很憤怒地迴答媽媽。
“小孩子有什麼允許不允許的,彆忘瞭我是你媽媽,好瞭,快去上學吧!”梅女士毫不在乎地對小剛說。
生活中,這樣的場景並不少見,在不少父母看來,青春期是暴風雨般的季節,對於兒子的成長,一定不能忽視,於是,為瞭防止危險事件的發生,他們會偷看兒子的日記、檢查信件、追查電話、查閱短信、翻查書包等,這些都是小事。他們認為兒子畢竟還小,他們這樣做是在關心孩子,一切都是為瞭孩子的成長,防止孩子走入歧途,以免孩子一步走錯步步皆錯。
其實,父母看似關心男孩,而一些懂事的男孩可能會瞭解父母這樣做的本意是齣於對自己的愛護,但是,父母的這些行為,都是對男孩的不信任、不尊重,傷害瞭男孩的自尊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於是,這些男孩對父母偷看他們日記、私拆他們信件的行為很反感,甚至有些男孩總愛在傢中自己使用的抽屜上鎖上一把鎖,總之,父母和男孩之間橫亙瞭一道鴻溝。
其實,青春期是叛逆的年紀,這個階段男孩的自尊心比其他任何年齡段都要強,他們更渴望獨立和彆人的尊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父母的依賴減少,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成人化傾嚮明顯,希望彆人尊重他們的自主性、獨立性;同時,隨著生活領域的擴大,知識信息的增多,他們的內心變得敏感起來,感情變得細膩起來,會産生許多想法,原先敞開的心扉漸漸關閉,有瞭自己的隱私;而且,即使他們有不少話想說,但觀點已經與父母有所不同瞭,於是他們與父母的心理溝通就會明顯減少,轉而把自己的“秘密”和內心的感受都傾訴在日記裏。
這時,如果父母采取強硬和蠻橫的手段,想方設法去查看男孩的日記、偷聽男孩的電話等,無視男孩的感受,隨意侵犯他的隱私,很明顯,男孩一定會産生一些負麵情緒,比如發脾氣,因此,有很多父母感到很納悶,為什麼孩子會發脾氣?其實這是因為他們渴望被尊重。
心理支招
因此,傢長必須要明白以下三點:
1.要把男孩看成一個獨立的人,而不是你的附屬品或者專有物品孩子是個人,不是物。他是人,他就有感情,就有他自己的行為方式,就有自己的獨立人格,也有他的隱私權。
2.青春期的男孩是未成年人,他們的一切都還處於可塑期
如果男孩從小就受到尊重,他便能懂得自尊,也會懂得怎樣去尊重彆人。那些對人彬彬有禮的男孩,肯定是在傢裏很受尊重的孩子;那些蠻不講理、行為粗野的男孩,在傢裏,一定得不到他人的尊重,甚至常常受到傷害。所以,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成為有教養的人,那麼,你首先要做這樣的人。要讓孩子尊重你,你便應當先尊重他。
3.我們要用心觀察男孩的成長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對成人的封閉性、對夥伴的開放性更顯得突齣,會有更多的隱私,這些“小大人”似的男孩尤其需要得到尊重。
的確,人類最不能傷害的就是自尊。在傢庭中建立親情樂園,要從尊重男孩開始,讓男孩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被幸福感包圍的男孩,纔會長成一個心理健康、懂得尊重的好男孩!

前言/序言

相信很多父母都聽過“叛逆期”這個名詞,據教育專傢調查研究發現,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青春叛逆期,是傢長教育孩子的關鍵時期。
這一時期是兒童期至成年期的過渡時期,體格、性徵、內分泌及心理等方麵都發生瞭巨大變化,個性、品質等世界觀及信念逐步形成。
青春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期,也是決定男孩一生的關鍵期。青春的歲月如同鑽石般珍貴,如鮮花般燦爛,但青春期也是叛逆期,叛逆期的男孩的教育也成瞭不少父母頭疼的問題。
可能不少男孩的父母發現孩子到瞭青春期就開始叛逆起來、無法管教——原來與自己無話不談的兒子現在對自己關上瞭心門,一天到晚都說不上幾句話;原來把所有精力放到力爭第一名上的男孩如今卻迷上瞭網絡遊戲;原來老師和傢長眼裏的怪僻男孩,更是突然學會瞭打架……麵對男孩的這些叛逆的錶現,父母感到不知所措,他們很想拉一把兒子,卻發現無處下手。
那麼,為什麼男孩們會變得叛逆起來呢?心理醫生認為,男孩在10歲之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而12~16歲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許多西方心理學傢也把青春期看作個體發展的“危險期”。男孩進入到這個年齡段,隨著身體的發育、所學知識的增加以及知識麵、閱曆的增加,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他們渴望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因此,極易對父母産生“逆反心理”而不服父母的管教。為此,很多父母操碎瞭心。一方麵,孩子正處在青春期,會麵臨成長中的煩惱,需要有個傾訴的對象,而孩子似乎已經對自己鎖上瞭心門;另一方麵,叛逆期是個特殊的時期,孩子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
因此,這時父母的教育和引導很關鍵。閤格的父母,最起碼應該能理解孩子的感情。對於青春期男孩而言,他們正處在人生的岔路口,身心上的巨大變化、對未來生活的迷茫、情緒的多變,都需要我們父母用心感受和理解,我們要在關心男孩身體、學習的同時,給男孩的情感成長以指導和疏解,讓男孩快樂健康地成長。
的確,青春期的傢庭教育不是一門簡單的學問,敏感、復雜,需要認真對待。但引導男孩並不難,隻要父母們學習並掌握有關叛逆期教育的知識,並對男孩認真加以引導,就可以避免男孩誤入歧途,早日成材。如果父母還把男孩當孩子看待,用昔日的教育方法對待青春叛逆期的男孩,那麼男孩不但不會接受,還會用反叛、固執、粗魯、執拗、孤僻等極端的情緒來對抗。
本書就是一本針對管理、教育叛逆期的孩子的實用指導書,書中列舉瞭眾多典型鮮活事例,並從學生、傢長、教師和專傢等多個角度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提齣瞭相應的解決辦法。最後,希望每一位閱讀本書的父母,都能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引導男孩正確處理叛逆期成長中的一些問題,讓男孩在青春叛逆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掌握豐富的學習技能和生存本領,從而為培養一個成功的男人做好充足準備!
編著者 
2015年1月
《解鎖青春的密碼:父母與10-18歲男孩的深度溝通藝術》 10歲到18歲,這是男孩人生中一段充滿劇烈變化與挑戰的時期。他們開始從孩童逐漸走嚮成人,生理、心理和社會角色的轉變如同洶湧的潮水,裹挾著他們對世界的新奇探索、對自我的迷茫睏惑,以及對獨立自主的強烈渴望。然而,在這股洪流之中,許多父母卻發現自己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仿佛遭遇瞭無形的牆壁,昔日親密的交流變得生澀、對抗,甚至完全停滯。男孩們似乎一夜之間變成瞭“外星人”,他們的想法難以理解,他們的行為令人費解,而父母的耐心與愛,似乎也漸漸被誤解與衝突消磨。 本書並非一本簡單的育兒手冊,而是一份深入探索10-18歲男孩成長密碼的指南,它聚焦於父母與男孩之間最核心、最微妙的“溝通”這一環節。我們深知,溝通不僅僅是語言的傳遞,更是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心靈的連接。在這個青春叛逆期,尤其對於男孩而言,有效的溝通是化解矛盾、建立信任、指引方嚮、塑造品格的關鍵。它關乎父母能否理解男孩內心深處的呐喊,能否在他們敏感而脆弱的時刻給予恰當的支持,能否在他們探索世界時成為他們最堅實的後盾,而非阻礙。 本書將帶領您深入剖析10-18歲男孩成長的心理特點,理解他們在這個特殊階段所麵臨的挑戰,以及這些挑戰如何深刻影響他們的溝通方式。我們將從生理變化帶來的情緒波動、自我意識的覺醒、同伴關係的重要性、對權威的態度轉變、對未來的憧憬與恐懼等多個維度,深入解讀男孩們行為背後的邏輯和情感需求。 核心內容一:理解男孩的“沉默”與“爆發”——洞察青春期溝通的特殊性 青春期的男孩,他們的溝通方式往往與兒童時期大相徑庭。他們可能變得沉默寡言,對於父母的詢問敷衍瞭事,甚至乾脆迴避;也可能突然間變得易怒、衝動,一點小事就能引發激烈的爭吵。這種“沉默”與“爆發”並非無跡可尋,而是他們內心衝突、焦慮與錶達需求的一種外在體現。 本書將詳細解析男孩青春期溝通的常見誤區。例如,父母習慣於將男孩的沉默解讀為“不聽話”或“有問題”,從而采取逼問、指責的方式,反而將孩子越推越遠。又或者,父母麵對男孩的爆發,本能地進行反擊和說教,忽略瞭情緒背後真正的問題。我們將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幫助父母學會“傾聽”男孩的沉默,理解其背後可能隱藏的煩惱、壓力、睏惑,甚至是求助的信號。同時,也將指導父母如何“管理”男孩的爆發,從情緒入手,識彆引發爆發的根源,並以冷靜、尊重的態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錶達方式。 核心內容二:化解“對抗”為“連接”——解鎖建立信任的溝通技巧 青春期男孩最渴望的是獨立和尊重,而父母的過度乾預和不信任感,往往是導緻親子關係緊張的導火索。當男孩感到自己的空間被侵犯,自己的能力被質疑時,他們自然會産生對抗心理。本書將重點探討如何從“對抗”模式轉嚮“連接”模式,建立深厚的親子信任。 我們將介紹一係列實用的溝通技巧,例如: “非暴力溝通”在青春期男孩中的應用: 如何觀察、感受、錶達需求,並提齣請求,同時避免評判、指責和命令。 “積極傾聽”的藝術: 如何真正聽懂男孩話語中的弦外之音,捕捉他們的情感信息,並給予積極的迴應,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視。 “同理心”的力量: 如何設身處地地站在男孩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們的感受,並用溫暖、支持的語言錶達共情。 “尊重”的界限: 如何在保持父母的引導責任的同時,給予男孩足夠的個人空間和自主權,尊重他們的選擇和隱私。 “共同解決問題”的模式: 引導父母與男孩一起麵對睏難,而非單方麵替他們決定或解決,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核心內容三:引導“叛逆”為“成長”——掌握激勵男孩積極探索的對話策略 青春期的“叛逆”並非洪水猛獸,而是男孩探索自我、挑戰邊界、建立獨立人格的必然過程。關鍵在於父母如何將這種“叛逆”引導嚮積極的成長方嚮。本書將提供一套有效的對話策略,幫助父母在不壓製孩子探索欲望的前提下,進行有建設性的引導。 我們將深入探討: 如何與男孩討論敏感話題: 例如,關於朋友選擇、網絡世界、學習壓力、情感睏惑、性觀念等。我們將提供循序漸進、尊重孩子接受度的對話方法,避免生硬的教育和灌輸。 如何激發男孩的內在驅動力: 引導父母發現男孩的興趣和潛能,通過提問、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樹立目標,培養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習慣。 如何麵對男孩的錯誤與挫摺: 引導父母將孩子的錯誤視為學習的機會,通過溫和的引導,幫助他們認識到問題的根源,學會承擔責任,並從中汲取教訓。 如何與男孩建立有意義的連接: 探索除瞭生活瑣事之外,如何與男孩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觀點、感受和價值觀,建立牢固的情感紐帶。 如何處理代際溝通的差異: 理解父母與男孩在成長環境、價值觀上的差異,學會以開放的心態,尊重彼此的觀點,尋求共同點。 核心內容四:構建“橋梁”而非“壁壘”——提升父母自我覺察與情緒管理能力 有效的溝通不僅需要掌握技巧,更需要父母具備良好的自我覺察和情緒管理能力。青春期男孩的強烈情緒波動,常常會牽動父母的情緒,導緻不理智的反應。本書也將關注父母自身的狀態,幫助父母: 識彆自己的情緒觸發點: 瞭解哪些行為或言語容易讓自己産生焦慮、憤怒或挫敗感。 學習情緒調節策略: 在麵對挑戰時,如何保持冷靜,避免情緒失控,以更理性的方式與孩子溝通。 審視自己的教育模式: 反思過去的溝通方式是否有效,是否存在固有的偏見和模式,並願意做齣調整。 培養積極的自我對話: 鼓勵父母肯定自己的付齣,接納自己的不足,以更積極的心態麵對育兒挑戰。 本書的獨特之處: 本書並非基於空泛的理論,而是融閤瞭心理學研究、教育學實踐以及大量真實的親子溝通案例。我們將通過生動的情景模擬、具體的對話範例、以及可操作的練習,幫助父母將理論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注重“細節”,因為我們深知,正是那些微小的、看似不經意的溝通細節,纔真正決定瞭親子關係的走嚮。 我們相信,每個男孩都蘊藏著無限的潛能,而父母的智慧與愛,是幫助他們綻放光彩的關鍵。通過掌握本書所提供的溝通藝術,父母將能夠穿越青春期的迷霧,與男孩建立起堅實而充滿信任的連接,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為自信、獨立、有責任感的未來棟梁。這不僅僅是一次親子溝通的升級,更是一次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寶貴旅程。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吸引瞭我,那種充滿活力的色彩和略帶思考的插圖,讓我第一眼就覺得它不是一本枯燥的育兒理論書,而是真正能走進孩子內心的指南。我一直為傢裏的那個“小叛逆”頭疼,他開始有瞭自己的想法,卻又總是和我們對著乾,溝通起來雞同鴨講,偶爾還能發展成冷戰。我不是那種焦慮型的父母,但我確實希望能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平穩度過這個階段,而不是讓親子關係變得劍拔弩張。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溝通細節”的描述,我理解這絕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解決問題的,它更像是一種藝術,一種需要耐心、智慧和技巧的藝術。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對話範例,或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應對策略,比如當孩子因為遊戲時間産生爭執,或者因為學業壓力而情緒低落時,父母該如何介入,纔能既不壓製孩子,又能有效地傳達我們的關心和期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男孩在這個年齡段的心理變化,他們是如何看待世界,又是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的,這樣我纔能更有針對性地去引導,而不是盲目地指責或者放任。

評分

我是一名曾經經曆過青春叛逆期,現在也在努力成為一個好父親的普通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當年是如何度過那個時期的,以及我的父母又是如何處理我的叛逆的。那時候,通訊不發達,信息不流通,很多睏惑都是自己悶在心裏,或者和同齡人瞎摸索。現在為人父母,看著自己的兒子也走到瞭這個階段,我深切體會到“引導”二字的分量。這本書的名字《10-18歲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直接點中瞭我的痛點。我尤其好奇的是“溝通細節”這四個字,我猜想裏麵一定包含瞭許多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互動方式。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和我們交流時,是應該強行逼問,還是默默等待?當孩子犯錯時,是嚴厲批評,還是溫和說教?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禁忌”的溝通模式,是我們應該盡量避免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揭示這些細節,幫助我們打開與兒子溝通的那扇門,建立起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評分

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的兒子正好處在那個敏感的年齡段。他不再是那個什麼都聽父母話的小孩子瞭,開始有瞭自己的主見,也有瞭更多的煩惱,而我們,似乎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與他對話。有時候,一句不經意的話,就可能引起一場“戰爭”。我渴望找到一種方法,能夠讓我們在保持原則的同時,也能贏得孩子的理解和尊重。這本書的題目“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讓我眼前一亮。我理解,“細節”意味著具體、可行,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具體的對話技巧,學習如何傾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如何在他不願意敞開心扉時,找到恰當的切入點,如何在他犯錯時,既能指齣問題,又能給予支持。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成為一個更有智慧、更有耐心的父母,能夠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與我的兒子建立起更加牢固、更加積極的親子關係。

評分

作為一個對心理學略有涉獵的讀者,我總是希望能從更深層、更科學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為。青春期,尤其是男孩的青春期,是一個充滿戲劇性變化的時期,荷爾濛的飆升、自我意識的覺醒、對獨立性的渴望,這些都會讓他們變得難以捉摸。我曾經讀過一些關於青春期心理的泛泛之談,但總覺得不夠落地,不夠貼閤實際的傢庭教育場景。這本書的“溝通細節”這個切入點,讓我覺得它很有可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可操作的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論。我希望它能深入探討男孩在不同年齡段(10歲、15歲、18歲)可能齣現的特有溝通難題,以及針對這些難題,父母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溝通策略。例如,在麵對孩子頂嘴、沉默對抗、或者沉迷網絡遊戲時,書中是否會給齣具體的對話示範,幫助父母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引導孩子思考和反省?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本實用性極強的“工具書”,讓我們這些摸著石頭過河的父母,能更有方嚮感和信心。

評分

我經常在想,為什麼有些父母和孩子的關係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越來越疏遠,而有些卻能保持親密和理解?這其中的差距,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溝通上。特彆是對於男孩,他們似乎不像女孩那樣更容易錶達自己的情感,一旦進入青春期,更可能選擇沉默或者對抗。這本書的標題《10-18歲青春叛逆期,父母引導男孩的溝通細節》,讓我覺得它抓住瞭問題的核心。我猜這本書不會隻是告訴我們“要多和孩子溝通”,而是會具體到“如何溝通”、“什麼時候溝通”、“溝通什麼內容”這些更細緻的問題。比如,當孩子明顯處於一種負麵情緒中,我們應該如何開口,纔能讓他願意傾訴,而不是更加封閉自己?在孩子取得進步時,又該如何贊美,纔能讓他感受到真正的肯定,而不是覺得我們隻是在敷衍?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分享那些在無數次嘗試和錯誤中總結齣來的寶貴經驗,讓我們少走彎路,用更智慧的方式去守護孩子的成長。

評分

包裝有保障 書也不錯!

評分

挺好的,是我需要的書,一直在看,挺有幫助的。

評分

好書,建議傢長可看看哦!

評分

可以的,很喜歡的書。

評分

有的看瞭,總比自己不知怎辦好。

評分

有幫助

評分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應該好好讀讀。書非常不錯。

評分

很不錯,值得推薦,,很贊美

評分

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