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走嚮成功和卓越 薛夫子傢庭教育的100個思考

讓孩子走嚮成功和卓越 薛夫子傢庭教育的100個思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薛永武 著
圖書標籤:
  • 傢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教育方法
  • 兒童心理學
  • 成功學
  • 品格培養
  • 習慣養成
  • 薛夫子
  • 教育理念
  • 成長指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言實齣版社
ISBN:9787517111931
版次:1
商品編碼:1175338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5
字數:27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如同一張白紙,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隻有不會教的傢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傢長比老師的作用更為重要。中國人纔研究會首席專傢薛永武潛心研究多年,撰寫《讓孩子走嚮成功和卓越 薛夫子傢庭教育的100個思考》,深刻探討在傢庭教育領域中值得傢長深思的100個問題。與其讓孩子成為自己的附屬品,倒不如讓他們從小就掌握自己的命運!

作者簡介

  薛永武,中國人纔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人纔研究會首席專傢、人纔美學的重要開創者、中國海洋大學國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設置)。1996年就在大學組織創新團隊,最早進行瞭大學生潛能開發與情商育成的探索。2000年創立瞭“山型人纔”培養模式,是研究人纔的博士生導師

目錄

第一部分 父母培養孩子的一般規律
1.傢長應該懂得人纔開發學
2.傢庭教育要學會以人為本
3.正確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4.鼓勵孩子多參加社團活動
5.辨證看待孩子的攀比心理
6.矯正孩子錯誤的減肥觀念
7.引導孩子與異性同學相處
8.培養孩子良好素質和能力
9.傢長應該與孩子一起成長
10.矯正孩子比較內嚮的性格
11.引導孩子與同學和諧相處
12.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風辨析
13.高考未必決定孩子的命運
14.正確認識北大與清華情結
15.引導孩子拜見各類名人
16.傢長與孩子遊戲的意義
17.傢長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18.傢長與老師溝通的技巧
19.傢長對孩子應授之以漁
20.戒除孩子網癮的正確方法

第二部分 嬰、幼兒期的教育
21.關注孩子身體發育
22.誘導孩子的聽覺力
23.培養孩子的注意力
24.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25.鍛煉孩子的協調力
26.培養孩子的語言力
27.放飛孩子的想象力
28.“殺人不拿刀”的推理
29.女兒竟然“忽悠”媽媽
30.“香水梨”的風趣幽默
31.送孩子去幼兒園的竅門
32.“感情比大海還深”
33.“我以為是誰的爸爸”
34.“梧桐樹”與觸類旁通
35.彆具一格的獨特催眠麯
36.引導孩子進行語言互動
37.引導孩子講故事的方法
38.寓教於樂促進快樂成長
39.學會遊泳促進強身健體
40.自覺與孩子一起喝薑湯

第三部分 兒童期的教育
41.給想象力插上騰飛的翅膀
42.“軟糖實驗”與孤獨體驗
43.“小雄鷹”與想象力開發
44.鼓勵孩子為傢長“講課”
45.引導孩子掌握寫字的方法
46.孩子迴傢完成作業的動機
47.養成孩子良好的各種習慣
48.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方法
49.培養孩子責任心的方法
50.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51.保護孩子自尊心的方法
52.偶爾給孩子一點點溺愛
53.閑暇時間開發孩子潛能
54.掌握提高孩子情商的方法
55.掌握言傳身教的教育方法
56.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興趣
57.培養孩子健康的業餘愛好
58.盡量擴大孩子的生活視野
59.培養孩子初步的審美能力
60.激發和滿足孩子的求知欲

第四部分 少年期的教育
61.為孩子“逆反心理”平反
63.掌握開發孩子潛能的方法
63.“解放瞭”與孩子的解放
64.培養和諧完美的精神個性
65.初中生能做大學生的試捲
66.繼續提高孩子的整體素質
67.應該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
68.應該走齣應試教育的誤區
69.提高孩子作文成績的方法
70.讓孩子學會閱讀經典名著
71.讓孩子掌握學外語的方法
72.讓孩子學好數理化的方法
73.預防和校正孩子偏科現象
74.讓孩子參加課外學習班
75.擴大視野拓展思維的廣度
76.“小薛老師”的特殊啓示
77.認識女孩性彆角色社會化
78.認識男孩性彆角色社會化
79.“80後”子女與傢庭教育
80.“90後”子女與傢庭教育

第五部分 青年早期的教育
81.演講比賽與綜閤素質的提升
82.優化孩子的知識與能力結構
83.化解孩子高考壓力有好秘訣
84.指導孩子獲得高考的好成績
85.指導孩子學會填寫高考誌願
86.指導孩子正確選擇大學專業
87.培養孩子專業興趣的正確方法
88.把孩子的知識轉化為成長能力
89.成長過程中需要及時證明自己
90.參加2004環球洲際小姐大賽復賽
91.引導孩子樹立科學的大學習觀
92.引導孩子要認識現實的復雜性
93.孩子要掌握生活中的光明思維
94.遠大理想照亮孩子的未來之路
95.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96.父母要指導孩子學會生涯設計
97.留學古巴哈瓦那大學苦中有樂
98.跨專業攻讀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99.跨專業攻讀工商管理專業博士
100.“山型人纔”提升綜閤素質

附給女兒的傢書
後記

精彩書摘

  《讓孩子走嚮成功和卓越 薛夫子傢庭教育的100個思考》:
  平時我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一些,而妻子對女兒相對比較溺愛一些。一天晚上,兩歲的女兒躺下十幾分鍾,閉著眼睛好像已經睡熟瞭,我也確實認為女兒已經睡瞭。這時,妻子坐在孩子身邊做針綫活,我坐在床邊與妻子談起教育孩子的問題。我說妻子:“你以後不能太嬌慣孩子瞭,這樣嬌慣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我正說著,突然聽見女兒仿佛是自言自語的說話聲:“爸爸又說我的壞話瞭,說,說去吧!”女兒的話音未落,妻子就情不自禁地笑齣聲來,並且又重復瞭女兒的話。我又氣又笑,禁不住又問瞭女兒一遍。女兒依然閉著眼睛又重復瞭她剛纔說的話,真讓人感到非常有趣。一個隻有兩歲的孩子,怎麼能夠說齣具有大人語氣的話呢?這說明孩子的心理上似乎知道我在說她的“壞話”,而且還很冷靜,還很坦然地對待我說她的“壞話”,而且似乎理解我說她的“壞話”並不是真正的壞話,而是為瞭她的成長。一個兩歲孩子的心智已經達到如此成熟,確實令我們感到很吃驚。
  還有一個“我一般化”的故事。女兒小時候很秀氣,也很漂亮,幼兒園的阿姨都說她像個小天使。女兒去幼兒園不久,幼兒園的阿姨嚮我們講瞭女兒“一般化”的故事。阿姨誇奬我的女兒說:“燕燕,你真漂亮!”沒有想到女兒竟然迴答說:“阿姨,我不漂亮,我一般化。”女兒說完瞭“我一般化”這句話,讓幼兒園的老師感到非常有趣,因為“一般化”是一個非常抽象的詞匯,幼兒一般是不會使用這麼抽象的詞匯的,沒有想到,女兒竟然能夠運用這麼恰當,至於女兒是什麼時間學的“一般化”這個詞,是嚮誰學的,我們也不知道。
  還有一個“感情比大海還深”的故事。一天早晨,我正要搬著自行車_F樓送女兒去幼兒園,剛開門的時候,不到三歲的女兒突然對我說道:“爸爸,我和你感情可深瞭!比大海還深呢!”我正在為女兒這句話感到驚訝的時候,恰巧對門鄰居趙科長的愛人也正齣門準備上班,她聽見女兒的這句話,也非常驚訝,笑著對我說道:“薛老師,你女兒怎麼能說齣這麼感人的話來!”事後我想,因為自行車放在樓下經常被偷,我每天為瞭送女兒去幼兒園,都要把自行車從樓上搬下樓,而接她迴傢以後總是把自行車搬到樓上,女兒也許是看到我每天上下樓搬自行車很不容易,這纔說齣瞭這麼感人的話,但她怎麼學的這句話,我也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
《潛能喚醒:傢庭教育的智慧導航》 傢庭,是孩子生命的原點,是播撒夢想的沃土。然而,在這片充滿愛的土地上,許多父母卻常常陷入睏惑:如何纔能真正點燃孩子的潛能,引導他們走嚮屬於自己的成功與卓越?《潛能喚醒:傢庭教育的智慧導航》並非一本生硬的理論說教,也不是一套機械的模仿模闆,而是一份來自深沉父愛與教育實踐的真誠分享,一份旨在幫助您與孩子共同成長的精神契約。 本書的主旨在於,傢庭教育的本質並非“塑造”一個預設的成功模型,而是“喚醒”和“培養”孩子內在的生命力量,讓他們擁有自我驅動、自我學習、自我超越的能力,從而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路徑,並綻放齣耀眼的光芒。我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宇宙,蘊含著無限的可能,而父母的角色,正是那位最懂宇宙奧秘的導航員,用智慧和愛,照亮他們探索前行的旅程。 第一篇:理解孩子,看見生命的力量 在開始任何教育實踐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深入理解孩子。這不僅僅是瞭解他們的學業成績、興趣愛好,更是去看見他們內心深處的渴望、獨特的思維方式以及成長的規律。 看見孩子的“為什麼”: 孩子的好奇心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鑰匙。當他們不斷追問“為什麼”時,這不僅是童言無忌,更是求知欲的萌芽。本書將引導父母如何正麵迴應這些問題,鼓勵探究精神,而不是簡單地壓製或敷衍。我們將探討,如何將每一次“為什麼”轉化為一次深入的交流,一次科學知識的啓濛,一次邏輯思維的訓練。這包括區分不同年齡段孩子提問的特點,以及如何根據孩子的理解能力提供恰當的解釋。我們還將分享如何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將平淡的問題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孩子更深層次的思考。 傾聽孩子的心聲: 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聽見”。有效的傾聽,是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基石。我們將深入剖析“傾聽”的藝術,它不僅僅是耳朵的接收,更是心靈的共鳴。這包括如何捕捉孩子語言背後的情緒,如何通過非語言信號解讀他們的真實感受,以及如何避免在傾聽過程中齣現評判、打斷或急於給齣建議等障礙。本書會提供具體的傾聽技巧,例如積極迴應、復述確認、情感共鳴等,並結閤大量真實案例,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技巧,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自己的節奏和天賦。教育的誤區往往在於將孩子套入“模子”。我們將強調,識彆並尊重孩子的個性特質,例如內嚮與外嚮、理性與感性、邏輯型與藝術型等,是因材施教的關鍵。本書將提供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幫助父母更好地觀察和瞭解孩子的性格特點,並在此基礎上,如何為孩子選擇最適閤他們的學習方式、成長路徑以及發展方嚮。我們堅信,當孩子感到自己的獨特性被珍視時,他們的自信心和內在驅動力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關注孩子的“小我”與“大我”: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從關注自身需求(小我)到理解他人、承擔責任(大我)的過程。本書將探討如何引導孩子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逐步學會分享、閤作、關愛他人,培養同理心和責任感。我們將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實踐的教育方法,例如如何通過角色扮演遊戲、共同完成傢務、參與社區服務等,幫助孩子理解“大我”的意義,並將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第二篇:賦能成長,點燃內在驅動力 真正的成功,源於孩子內在的驅動力。外部的壓力和奬勵,往往隻能帶來短暫的效果,而點燃孩子對學習、對探索、對生活的熱情,纔是長久之道。 激發內在學習動機: 學習不應是負擔,而應是充滿樂趣的探索。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從孩子的興趣齣發,將學習內容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結閤,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樂中學。我們將分享一係列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動機的策略,例如設置富有挑戰性但可達成的目標、提供選擇的權利、鼓勵嘗試和犯錯、以及及時給予真誠的肯定。我們還會介紹一些趣味學習法,讓知識的獲取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從而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習慣。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現代社會,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書將強調,父母不應包辦代替,而應成為孩子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引導者和支持者。我們將分享如何引導孩子分析問題、思考對策、評估風險,以及在遇到睏難時如何保持積極的態度。這包括教孩子如何分解復雜的問題,如何進行頭腦風暴,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以及如何尋求幫助。我們相信,每一次成功的獨立解決問題的經曆,都會極大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塑造積極的思維模式: 悲觀與樂觀,是影響一個人一生走嚮的重要因素。本書將側重於如何培養孩子積極的思維模式,讓他們學會從挑戰中看到機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而不是沉溺於負麵情緒。我們將分享一些心理學上的簡單技巧,例如“認知重評”,教孩子如何重新審視不愉快的經曆,找到積極的一麵。同時,也會探討如何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樂觀嚮上的榜樣。 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 孩子對自己的看法,將直接影響他們未來的行為和選擇。本書將引導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認知,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接納真實的自己,並在此基礎上,不斷追求進步。我們將探討如何避免過度贊美或過度批評,如何引導孩子設定切閤實際的期望,以及如何幫助他們從他人的評價中分辨齣有益的建議,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篇:智慧引導,構築卓越人生基石 成功不僅僅是學業上的優異,更是人格的健全與品德的完善。卓越的人生,需要堅實的品德和長遠的眼光。 品德的熏陶與塑造: 品德是孩子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本書將強調,品德的培養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言傳身教,讓孩子理解誠實、善良、責任、尊重等核心價值觀。本書會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利用故事、遊戲、榜樣等方式,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中,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品德的力量。我們將特彆關注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 規則與界限的藝術: 規則不是束縛,而是成長的基石。本書將深入探討如何為孩子建立恰當的規則和界限,讓他們在清晰的框架內自由成長。我們將分析不同年齡段孩子對規則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以尊重和溝通的方式來執行規則。這包括如何解釋規則的意義,如何讓孩子參與規則的製定,以及在孩子違反規則時,如何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糾正,而不是簡單地懲罰。 培養抗挫摺能力: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教會孩子如何麵對挫摺,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本書將分享一係列培養孩子抗挫摺能力的策略,包括如何幫助他們認識到挫摺是成長的一部分,如何引導他們分析失敗的原因,如何鼓勵他們從中學習並重新站起來。我們將強調,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抗挫摺能力的影響至關重要,積極、支持性的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建立更強的心理韌性。 引導孩子發現熱愛並為之奮鬥: 卓越的人生,往往源於對某個領域的熱愛和持續的投入。本書將鼓勵父母關注孩子的興趣點,並引導他們深入探索,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我們將分享如何幫助孩子將興趣轉化為目標,如何製定實現目標的計劃,以及如何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堅持和成長的樂趣。這包括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如何應對過程中的枯燥和瓶頸,以及如何慶祝每一個小小的進步。 《潛能喚醒:傢庭教育的智慧導航》不是一本告訴你“應該怎麼做”的教科書,而是一份邀請您與孩子共同踏上探索之旅的指南。它相信,在充滿愛、理解與智慧的傢庭環境中,每一個孩子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並勇敢地走嚮屬於自己的成功與卓越。這本書,將是您在傢庭教育道路上,一位貼心、睿智的同行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顛覆瞭我過去對“精英教育”的一些刻闆印象。我一直認為,要讓孩子齣類拔萃,就必須從小就進行嚴格的“雞娃”式培養,各種興趣班、超前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這本書似乎提供瞭一種更人性化的路徑。它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內在驅動力”的培養,強調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味地外部施壓,最終隻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作者提到一個觀點,說父母要學著做“後勤部長”,而不是“總指揮官”。這個比喻非常形象,意味著我們的職責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資源充足的後方基地,讓他們有勇氣和底氣去探索前方的未知領域,而不是事無巨細地規劃好每一步路綫。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對於“父母自我成長”的重視程度絲毫不亞於對孩子的教育。作者坦誠地剖析瞭許多父母自身的焦慮和投射心理,指齣很多教育問題,根源都在於父母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原生傢庭的影響。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自我反省。讀到這些部分,我不得不停下來,審視自己是否將未完成的夢想強加給瞭孩子,是否因為自身的職場壓力而將負麵情緒帶迴瞭傢。這種深度剖析,讓這本書的價值超越瞭一般的育兒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自我完善的哲學讀物。它鼓勵我們先成為一個更平和、更智慧的成年人,孩子自然會從你的狀態中受到積極的感染。

評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給我的感受,那就是“清醒”。它沒有販賣任何虛假的“快速成功學”的雞湯,而是用一種極其理性和務實的態度,去解構現代傢庭教育中的種種陷阱和迷思。尤其是在麵對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起跑綫焦慮”時,作者的態度是堅決而溫和的反對。他反復強調,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宇宙,強行將他們塑造成社會期待的“標準模具”,是對生命力的巨大扼殺。 書中關於“延遲滿足”和“目標設定”的論述也相當有見地。它不是空泛地要求孩子要有遠大誌嚮,而是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的工具,教導孩子如何將一個宏大的願景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並在每一步完成後給予恰當的肯定和反饋。這種腳踏實地的教育方法,讓我看到瞭培養孩子韌性和成就感的長久之道。它讓人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衝刺,而是一場需要耐心、策略和持續動力的馬拉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和一位高明的教練進行瞭一次深度的私教課,充滿瞭啓發和實戰指導。

評分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超越瞭單純的“方法論”,而上升到瞭對“教育本質”的探討。它沒有提供一套僵化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因為作者深知,每個傢庭都有其特殊的土壤和氣候,照搬彆人的經驗隻會水土不服。相反,它提供的是一套思考的框架和修正自我認知的工具。例如,書中對“比較”心理的批判非常到位,它分析瞭攀比對孩子自尊心的毀滅性影響,並提供瞭具體的情境指導,教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基於自身努力的價值感,而非依賴外部的參照係。 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將書中的觀點與我最近與孩子的某次互動進行對照。每一次對照,都能發現新的盲點和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讀完”瞭,而在於“踐行”後帶來的持續性反思。它更像是一麵鏡子,讓我們清晰地看到自己作為教育者的局限性與潛力。對於那些渴望擺脫盲目焦慮、想真正理解孩子內心世界、並希望與孩子建立起平等而有愛的親子關係的父母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效的“清醒劑”和實用的“導航圖”。它讓我們明白,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孩子有能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有價值的人生。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並非綫性敘事,而是像一個個獨立的小品文集閤,每一個“思考”點都可以單獨拿齣來反復咀嚼。這使得它非常適閤忙碌的現代父母,可以隨時翻閱到最需要的那一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規則與自由的平衡”的討論。傳統教育中,規則往往被視為約束,是必須遵守的鐵律。然而,書中提齣瞭一種更具彈性的視角:規則的設定應該是為瞭保護自由和促進責任感,而不是限製個性發展。作者提供瞭一個框架,即在製定規則時,要先與孩子共同協商,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決策的一部分,這樣他們執行規則的依從性會大大提高。 這種“協商式教育”的概念對我來說是醍醐灌頂的。以前,我習慣於“我說瞭算”,孩子不聽話就增加懲罰力度。而這本書引導我思考,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他是不是在用這種方式錶達不滿或尋求關注?書中那些詳實的案例,例如如何引導孩子自己承擔“忘記帶作業”的後果,而不是父母跑去學校送作業瞭事,都極具啓發性。它教會我,教育的關鍵不在於“管住”孩子,而在於“賦能”孩子,讓他們逐步學會自我管理,這是邁嚮真正“卓越”的基礎能力。

評分

這本書,初拿到手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麵上關於傢庭教育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大多是老生常談,無非是多陪陪孩子、多鼓勵一下、少打罵等等。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所吸引住瞭。它不像很多理論書籍那樣堆砌著晦澀難懂的心理學名詞,而是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坐在你麵前,用最樸實的語言,分享他多年來在教育一綫觀察到的真真切切的案例和感悟。 最讓我觸動的是,作者並沒有將“成功”定義為考上名牌大學或是獲得多少奬項,而是從更深層次的“卓越”齣發,探討如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書中有好幾個章節專門討論瞭“挫摺教育”的重要性,這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去吃苦,而是教導父母如何在孩子麵臨失敗時,提供恰到好處的支持,讓他們懂得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從中吸取教訓、重塑信心。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有效傾聽”的篇章,作者提齣瞭幾個非常具體的溝通技巧,比如在孩子錶達情緒時,先確認感受,再處理事情。這些實操性極強的建議,讓我立刻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嘗試,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空想。可以說,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觀察孩子內心世界的窗戶,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些“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