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戏大观》,中国20世纪20年代出版的电影史料书,徐耻痕编,上海合作出版社1926年4月出版。该书“拟搜罗全国影戏界事实轶闻,汇为一编”。除收入编者徐耻痕《中国影戏之溯源》一文外,又辑录了上海的明星、天一、国光、友联、大中国、长城、民新等23家影片公司的创立经过,90位电影企业家、导演、编剧、演员的简历,发行机构六合影戏公司和8家影戏院的情况,各公司出品的影片目录和12种电影书刊的调查,并附几十幅电影从业人员——主要是女演员的照片及签名。该书编纂态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保存了中国无声片时期的很多史料,是研究中国早期电影的重要文献。
徐耻痕,鸳鸯蝴蝶派作家,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文坛,为“星社”成员。著有言情小说《红粉地狱》,并在施济群主编的《新声杂志》《红杂志》《侦探世界》上发表过作品。1927年4月,上海合作出版社出版了他所编纂的《中国影戏大观》。
沪上各制片公司之创立史集经过情形
导演员之略历
中央影戏公司组织之经过
男演员之略历
电影演员联合会之今昔
女演员之略历
六合影戏公司之概况
小说家与电影界之关系
海上各影戏院之内容一斑
各公司出品一览表
关于影戏出版物之调查
介绍影戏中之韵文种种
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资料的翔实程度。作为研究中国民间艺术的爱好者,我深知收集这些一手资料的难度。这套影印本汇集了大量珍贵文献,很多内容都是现在市面上难以寻觅的孤本。对于希望深入了解影戏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和地域差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它的考证工作做得非常扎实,注释详尽,即便是外行人也能在专家的引导下领略到其中的精髓。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极大地节省了研究者的时间,是非常难得的学术工具书。
评分这部书的装帧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的时候就被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和古朴典雅的气息给吸引住了。封面设计得非常考究,字体的排版和插图的风格都透露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我特别喜欢它那种“老物件”的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纸张的触感也很棒,虽然是影印版,但处理得非常细腻,细节之处都能感受到出版者的用心。作为一个收藏爱好者,这样的实体书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而且,这种精装本的耐用性也很好,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是很值得珍藏的作品。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本身。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影戏”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缩影。影印版的处理方式保留了原作的历史厚重感,这一点比现代高清彩印更能打动我。阅读它,需要一种慢下来的心境,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温度和艺术的温度。对于想了解中国传统美学,或者希望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灵感的设计师、艺术家来说,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示录。它让我更加珍视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
评分初次翻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震撼”。那些斑驳的图画,那些熟悉的或陌生的老影戏形象,一下子把我拉回了童年时代,仿佛能听见那悠扬的锣鼓声和说书人的呐喊。书中的内容编排得极其丰富,从早期的民间皮影、布影,到后来更复杂的影子戏发展,脉络清晰,图文并茂。尤其是一些罕见的演出剧目和道具的细节图,看得人爱不释手。对于我们这些对传统戏曲有感情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每一个页面都值得我们驻足细品。它不仅仅是记录,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重新认识了中国这门古老的艺术形式。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有一种沉浸式的代入感。当我翻看那些老旧的剧本片段和人物造型设计时,总会忍不住想象当时的演出场景。那些民间艺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这些泛黄的纸页上依然闪烁着光芒。不同地域的影戏风格差异很大,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婉约,这本书非常全面地展示了这种多样性。这让我对“中国民间艺术”这个概念有了更具体、更生动的理解,不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活生生的文化遗产。它激发了我走出书房,去寻找和保护这些活态艺术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