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与内容。为大学生编写一本既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理念,又能适应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发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现实需要。在长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让大学生感到郁闷、困惑、迷茫的根由是什么?什么事情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或成就感?在成长过程中,哪些问题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教育者该怎样帮助他们化解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的编写者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讲授中,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尝试开展了以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为根本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就是以上述理论与实践探索为基础编写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在编写中力求体现如下原则:
1.理论深入浅出,突出实用性。考虑到读者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内容编写上以理论为基础,突出心理案例的现实引导作用。理论浅显易懂,案例翔实丰富,力求引导学生在简单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现象,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策略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2.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全方位展现大学生心理动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从新生的入学适应到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从人际交往到恋爱心理,基本涵盖了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力求全方位、真实地联系和展现大学生的成长过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案例全部来自教师工作中所接触到的大学生实际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目录
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实现心理健康的关键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试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调节方法
四、心理咨询与辅导
第二章 人格心理
第一节 人格理论概述
一、人格的含义
二、人格的结构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四、健全人格的标准
五、大学生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自卑和自负
二、自我中心
三、过分虚荣
四、懒散
五、依赖
第三章 大学新生适应心理
第一节 理论概述
一、大学新生适应的含义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特点
三、新生适应不良的表现
四、新生适应不良的原因
五、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人际关系
二、思乡情结
三、理想与现实不符
四、课余时间安排
五、合理消费
第四章 学习心理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二、学习与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五、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学习动机
二、学习焦虑
三、学习与记忆
第五章 情绪心理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二、情绪与身心健康
三、大学生情绪的特点
四、如何进行情绪管理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情绪智商
二、情绪低落
三、情绪紧张
第六章 人际交往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人际交往的功能
三、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宿舍关系
二、朋友关系
三、师生关系
四、亲子关系
第七章 恋爱心理
第一节 恋爱心理概述
一、大学生恋爱的含义
二、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三、大学生恋爱的利弊
四、处理好恋爱关系的原则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暗恋阶段
二、恋爱阶段
三、失恋阶段
第八章 消费心理
第一节 消费心理概述
一、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含义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的特征
三、大学生中存在的消费误区
四、大学生消费误区的影响因素
五、如何引导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
六、大学生自身如何做到理性消费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依赖心理
二、攀比心理
三、无计划消费
四、超前消费
第九章 择业心理
第一节 择业心理概述
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调适
第二节 实践与成长
一、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生如何实现成功求职
……
第十章 感恩心理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二、大学新生适应的特点
新生的适应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大学新生在适应过程中具有如下特点:
(一)大学新生适应具有过程性
新生的适应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适应教育安排的节奏和延续时间。从过程上来看,个体适应的困难并不全部集中于转折的初期,而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步产生的。有研究表明,在一段时期内,新生的负性情绪体验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所增高。研究者在心理普查中发现,与入学初期相比,个体在大学第一学期期末时,所体验到的焦虑与抑郁与入学初相比在总体上有所增加,这表明进入大学的转变给个体带来了持续性的影响。这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进入大学的适应问题只是在开学之初的看法有所不同。
实际上,新生适应问题在学生初人大学时表现得并不突出。由于刚进入大学时,学生本身对大学生活具有强烈的新鲜感,学校也对刚入校的新生给予了特别关注,新生也因参观各种学习活动、军训等因素暂时未强烈体验到新的学习任务、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但随着时间的延续,新鲜感消失,新生所得到的特别关注开始减退,学习任务的艰巨性开始凸显,人际冲突开始产生,这些都使得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逐步上升。
(二)大学新生适应具有多层次性与多维性
大学新生适应首先具有多层次性。大学新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教育背景、养育方式、文化特点决定了他们适应能力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来自不同地区的新生的适应能力从大城市、中等城市到农村呈下降趋势。事实也表明,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强,在入校几周内就能适应;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差,需要几个月;适应能力更差的学生则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另外,每个新生对大学不同方面的适应能力也不尽相同,比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不一定强。
大学新生的适应还具有多维性。进人大学带来的是全方位的变化,因此个体对这一阶段的适应不仅仅存在于某一方面,还广泛存在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新生适应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适应,指大学里学习的内容较中学拓宽和加深了很多,这对新生的学习独立性和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生能否发展出新的学习能力以适应学习任务的转变;②人际适应,指新生能否在比以往复杂的人际环境中有效融入并建立起协调的人际关系;③生活自理的适应,指个体在脱离父母监控与保护的情况下,自己安排与照顾日常生活的能力;④环境适应,主要指新生能否接纳新环境、认同新环境;⑤身心症状表现,指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伴随的生理与心理的不良症状反应。
(三)大学新生适应具有系统性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是一个有机整体,新生对各方面的适应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研究已经证实了这一理论假设。如新生在人际交往中的自卑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对大学人际交往的适应程度,而能否适应大学人际交往又会影响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自卑程度,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在学习和环境方面的适应等。所以,在设计新生适应教育方案时,要将各个方面的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