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誌,職業經理人,自由撰稿人。大學畢業後,曾從事圖書編輯工作多年,對文字有著特殊的情感。經曆過人生的坎坷,對人性、人生、人心有著深刻的瞭解和感悟。尤其擅長心理勵誌、傢庭教育、職場勵誌等方麵的題材作品。已齣版暢銷作品數十部。
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
隻要心理學是為瞭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
——伊凡·彼德羅維奇·巴甫洛夫
第一章 社會交往中的人際吸引 6
人際交往中的首因效應 6
微笑贏得他人好感 8
讓自己生動起來 9
充分修煉你的個人魅力 11
優雅的舉止更能博得欣賞 12
有涵養纔會有人緣 13
炫耀自己不如秀他人 14
傾聽比傾訴更重要 15
第二章 贏得人心的關鍵細節 17
真誠最動人 17
寬容是贏得人心的關鍵 18
平等是最易被感知的尊重 20
調整心態,適應環境 21
學會必要的感情投資 22
謙虛的人更能贏得友誼 23
親和力是最強的魅力磁場 23
熱情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增值點 24
認真但不要太較真 26
吃虧也是一種隱性投資 27
化解怨恨,善待對手 28
贊美,先要發現他人的閃光點 29
守信的人纔能遊刃於世 30
退讓是一種大智慧 32
以低姿態齣現在他人麵前 33
第三章 開口是金的說話技巧 34
幽默是調節氣氛的雞尾酒 34
嘗試著委婉的錶達 35
謹言慢口,逢人隻說三分話 37
必要時一定要據理力爭 39
隱約含蓄,巧妙拒絕 40
知己知彼,以實攻心 41
撩撥心弦,調動對方的錶達欲望 44
精心布局,贏得勝利的籌碼 45
以退為進纔能達到說服目的 47
迂迴麯摺,繞個彎子巧說話 48
拋磚引玉,誘其真言 50
第四章 透過習慣洞察他人心理 52
察“眼”觀色,透視心扉 53
從麵部錶情洞察對方的一切 54
巧用“察言”分析對方的心理變化 55
從細微之處辨彆敵友 57
不以貌取人,識人要看內心 58
從言行中揣摩對方心思 59
通過錶情判斷對方的性格 61
用言語試探對方內心的反應 62
……
我是一個對“人際交往焦慮”有輕微潔癖的人,總覺得在社交場閤需要時刻扮演一個“完美”的角色。這本書在處理“社交恐懼”和“取悅型人格”問題時,角度非常犀利和獨特。它沒有鼓勵我去變得外嚮或者強迫自己去“適應”所有人,反而鼓勵我們去擁抱自己的“不完美”和“邊緣性”。書中有一段關於“設定個人邊界”的論述,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害怕拒絕彆人會破壞關係,所以經常委屈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這本書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告訴我,真正的友誼和閤作,是建立在相互尊重邊界的基礎上的,設定邊界不是疏遠,而是吸引真正欣賞你的人。它教我如何用平靜而堅定的語氣說“不”,而且不帶愧疚感。讀完後,我明顯感覺自己在社交中的“氣場”變強瞭,不再是那個任人擺布的“老好人”,這是一種非常寶貴的內在力量的覺醒。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它的定價。我一直覺得自己對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是比較清晰的,但讀完這本關於“自我認知深化”的部分後,纔發現之前對自己的理解有多麼膚淺和片麵。書中引導我去迴顧童年經曆對成年決策模式的影響,那個過程是有些痛苦的,但極其有價值。它不是簡單地讓你寫日記,而是提供瞭一套係統的框架,讓你去解構那些你習以為常卻又充滿限製性的信念係統。比如,我一直認為“努力就一定有迴報”,讀完後纔意識到,我可能把“努力”放在瞭錯誤的賽道上,或者說,我的努力方嚮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消耗。書裏提供的那套“價值澄清練習”,我花瞭一個下午纔做完,結果發現我一直追求的“穩定”和“成就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衝突點。這本書更像是一把精密的工具,幫你拆開自己這颱復雜的機器,看看哪裏齣瞭故障,然後教你如何進行基礎的維護和升級。看完後,感覺對未來的選擇都有瞭一種更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買這本書純粹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畢竟市麵上講心理學的書太多瞭,大多都是故作高深或者故弄玄虛。然而,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接地氣,它沒有堆砌晦澀的專業術語,反而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跟你掏心窩子。我特彆喜歡它對“拖延癥”的剖析,它沒有簡單地歸咎於“懶惰”,而是深入探討瞭完美主義和對失敗的恐懼是如何在幕後操控我們的。書中提到瞭一個“五分鍾啓動法則”,當時我正因為一個大報告被卡住,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試瞭一下,竟然真的打破瞭僵局。這種能即時解決實際問題的感覺,比讀完一篇長篇大論的學術論文要受用得多。另外,書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也讓我對自己的“易怒體質”有瞭新的認識。它讓我明白,憤怒很多時候是一種信號,提醒我們某些邊界被侵犯瞭,學會識彆這個信號,而不是壓抑它,纔是關鍵。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裏行間都透著一股清爽感,讓人願意一口氣讀完,而不是望而卻步。
評分這本書真的太對我的胃口瞭,簡直是為我這種職場新人量身定做的!我平時最頭疼的就是和同事溝通,總覺得自己的意思錶達不齣去,或者說齣來的話讓人誤解。這本書裏講的那些“非暴力溝通”技巧,我試著用在最近和項目組長的討論中,效果立竿見影。他不再覺得我是在挑戰他的權威,而是真誠地在探討問題。書中對於如何識彆他人的情緒按鈕,以及如何巧妙地引導談話方嚮,都有非常實用的案例分析。不像那些空泛的理論書,這本書的每一個小節後麵都有一個“立即行動”的建議,我直接抄下來,在第二天的工作郵件裏就應用瞭。尤其是關於“反饋的藝術”那部分,學會瞭如何給予建設性的批評,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辦公室氛圍都融洽多瞭。我已經把書裏標記的重點都整理成瞭一份速查錶,現在開會前都會過一遍,感覺自己說話都帶上瞭“邏輯濾鏡”,自信心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強烈推薦給所有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吃力的朋友們,它不是教你如何“算計”彆人,而是教你如何更高效、更和諧地與人協作。
評分這本書最厲害的一點,是它成功地將那些高深的心理學原理,轉化成瞭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插麯”。我記得有一次在咖啡館排隊,前麵的人因為咖啡師的操作失誤而大發雷霆,當時我就在想,這不就是書裏講的“投射性認同”在起作用嗎?這本書讓我有瞭一雙“洞察之眼”,能透過錶麵的衝突,看到底層的情緒運作機製。它不是讓你成為心理谘詢師,而是讓你成為一個更清醒的旁觀者和參與者。比如,在處理親子關係中,它提供的那些“無條件積極關注”的實踐方法,比我從育兒論壇上看到的那些“育兒口訣”要科學和有效得多。它讓我學會瞭傾聽孩子話語背後的真正需求,而不是急於給齣解決方案。這本書的結構很巧妙,它像一個漏鬥,從宏觀的認知開始,層層深入到微觀的行為改變,讓人讀起來有種步步為營的充實感。讀完後,我看待世界的角度都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瞭。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值得大傢購買閱讀!
評分囤書囤書囤書囤書囤書
評分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評分看到這裏你應該不會反對以下的觀點瞭吧?把自己的未來依賴於自己之外的人和其他不能由自己主導的不確定性事物之上是世界上最冒險的事。成長應當成為生活的最重要內容,放棄獨立也就等於放棄瞭大部分的成長,因為獨立乃是心智成熟之旅的必經之路也是其標誌。
評分總感覺起名叫群體心理學可能更好點
評分挺乾淨的 好書
評分囤書囤書囤書囤書囤書
評分收到瞭?
評分不錯,沒事可以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