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疏义(套装上下册)

广雅疏义(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钱大昭 著,黄建中,李发舜 校
图书标签:
  • 古籍
  • 词典
  • 语言学
  • 汉字
  • 训诂
  • 广雅
  • 古代汉语
  • 工具书
  • 文献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8398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590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05
套装数量:2
字数:7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广雅》是魏张揖为广补《尔雅》而做的一部语词释义专书,《广雅疏义》则是清人钱大昭对《广雅》进行疏释研究的一部专书。该书广引书证对《广雅》所释之字加以疏释和勘误,并以其引书之广博、疏释之明确、行文之简要等成为乾嘉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中华书局版《广雅疏义》以日本静嘉堂本为底本进行标点校改,于文字之错夺衍倒,屡有諟正;于文义未安之处,时下己见;于疑难未明之处,则录以存说。是一部高质量的整理本《广雅疏义》。

作者简介

  钱大昭(1744—1813),清朝学者。字晦之。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钱大昕之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从学于其兄,时有“两苏”之比。参加校录四库全书、学问渊博,于经、史皆有造诣。


  黄建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他与李发舜教授合作点校的《方言笺疏》一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广雅疏义》是黄、李二先生点校的又一力作。

目录

點校前言

廣雅疏義序 (桂馥)

上廣雅表 (張揖)

卷第一

釋詁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第六

卷第七

卷第八

卷第九

釋言第二

卷第十

卷第十一

釋訓第三

卷第十二

釋親第四

卷第十三

釋宫第五

釋器第六

卷第十四

卷第十五

卷第十六

釋樂第七

卷第十七

釋天第八

卷第十八

釋地第九

釋丘第十

釋山第十一

釋水第十二

卷第十九

釋艸第十三

釋木第十四

卷第二十

釋蟲第十五

釋魚第十六

釋鳥第十七

釋獸第十八

釋嘼第十九

附録 清史稿·錢大昭傳��

音序索引 ��

筆畫索引

精彩书摘

  《广雅疏义(套装上下册)》:
  灼、怛者,方言(第一)文。上之药切,下当割切。玉篇:「恂,痛也。」说文:「怛,惨也。」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兮」,传:「怛,伤也。」孔疏:「怛者,惊痛之言,故为伤也。」宋玉风赋,:「中心惨怛。)哀者,周书大诰:「允蠢鳏寡,哀(哉)!」豳风破斧云:哀我人斯。」慯者,式谅切。玉篇「慯,痛也」,本此。痨、毒者,方言(第三一:「凡饮药傅药而毒,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自关而西谓之毒。」陆机叹逝赋呈母娱情而寡方」、阮籍咏怀诗「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善注并引此文。僭者,说文心部义也。小雅十月之交云:「胡僭莫惩。」庄子庚桑楚篇:三(莫僭于志,镁娜为下。」蛆者,玉篇「蛆,痛也,姜也」,本此。杰者,楚革切。方言(第二)「憡,痛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或曰僳」,郭注:「僭憡,小痛也。」瘌者,方言(第三):「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瘌,痛也。」姜、蠢者,玉篇:「姜,痛也。亦作(蠢)。」案:姜,汉书田儋传作「蠢」,是二字通用。
  ……

前言/序言


《广雅疏义》是一部传世已久的汉语词典,旨在解释古代文献中出现的生僻字词,梳理词义的演变脉络,以及考证其本源。本套书共分为上下两册,内容详实,考据严谨,是中国古代字典史上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古代汉语、古代文化、古代历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一册:溯源与释义 本册主要收录了《广雅》的正文,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疏释。 一、《广雅》原文梳理与分析 《广雅》一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训诂类辞书之一,相传为汉代张揖所撰,但学术界对此尚有争议。本书首先对《广雅》原文进行了严谨的校勘与整理,力求还原其最原始的面貌。原文的体例,是将字词按意义类别进行编排,如“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每一类下又包含若干条目,对每个字词都给出了其含义、同义词、异义词,以及引用的古籍作为例证。 本书对《广雅》的原文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其编纂的逻辑和思想。例如,在“释诂”篇中,张揖广泛收录了同义的词语,并加以解释,这体现了古人对汉语词汇丰富性的认识。在“释言”篇中,则侧重于解释虚词和常用语,对于理解古文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至关重要。“释训”篇则偏重于解释字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展现了古汉语词汇的灵活性。“释亲”篇则聚焦于亲属称谓,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的组织结构。“释宫”和“释器”篇则分别对古代建筑和器物进行名词解释,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的侧面。 二、精细疏释,层层剥茧 本书的精髓在于其“疏义”部分。对于《广雅》原文中的每一个字词,编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释。这种解释并非简单的同义替换,而是多维度的考证。 1. 本义与引申义的辨析: 许多字词在古代有着核心的本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又产生了引申义、比喻义等。本书会追溯字词的本源,区分其不同的用法,并用丰富的古代文献作为例证,说明其义项的演变过程。例如,一个字可能既可以表示“行走”,又可以引申为“发展”、“进步”,本书会清晰地勾勒出这种意义的转移路径。 2. 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 古汉语中同义词、近义词非常丰富,细微的差别往往影响表达的准确性。本书会详细梳理《广雅》中收录的同义词、近义词,并辨析它们在意义、用法、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这对于精确理解古文的细微之处大有裨益。例如,“言”、“语”、“说”、“道”等表示“说话”的词,各有侧重,本书会一一加以辨明。 3. 异义词的区分: 有些字词表面相似,但意义却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本书会特别指出这些易混淆的异义词,并加以区分,避免产生误读。 4. 引经据典,佐证考证: 每一个解释都离不开例证。《广雅疏义》引用了大量的先秦、两汉时期的经典著作,如《诗经》、《尚书》、《易经》、《论语》、《孟子》、《庄子》、《史记》、《汉书》等,将这些例证融入到对字词的解释中,既证明了解释的准确性,也展示了字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实际应用。编者会仔细分析这些例证,说明字词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从而加深读者对字词的理解。 5. 追溯字源,探究本末: 在可能的情况下,本书还会对字词进行字源的追溯,探讨其字形、字音、字义的演变。虽然《广雅》本身并非以字源学为主,但通过对字词的解释,可以间接窥探到古代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三、文献价值的再现 本册的内容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扇了解古代社会风貌的窗口。 语言研究的宝库: 对于研究汉语词汇史、词义演变、方言学等领域的学者而言,本书提供了海量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这些古代词汇的梳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汉语在漫长历史中的发展轨迹。 古代文化研究的基石: 许多词语的含义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社会习俗、宗教信仰、思想观念紧密相关。通过解释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对官职名称、礼仪用语、祭祀词汇的解释,能够帮助我们还原古代的社会结构和精神世界。 古典文献解读的利器: 对于阅读古代典籍的读者而言,本书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翻阅本书,不仅能得到准确的解释,还能了解其引申含义和用法,从而更流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 第二册:拓展与深化 本册是对第一册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涵盖了更多的考证、校订以及对《广雅》本身的研究。 一、疑难字词的深度考证 《广雅》作为一部早期的辞书,虽然成就斐然,但难免存在一些疏漏或存在争议之处。本册对于《广雅》中一些尤为疑难、争议较大的字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考证。 1. 多方印证,求诸古籍: 对于一些字词的解释,本册会搜集更多不同来源的古籍,从多个角度进行印证。如果《广雅》的解释与其他古籍存在差异,会详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例如是由于古籍流传过程中的讹误,还是由于时代、地域的语言差异。 2. 音韵考校,兼顾音义: 汉语的音韵是理解字义的重要线索。本册在解释字词时,会适当引入古代音韵学的知识,分析字词的古音,并考察音韵与字义之间的关联。例如,一些同音或近音的字词,可能在意义上存在某种联系。 3. 字形演变与字义的关联: 关注字形的变化如何影响字义的理解。例如,一些异体字可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或者同一字在不同时期的字形差异,也会影响其意义的理解。 二、校订与补遗 在对《广雅》进行疏释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广雅》原文的错误或遗漏。本册会根据大量的古籍进行校订,并对一些重要的遗漏进行补白。 1. 《广雅》原文的校勘: 经过前人的不断校勘,《广雅》的版本也日益精良。本册在疏释的过程中,会结合当前最权威的《广雅》版本,指出可能存在的文字讹误,并根据其他古籍的证据进行校订。 2. 补充遗漏的字词: 《广雅》虽然包罗万象,但不可能涵盖所有古代词汇。本册会根据在疏释过程中遇到的,但在《广雅》中未收录的重要字词,进行必要的补充解释,以期更加全面地反映古代汉语的面貌。 三、《广雅》版本与流传研究 除了对《广雅》内容的疏释,本册还深入探讨了《广雅》本身的版本流传问题。 1. 《广雅》的版本考: 《广雅》自问世以来,经过了多次的刻印和流传,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本册会简要介绍《广雅》的主要版本,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为读者选择参考版本提供依据。 2. 《广雅》的历代研究概述: 《广雅》历来受到学者的重视,后世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注疏、考订。本册会简要回顾历代学者对《广雅》的研究成果,介绍其中重要的注本和学术观点,使读者对《广雅》的研究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 《广雅》在中国古代辞书史上的地位: 将《广雅》置于中国古代辞书发展的脉络中进行考察,分析其在中国辞书史上的开创性贡献和深远影响。例如,它对后世辞书的编纂体例、训诂方法等方面产生的启示。 四、应用价值的进一步拓展 本册的内容使得《广雅疏义》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文献校订的参照: 对于整理和校订其他古代文献的学者而言,本书提供的关于词义考证的详实材料,可以成为重要的参照。 古代思想史的解读: 词语的含义往往承载着当时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通过对词语的深入解读,可以更清晰地揭示古代思想的发展脉络。 汉学研究的必读之作: 对于从事汉学研究的海外学者而言,本书是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必读之作,为他们提供了最权威、最详实的汉语词汇解释。 总结 《广雅疏义》(套装上下册)不仅是一部工具书,更是一部集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文化学于一体的学术巨著。它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展现了古代汉语词汇的丰富内涵,勾勒了词义演变的清晰脉络,考证了字词的本源,并对《广雅》本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无论是对古代语言文字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致力于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启发。它犹如一座宝藏,等待着有心人去发掘和探索。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装帧精美,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因为我对古代典籍的阅读一直有些畏难情绪,总觉得晦涩难懂。可是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处理得非常人性化,那些复杂的古文字旁边都有清晰的解释,让阅读的障碍大大降低了。我花了周末的时间仔细研读了开篇几章,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与古人的智慧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那种求知若渴的感觉又回来了,我很久没有如此沉浸在一本书里了。尤其是一些关于古代风俗和物产的描述,写得细致入微,简直就是一本活的历史教科书。我甚至开始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想要把书里提到的内容都弄个明白。这本书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知识的罗列,更在于它激发了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和探索欲。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传统文化有热情的朋友们。

评分

说实话,这套书的装帧虽然不错,但内容上的阅读体验倒是让我有些纠结。我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它更像是一本专业的参考工具书,而不是供人休闲阅读的读物。它里面的内容密度非常大,几乎每一个字都承载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和考证过程。我尝试着在睡前翻阅,结果没过多久就开始犯困,因为你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引文和注释。当然,如果把精力集中起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妙处自然会显现。我发现书中对一些古代生活细节的描摹,比如当时的衣食住行,远比教科书上的描述要生动和具体得多。但这也要求读者本身对历史有一定的基础认知,否则很容易在海量的细节中迷失方向。它更适合在书桌前,配合笔记和放大镜,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查阅,而不是在沙发上轻松翻阅。

评分

购买这套书完全是出于对“正本清源”的追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知识都经过了太多次的二手传播,难免失真。这套《广雅疏义》让我有机会直接面对古代文献的“原始面貌”,并通过精良的注释,去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和表达的。它给我的感受是,知识的传承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书中的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了千锤百炼,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对古代哲学思想的阐释部分,那种逻辑推演的精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严谨的学术对话,它不断地挑战你已有的认知,逼迫你去重新审视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能提升一个人的思维深度和批判性阅读能力,是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绝佳选择。

评分

这套书的价值,简直是无价之宝。作为一名业余的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梳理古代文献脉络的工具书,市面上那些汗牛充栋的古籍往往让人望而却步。但是这本《广雅疏义》,简直是我的“救星”。它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地剖析了古代文献中的疑难杂症。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考据上的严谨态度,每一个推断都有据可查,让人读得心服口服。我翻阅了其中关于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词汇解释,发现它不仅提供了字面意思,还深入挖掘了词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这种深度分析是其他很多工具书所不具备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看问题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了。如果你是严肃的学术研究者或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度钻研的需求,这套书绝对是案头必备的“镇山之宝”。

评分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文物展览中,听专家提到了这本书的重要性,才决定入手这套上下册的。拿到手后,我最直观的感受是,这套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个领域的疏解,而是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整个古代知识体系的大门。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地方志和方言的追溯,那种“寻根”的感觉非常奇妙。作者的笔触冷静而客观,既没有过度美化古代,也没有一味贬低,而是用一种近乎科学的态度去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在我看来,阅读它需要的是耐心和时间,就像在田野里考古一样,需要一点点地挖掘才能发现真正的宝藏。如果你只是想快速了解一些皮毛知识,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渴望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根基,那么它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读物。

评分

很好很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广雅》是魏•张揖(字稚让,清河人)为广补《尔雅》所作的一部语词释义专书。清•王念孙在其《广雅疏证•叙》中说:“其自《易》、《书》、《诗》、《三礼》、《三传》经师之训,《论语》、《孟子》、《鸿烈》、《法言》之注,《楚辞》、《汉赋》之解,谶纬之记,《仓颉》、《滂喜》、《方言》、《说文》之说,靡不兼载。盖周、秦、两汉古义之存者,可据以证其得失;其散逸不传者,可藉以窥其端绪。则其书之为功于诂训也大矣。”

评分

正版

评分

钱大昭,钱大昕弟,大手笔。可惜印装低劣,上下两册,查看极不方便。这样的书,应该出精装本,一册搞定。

评分

还以为会是影印本,不过整理本也挺好的,看起来舒服

评分

还以为会是影印本,不过整理本也挺好的,看起来舒服

评分

书内容好发货快,就是价格不实在,刚买了就降了几十块,京东水是越深越深。而且还是发的旧兮兮的货,真是够了

评分

正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