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快认指南(套装上下册)

中草药快认指南(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重建,裴华 著
图书标签:
  • 中草药
  • 中药
  • 药用植物
  • 图鉴
  • 识别
  • 养生
  • 保健
  • 传统医学
  • 药材
  • 速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ISBN:97875443651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89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认药:高清全彩图解×快认指南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书所载的各种药物中,精选出400种现今仍常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草药。在快认指南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种中草药的关键形态特征,包括对其植株、花、果实、种子的描述。配以自然生境下的高清全彩图片,特征明显、易辨易识。
  ★懂药:别名×来源×生境×采收×功用×验方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400种中草药的别名、来源、生境、采收、功用、验方都以准确的语言进行介绍,更加简单易懂,让每个读者都能懂药。
  ★用药:古方今用,更符合现代养生保健
  1000余种验方中有各种实用而又简单的中草药家用养生方法,煮粥、煲汤、泡酒、外敷等,更符合现代养生保健的需要,真正将中草药带进大家的生活。

内容简介

  ★中草药
  我国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草药是中医预防治疗疾病所使用的独特药物,也是中医区别于其他医学的重要标志。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
  中草药作为天然药物,准确识别是合理使用中草药的前提。为了更好地普及和应用中草药,继承和发掘中国医药文化遗产,使中草药在防治疾病中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我们本着安全、有效、简便、经济、易找、实用的原则,选择了民间常用且疗效确切的中草药品种,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编写了《中草药快认指南》一书。
  ★快认指南×高清全彩配图
  准确简练的植物生态特征,配以400余幅高清彩图完美呈现,易辨易识;
  ★内容精编,结构精巧,全彩配图,完美呈现
  全书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400余种常用中草药,每种中草药介绍别名×来源×生境×采收×功用×验方;1000余种验方,古方今用,更符合现代养生保健
  ※别名:方便将民间流传的别称与标准药名对应起来
  ※来源:参考现代植物学中对植物种属的定位,更加科学
  ※生境:标明草药的生长环境,更有利于在自然生境中辨识药物。
  ※采收:指出每种中草药上品的性状,有利于读者鉴别。
  ※功用: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并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在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了解之后,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验方:精选了民间广为流传且确有疗效的单方、验方。古方今用,寓医于食!药膳走进厨房,全家享安康!

目录

(上卷)
解表药·发散风寒
麻黄…………………………………2
桂枝…………………………………4
紫苏梗………………………………6
生姜…………………………………8
香薷………………………………10
荆芥………………………………12
防风………………………………14
羌活………………………………16
白芷………………………………18
细辛………………………………20
藁本………………………………22
苍耳子……………………………24
辛夷………………………………26
葱白………………………………28
解表药·发散风热
薄荷………………………………30
牛蒡子……………………………32
菊花………………………………34
蔓荆子……………………………36
柴胡………………………………38
升麻………………………………40
葛根………………………………42
淡豆豉……………………………44
木贼………………………………46
清热药·清热泻火
石膏………………………………48
知母………………………………50
芦根………………………………52
天花粉……………………………54
淡竹叶……………………………56
鸭跖草……………………………58
栀子………………………………60
夏枯草……………………………62
决明子……………………………64
谷精草……………………………66
密蒙花……………………………68
青葙子……………………………70
清热药·清热燥湿
黄芩………………………………72
黄连………………………………74
黄柏………………………………76
龙胆………………………………78
秦皮………………………………80
苦参………………………………82
白鲜皮……………………………84
清热药·清热解毒
黄芩………………………………72
黄连………………………………74
黄柏………………………………76
龙胆………………………………78
秦皮………………………………80
苦参………………………………82
白鲜皮……………………………84
清热药·清热解毒
金银花……………………………86
连翘………………………………88
穿心莲……………………………90
大青叶……………………………92
板蓝根……………………………94
青黛………………………………96
蒲公英……………………………98
紫花地丁…………………………100
野菊花……………………………102
拳参………………………………104
漏芦………………………………106
土茯苓……………………………108
鱼腥草……………………………110
大血藤……………………………112
射干………………………………114
山豆根……………………………116
马勃………………………………118
青果………………………………120
锦灯笼……………………………122
木蝴蝶……………………………124
白头翁……………………………126
马齿苋……………………………128
鸦胆子……………………………130
半边莲……………………………132
白花蛇舌草………………………134
白蔹………………………………136
九头狮子草………………………138
臭草………………………………140
了哥王……………………………142
四季青……………………………144
朱砂根……………………………146
杠板归……………………………148
万年青根…………………………150
佛甲草……………………………152
蟛蜞菊……………………………154
翻白草……………………………156
大蒜………………………………158
冬凌草……………………………160
天葵子……………………………162
土贝母……………………………164
菥蓂………………………………166
功劳木……………………………168
三颗针……………………………170
清热药·清热凉血
地黄………………………………172
玄参………………………………174
牡丹皮……………………………176
赤芍………………………………178
紫草………………………………180
路边菊……………………………182
救必应……………………………184
清热药·清虚热
青蒿………………………………186
白薇………………………………188
地骨皮……………………………190
银柴胡……………………………192
泻下药·攻下
大黄………………………………194
芦荟………………………………196
泻下药·润下
火麻仁……………………………198
郁李仁……………………………200
泻下药·峻下逐水
甘遂………………………………202
商陆………………………………204
牵牛子……………………………206
千金子……………………………208
祛风湿药·祛风寒湿
独活………………………………210
威灵仙……………………………212
川乌………………………………214
草乌………………………………216
木瓜………………………………218
伸筋草……………………………220
祛风湿药·祛风湿热
秦艽………………………………222
豨莶草……………………………224
络石藤……………………………226
九里香……………………………228
野木瓜……………………………230
祛风湿药·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232
桑寄生……………………………234
狗脊………………………………236
千年健……………………………238
鹿衔草……………………………240
(下卷)
化湿药
广藿香……………………………244
佩兰………………………………246
苍术………………………………248
厚朴………………………………250
砂仁………………………………252
草豆蔻……………………………254
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
茯苓………………………………256
薏苡仁……………………………258
猪苓………………………………260
泽泻………………………………262
香加皮……………………………264
广金钱草…………………………266
三白草……………………………268
利水渗湿药·利尿通淋
车前子……………………………270
滑石………………………………272
川木通……………………………274
瞿麦………………………………276
萹蓄………………………………278
地肤子……………………………280
石韦………………………………282
灯心草……………………………284
利水渗湿药·利湿退黄
茵陈………………………………286
金钱草……………………………288
虎杖………………………………290
垂盆草……………………………292
鸡骨草……………………………294
温里药
干姜………………………………296
肉桂………………………………298
吴茱萸……………………………300
小茴香……………………………302
八角茴香…………………………304
丁香………………………………306
高良姜……………………………308
花椒………………………………310
荜茇………………………………312
荜澄茄……………………………314
理气药
陈皮………………………………316
化橘红……………………………318
枳实………………………………320
木香………………………………322
沉香………………………………324
川楝子……………………………326
乌药………………………………328
荔枝核……………………………330
香附………………………………332
佛手………………………………334
香橼………………………………336
玫瑰花……………………………338
娑罗子……………………………340
大腹皮……………………………342
刀豆………………………………344
消食药
山楂………………………………346
莱菔子……………………………348
鸡内金……………………………350
驱虫药
使君子……………………………352
苦楝皮……………………………354
槟榔………………………………356
鹤虱………………………………358
榧子………………………………360
止血药·凉血止血
大蓟………………………………362
地榆………………………………364
槐花………………………………366
侧柏叶……………………………368
白茅根……………………………370
止血药·化瘀止血
三七………………………………372
茜草………………………………374
蒲黄………………………………376
止血药·收敛止血
白及………………………………378
仙鹤草……………………………380
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
川芎………………………………382
延胡索……………………………384
郁金………………………………386
姜黄………………………………388
夏天无……………………………390
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
丹参………………………………392
红花………………………………394
益母草……………………………396
泽兰………………………………398
川牛膝……………………………400
鸡血藤……………………………402
王不留行…………………………404
凌霄花……………………………406
活血化瘀药·活血疗伤
马钱子……………………………408
自然铜……………………………410
儿茶………………………………412
三棱………………………………414
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
半夏………………………………416
天南星……………………………418
旋覆花……………………………420
白前………………………………422
化痰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
川贝母……………………………424
浙贝母……………………………426
瓜蒌………………………………428
竹茹………………………………430
前胡………………………………432
桔梗………………………………434
胖大海……………………………436
海藻………………………………438
化痰止咳平喘药·止咳平喘
杏仁………………………………440
百部………………………………442
马兜铃……………………………444
桑白皮……………………………446
葶苈子……………………………448
洋金花……………………………450
银杏叶……………………………452
罗汉果……………………………454
安神药·养心安神
酸枣仁……………………………456
灵芝………………………………458
合欢皮……………………………460
远志………………………………462
平肝息风药·平抑肝阳
石决明……………………………464
罗布麻叶…………………………466
平肝息风药·息风止痉
珍珠………………………………468
钩藤………………………………470
天麻………………………………472
地龙………………………………474
全蝎………………………………476
石菖蒲……………………………478
安息香……………………………480
补虚药·补气
人参………………………………482
西洋参……………………………484
党参………………………………486
太子参……………………………488
黄芪………………………………490
白术………………………………492
山药………………………………494

《草本集萃:寻踪觅迹的绿色智慧》 第一卷:寻味山野——田间地头与寻常巷陌的药用植物 在这本厚重的《草本集萃:寻味山野》中,我们邀您一同踏上一场回归自然的探索之旅,深入田间地头,穿梭于寻常巷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宝藏。本书并非是一本枯燥的图鉴,而是一部充满温度的野外笔记,是作者多年来跋涉于山川田野,用心观察、细致触摸,与无数民间智慧碰撞交织的结晶。 开篇,我们便为您铺展一幅生动的画卷: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露珠在草叶尖上闪烁,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植物混合的清新气息。您将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广袤的麦田,认识那些默默生长却有着神奇功效的野草;您会漫步在山坡上,辨识那些攀援而上、汲取天地精华的藤本植物;您也会流连于村庄的边缘,发现那些根植于农家院落,却承载着千年治病经验的草本。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拘泥于传统的植物分类,而是以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展现草药的魅力。我们将那些耳熟能详、却又常常被忽视的植物一一呈现:比如,那遍布田埂路边的“马齿苋”,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清热解毒的良药;那在墙角默默绽放的“蒲公英”,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却拥有着消肿散结的神奇力量;还有那在夏日里随处可见的“车前草”,它那不起眼的叶子,却能利尿消肿,对症多种病痛。 在“寻味山野”的篇章里,我们着重于那些在自然环境中野蛮生长,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我们会详细介绍它们的生长习性、识别要点、最佳采摘时节,以及它们在民间流传的各种用途。我们不仅仅是教您如何“认”这些草药,更是带您“懂”它们。例如,当您看到一片“艾草”时,我们不会只告诉您它是可以用来艾灸的,我们还会带您了解它为何能散寒止痛,它的哪些成分在发挥作用,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人们又是如何巧妙地利用它的。 本书的描述语言力求生动形象,避免生硬的学术术语。我们会用“叶片像锯齿一样锋利”、“根须如同老人的胡须”、“花朵像小星星一样闪烁”等比喻,帮助您在脑海中勾勒出植物的形态。同时,我们还会穿插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传说,讲述古人如何发现这些草药的功效,以及在困境中,这些植物如何成为人们的救命稻草。 “寻味山野”的每一章节都如同一次精心设计的户外课堂。我们不仅关注植物本身,还会探讨它们所处的生态环境,以及它们与周边生物的相互关系。您将了解到,为何某种草药只生长在特定的土壤里,为何在雨水充沛的年份,它的药效会格外显著。这种全方位的视角,能让您对草药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深知,辨识草药最关键的一步在于亲眼所见、亲手触摸。因此,在书中,我们尽可能地提供了清晰、真实的图片,并附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指导您如何观察植物的叶形、花色、果实、茎秆以及根部特征。我们鼓励读者走出家门,带着本书,去田野里、去山林中,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植物进行对照。 此外,“寻味山野”还包含了大量的民间验方和实用技巧。这些方子大多源自于淳朴的乡野经验,简单易行,却往往能解决一些日常的健康小问题。比如,用“车前草”煮水喝,可以缓解尿路感染;用“鱼腥草”捣烂外敷,可以治疗疮疖。我们强调的是一种“就地取材,回归自然”的健康理念,让您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能守护自身的健康。 本书的结构也经过精心安排,力求循序渐进。我们从最常见、最容易辨识的草药开始,逐渐引入一些稍显复杂,但同样重要的植物。每一类草药的介绍,都会包含其俗名、学名、形态特征、生长环境、药用部位、主要功效、炮制方法以及经典验方等多个维度。我们力求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核心的知识。 《草本集萃:寻味山野》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草药的书,它更是一扇通往自然的大门。它唤醒您内心深处的童真,让您重新审视身边的世界,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与智慧。当您学会辨识一片叶子,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和功效时,您会发现,您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您对生命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第二卷:溯本求源——从古籍智慧到现代应用的草药百科 《草本集萃:溯本求源》将带您进行一场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的草药知识探索。如果您曾在“寻味山野”中对那些触手可及的草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在这一卷中,我们将带您溯本求源,深入了解草药的源头,探寻它们在中华医药悠久历史中的地位,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本书的开篇,便将您带入一个穿越时空的旅程。我们将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回顾草药学最古老的源头,了解那些奠定中华医药根基的经典著作。您将了解到,古人是如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总结出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那些流传千年的药物理论。我们将选取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名方,解析其组方原理,让您体会到古人智慧的精妙。 “溯本求源”更加侧重于草药的“内涵”。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关注草药的外在形态,更会深入探讨其内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疗效。我们会为您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草药,例如,人参、灵芝、枸杞、当归等,详细阐述它们被誉为“国宝”的理由,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来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 在这一卷中,我们将会引入更多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草药。我们会结合现代药理学和植物化学的研究成果,为您揭示一些草药的“神秘面纱”。例如,某种草药中的特定成分,是如何发挥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的;它又是如何通过靶向特定的疾病机制,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我们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您理解这些复杂的科学概念。 本书的重点之一,便是对一些常见病症的草药治疗方案进行梳理和介绍。我们将针对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失眠、皮肤问题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困扰,列举出切实有效的草药方剂。我们会详细说明每味草药的用量、炮制方法,以及服用的注意事项,并根据古籍记载和现代研究,分析其疗效的科学依据。 “溯本求源”还包含了对草药炮制的详细讲解。炮制是中医药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炮制方法,如炒、炙、煨、蒸、煮等,并解释这些方法对草药药效的影响。例如,蜂蜜炙的当归,其活血行血的功效会增强;盐炙的知母,其清热泻火的作用会更加突出。 此外,本书还探讨了草药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差异。我们会关注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草药,以及它们在传统医学中的独特地位。这部分内容,将极大地拓展您的视野,让您领略到中华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我们还设计了“草药疑难解答”和“草药鉴别误区”等栏目。我们会针对一些读者在学习草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提供专业的解答;同时,也会指出一些常见的草药鉴别误区,避免您因为错误辨识而延误治疗或造成其他不良后果。 《草本集萃:溯本求源》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草药的百科全书,它更是一座连接古今、融汇中西的桥梁。它将带您领略中华民族在数千年与疾病斗争中积累的智慧结晶,让您更加深入地理解“药食同源”的深刻内涵,并学会如何运用这些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力量,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既能满足您对草药知识的好奇心,又能为您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指导。无论您是草药学的初学者,还是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解的爱好者,都能从中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草本集萃》,您将不仅学会识别和运用草药,更会培养一种尊重自然、珍视生命的生活态度。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之前,对它的期望值并没有特别高,只是觉得有个参考总比没有好。但拿到手之后,完全被它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征服了。从药材的根、茎、叶、花、果的细致描绘,到药用部位的清晰标注,再到辨别真伪的要点提示,都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辨别。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带着它,去户外走一走,亲自去寻找和辨认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植物。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中华传统医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专业知识匮乏,每次接触到各种药材时都感觉像是在迷雾中摸索,既想了解其功效,又不知道如何辨认。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套《中草药快认指南》(套装上下册),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翻开第一页,就被扑面而来的丰富内容和精美的插图所震撼。它不像那些枯燥的学术专著,而是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了大量中草药的知识。

评分

我一直觉得,学习中草药辨认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和细致的事情。以前也尝试过一些零散的资料,但总感觉不成体系,信息碎片化,学习效率不高。这套《中草药快认指南》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这样的“小白”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各种药材的名称和图片,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味药材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采集季节,甚至还有一些民间流传的小故事,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辨认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评分

我一直以来对中医养生都非常有兴趣,但总是觉得理论多,实践少,尤其是到了需要自己动手辨认药材的时候,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套《中草药快认指南》给了我一个非常棒的契机。它的编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图片清晰,文字精炼,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我特别喜欢它对于药材的“快速识别”部分的讲解,通过一些关键特征,就能迅速锁定目标,这对于提高辨认效率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套书不仅能满足我对于中草药知识的好奇心,更能为我的健康养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了解一些常见的中草药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对一些小病小痛,还能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套《中草药快认指南》恰好满足了这样的需求。它里面的介绍非常贴近生活,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药材都有详细的讲解。比如,我一直对身边的一些野草很感兴趣,但总是叫不上名字,也不知道它们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用途。这套书里就有不少关于这些“寻常”药材的介绍,让我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