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個心理治療難題(萬韆心理)

101個心理治療難題(萬韆心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布萊剋曼(Blackman J. S.) 著,趙丞智,曹曉鷗 譯
圖書標籤:
  • 心理治療
  • 心理學
  • 臨床心理學
  • 谘詢技巧
  • 案例分析
  • 情緒管理
  • 人際關係
  • 自我成長
  • 心理健康
  • 萬韆心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978751840911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7106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Blackman醫生的特彆之處在於,他能將非常復雜的情境問題用清晰和有條理的方式講述齣來,給接受他督導的治療師以有效的迴應,幫助其迅速理清和解決治療中的疑惑和睏難。本書凝結瞭作者40多年的心理治療和督導經驗,把常見的棘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之道呈現給瞭讀者。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Jerome S. Blackman 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師,也是美國弗吉尼亞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教授,迄今為止已經有四十多年的臨床、督導及教學經驗。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部分 簡述診斷和技術

問題1 我要說什麼話?(技術)

問題2 我什麼時候說話?(診斷)


第二部分 一般治療原則

問題3 工作聯盟與治療框架

問題4 沒有清晰問題(或“主訴”)的人

問題5 你能根據目前的問題(主訴)做齣診斷嗎?

問題6 使用藥物的時機

問題7 使用藥物治療抑鬱癥嗎?還是要設法找到抑鬱癥的心理根源?

問題8 心理治療工作的平颱圖:在什麼地方進行乾預?

問題9 交替使用支持性和解釋性技術

問題10 如何阻止人們過早退齣治療

問題11 如何處理來訪者的早期阻抗?

問題12 每次治療開始前要做什麼?


第三部分 處理不同問題的各種技術

問題13 是做“容器”,還是提供足夠的“抱持性環境”? 跟誰在一起?

問題14 他們是強迫性神經癥、邊緣性或精神分裂性的人嗎?

問題15 患有軀體疾病和轉換性癥狀的人

問題16 經濟上成功的人

問題17 高智商的人

問題18 那些習慣性遲到的人

問題19 所有酗酒者都需要參加互助會(AA)嗎?

問題20 與不同類型的酗酒者做什麼工作呢?

問題21 恃強淩弱者

問題22 拖延者(Procrastinators)

問題23 被動(懦弱)的人

問題24 “怕老婆”的男人

問題25 自我中心的人

問題26 你理解強迫觀念的意義嗎?

問題27 明顯的和不明顯的各種殘疾人

問題28 冒險的逆恐者

問題29 有特權感的老年人

問題30 性濫交的人


第四部分 處理治療內、外見諸行動的技術

問題31 什麼是邊界?

問題32 “我們做交易吧”和禮物—跨越邊界

問題33 突破邊界,色情性和色情化移情

問題34 那些斥責和言語攻擊你的人

問題35 “見諸行動者”或衝動的人

問題36 先於你就理解瞭他們自己的那些人

問題37 要你擁抱他們或想擁抱你的人

問題38 那些治療中試圖當麵脫衣服或誘惑你的人;以及那些想觸摸你的人

問題39 與你的助理聊天的人

問題40 與你的助理約會的人

問題41 行動活現:“治療中的行動者”

問題42 帶配偶進入谘詢室的人

問題43 把父母帶到治療中的人

問題44 不能準時離開谘詢室的人

問題45 指控你不關注他(她)的人

問題46 不讓治療師插嘴的人

問題47 帶著嬰兒來谘詢的女人

問題48 沉默的來訪者

問題49 在谘詢室中站著並來迴走動的人

問題50 不斷看錶的人

問題51 各種“臨彆贈言”(Parting Shots)

問題52 問你有什麼感受的人

問題53 坐在你椅子上的青少年

問題54 帶飲料進入谘詢室的人

問題55 不把大衣掛在衣架上的人

問題56 問你藉雜誌的人

問題57 不支付治療費的人

問題58 多次錯過谘詢約定的人

問題59 要求服藥的人

問題60 移動治療室傢具的人

問題61 在等候室睡覺的人

問題62 高自殺危險性的人

問題63 當單獨使用CBT無效的時候

問題64 那些與前任谘詢師有過不好經曆的來訪者

問題65 問你問題的人



第五部分 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各種反應

問題 66 什麼是反移情?與共情有何不同?

問題 67 對不忠誠之人的反移情

問題 68 順從的談話者

問題69 想弄明白你的人

問題70 對夫妻爭吵的反移情

問題 71 你不喜歡的人和不喜歡你的人

問題72 對問題的解釋不作迴應的人

問題 73 想要辦法和建議的人

問題74 盤問你理論取嚮的人

問題75 讀過你專業文章或書的人

問題76 對任何乾預都當作侵入而反應的人

問題77 當你發現自己提問太多時

問題78 威脅治療師的人


第六部分 治療性“框架”的變動和調整

問題79 在治療之外偶遇來訪者

問題80 治療師降低治療費

問題81 關於電子郵件和視頻軟件的使用

問題 82 那些讓助理聯係你的老闆們

問題83 想成為你朋友的來訪者—直接稱呼你的名字

問題84 必須乘電梯到達你辦公室的電梯恐懼癥者

問題85 想要看心理評估報告的律師與要徵求律師建議的來訪者

問題86 想要你給齣意見但正在接受其他人治療的人

問題87 因第三方施壓來做谘詢的人

問題88 以兒童為中心的谘詢

問題89 長途跋涉來做谘詢的人

問題90 如果來訪者退齣瞭國傢醫保,治療師怎麼辦?或者治療師如何在“醫保網絡”之外提供治療?



第七部分 特殊問題

問題91 反復說“你知道吧”的人

問題92 大聲清喉嚨和癔癥球

問題93 穿超短裙和(或)透明襯衫的女人

問題94 自以為是的人(Wiseguys)

問題95 你的來訪者推薦其朋友找你做谘詢

問題96 來訪者被他人操縱認為自己變瘋狂

問題97 聽起來正在與嚴重精神疾病患者約會的來訪者

問題98 寫下長長夢境的來訪者

問題99 谘詢和治療你的來訪者的傢庭成員

問題100 來訪者“不明白或不知道”:他們是在否認,還是精神病的錶現?

問題101 如何改進診斷和選擇治療技術


參考文獻/465


精彩書摘

B.關於診斷的更多知識


基本心理功能(各種自我功能)、

超我、自我力量和客體關係


AIRS,SE,ES,OR38 在本節中,我使用瞭首個字母縮寫詞,以便幫助我的學生們能記住這些最重要的心理狀態評估原則。

1. AIRS:指抽象、整閤、現實檢驗、自我-保護(Abstraction/Integration/Reality-testing/Self-preservation)四個基本心理(自主性自我)功能

在成年人當中,以下四個基本心理(自主性自我)功能中的任何一個功能都可能存在某種程度的損害(缺陷):

抽象功能(abstraction)

整閤功能(integration)

現實檢驗功能(reality testing)

自我-保護功能(self-preservation)


基本自我功能損害可以由以下原因導緻:

遺傳因素

軀體疾病

大腦組織病變

嚴重的、強烈的情感


治療師可以使用錶1中的法則,差不多像這樣:

有基本自我功能缺陷的來訪者不應該選擇解釋性治療技術;這些來訪者不具備足夠的自我力量來容受這類技術産生的效應39 關於相反的意見,請參看Rosen (1953), Boyer (1986), 和Searles (1976)。。當治療師判斷來訪者存在基本自我功能缺陷時,你的首要的治療目標是緩解他們的痛苦情緒,以便幫助他們去適應現實。

錶1 診斷法則

自我功能損害 治療原則

抽象、整閤和現實檢驗受損 服用神經阻滯劑藥物

伴隨自殺未遂(自我-保護功能受損) 增加抗抑鬱劑藥物

伴隨情感容受能力受損,導緻易激惹、睡

 眠障礙、音聯、意念飄忽、思維奔逸

 (躁狂癥狀) 增加抗躁狂藥物和/或情感穩定劑藥物

伴隨睡眠-覺醒周期紊亂 增加睡眠藥物


如果隻是經曆瞭單純創傷情境的來訪者,諸如強暴和集中營的幸存者,有些治療師可能不願意給予他們藥物治療。遭受精神創傷的來訪者(意味著淹沒性情感使他們的組織和思考功能崩潰瞭)需要支持性治療:言語錶達(情緒疏泄)和共情性理解。那些患有影響大腦功能疾病(各種中毒、嗜絡細胞瘤、大腦星狀細胞瘤)的患者首先需要治療他們的原發性軀體疾病。

在判斷力和適應性方麵(另外兩個重要自我功能)錶現齣睏難的來訪者是一個問題混閤體,有些人嚴重到不可治。盡管有些患者需要支持性治療技術(問題1和101[A]),但大多數患者的痛苦源自於引發他們錯誤行為的各種內心衝突和人格問題。治療師要探索和發現他們的移情和防禦性操作(逆恐性態度,被動性)和各種內心衝突,並去解釋它們。


2. SE:超我(Super Ego)功能(F.I.R.E.-L.I.G.H.T.S.)

超我功能缺陷可以發生在正常成年人的態度中,如錶2所列。

超我功能包括十個維度(FIRE-LIGHTS),一個成年人的超我功能中FIRE缺乏的越多:公平(Fairness)、正直(Integrity)、可信賴(Reliability)和倫理道德(Ethics),以及LIGHTS缺乏的越多:法製意識(Lawfulness)、理想(Ideals)、罪疚(Guilt)、誠實(Honesty)、信用(Trustworthiness)和羞愧(Shame),那麼他們就越多具有精神變態(或反社會)的人格特質,他們錶現齣來的問題也就越嚴重。

超我功能中具有多重維度嚴重缺陷的成年人通常是完全不可能被任何手段和技術治療的。妄想性、暴力性謀殺犯和對兒童的施虐性強奸犯,用比喻來說吧,他們罹患瞭精神疾病中已經轉移瞭的惡性黑色素瘤,完全無可救藥。他們可能有著悲慘的生活故事,可能是被其他人虐待的受害者,但是對這類道德良心嚴重損害的人還有益處的唯一幫助,那就是通過我們的矯正係統或其他專門拘留機構所提供的那種類型的拘留或監管。

有些人似乎在他們的道德良心方麵有“缺陷”(“空隙”),但實際上他們的超我並沒有問題。他們有可能是:

強迫觀念-衝動的人,他們通過一些不道德的、非法的,以及諸如此類的行為防禦性地破壞瞭他們的道德良心強加給他們的控製。(他們的“見諸行動”涉及“抵消”和“挑釁而被懲罰”,都是為瞭緩解罪疚感。)

錶2 超我十個維度(FIRE-LIGHTS)

正常超我功能 超我功能缺陷

公平(Fairness) 做決定前不考慮事實。

正直(Integrity) 與自我理想不一緻。

可信賴(Reliability) 不能履行承諾。

倫理道德(Ethics) 不能遵循知道的道德規範。

法律意識(Lawfulness) 違反社會法律。

理想(Ideals) 沒有自我目標和追求。

罪疚(Guilt) 對所犯錯誤不能自我批評

誠實(Honesty) 經常不說真話。

信用(Trustworthiness) 不能托付秘密

羞愧(Shame) 不關心其他人的意見和看法

不成熟的人(超我的各種成分還沒有完全發展齣來)—這就是關於許多青少年犯罪在法律上更加寬容的原因。40 有一首電影歌麯精彩地闡述瞭青少年行為不良的診斷和治療方法選擇的問題,即西區故事中的“警官剋虜伯”(揙fficer Krupke攊n West Side Story)。


與自戀性精神變態病理不一樣,這些人是可以被治療的。


3. ES:自我力量(Ego Strengths)

衝動控製能力的損害可以存在於以下情況中:過度肥胖、貪食癥、性成癮、藥物和酒精成癮、不忠行為、劇烈的脾氣爆發。當發現衝動控製能力存在缺陷時,通常治療會要求團體支持、支持性建議和/或認知-行為技術(諸如在治療中教會他們進行現實檢驗)。

在一些特殊的案例中,衝動性是一種防禦方式,治療師要設法與來訪者討論他們的衝動性是如何被用來緩解痛苦的。例如,治療師可以對來訪者說,“你是想用過量進食(或過量飲酒)的方式來緩解你痛苦的悲傷”(防禦抑鬱性情感)。如果來訪者把衝動性作為一種防禦手段,那麼來訪者將會體驗到一種痛苦情感被釋放(哭泣或變得悲傷)的感受,並且會更多地思考他們的痛苦。如果衝動性不是一種防禦,來訪者有可能會用類似這樣的話迴應你,“我隻是喜歡喝酒,僅此而已。”

情感容受能力的損害會引起來訪者工作和注意力集中方麵的睏難和問題。如果情感容受性存在缺陷,那麼那些其他人能夠正常承受的稍微強烈的情緒刺激,或是輕微的情緒波動,都會導緻來訪者其他自我功能的崩潰。

導緻這種情感容受能力脆弱的原因通常是童年早期安全-組織的依戀關係被破壞,或者是青春期個性化發展的失敗。

當成年人在情感容受性方麵比較脆弱的時候,他們會遭受注意集中功能的崩潰之苦,這時診斷很容易與注意缺陷障礙(ADD,一種注意能力發展遲滯的疾病)相混淆。

對於情感容受性脆弱的成年人的治療可能需要抗焦慮藥物和/或抗抑鬱劑類藥物,包容(支持性傾聽和吸收來訪者的各種感受)技術41 Bion (1963).,以及其他的支持性技術—隻要來訪者的AIRS(自主性自我功能)差不多是完整的。

包容原初思考過程(Containing primary process)是自我力量的第三個維度,當這個維度的功能受損並變薄弱時,原處思考過程中的一些象徵性意象、夢樣意象就會穿透包容並進入意識—導緻瞭“怪誕的”想法。錶達怪誕想法的患者會把治療師看作是病人和像外行一樣的人。患者原處過程闖入意識中的內容越多,他們就越需要服用神經阻滯劑藥物。通常情況下,在這類案例中,AIRS(自主性自我功能)也是受損的。


4. OR: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Warm-E.T.H.I.C.S.)功能

如果AIRS(自主性自我功能)是受損的,那麼來訪者錶現齣以下客體關係功能十個維度的睏難時,他們就需要服用神經阻滯劑類藥物和關係技術來進行處理。客體關係功能的十個維度可以縮寫為Warm-ETHICS,其代錶瞭是各個維度能力,包括:溫暖熱情(Warmth)、共情(Empathy)、信任(Trust)、抱持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身份(Identity)、親密(Closeness)、和關係中的穩定性(Stability)。

如果AIRS功能是完整的,但上麵斜體黑字部分描述的“客體關係”維度受損的話,治療師可以使用解釋技術,支持技術42 Volkan (2009).和關係技術。

關係技術包含治療師通過一些自我暴露來試圖調整來訪者在信任和情感親密維度上的弱勢功能。在為成年人提供的治療中,自我暴露可能會因為性的因素而變得復雜(來訪者會感受到治療師的自我暴露充其量是一種取笑,或者最壞的情況是治療師在嚮他們搭訕);在治療中要想理解這種復雜的互動現象,來訪者必須要具備足夠的抽象能力。

如果AIRS(自主性自我功能)和自我力量(OS)的損害不嚴重,以及客體關係功能也僅僅是輕度損害(也就是說,當來訪者的信任、共情和親密的能力隻是存在輕度或中度問題時),解釋性技術是有效的


前言/序言

譯者序


翻譯完這本書的最後一句話已經是半夜兩點多瞭!

閤上電腦,久久不能入眠!

這是一本極其有趣、好玩和有用的書!

這本書是心理谘詢和治療診斷與技術知識的珍貴寶藏!

無論你是心理谘詢與治療領域的新手,還是老鳥,這本書都非常值得齣現在你的書架上!

本書的作者Jerome S. Blackman是美國精神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師,也是美國弗吉尼亞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迄今Blackman醫師已經有四十多年的臨床治療、督導和教學培訓經驗。他也是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項目的培訓師和督導師。中國的心理谘詢和治療領域的人其實對這位醫師非常的熟悉,他迄今一共寫瞭三本關於心理治療的書籍,第一本是我們非常熟悉的《101種防禦機製》(101 Defenses:How the Mind Shields Itself),第二本是Get the Diagnosis Right: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election for Mental Disorders,第三本就是本書。如果你想瞭解更多關於Blackman醫師的信息,請登錄他的個人網站(www.jeromeblackmanmd.com)。

本書作者神奇地把心理治療的臨床理論、技術和倫理整閤在一起,並巧妙地將心理谘詢師與治療師在日常臨床操作中必須要麵對和處理的101個心理及行為問題(其實每個問題中又包含好幾個小問題)編織在一起,並列舉瞭大量的臨床案例,對臨床心理治療中的各種癥狀、診斷、技術使用、治療原則和具體問題的處理過程與所涉及的倫理道德進行瞭清晰、細緻的描述。這種編排和描述非常有助於心理谘詢師學習從臨床角度上全麵把握和處理來訪者的問題。作者在描述治療師使用一種技術處理問題時,給齣瞭使用該技術時谘詢師如何說話的例子,這也是該書的一大特點。另外,本書的另一個特色是很多詳細迴答的內容是對所舉案例的個案概念化的描述,非常有助於初學心理治療的谘詢師從中學習到如何對案例進行概念化和構想的闡述。

我認為Blackman醫師的臨床理論取嚮偏重於經典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學,所以他在臨床中比較重視自我心理功能和防禦機製的評估,當然他也很重視客體關係功能的評估,甚至在很多時候他在臨床上也使用認知行為治療的技術(CBT)。我們可以從他所著的三本書中清晰地看到他的這些臨床評估和技術使用的治療風格。對於精神分析取嚮的心理治療中的診斷原則和方法曆來都是初學者感到模糊不清和頭疼的問題,診斷問題的模糊最終導緻瞭很多初學者對個案概念化的睏難,從而影響瞭治療技術的選擇和對治療進程的把握。

2013年Blackman醫師在北京講心理防禦機製的時候,我和他談起瞭關於翻譯這本書的想法。他說他在美國教授防禦機製和精神分析診斷的課程快有30多年瞭,而且還因此得過金牌教師奬,他認為我可以翻譯本書。這就開啓瞭我們翻譯本書的艱苦曆程。

本書內容框架為七個部分。

第一部分:簡述診斷和技術。作者使用極其簡明的言語,以迴答兩個問題的形式分彆概括瞭動力學心理谘詢與治療的衝突型和缺陷型兩大診斷分類的基本診斷維度及方法,包括與這兩大診斷相對應的解釋性技術和支持性技術的特點。

第二部分:一般治療原則。作者用10個問題結閤相應的案例著重說明瞭心理治療的框架和工作聯盟的概念,以及在治療框架中的具體診斷問題和技術的選擇。

第三部分:處理不同問題的各種技術。作者選取瞭18個臨床谘詢或治療中來訪者的常見現象,諸如神經癥、邊緣性和精神病性錶現的來訪者的診斷技術和治療技術,以及拖延癥、軀體癥狀錶現、高智商的來訪者如何進行治療和處理的技術,並結閤相應案例介紹瞭作者常用的處理方式。

第四部分:處理治療內、外見諸行動的技術,也就是常說的見諸行動。無論是治療內的還是治療之外的見諸行動,都是心理谘詢師必須要處理的棘手問題。作者列舉瞭心理谘詢中常見的35個來訪者見諸行動的例子,並詳細介紹瞭處理技術和方法,諸如,各種突破邊界、禮物、色情誘惑、拖延治療時間、言語攻擊、軀體接觸等。

第五部分:治療師對來訪者的各種反應。本部分以13個問題並舉實例的方式討論瞭治療中治療師的反移情、移情和共情的現象及其處理方法,對治療師的臨床工作非常有幫助。

第六部分:治療性“框架”的變動和調整。本部分作者寫瞭12個問題再現瞭治療性框架被來訪者突破或遇到特殊情況時的處理和調整。

第七部分:特殊問題。11個問題談到瞭治療中比較罕見的問題,諸如來訪者在治療中使用口頭語、不斷清喉嚨、穿超短裙、被他人操縱的來訪者等。特彆是問題101中A問題和B問題非常重要,它們呼應問題1和2,分彆又對診斷和技術做瞭詳細、清晰的總結,對治療師非常有用。


翻譯精神分析心理治療的書確實是一種煎熬,2014年2月與萬韆心理的閻蘭編輯協商翻譯事宜並開始翻譯,期間由於臨床治療、教學、培訓和研究工作的繁忙,一直拖到現在纔完稿,所以很感謝閻蘭女士的寬容和理解。當然,盡管時間緊急,我們還是認真、仔細地研究和琢磨本書的言語風格和想錶達的內容,盡量把Blackman醫師流暢、通俗、但不失專業水準的寫作風格準確錶達齣來,這是一種痛並快樂的感受。

我邀請曹曉鷗女士翻譯本書的第五和第六部分。她是北京工業大學社工係心理學教師,是首都社會建設與社會協同管理創新中心的成員,也是精神分析取嚮心理治療師。她接受中美精神分析聯盟培訓(CAPA),也是我中挪精神分析培訓班的同學。我翻譯瞭本書的其餘部分,最後我對全書翻譯稿進行瞭統一整理和仔細校閱。

如果你是一位有經驗的心理谘詢師,相信你可以從字裏行間讀齣Blankman醫師在治療中的說話的語氣和治療態度。這部分內容是無法說齣來的,是需要你進行琢磨和體驗的。我盡量在中文的行文中把它反映齣來。當然這樣做的缺點是代入瞭我自己的主觀經驗,所以我還是建議各位谘詢師可以結閤原版英文來讀這本書。在此提醒讀者,讀本書的時候,不要有快速閱讀和走馬觀花的企圖,要仔細閱讀和思考每一句話的意思,以及這句話與前後文的聯係,甚至與相關案例和問題的聯係。對於心理谘詢行業的初學者來說,當你看不明白的時候,不要著急,召開幾個好友的讀書會進行討論也許是個好辦法。

雖然我們盡瞭最大的努力來翻譯本書,但肯定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非常歡迎大傢與我們討論有關本書的翻譯問題(zchengz@163.com)。


趙丞智

2015年10月05日於北京迴龍觀

北京曼陀海斯精神分析中心



《心之謎語:洞悉人生睏境與內在掙紮的智慧指南》 導言: 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或多或少都會遭遇一些難以言說的睏境,一些盤踞心頭揮之不去的疑惑,一些看似無解的難題。它們或許源於過往的創傷,或許來自當下的壓力,又或許是我們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的深層認知偏差。這些“心之謎語”,如同迷霧籠罩的心靈,讓我們感到迷茫、痛苦,甚至窒息。然而,正是這些挑戰,也成為瞭我們探索自我、認識世界、實現成長的契機。《心之謎語》正是這樣一本邀請你踏上自我探索之旅的指南。它不提供現成的答案,而是為你點亮前行的燈火,引導你找到解開那些復雜心結的鑰匙,讓你在理解與接納中,重拾內心的寜靜與力量。 第一部分:理解心智的運作——窺探內在世界的運行規律 我們的大腦,一個極其精密的宇宙,承載著我們的思想、情感、記憶和行為。理解它的運作方式,是解開許多心理難題的基礎。《心之謎語》將帶你深入探索心智的奧秘。 思維的模式與陷阱: 我們如何思考?我們的想法從何而來?書中會解析常見的非理性思維模式,例如災難化思考、非黑即白思維、過度概括等,並教授你如何識彆並挑戰這些思維陷阱,讓你的思考迴歸理性與客觀。它將幫助你理解,為什麼我們有時會陷入固定的思維循環,以及如何打破這種循環,擁抱更靈活、更具建設性的思考方式。 情緒的洪流與掌控: 情緒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體驗,但有時它們如同失控的野獸,將我們裹挾其中。本書將深入剖析各種情緒的産生機製,從喜悅到悲傷,從憤怒到恐懼,讓你瞭解情緒的生理和心理基礎。更重要的是,它將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你學會識彆、接納並有效地管理你的情緒,讓你不再被情緒所奴役,而是成為情緒的主人。你將學習如何區分情緒的信號,理解情緒背後可能隱藏的需求,並找到健康的宣泄和調節方式。 潛意識的力量與影響: 在我們意識的冰山之下,潛意識的海域深邃而廣闊,它默默地影響著我們的決策、行為和情感。本書將揭示潛意識在塑造我們人格、影響我們關係中的重要作用,並提供一些探索潛意識的方式,幫助你發現那些隱藏在深層的心結,理解它們對你當前生活的投射,並學習如何與潛意識和諧相處,釋放其積極的能量。 信念係統的構建與重塑: 我們的信念,如同我們心靈的操作係統,指導著我們如何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書中將探討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期望的,以及如何識彆那些限製性信念。你將學習如何有意識地構建和重塑你的信念係統,使其更加積極、支持性,從而為你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性。 第二部分:人生睏境的解析——撥開迷霧,看清前行的方嚮 生活中,我們麵臨著形形色色的睏境,這些睏境往往纏繞著復雜的情感和認知糾葛。本書將深入剖析這些常見的人生難題,為你提供洞察的視角和應對的智慧。 人際關係的迷宮: 親密關係、傢庭關係、職場關係……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充滿瞭微妙與挑戰。本書將解析溝通的障礙、衝突的根源、依戀的模式,幫助你理解在關係中為何會産生誤解、隔閡與痛苦。你將學會如何建立健康的界限,如何進行有效而富有同理心的溝通,如何處理衝突,以及如何培養更深厚、更和諧的人際聯結。 自我認知的鴻溝: “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對自我的認知,是我們一生都在探索的課題。本書將幫助你識彆那些阻礙你認識真實自我的誤區,例如社會期望的束縛、過去的經曆帶來的陰影。你將學習如何擁抱不完美,如何發展自我同情,如何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找到穩定的自我價值感,並活齣真實的自我。 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 麵對職業選擇的迷茫,工作中的壓力與倦怠,以及對未來發展的焦慮,都是現代人普遍麵臨的挑戰。本書將幫助你審視你的職業價值觀,理解工作與個人幸福的聯係,並提供應對職場壓力的策略,幫助你在職業生涯中找到意義與滿足感,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貢獻的平衡。 情緒失調的漩渦: 長期處於焦慮、抑鬱、易怒等情緒狀態,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本書將深入探討情緒失調的成因,並介紹多種能夠幫助你走齣情緒漩渦的心理學方法,包括正念練習、認知行為技巧等,讓你能夠有效地管理情緒,重建內心的平衡。 創傷的陰影與療愈: 過去的創傷,無論大小,都可能在我們的內心留下深刻的印記,影響著我們的現在。本書將以溫和而充滿力量的方式,探討創傷的本質,以及它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將引導你走嚮療愈的道路,幫助你理解和處理創傷帶來的痛苦,釋放被束縛的情感,重新找迴生活的掌控感和希望。 第三部分:內在成長的階梯——汲取智慧,活齣更完整的自己 認識問題是第一步,而真正的進步在於成長。本書將為你提供踏上內在成長之路的工具和方法,讓你在實踐中不斷蛻變。 接納與自愛: 很多時候,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對自身的評判和不接納,會讓我們陷入無盡的痛苦。本書將強調接納的力量,包括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過往,以及最重要——接納和愛自己。你將學習如何培養自我同情,如何停止自我攻擊,如何在內心建立一個真正支持你的聲音。 應對變化與不確定性: 生活充滿瞭變化,而我們常常對不確定性感到恐懼。本書將教你如何在變化中保持韌性,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找到機遇,如何培養適應能力,讓你能夠更從容地麵對生活的挑戰。 尋找意義與目標: 當我們感到迷茫時,往往是因為失去瞭生活的方嚮。本書將引導你探索生命的意義,發現內心的驅動力,並設定有意義的目標。你將學習如何將你的價值與行動相結閤,如何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體驗到真正的滿足感。 培養積極心態與幸福感: 積極心態並非盲目樂觀,而是以一種更具建設性的視角看待生活。本書將介紹科學證明有效的培養積極心態和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包括感恩練習、投入地進行活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等,讓你能夠體驗到更多積極的情緒,並建立持久的幸福感。 邁嚮成熟與智慧: 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它意味著我們能夠以更成熟、更智慧的方式來麵對生活。本書將鼓勵你持續學習,不斷反思,在每一次經曆中汲取教訓,從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活齣更充實、更有力量的生命。 結語: 《心之謎語》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是一份邀請,邀請你走進自己的內心,與那些未解的謎題溫柔對話,與那個一直渴望被理解的自己深度連接。它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內在的智慧和力量去解開那些看似棘手的難題。通過這本書,你將獲得的是一種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應對生活挑戰的新視角和新方法。它希望你能在這段自我探索的旅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擁抱更加平靜、更有意義的人生。讓這本書成為你心靈旅程中的忠實夥伴,陪伴你一起,撥開迷霧,走嚮光明。

用戶評價

評分

從排版和字體上看,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似乎是經過精心設計的,這在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心理類書籍中至關重要。我關注的重點在於作者的敘事風格是否流暢且富有感染力。我個人非常反感那種生硬地將理論名詞堆砌在一起的寫作方式,讀起來像在啃乾巴巴的教科書。理想狀態是,作者能用生動的案例或富有哲理的筆觸,將那些復雜的心理動力學原理潤物細無聲地融入到讀者的心智中。如果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一種思維的拓展,那麼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齣瞭信息傳遞本身,它成為瞭一種啓發智慧的體驗。

評分

我對於“難題”這個詞的理解是,它通常意味著現有的認知框架已經無法解決當前的問題。因此,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如何修復”的指導,更重要的是提供“如何理解”的全新範式。例如,某些我們視為“病態”的行為模式,在特定的情境下是否可能是一種生存策略的殘留?這本書是否能引導讀者跳齣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去欣賞那些看似不完美的部分?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讓讀者在尋求解決方案的同時,也學會與自己的不完美和諧共處。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智慧,是衡量一本優秀心理書籍的關鍵標準。

評分

坦白說,現在的心理學書籍市場充斥著太多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速成”讀物,它們往往隻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卻忽略瞭人性本身的深邃和麯摺。我對那種試圖用一兩句話概括復雜人性的作品持保留態度。我更偏愛那種能夠展現過程和辯證的書籍。真正的成長往往是痛苦的,需要直麵陰影。我期待這本書能深入探討那些“灰色地帶”——那些沒有絕對對錯、充滿矛盾的內心掙紮。它應該像一麵鏡子,誠實地映照齣我們在追求“正常”的過程中所付齣的代價,並提供一種更為寬容和全麵的自我接納之道。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抓人眼球,那種沉靜中帶著一絲探究的色彩,讓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翻開它。我一直對人類行為背後的復雜機製抱有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在麵對那些看似無解的情感睏境時,更渴望能找到一把通往理解的鑰匙。這本書的裝幀選材很不錯,拿在手裏有分量感,感覺是那種可以細細品讀,值得反復咀嚼的佳作。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資深的嚮導,引領我穿梭於錯綜復雜的心理迷宮,提供清晰的路徑和有力的工具,去解析那些日常生活中常常令人感到睏惑的人際互動和內在衝突。那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是閱讀這類書籍最令人嚮往的收獲。

評分

我最近在整理書架時,偶然翻到瞭這本,突然意識到自己對某些長期睏擾我的情緒模式知之甚少。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極具吸引力,它沒有故作高深地使用晦澀的學術術語,而是直截瞭當地指齣瞭普通人在麵對心理挑戰時的痛點。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視角,而不是空泛的理論說教。比如,當一個人陷入某種固執的思維定式時,到底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跳齣來?我特彆關注那種能夠立刻在生活中得到檢驗和應用的小技巧。如果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那樣,耐心地拆解每一個難題的結構,提供多維度的觀察角度,那簡直是太棒瞭。讀完之後,我希望能帶著更堅實的內心力量,去麵對生活的風浪。

評分

書很好,是新的,是正版,送貨速度也很快

評分

質量很好,價格實惠,信賴京東自營。

評分

非常厚的一本書,還沒有看,應該還不錯

評分

101

評分

很好!。。。。。。。。。。。。。。。

評分

給力

評分

很贊的理論書籍,趁著活動入手,非常劃算!

評分

做活動,疊加用券買的。比綫下劃算多瞭。送貨也快。

評分

書不錯 是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