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风靡全球的“禅绕画”又将席卷而来。作为国内关于禅绕画的系列图书,现推出第二本。
在上本《禅绕的世界》中,通过禅绕起源、禅绕风格、禅绕路径等篇章的叙述,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全面而通透的禅绕艺术世界。《禅绕的世界2:禅绕花园》侧重于禅绕图样的讲解,内涵三百个原创禅绕图样,每一个图样都凝结了原创者对生活、对传统、对美的点滴思考,这三百个图样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生活。如“中国传统类”原创图样,是这个时代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思考;又如“几何逻辑类”图样,是拥有不同脑力思维水平的创作群体对几何空间的探索和发现。除此之外,书中由女性所独有的视角,深度剖析了禅绕图样的奥秘。对禅绕图样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它们的发展态势如何,怎样为我们所用等议题做了深入的解析。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设计属于自己的新图样,并给你提供了一些方法,教你学会使用有效的方式来画出有趣的禅绕图样。
望读完此书,大家都能喜欢禅绕画。让我们在画禅绕画时,每一个人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乐趣。
作者简介
爱禅绕公益团队,国内一个在禅绕认证教师引导下的禅绕爱好者公益团队,以国内优先禅绕艺术爱好者与禅绕教师为团队主要成员,旨在打造优秀的禅绕艺术分享、交流平台,通过策划画展、出版书籍、线上线下沙龙等活动,促进禅绕艺术在中国的积极健康发展。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禅绕图样基础篇
什么是禅绕画?
禅绕画的常见工具
禅绕画的主要内容——禅绕图样
禅绕图样对禅绕画的重要性
第二章 禅绕图样探秘篇
什么是禅绕图样?
禅绕图样的特点
禅绕图样的分类
第三章 禅绕图样PLAY篇
怎样设计一个好玩又有趣的图样呢?
300种新图样
赏CZT作品寻图样踪迹
第四章 禅绕图样练习篇
21个禅绕图样设计练习
若干幅纸砖接力
前言/序言
亲爱的读者,你好,很高兴你能打开这本书。本书的名字叫作“禅绕花园”,欢迎你进入禅绕大花园。
在上一本《禅绕的世界》中,大家通过禅绕起源、禅绕风格、禅绕路径等篇章的描写,认识了一个全面而通透的禅绕艺术世界,怎么样,还记忆犹新吧!
但上一本书中,也留下了许多遗憾,比如图样的数量不够多。所以,在这次出版的《禅绕的世界2:禅绕花园》中,编者和出版方一起合作推出了这部强大的禅绕图样宝典。简单地说,《禅绕花园》涵盖了几百幅优秀禅绕作品、300种原创基本图样,每一幅作品、每一种图样都凝结了原创者对生活、对传统、对美的点滴思考。大家会觉得每一幅作品都非常亲切,因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了我们的生活。比如“中国传统类”原创图样,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思考;比如“几何逻辑类”原创图样,是拥有不同脑力思维水平的创作群体对几何空间的探索和发现。我们不知道未来的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但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了解当代。所以,这本书中的原创图样,是我们努力在用图案的形式去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除了原创禅绕图样以外,这本书中,白老师还用她特有的女性视角和教育眼光,深度剖析了禅绕图样的奥秘。比如禅绕图样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优势,它的发展态势如何,它将怎样为我们所用,等等。这些应该是你想了解的,或是可以借助的力量。毕竟禅绕图样的作用不仅是解压那么简单,不是吗?我们还推荐你用别的方法来设计属于你的新图样,这本书中,同样也为你提供了一些方法,教你学会并使用有效的方式来画一画有趣的禅绕图样。这么齐全的禅绕图样素材书籍,对于喜欢禅绕画或希望了解禅绕艺术的人们来说,值得一读。
至于禅绕画与禅绕图样,你还应该多了解一些:
如果你不是一位资深的艺术爱好者,那么对禅绕艺术这种“解构”的艺术你或许觉得有些陌生。“解构”一词最早由西方哲学界提出,蕴含分解、揭示等意。后来由于被广泛使用,故颇有成为通用词之势。在本书之中, “解构”可以理解为“结构分解”。书中的300种图案皆由原始形象(有形或无形),通过分解、提炼、创作,形成一个符号化和更直接的图案表达,并具有重复性、连续性,或二维或三维。这种可分解观察的图案,我们称之为“解构图样”。
由于每个图样都产生于具体或不具体的形象,每一次解构都是由平面结构拆解出新结构,每一种图样又都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再认识和理性的分解过程。所以,相比于结果来说,解构图样的过程,似乎更强调“思路”。
没错,这是一种思路。
本书通过奉献这300种精彩图样,向你展现一个绚丽的禅绕花园,当你真正理解了禅绕艺术之实质,便知道怎样借助它来创作一幅属于自己的心灵艺术。这种创作再加工的过程感觉如何?毫无疑问,非常棒!
运用本书中提供的图样及禅绕作品等素材,完成本书中的“图样设计练习”。通过这些简单有趣的填图练习,尝试完成一幅属于自己的小作品。相信你会看到,这样的方式,会使设计更容易实现,它也会启发你更多的灵感,让你从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
这就是这本书能够给予你的能量——观察力、创造力、自信和乐观的生活。也许它会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使用书里的图样来装饰书本、器具、衣服、鞋子,或盘子、墙壁等。找三五个朋友一起动手享受它吧!它会让你更喜欢用这种方式去观察、思考、表达……
禅绕的世界3:几何律动与色彩交响 内容提要: 本书是《禅绕的世界》系列的第三部,聚焦于将禅绕艺术的精髓——重复、专注与冥想——与严谨的几何学结构以及丰富多彩的色彩表达相结合。它不再仅仅是基础图样的教学,而是深入探索如何运用基础的几何母题(如圆形、方形、三角形以及更复杂的斐波那契螺旋)来构建宏大、富有韵律感的画面。书中详细介绍了色彩理论在禅绕画中的应用,包括如何通过冷暖对比、邻近色过渡以及色相、明度、纯度的细微变化来赋予二维的线条以三维的深度和情感张力。读者将学会如何从无序的线条中提炼出秩序之美,并用色彩的语言来诠释内在的平静与外部世界的律动,最终完成超越传统黑白禅绕画的、充满生命力的视觉作品。 第一章:回归几何本源——构建秩序的骨架 禅绕艺术的核心在于有意识地重复,而几何正是宇宙中最基础、最普适的重复语言。本章将引导读者超越简单的“Zentangle®”图案,进入更结构化的艺术领域。 1.1 黄金分割与斐波那契序列的应用: 我们首先解构自然界中最令人着迷的比例——黄金分割。书中提供了具体的绘图练习,教你如何在禅绕画的画布上,不借助复杂的计算器,而是通过徒手分割或使用简单的折纸技巧来确定一个完美的螺旋中心点。我们会探讨如何将斐波那契螺旋作为构图的引导线,让画面自然地呈现出向内收敛或向外爆发的视觉动势。 1.2 多边形网格的构建与变形: 方形和三角形是禅绕画最常见的基底,但本章将展示如何将它们升级为复杂的三维视觉效果。我们详细讲解了如何绘制正六边形(蜂巢结构)的网格,并指导读者在网格内部填充不同的图案,创造出“错视”效果。例如,通过对六边形边缘的阴影处理,可以轻易制造出“立方体堆叠”的视觉错觉,而无需复杂的透视法则。 1.3 动态曲线与波浪线的几何逻辑: 圆形和曲线常常被认为是自由的,但它们的规律性远超想象。本章深入探讨了正弦波和余弦波的绘制方法,并展示如何利用两条相互垂直的波浪线交织,生成复杂而优雅的“编织”或“缠绕”图案。这种方法强调了线条运动的方向性和节奏感,是实现画面“律动”的关键。 第二章:色彩的哲学——从单色到交响曲 禅绕画传统上以黑白为主,强调线条本身的美学。然而,色彩的引入为这种冥想艺术带来了新的维度:情感表达和空间感知。本章专注于色彩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2.1 色彩理论在点阵中的再定义: 我们将传统色彩轮进行重新审视,重点关注如何在小面积的禅绕单元内实现色彩的有效对比。讲解了如何利用补色(如蓝与橙)来增强图案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以及如何运用同系色(如深蓝、湖蓝、天蓝)来营造层次感,使图案看起来像是从深处缓缓浮现。 2.2 光影与明度的处理: 色彩不仅仅是色相(Hue),明度(Value)和饱和度(Chroma)才是决定画面深度的关键。本章提供了详尽的指导,教你如何使用彩色铅笔、马克笔或水彩,在禅绕单元内模拟光照效果。例如,在填充一个圆形图案时,如何确保光源来自左上方,并在右下方使用较暗的色调或更少的墨水来“压暗”该区域,从而赋予图案球体的质感。 2.3 情绪调色板的构建: 不同的色彩组合能唤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本章引导读者创建“情绪调色板”——例如,“宁静之蓝”系列(大量使用冷色、低饱和度)或“活力之红”系列(高对比度、暖色主导)。读者将学习如何根据自己创作时的心境来选择色彩方案,使艺术创作真正成为内在状态的外化过程。 第三章:复合结构与主题融合 当基础几何结构和色彩理论被掌握后,本章将指导读者将两者融合,创造出具有明确主题和复杂结构的禅绕作品。 3.1 分区与主题转换的艺术: 一个大型禅绕画作品通常由多个区域组成。我们探讨了如何使用几何线索(如对角线或圆形分割)来清晰地划分这些区域,并在每个区域内应用截然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方案。关键在于平滑过渡——如何让一个区域的色彩变化自然地“渗透”到相邻区域,而非生硬的切割。 3.2 模块化设计与宏大叙事: 本章介绍了“模块化”创作理念。将一个复杂的图案分解成多个可重复的小模块,每个模块填充特定的颜色组合。通过这些模块的精确排列,可以构建出如同马赛克或中世纪花窗一样的宏伟画面。例如,一个以“宇宙星云”为主题的作品,可能由数百个微小的、由不同色系渲染的几何“星球”组成。 3.3 负空间的色彩利用: 在禅绕画中,未被填充的留白(负空间)同样重要。本章特别强调了负空间的着色技巧。有时,通过在背景区域使用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如亮黄色),反而能使前景的深色图案显得更加突出和立体,这是一种高级的视觉反转技巧。 第四章:进阶工具与媒介探索 除了传统的铅笔和针管笔,现代的材料为禅绕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4.1 混合媒介的应用: 探索如何将水性墨水、金属色马克笔和干性媒介(如蜡笔、色粉)结合使用。例如,在黑色的禅绕图案上使用银色或金色马克笔勾勒边缘,可以模拟出金属浮雕的效果。 4.2 数字辅助与最终输出: 虽然禅绕的精髓在于手工创作,但本章也简要介绍了如何使用基础的绘图软件对已完成的手稿进行数字化处理,例如扫描后进行局部色彩饱和度的微调,或创建无限重复的数字壁纸。重点仍在于保持手绘的韵律感和不完美之美。 结语:节奏、冥想与无限可能 《禅绕的世界3:几何律动与色彩交响》旨在将禅绕艺术从一种放松技巧提升为一种结构化的视觉表达方式。通过对几何的精确控制和对色彩的敏感驾驭,每一位学习者都将能够创作出既充满内在平静,又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仅是线条的排列,更是心智与宇宙秩序的和谐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