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管理

績效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浩 著
圖書標籤:
  • 績效管理
  • KPI
  • 目標設定
  • 員工發展
  • 績效考核
  • 績效改進
  • 領導力
  • 人力資源
  • 管理學
  • 組織行為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60982
版次:1
商品編碼:1205093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等院校人力資源管理係列精品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3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以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實施流程和技術工具為主綫,並在後引入戰略績效管理,既為讀者展現瞭績效管理全貌,又有助於養成戰略績效管理的思維。本書首先介紹瞭績效與績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績效管理國內外的發展曆程;接著從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評估、績效反饋與績效結果的運用五個方麵來闡述瞭績效管理的基本實施流程;同時,從實際運用角度,具體詳細介紹瞭績效管理的基本工具,包括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平衡計分卡和經濟增加值;後,延伸並引進瞭戰略績效管理一篇,闡述瞭戰略績效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瞭戰略績效管理係統的設計,並撰寫瞭高績效工作係統的基本理論和研究動態。

作者簡介

  李浩,1973年生,博士。2004年於大連理工大學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2008-2009於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Ivey(毅偉)商學院做訪問學者。現為東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案例研究中心主任。主持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參與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國傢軟科學項目等課題多項。在人民齣版社獨立完成齣版學術專著1部。近年來本人以獨立作者或作者在《管理世界》、《中國管理科學》、《中國軟科學》、《南開管理評論》、《預測》、《情報學報》、《Intellig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等管理學重要期刊上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獨立獲得遼寜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奬(政府奬)三等奬一項,遼寜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一等奬及二等奬多項。近年來在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管理教學中的案例開發和應用等領域發錶教學教改論文多篇。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績效管理概論
第1章 績效與績效管理 2
引例 為什麼埃森哲、德勤、GE等大型組織要重構績效管理 2
1.1 績效概述 3
1.1.1 績效的含義與特徵 3
1.1.2 績效的三層次 6
1.1.3 績效的影響因素 6
1.2 績效管理 8
1.2.1 績效管理的含義與特徵 8
1.2.2 績效管理的意義 11
1.2.3 績效管理體係 12
1.2.4 績效管理在實施中的常見問題 12
1.3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 16
1.3.1 績效考核 16
1.3.2 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的區彆和聯係 16
1.4 績效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 19
1.4.1 績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 19
1.4.2 績效管理與其他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關係 20
本章小結 21
關鍵術語 21
復習思考題 22
應用案例 S物流公司快遞員績效考核現狀及改進建議 22
參考文獻 24
第2章 績效管理的起源與發展 25
引例 華為,績效管理的顛覆性方法論 25
2.1 績效管理思想的演變 26
2.1.1 西方績效管理思想演變及發展曆程 26
2.1.2 我國古代績效管理思想 32
2.2 國外績效管理的發展 36
2.2.1 西方國傢的績效管理實踐 36
2.2.2 亞洲國傢的績效管理實踐 40
2.3 我國現代績效管理的發展曆程與實踐 42
2.3.1 我國現代績效管理的發展曆程 42
2.3.2 我國績效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44
2.3.3 我國績效管理的未來發展趨勢 49
本章小結 50
關鍵術語 50
復習思考題 51
應用案例 績效主義必須適應互聯網需要 51
參考文獻 52
第二篇 績效管理實施流程
第3章 績效計劃 56
引例 S公司的績效計劃 56
3.1 績效計劃概述 57
3.1.1 構建閉環的績效管理係統 57
3.1.2 績效計劃的含義與特徵 60
3.1.3 績效計劃的類型 63
3.1.4 績效周期 63
3.2 績效計劃的製訂 64
3.2.1 績效計劃的製訂目的 64
3.2.2 績效計劃製訂原則 64
3.2.3 績效計劃製訂步驟 65
3.3 績效計劃的準備階段 67
3.3.1 明確企業的基本情況 67
3.3.2 績效計劃主體選擇及培訓 69
3.4 績效計劃的內容 70
3.4.1 績效目標 70
3.4.2 績效指標 71
3.4.3 績效標準 74
3.4.4 具體行動方案 78
本章小結 80
關鍵術語 80
復習思考題 80
應用案例 嚮互聯網模式轉型中的績效計劃 81
參考文獻 83
第4章 績效實施與控製 84
引例 IBM的績效實施 84
4.1 績效實施概述 85
4.1.1 績效實施的含義 85
4.1.2 績效實施的重要意義 86
4.1.3 績效實施誤區 87
4.2 持續的績效溝通 87
4.2.1 績效溝通的內涵和目的 87
4.2.2 績效溝通的方式和內容 89
4.2.3 績效溝通的原則 94
4.3 有效的績效輔導 96
4.3.1 績效輔導的內涵 96
4.3.2 績效輔導風格與方式 96
4.3.3 績效輔導時機 96
4.3.4 績效輔導流程 97
4.4 績效信息收集 97
4.4.1 績效信息收集的目的 97
4.4.2 績效信息的來源和內容 99
4.4.3 績效信息收集的方法 102
4.4.4 注意事項 103
本章小結 104
關鍵術語 104
復習思考題 104
應用案例 S公司的績效實施 105
參考文獻 106
第5章 績效考核 107
引例 韓國某企業集團績效評估管理 107
5.1 績效考核概述 108
5.1.1 績效考核的含義、目的與意義 108
5.1.2 績效考核的原則 110
5.2 績效考核的主體 112
5.2.1 考核主體的類型 112
5.2.2 全方位績效考核法 114
5.3 績效考核方法 114
5.3.1 績效考核方法的分類 115
5.3.2 幾種常見的績效考核方法 116
5.3.3 績效考核方法選擇需考慮的因素 122
5.4 績效考核實施 123
5.4.1 考核周期的確定 123
5.4.2 績效考核的步驟 125
5.4.3 績效考核中常見的誤區及其控製 126
本章小結 129
關鍵術語 130
復習思考題 130
應用案例 績效考核連得兩個“C”的背後 130
參考文獻 132
第6章 績效反饋 133
引例 “Check In”你的績效談話 133
6.1 績效反饋概述 135
6.1.1 績效反饋的含義與作用 135
6.1.2 績效反饋的原則 136
6.1.3 績效反饋的分類方法 137
6.1.4 360°績效反饋計劃 138
6.2 績效麵談 140
6.2.1 績效麵談的目的 140
6.2.2 績效麵談的準備 141
6.2.3 績效麵談實施過程 143
6.2.4 績效麵談評估 145
6.2.5 績效麵談的方法與技巧 146
6.3 績效申訴 149
6.3.1 績效申訴概述 149
6.3.2 績效申訴的基本原則 150
6.3.3 績效申訴處理程序 151
本章小結 152
關鍵術語 153
復習思考題 153
應用案例 朗訊互動反饋的溝通方式 153
參考文獻 155
第7章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 157
引例 卡爾蔡司光學:績效管理精益化 157
7.1 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 158
7.1.1 績效考核結果的運用原則 158
7.1.2 績效考核結果應用的層次性 159
7.1.3 績效考核結果與績效薪酬 159
7.1.4 績效考核結果與調整工作配置 160
7.1.5 績效考核結果與員工發展 161
7.1.6 不良績效的處理與離職 163
7.1.7 績效不良雇員的績效管理辦法 166
7.2 績效改進 170
7.2.1 績效改進的指導思

前言/序言

  績效管理,是指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瞭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製訂、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它更重要的是與組織的內外部環境結閤起來,從戰略高度形成係統性、有效性的績效管理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通過促進個人和組織績效的提升,從而保證組織戰略目標的實現。績效管理是一個具有持續性且不斷循環的過程。本書追求績效管理的完整性與係統性,以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實施流程和技術工具為主綫,並在最後引入戰略績效管理,特彆是高績效工作係統,既為讀者展現瞭績效管理全貌,又有助於養成戰略績效管理的思維。
  本書的第一篇是績效管理概論,包括第1章、第2章,主要講述瞭績效管理的基礎理論。第1章介紹瞭績效、績效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內涵,績效管理齣現的一些問題,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的區彆和聯係,以及績效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地位與作用。這一章,主要是讓讀者理解一些有關績效管理的概念性問題。第2章介紹瞭績效管理的起源與國內外的發展曆程,以及績效管理在我國實踐中的問題與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第二篇是績效管理實施流程,包括第3章~第7章,介紹瞭績效管理係統化的實施流程及一些細節問題。這部分內容是整個績效管理的核心。這幾章詳細講述瞭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考核、績效反饋與績效結果的運用這五大部分,每一個部分都做瞭係統性的介紹。第3章先介紹瞭閉環的績效管理係統,然後詳細介紹瞭績效計劃的含義與特徵,以及如何製訂績效計劃和績效計劃的內容。第4章詳細介紹瞭績效實施和過程控製,保證員工績效與組織的目標不偏離,並及時糾正過程中的一些問題。第5章是績效考核,介紹瞭績效考核的內涵、主體、方法和考評實施。在這裏,本書把360°績效考核列入評估主體這塊,因為360°績效考核講的是考評主體的全方位。第6章介紹瞭績效反饋,包括反饋中的麵談以及員工的績效申訴,針對評估中齣現的問題和結果跟員工溝通交流,做到績效考評透明、公正。第7章講述瞭績效考評結果的運用,包括績效改進和考評結果的具體運用,如員工培訓開發、薪酬設計等。
  第三篇側重於介紹績效管理的基本工具。績效管理工具的閤理運用,可使績效管理更有效、準確。前麵三章介紹瞭一般企業績效管理常用的三種方法——目標管理、關鍵績效指標和平衡計分卡,分彆介紹瞭其起源、發展、基本內涵、特徵和實施步驟等。這三種工具是我們平時比較熟悉的。在這篇的最後,引入瞭一種比較新的側重財務方麵的績效工具——經濟增加值法(EVA)。這一方法提供瞭更好、更精確的業績評估標準,有利於管理者做齣更明智的決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介紹係統化的績效管理一般實施流程和工具後,我們延伸並引進瞭第四篇——戰略績效管理。在技術進步、社會發展和環境變遷的大背景下,企業管理更強調與企業戰略的一緻性,績效管理作為企業管理中重要的一塊,與組織戰略的匹配性趨勢愈發明顯。第12章介紹瞭主要戰略績效管理的發展與特徵,作為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塊,戰略績效管理是在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基礎上産生與發展的,然後進一步介紹戰略績效管理的發展與特徵,以及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關係。第13章介紹瞭戰略績效管理係統,包括戰略績效管理的影響因素和戰略績效管理係統的具體設計。第14章簡單介紹瞭近兩年研究比較多的高績效工作係統。先介紹高績效工作係統的內涵、基本組成和特徵,然後介紹瞭高績效工作係統的設計與創建,最後對高績效工作係統與組織績效的關係的研究做瞭簡單介紹,以便大傢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為瞭更好地幫助閱讀,每章前都有學習目標、引例,每章後麵都有本章小結、關鍵術語、復習思考題、應用案例、參考文獻,以便讀者在掌握理論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掌握知識點。本書是團隊閤作的結晶,寫作分工如下:李浩編寫第1、3、5、6、8、11章,王宇涵編寫第2章,張玉編寫第4章,馬利鄉編寫第7章,何鞦萍編寫第9章,裴書影編寫第10、14章,李靜編寫第12、13章。全書由李浩和裴書影統稿。本書撰寫受到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71171037、71571036)的資助,感謝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委提供的資金支持。當然,本書還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希望得到本領域學者、同仁及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也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績效管理》這本圖書,旨在深入探討一項至關重要的組織管理領域,它並非僅關注於日常的事務性工作,更緻力於揭示驅動個人與團隊潛能釋放、最終達成企業宏偉目標的係統性方法。本書的齣發點,是對“績效”這一概念進行一次剝離其錶麵浮華的審視,力求呈現其內在的邏輯、科學的流程以及人性化的關懷。 首先,本書會以一種更為宏觀的視角來解讀“績效”。我們理解的績效,絕非簡單的“完成任務”或“達成指標”。它是一種動態的、多維度的錶現,涵蓋瞭員工在工作中的投入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思維的展現、團隊協作的成效,乃至對組織文化和價值觀的踐行。因此,本書將首先構建一個關於績效的全麵理論框架,深入剖析績效的構成要素,以及它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我們會追溯績效管理的演進曆程,從最初的簡單評估,到如今強調發展和賦能的現代模型,力圖讓讀者理解其背後的思想變遷和時代需求。 在理論框架之上,本書將詳細闡述績效管理的具體實踐環節,並為其賦予更加精細的操作指南。這包括但不限於: 一、目標設定與拆解: 績效的起點在於清晰、可衡量、可達成、相關且有時限(SMART原則)的目標。本書將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講解,而是會深入到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如何製定與組織戰略高度一緻的目標。我們將探討如何將宏觀戰略目標層層分解,直至落實到每個個體身上,確保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如何為整體的成功做齣貢獻。我們會提供實際案例,展示不同類型的目標設定方法,例如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的靈活運用,以及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精細化設計,並分析各自的適用場景和潛在的陷阱。更重要的是,本書會強調目標設定的過程本身,應當是一種充滿互動和協商的過程,而非自上而下的強製命令,以增強員工的承諾感和主人翁意識。 二、過程輔導與反饋: 績效的達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貫穿於日常工作的全過程。本書將重點關注“過程管理”,而非僅僅聚焦於年終的評估。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持續的輔導和支持,幫助員工剋服工作中的障礙,提升技能,優化方法。這包括管理者如何成為有效的教練,如何提供及時、具體、建設性的反饋。本書將區分不同類型的反饋,如正式反饋與非正式反饋,肯定性反饋與改進性反饋,並提供一套清晰的反饋模型,教導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傾聽、提問、觀察,並以一種能夠激勵而非打擊的方式來傳達信息。我們還會探討如何構建一個開放、信任的反饋文化,讓員工敢於尋求反饋,也願意給予反饋,形成一個良性的學習和改進循環。 三、績效評估與衡量: 盡管本書強調過程,但公正、有效的績效評估依然是績效管理的重要環節。本書將以一種批判性的眼光來審視傳統的績效評估方法,並提齣更為科學、人性化的替代方案。我們將深入剖析各種評估工具和技術的優劣,例如360度反饋、行為錨定評分法(BARS)、3P(Person, Position, Performance)評估模型等,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組織的特點和文化,選擇最適閤的評估方式。本書還會探討如何避免評估中的常見偏差,如暈輪效應、刻闆印象、近期效應等,並提供量化的衡量方法,確保評估的客觀性和公平性。我們也會討論如何將評估結果與薪酬、晉升、培訓等激勵機製相結閤,形成一個閉環的績效管理係統。 四、績效發展與激勵: 績效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瞭驅動持續的改進和卓越。本書將把重點放在“發展”和“激勵”上,而非僅僅是“評價”。我們將探討如何根據績效評估的結果,為員工製定個性化的發展計劃,包括技能培訓、知識更新、職業導師計劃等,幫助員工不斷提升自身能力,迎接新的挑戰。同時,本書也將深入分析各種激勵機製的原理和應用,探討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的有效結閤。我們將不僅僅關注傳統的薪酬福利,更會深入挖掘內在激勵的強大力量,如成就感、自主性、掌控感、學習成長機會等,並指導管理者如何識彆和激發員工的內在動機,從而實現員工和組織的雙贏。 五、績效文化與領導力: 本書深知,績效管理並非孤立的職能,而是深深植根於組織的整體文化之中。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領導者的示範作用,以及組織內部的溝通與倡導,逐步構建一種積極嚮上、追求卓越的績效文化。本書會分析高績效組織的共同特質,以及領導者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例如如何營造開放溝通的環境,如何鼓勵創新和試錯,如何塑造共同的願景和價值觀。我們將強調,績效管理不僅僅是人力資源部門的責任,更是每一位管理者,乃至每一位員工共同的使命。 六、績效管理在復雜環境中的應用: 隨著商業環境的日益復雜多變,傳統的績效管理模式也麵臨著新的挑戰。本書將探討如何在動態、不確定的環境中,靈活地運用績效管理工具和方法。我們將討論如何應對遠程辦公、敏捷開發、項目製工作等新的組織模式對績效管理提齣的要求,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如何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如何評估和激勵分布式團隊的績效,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對目標設定的衝擊等。 總而言之,《績效管理》這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全麵、深入的績效管理知識體係,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書籍,更是一本實踐指南。它希望能夠幫助讀者理解績效的真正內涵,掌握科學的績效管理方法,構建積極的績效文化,最終實現個人與組織的共同成長與成功。本書的目標是讓讀者在閱讀之後,能夠真正理解並有效地運用績效管理的智慧,成為推動組織發展的中堅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鮮明,充滿瞭作者個人的思考和見解,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我尤其喜歡它在探討“激勵機製”時,沒有流於錶麵地談論奬金和晉升,而是深入挖掘瞭那些更深層次的、非物質性的激勵因素。比如,書中提到瞭“成長機會”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如何通過提供學習資源、挑戰性項目和導師指導來激發員工的內在驅動力。它還強調瞭“認可”的力量,以及管理者如何通過真誠的贊揚和及時的肯定,讓員工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關於“反饋循環”的論述,作者認為有效的績效管理不僅僅是年末的評估,更是一個持續的、雙嚮的溝通過程。它鼓勵管理者主動地去瞭解員工的需求和睏惑,並提供支持和幫助。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在分享一種“智慧”,而不是教授一套“公式”。它讓我開始思考,如何纔能真正地“理解”員工,如何纔能建立一種積極的、互相尊重的閤作關係,而不是僅僅把他們當作執行任務的工具。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讓這本書的價值遠超其錶麵上的主題。

評分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真是獨樹一幟,完全顛覆瞭我對這類主題的刻闆印象。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堆圖錶、模型和案例分析,結果發現它更像是在講故事,隻不過這些故事的主角是企業和組織。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甚至帶點幽默的筆觸,描繪瞭不同類型組織的運作方式,以及它們在麵對挑戰時所展現齣的不同“性格”。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組織文化”的探討,它沒有空泛地去定義什麼是好的文化,而是通過一些具體的、觸動人心的例子,闡釋瞭文化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滲透,如何影響員工的行為和決策的。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史上的管理思想演變,以及這些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落地”睏境,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對管理這一領域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不像很多書那樣隻提供“是什麼”和“怎麼做”,而是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在不同的情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去“適應”和“調整”。我感覺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洞察力敏銳的智者在對話,他分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智慧。雖然書名是“績效管理”,但它提供的遠不止於此,它觸及的是一個組織成功的本質,以及如何構建一個能夠持續創造價值的生態係統。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衝擊,在於它對“衡量”這件事的重新定義。我一直以為績效管理的核心就是“量化”和“指標”,結果這本書告訴我,很多時候,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恰恰是最難量化的。作者花瞭大量的筆墨去探討“定性”的評估維度,比如員工的“協作能力”、“創新精神”以及“領導潛力”。它提齣瞭很多彆齣心裁的評估方法,比如利用“360度反饋”來收集多方麵的意見,或者通過“行為事件訪談”來深入瞭解員工在特定情境下的錶現。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情境化”的強調,它認為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管理模式,管理者需要根據具體的團隊、具體的任務以及具體的組織文化,去靈活運用各種管理工具和方法。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的原理,讓我能夠從更科學的角度去理解員工的行為動機。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進行一次頭腦風暴,不斷地激發新的思考和靈感。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績效管理,不隻是為瞭“管”人,更是為瞭“成就”人,是為瞭幫助每個人在組織中實現他們的價值,並最終驅動整個組織的持續成功。

評分

這本書著實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我拿到的是一本關於“績效管理”的書,但翻開目錄,我發現它並沒有直接深入到那些枯燥的、教條式的管理理論和方法論裏。相反,作者似乎從一個更宏觀、更有人文關懷的角度切入。開篇第一章就不是關於KPI如何設定、OKR如何落地,而是探討瞭“人”在組織中的價值與驅動力,這點非常吸引我。它把我從一個過去習慣於將員工視為“資源”的視角,拉迴到“個體”本身,去思考員工的內在需求、職業發展以及他們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意義感。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賦能”的論述,它不是簡單地把任務推給下屬,而是強調如何創造一個讓員工能夠自主發揮、勇於嘗試的環境。書中還花瞭相當篇幅去討論如何在團隊內部建立信任,以及管理者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技巧,傾聽員工的聲音,而不是單方麵地下達指令。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始終,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管理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激發團隊潛能、構建積極工作氛圍的指南。我開始反思,以往很多所謂的“績效問題”,其實根源在於我們對人的理解不夠深入,對激勵方式的運用不夠靈活。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在團隊管理中的角色和行為,思考如何真正成為一個能夠帶領大傢共同成長的領導者。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和內容編排都非常有心思。它不像很多專業書籍那樣,一開始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循序漸進,將看似龐大的主題分解成易於理解的單元。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目標設定”的章節,它沒有簡單地羅列SMART原則,而是深入剖析瞭目標設定的“藝術性”——如何讓目標既有挑戰性又切實可行,如何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個體的能力和願景,以及如何通過持續的反饋來調整目標。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非常實用的工具和技巧,比如如何進行有效的績效評估訪談,如何處理棘手的績效反饋,以及如何利用數據來分析和改進績效。這些內容都非常接地氣,是我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立刻學以緻用的。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失敗”在績效管理中的角色,它強調瞭從錯誤中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個鼓勵試錯、容忍閤理失敗的組織文化。這與我過去接觸的強調“零容忍”和“一次性成功”的管理理念截然不同,讓我耳目一新。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套係統而全麵的績效管理框架,讓我能夠更自信、更有效地去管理團隊,並最終實現組織目標。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