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是中公教育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师资和图书研发人员依据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的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反应了福建省教师招聘的考情。通过对近几年考试真题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本教材经改版后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有针对性   
教师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教育技能等方面对应试者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语文学科理论基础繁多,因此要抓住重点,记住核心知识。本书编者以考试大纲和近年的考试真题为依据,确定了本书内容。   
(二)具实用性   
本书通过对考试真题的统计与分析,归类总结,最终确定了每一部分的核心考点。考点下方配有考题和知识拓展等,以强化理解并补充知识。章节结束都附有牛刀小试,真正让考生能够边学边练、查漏补缺。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学科专业知识小学语文》设置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三个部分,详细地讲述了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科目中所涉及的高频考点。双色设计,波浪线标明重点知识,并在相关考点下配备考题再现、知识拓展等栏目,可谓重点突出、边学边练,让购买本书的考生能够通过系统的复习后掌握语文学科相关的主要内容。内容讲述后附有牛刀小试,以便及时检验学习效果。本书致力于求让考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拓展知识并强化知识,助力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目录
   第一章语言知识与应用(2)  
第一节汉语拼音(2)  
第二节汉字(16)  
第三节词语(23)  
第四节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42)  
第五节句子(43)  
第六节常见病句(51)  
第七节标点符号(58)  
第八节常用辞格(70)  
牛刀小试(83)  
第二章阅读(86)  
第一节古代诗歌阅读(86)  
第二节文言文阅读(97)  
第三节现代文阅读(105)  
牛刀小试(114)  
第三章写作(117)  
第一节写作基础知识(117)  
第二节常用写作体裁分析(121)  
第三节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常见作文题目的基本类型(129)  
牛刀小试(135)  
第一章中外文学史(138)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138)  
第二节中国现、当代文学(162)  
第三节外国文学(179)  
第四节儿童文学(193)  
牛刀小试(202)  
第二章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基本知识(207)  
第一节现代汉语(207)  
第二节古代汉语(211)  
牛刀小试(227)  
第三章文学概论(229)  
第一节文学概述(229)  
第二节文学创造(232)  
第三节文学作品(235)  
第四节文学鉴赏(238)  
牛刀小试(243)  
第四章儿童文学(245)  
第一节儿童文学原理(245)  
第二节儿童文学文体论(250)  
牛刀小试(260)  
第一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内容(264)  
牛刀小试(280)  
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285)  
第一节小学语文教学方法(285)  
第二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288)  
牛刀小试(294)  
第三章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能力(296)  
第一节教学目标设计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296)  
第二节教学内容的安排及课堂教学技艺(300)  
第三节课堂教学方法的使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305)  
第四节教学过程设计(308)  
第五节板书设计(318)  
第六节教案写作(325)  
牛刀小试(328)  
附录一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要求熟记背诵的篇目(332)  
附录二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古诗词积累必背篇目(347)  
附录三容易读错的字词日练(354)  
附录四常见错别字日练(361)  
福建省教师招聘课程体系(370)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371)"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第一节汉语拼音  
  一、字母  
  《汉语拼音方案》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方案。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项内容。其中,字母一共是26个,详见下表:  
  二、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汉语拼音方案中一共有21个声母,详见下表:  
  (一)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p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cs(3个)  
  ④舌尖中音:dtnl(4个)  
  ⑤舌尖后音:zhchshr(4个)  
  ⑥舌面音:jqx(3个)  
  ⑦舌根音(舌面后音):gk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pdtgk(6个)  
  ②塞擦音:zczhchjq(6个)  
  ③擦音:fhsshrx(6个)  
  ④鼻音:mn(2个)  
  ⑤边音:l(1个)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pfd……(17个)  
  ②浊音(颤动):mnlr(4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tkcchq(6个)  
  ②不送气音:bdgzzhj(6个)  
  (二)声母的辨正  
  1.区分n和l  
  n的发音方式是舌尖翘起,顶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下降,气流振动声带通过鼻腔流出。而l的发音方式是舌尖翘起,顶住上齿龈,同时软腭上升,堵住通往鼻腔的通道,气流经过舌头的两边或一边流出。  
  n、l不分的情形主要分布于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的一部分地区以及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地区,其表现情况也不同:有的两者可以互换,如兰州话;有的l变为n,如重庆话;有的是n变为l,如南京话。其情形非常复杂。各方言区的人最好先对自己方言中n、l的发音情况进行了解,再进行发音纠正。  
  2.区分zh、ch、sh与z、c、s  
  ①发音部位不同  
  zh、ch、sh与z、c、s的区别在于发音部位的不同:zh、ch、sh发音时舌尖翘起来,顶住硬腭的前部,然后再放开,气流慢慢摩擦而出;或者舌尖翘起,靠近硬腭,气流摩擦而出。而z、c、s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  
  ②区分两者与韵母的搭配关系  
  以ua、uɑi、uɑng作韵母的字,声母是zh、ch、sh,如“抓、耍、拽、庄、床、双”等;  
  以en作韵母的字,除了“怎、谮、参(差)、岑、涔、森”几个字外,以eng作韵母的字,除了“锃、综(zèng)、层、曾”和以“曾”作声旁的少数字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舌尖后音;  
  以ou作韵母的字,除了“邹、凑、搜”等少数字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舌尖后音;  
  以uen作韵母的字中,只有“顺、吮、舜、瞬”四个字的声母是sh,其余字声母是s;  
  以ong作韵母的字中,声母只有s,没有sh。  
  3.分辨f和h  
  普通话f声母的字,有的方言读成别的声母,如厦门话;有的方言则把其中的一部分读成了h声母,如上海浦东话。普通话h声母的字,有的方言把其中一部分读成f,如重庆话;还有f、h两读的,如长沙话。  
  4.把方言中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的z、c、s、g、k、h改成j、q、x  
  普通话声母z、c、s和g、k、h都不能和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相拼。普通话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在塞擦音、擦音中只跟j、q、x相拼。有些地区的人,遇到本地方言里z、c、s、g、k、h等声母跟i、ü或以i、ü起头的韵母相拼时,把z与g、c与k、s与h分别改为j、q、x,就跟普通话一致了。如俊俏小姐、循序渐进、情绪宣泄等。  
  5.读准声母r  
  一些地区的方言中,有的将r发成i,如“热”读作“yè”,“日”读作“yì”,“肉”读作“yòu”;有的将r发成l,如“融”读作“lóng”,“然”读作“lán”,“让”读作“làng”;有的将r发成z,如“人”读作“zén”,“认”读作“zèn”,“容”读作“zóng”。  
  6.读准普通话零声母的字  
  普通话里一部分读零声母的字,在有些方言中读成了辅音声母的字。具体情况如下:  
  ①韵母不是iu、ü,也不以i、u、ü起头的,有些方言加n声母,如天津话的“爱”;有些方言加ng声母,如西安话、广州话的“额”。这种情况下只要把该读零声母的字记熟,再去掉前面的n或者ng就可以了。  
  ②韵母是u,或以u起头的,有些方言读成了v(唇齿浊擦音)声母,或以v带u,如宁夏话的“文”,桂林话的“武”。这时,只要在发音时注意把双唇拢圆,避免上齿和下唇接触,就可以改正。  
  三、韵母  
  韵母是一个汉字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例如在“海”(hɑi)这个音节里,“ɑi”就是它的韵母。零声母音节,例如“欧”(ou),它的韵母就是“ou”。《汉语拼音方案》中一共有35个韵母。  
  (续表)  
  普通话有39个韵母,而《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只收录了35个舌面元音韵母,没有包括舌尖元音韵母-i(前)、-i(后)、卷舌元音韵母er和ê。  
  (一)韵母的分类  
  1.韵母按结构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1)单韵母  
  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叫单韵母,又叫单元音韵母。单元音韵母发音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口形不变,舌位不移动。普通话中共有10个单元音韵母。单韵母中ɑ、o、e、ê、i、u、ü都是舌面元音,-i(前)、-i(后)是舌尖元音,er是卷舌元音。后3个韵母不属舌面元音,可统称为“特殊元音韵母”。  
  (2)复韵母  
  由两个或三个元音结合而成的韵母叫复韵母。普通话共有13个复韵母:ɑi、ei、ɑo、ou、iɑ、ie、uɑ、uo、üe、iɑo、iou、uɑi、uei。根据主要元音所处的位置,复韵母可分为前响复韵母、中响复韵母和后响复韵母。  
  (3)鼻音尾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带上鼻辅音(n和ng)构成的韵母叫鼻音尾韵母,又叫带鼻音韵母。普通话中鼻音尾韵母共有16个,根据鼻辅音韵尾的不同,鼻音尾韵母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前鼻音韵母,普通话前鼻音韵母共有8个,即ɑn、iɑn、uɑn、üɑn、en、in、uen、ün;第二类是后鼻音韵母,普通话后鼻音韵母共有8个,即ɑng、iɑng、uɑng、eng、ing、ueng、ong、iong。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  一、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系统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强化其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聚焦于教学实践中的核心技能与策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基础、课程标准、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深入探讨,帮助教师构建科学的教学理念,掌握高效的教学手段,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需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小学语文教育的实际,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  二、 课程目标  完成本课程后,学员将能够:  1.  深化理论理解: 准确理解并阐释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理念、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掌握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 2.  精通学科知识: 扎实掌握小学语文教材的结构、内容特点及教学重难点,能够游刃有余地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设计。 3.  优化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体现语文独特价值的教学方案。 4.  掌握教学方法: 熟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并能在不同教学情境下灵活选择和调整。 5.  提升课堂管理: 掌握有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策略,营造积极、有序、互动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6.  创新教学评价: 理解并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并据此调整教学。 7.  整合教育技术: 熟悉并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软件等)辅助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8.  关注学生发展: 深刻理解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能够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训练、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9.  反思与发展: 具备教育教学反思能力,能够分析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实践,实现专业成长。 10. 学科融合创新: 探索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视野。  三、 课程内容模块  模块一:小学语文教育发展趋势与课程标准解读     1.1 新时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时代特征与挑战: 分析当前社会对小学语文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如信息时代的语言学习特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育等。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解析: 全面解读最新版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理解课程标准在指导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1.3 小语教材的演变与现代教学理念的融合: 回顾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教材的特点,探讨如何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教材的教学实践。    1.4 素质教育与语文核心素养: 深入理解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详细阐述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小学阶段的培养路径。  模块二:小学语文教材体系与内容精讲     2.1 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原则与方法:音形义结合、部首识字、象形识字、形近字辨析等。        写字教学的指导要点:笔顺、结构、间架结构、书写姿势等。        巩固与拓展:字词游戏、识字竞赛、课外阅读中的识字积累。    2.2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理念与目标: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        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教学策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等。        课文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如何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特点、语言特色。        阅读方法指导:圈点批注法、提问法、摘要法、比较阅读法等。        拓展阅读与泛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    2.3 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的循序渐进:从仿写、续写到独立创作。        不同体裁的写作指导: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写话、写日记、写书信、写观后感等。        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生活实践。        写作过程指导:审题、构思、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表达、修改润色。        写话训练与表达能力提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语言组织能力。    2.4 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内涵与训练要点:听、说、读、写、思的有机结合。        课堂口语交际活动设计:讨论、辩论、演讲、讲故事、角色扮演等。        培养倾听与表达能力:如何倾听他人发言,如何清晰、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家校社沟通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2.5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与组织:主题阅读、文化传承、社会调查、节日庆祝等。        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  模块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创新     3.1 教学理念更新: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    3.2 核心教学方法探讨:        情境创设法: 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启发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协作精神。        任务型教学法: 设计具有明确目标和成果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        游戏化教学法: 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讨论法与辩论法: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示范与模仿法: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在实践中掌握语言技能。    3.3 课堂组织与管理艺术: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常规的培养与养成。        处理课堂突发状况的策略。        营造积极、向上、互助的课堂氛围。    3.4 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辅导: 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模块四: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与反馈     4.1 评价的意义与功能: 学习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学、了解学情中的作用。    4.2 多元评价方式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 课堂观察、提问、作业、随堂测验等。        终结性评价: 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        过程性评价: 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合作学习的情况、作品集的质量等。        表现性评价: 口头表达、写作、朗诵、表演等。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合作能力。    4.3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 如何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行针对性辅导。    4.4 有效的教学反馈: 如何给予学生及时、具体、有建设性的反馈,促进其进步。  模块五: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5.1 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合: 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搜集和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    5.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 学习制作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学吸引力。    5.3 互动教学软件与平台的使用: 探索使用教育APP、在线学习平台等,增加课堂互动性和学习的便捷性。    5.4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5.5 电子档案与学习分析: 利用技术手段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分析。  模块六: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伦理     6.1 终身学习与专业成长: 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关注教育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6.2 教学反思与案例研究: 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6.3 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培养教师的责任感、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行为规范。    6.4 课堂观察与同行互助: 学习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问题,通过同行互助共同进步。    6.5 应对教学压力与挑战: 学习有效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方法。  四、 教学形式  本课程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但不限于:     专题讲座: 邀请资深教育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进行理论讲解和经验分享。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员思考。    教学观摩: 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学习其教学亮点。    模拟授课与点评: 学员进行模拟授课,由专家和同行进行点评,提供改进建议。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 围绕教学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难题。    实践演练: 设计教案、教学活动,进行实际演练。    在线学习资源: 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视频、课件等在线学习资源。    互动问答与答疑: 通过线上平台或线下集中答疑,解决学员的疑问。  五、 适用对象     即将参加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    在职小学语文教师,希望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的教师。    对小学语文教育有浓厚兴趣,希望深入了解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工作者。  六、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课程,将以其系统性、前沿性和实践性,为广大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条高质量的专业成长之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教育的本质,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为培养新时代具备深厚人文底蕴和创新精神的下一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