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立了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是形式逻辑的现代形式。形式逻辑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基础,是建构科学殿堂的工具。亚里士多德更强调矛盾律的重要性,矛盾律是一切证明都需要的*根本的原理,矛盾律是建构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家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对理论中的矛盾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他们总是全力以赴,锲而不舍地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直到矛盾解决,创立新理论,推进科学进步,这也影响到哲学观念的变革。形式逻辑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数学科学、物理科学有几千年、几百年的发展历史,科学发展的轨迹表明,辩证逻辑规律并不是普遍适用的,不是进行科学研究指导原则。而进行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只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矛盾律。
作者简介
李浙生,男,汉族,浙江人,1932年5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矿务局煤矿当扫盲教员,1980年,归队来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他通过自学掌握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精神,从事科学哲学的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7本:《数学科学与认识论》《数学科学与辩证法》《论数学真理》《倏忽之间——混沌与认识》《物理科学与认识论》《物理科学与辩证法》《遗传学中的哲学问题》。发表论文20多篇。2000年,作为访问学者,访问过柏林工业大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形式逻辑的源流
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创立
一 形式逻辑产生的思想渊源
二 形式逻辑的创立
第二节 麦加拉-斯多阿学派
一 麦加拉学派的逻辑思想
二 斯多阿学派的逻辑思想
第三节 欧洲中世纪形式逻辑
一 三段论理论的发展
二 命题逻辑的发展
三 悖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数理逻辑
第一节 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思想
一 普遍语言
二 思维的运算
三 计算机
第二节 布尔代数
一 类的演算
二 命题演算
第三节 弗雷格的贡献
一 几个名词
二 概念语言
三 弗雷格的命题逻辑
第四节 罗素的贡献
一 建立了一个完全的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是逻辑
演算的完成者
二 建立了一个完全的关系逻辑
三 摹状词理论
四 悖论和类型论
五 数学与逻辑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矛盾律
第一节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一 同一律
二 矛盾律
三 排中律
第二节 矛盾律
一 矛盾律是事物和思维的根本规律
二 矛盾律是不能证明的自明的公理
三 矛盾律的证明
第三节 哲学家谈矛盾律
第四节 数理逻辑中的矛盾律
一 命题演算的一致性
二 谓词演算的一致性
第五节 数学的无矛盾性
一 数学的三 次危机
二 非欧几何的相容性问题
第六节 物理学的无矛盾性
一 相对论的创立
二 量子力学的创立
第七节 结论
第四章 科学与一分为二
第一节 辩证逻辑
第二节 一分为二
第三节 数学科学与一分为二
一 多值逻辑
二 模糊数学
三 概率论
第四节 物理科学与一分为二
一 物质与反物质
二 自然界的四 种相互作用
第五节 结论
一 科学中的合二而一现象
二 一分为二被绝对化
三 对杨献珍的批判
第五章 科学与黑格尔的三段式
第一节 数学科学与黑格尔的三段式
一 曲线概念的发展
二 函数概念的发展
三 欧氏几何、黎曼几何和非黎曼几何
第二节 物理科学与黑格尔的三段式
一 真空概念的发展
二 力的概念的发展
三 宇宙学的发展
第三节 结论
第六章 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第一节 数学领域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一 线性代数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二 几何学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三 微积分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第二节 物理学领域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一 物理理论的逻辑顺序
二 宇宙的演化
三 物理学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第三节 遗传学中逻辑与历史的不一致
一 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孟德尔的遗传理论
二 孟德尔的遗传理论与摩尔根的基因论
三 基因论与分子遗传学
四 分子遗传学与进化论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辩证法与诡辩
第一节 黑格尔的颜色理论及其他
一 黑格尔的颜色理论
二 黑格尔反对道尔顿的原子论
三 歪曲形而上学的本义
第二节 米丘林学说与李森科
一 遗传物质
二 对获得性遗传的批判
三 米丘林的遗传理论
第三节 微分运算与否定之否定
第四节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前言/序言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代表作,他在《形而上学》这本书中,写的第一句话就是“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这使人回想起一些倒行逆施,有人说什么知识越多越反动;还强迫青少年上山下乡,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不仅把“求知”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他还创立了形式逻辑,强调矛盾律的重要性,为人类文明和科学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是科学体系的逻辑基础,是构建科学殿堂的工具。一切科学理论都必须是不矛盾的,相容的,都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建立起来的。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矛盾,或者是理论与观测(或实验)事实的矛盾,或者是理论内部的不一致。科学家对这样的矛盾总是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它们用坚忍不拔、百折不饶、精卫填海的精神解决矛盾。欧几里得第五公设问题,数学家从古希腊开始,用了两千年的时间,直到19世纪20年代非欧几何的诞生,才得以解决。科学家这种呕心沥血,坚持不懈地消除理论中的矛盾,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十分感人的。
非欧几何的创立者之一J.波尔约的父亲曾从事第五公设证明的研究多年,但未获得肯定的结果。于是,他认为这是件无意义的工作而放弃了。当知道自己的儿子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你绝不可再试图沿这条道路去研究平行线了。我熟悉这条道路直至尽头。我曾走过这无尽的黑暗,它熄灭了我一生的光明和欢乐。我恳求你丢开关于平行线的科学吧。……我曾经想为了真理而牺牲自己。我曾经打算作一个殉道者以除去几何学中的毛病并将纯洁的几何学给予人类。我付出了极大的劳动;我的创造远远优于其他人,然而我一直没有完全满足。……当我看没有一个人能达到黑暗的尽头时,我就回头了。我满怀痛苦地回头了,为自己也为人类怜惜。我承认我不能期望你离开自己的航线。我以曾到过这些地区,似曾驶过这无底死海的每一块礁石,可是每一次都折桅裂帆而归,我曾连想也不想就以我的生命和欢乐来冒险,我的毁灭和失败就是这样来的。”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体会到科学家追求真理的那种殉道者的牺牲精神。当然,波约尔的父亲没有能完成的工作,波约尔完成了,而且是在知道其中的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完成的。
然而,黑格尔在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时说:“亚里士多德的书里所陈述的的哲学形式,却只是理智思维形式,是抽象的理智所区别出来的一般的思维的规定。这不是思辨思维的逻辑,不是作为与理智有别的理性逻辑;理智的同一性,即任何东西都不应该自相矛盾,是它的基础。这种逻辑按其本性来说就不是思辨的。……亚里士多德乃是理智的普通逻辑的创立者,他的形式所触及的只是有限的东西彼此之间的关系,真理在这种形式中是不能被把握到的。”黑格尔不赞成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而建立起一个辩证法体系。
社科文库:思维的艺术与科学 一本关于如何清晰思考、深刻理解和严谨论证的指南,引领读者探索人类知识构建的基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洞察本质、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从日常琐事到宏大的学术议题,无不考验着我们的思维能力。然而,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辩证思考并非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宝贵技能。 《社科文库:思维的艺术与科学》正是这样一本旨在提升读者思维能力,系统介绍人类理性思维两大核心分支——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及其在科学探索中的应用的书籍。它不是一本枯燥的哲学论述,而是一次引人入胜的思想之旅,带领读者走进理性思维的殿堂,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强大工具。 第一部分:形式逻辑——思维的“语法”与“结构” 形式逻辑,作为人类理性思维的“语法”和“结构”,研究的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它关注的是推理的有效性,即前提能否必然推出结论,而忽略了具体内容的真假。正如语法规则不关心句子表达的是什么,只关心句子结构是否正确一样,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是否符合逻辑规则,从而保证思维的严谨性和确定性。 本书的第一部分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为您剖析形式逻辑的核心内容。我们将深入探讨: 命题的真假与结构: 什么是命题?它是如何表达判断的?如何区分真命题与假命题?本书将详细解析命题的构成要素,如主项、谓项、联结词等,并通过大量实例展示不同类型命题的特点,帮助您准确理解和表达思想。 判断的对立与矛盾: 在形式逻辑中,判断之间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关系。我们将重点讲解对当关系(如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包含关系等),揭示不同判断之间的逻辑联系,让您能够更精确地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避免逻辑上的混乱。 推理的形式与有效性: 这是形式逻辑的核心所在。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种基本推理形式,包括: 演绎推理: 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强调结论的必然性。我们将深入讲解三段论的结构、规则以及各种变体,让您掌握如何从已知前提得出可靠结论。您将学习到如何识别和构建有效的演绎推理,例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类经典例子。 归纳推理: 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结论具有或然性。我们将探讨枚举归纳、类比归纳等形式,并分析其在科学研究和日常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提高归纳推理的可靠性。 类比推理: 通过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性来推断未知属性的推理。我们将分析类比推理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如何避免其可能存在的谬误。 假言推理与选言推理: 这两种推理形式在条件判断和选择判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详细阐述“如果P那么Q”、“P或者Q”等逻辑结构的推理规则,帮助您在复杂条件下做出准确判断。 逻辑谬误的识别与避免: 任何推理都可能存在错误,即逻辑谬误。本书将专门辟出章节,系统梳理常见的逻辑谬误,例如偷换概念、循环论证、以偏概全、人身攻击等。通过学习这些谬误的典型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您将能够敏锐地识别他人论证中的漏洞,并在自己的思考和表达中规避这些陷阱,使您的论证更加无懈可击。 通过对形式逻辑的学习,您将掌握一种精确、严谨的思维工具,能够清晰地梳理思路,准确地分析问题,有效地论证观点。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基石,也是在任何领域进行理性思考和有效沟通的必备技能。 第二部分: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与“联系” 如果说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思维的“静止”结构,那么辩证逻辑则关注思维的“发展”与“联系”。它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思维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辩证逻辑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相互依存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理解世界复杂性和动态性的关键。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带领您进入辩证逻辑的深邃世界,探索其核心思想: 联系的观点: 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本书将深入阐述事物的普遍联系,包括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您将学会如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理解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发展趋势,避免片面性。 发展的观点: 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将探讨发展的普遍性、阶段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引导您认识到事物的量变与质变规律,理解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然会经历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 矛盾的观点: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本书将详细讲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您将理解到,正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推动着其产生、发展和灭亡。掌握矛盾的分析方法,将帮助您深刻认识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我们将探讨这一规律如何揭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又包含着前一阶段的某些因素,最终实现更高阶段的飞跃。 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本书将通过生动的例子,揭示这一规律在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中的广泛应用,帮助您理解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如何引发根本性的变化。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螺旋式上升。我们将探讨这一规律如何揭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又包含着前一阶段的某些因素,最终实现更高阶段的飞跃。 辩证思维的方法: 除了核心规律,本书还将介绍辩证思维的具体方法,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强调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具体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分为二的观点: 避免片面性,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正面与反面,积极与消极。 抓主要矛盾: 在复杂问题中,找到最关键的矛盾,集中力量解决。 从实际出发: 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 辩证逻辑的学习,将为您打开一扇认识世界的新视角。您将不再满足于表面的、孤立的观察,而是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以更宏观、更动态的视野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科学探索的利器 人类的科学探索,正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生动体现。形式逻辑为科学提供了严密的推理工具和精确的表达方式,确保了科学理论的逻辑一致性和可验证性。而辩证逻辑则指导着科学研究的方向,帮助科学家认识事物的复杂性、发展性,并在矛盾中发现新的规律。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在科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科学理论的构建: 科学理论的产生离不开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对客观事实的辩证分析。我们将分析科学命题的形成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形式逻辑保证理论的内部一致性。同时,也将探讨辩证逻辑如何帮助科学家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发现新的科学范式。 科学实验的设计与解读: 科学实验是检验理论的重要手段。本书将阐述如何运用形式逻辑设计严谨的实验步骤,排除干扰因素,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辩证分析,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科学方法的演进: 从观察、实验到假说、验证,科学方法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将回顾科学方法的发展历程,分析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推动科学的进步。 跨学科的思考: 许多重大的科学突破都发生在学科交叉点上。本书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融汇不同学科的知识,产生跨越式的创新。 认识论的深化: 科学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我们将探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如何共同促进人类认识的深化,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真理,克服认识上的局限。 《社科文库:思维的艺术与科学》不仅仅是一本学习逻辑学的教科书,更是一次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理性能力的实践指南。无论您是学生、学者、职场人士,还是任何一个渴望清晰思考、深刻理解、严谨论证的普通人,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知识和启迪。 这本书将帮助您: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掌握严谨的逻辑语言,让您的论述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运用逻辑工具,剖析复杂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准确地判断和决策: 避免被表象迷惑,做出理性、审慎的判断。 深刻地理解世界: 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抵御虚假信息和谬论: 培养辨别能力,不被错误的逻辑和片面的说辞所误导。 提升学术研究和工作效率: 严谨的思维是高效工作的基石。 阅读本书,您将踏上一段塑造思维、升华智慧的旅程。让我们一同开启思维的艺术与科学的探索,掌握洞察世界、引领未来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