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男孩吃苦太少,享受太多,导致男孩子越来越缺少阳刚。要解决这个社会问题,首先是要在男孩心目中树立一种责任感。”大明最后如是说道。他甚至觉得应该设立一个“男孩节”,在这个节日里,学校或家庭组织一些活动,让男孩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激发他们的男子汉气概。
本书以关爱男孩成长为主题,借鉴西点军校培养优秀军人的严谨方法,从承担责任、坚强果敢、积极进取、珍视荣誉、尝试冒险、培养领导力等方面展开内容,透过简洁有力的讲解教会父母培养、激发孩子的男子气概。这是一本写给望子成龙却忧心忡忡的父母们的书,它能帮助您教男孩学会坚强、自立,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坚定的人生信念,并最终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成功。
刘川,某知名大学国际贸易硕士,管理咨询师,资深经济管理类图书撰稿人,潜伏职场多年,长期钻研关系学和心理学。出版了《管理就是管欲望,带团队就是带信心》、《别在该理性的时候太感性》、《3分钟打动人心的销售心理学》、《这样战胜你自己》等作品。
第1课 责任
没有责任感的人,不是合格的人
第2课 纪律
纪律是一种秩序,是成就的第一条件
第3课 信念
没有信念的孩子,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第4课 意志
百折不断,才是利剑
第5课 勇气
没有勇气,就没有胜利
第6课 领导力
领导艺术是赢得战争的关键
第7课 冒险精神
步出行列,成功的就是你
第8课 合作意识
联合起来可以战胜一切
第9课 果断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计划
第10课 尊重
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第11课 独立
能帮助自己的,只有自己
第12课 求知
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第13课 创新
敢于创新的人,才能争取到主动
第14课 正直
荣誉就是生命
家长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就要从小抓起,从孩子的自立抓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根据孩子的年龄及能力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
例如,上幼儿园的男孩要学会自己穿衣服、吃饭,帮妈妈拎购物袋;七八岁的男孩要学会自己收拾房间,自己叠被子,整理、修补自己的玩具、图书,帮助摆放全家用的餐具,饭后扫地、倒垃圾,打扫楼道等。不论是什么任务,父母都应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给孩子讲明,使他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它做好。
(2)给孩子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生活中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做不好而代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为什么事都是大人的,和自己无关,没有一点责任感。所以,家长要给孩子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3)尊重孩子的选择
只有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才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但是,很多父母在“望子成龙”的期望中,总是处处为孩子安排,结果使孩子丧失了选择的能力,也不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的能力,孩子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精神就会大大增强,而在成功的体验中,孩子会获得更多的自信,从而更大胆地去承担责任。这种良性循环,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独立行事的能力,有助于其责任心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感是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责任感的基础上才能架构整个道德体系的各种元素,没有责任感也就没有道德。因此,责任感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
那天有个老同学在微信群里发文,说夫妻俩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真是下了很大功夫。在最近的一堂外教英文公开课上,当老师问小朋友们长大后想干什么时,她的儿子回答说:“I want to be a woman(我想成为女人)。”妈妈知道儿子的回答以后吃惊极了,联想到儿子平时的胆小怯懦、缺乏自信等表现,她真的是着急了。此话题一出,平时默默无言的同学群顿时活跃了。美女娜娜说:“我觉得我儿子不够阳光,有点女孩性格。”她儿子今年八岁,因为丈夫经常出差,在家的时间少,所以大多时候都只是她一个人陪着孩子。亲戚方面,住得近的家里都是女孩,孩子平时就和这些表姐表妹一起玩耍。她觉得孩子性格柔弱,爱耍小性子,斤斤计较,她还半开玩笑半忧虑地说:“现在真担心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个娘娘腔。”吴妹妹结婚比较早,她儿子现在都快上初中了,可每天晚上睡觉还要拉着她的手才能睡着。她有点无奈又有点气愤地说:“孩子从小就相当斯文,秀秀气气的,老师就说他像个女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有时和同学发生矛盾,他就只有哭的份儿。你们说这孩子长大以后能撑起一个家吗?”这时,在初中任教的大明也发言了,春天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他班里的一个男生竟然因为觉得背包太重跟不上队伍,一个女生见后,主动背起了这个男生的书包。这个细节,引发了老师们的探讨:现在的男孩,是不是越来越不像男孩子了?
事实上,这也是国内教育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宅男、啃老族、阴柔男越来越多,女主外、女当家、女汉子屡见不鲜,男儿身上的志气越来越少,稚气却越来越多,许多男孩在家里是宝,到了外面就成了草。现在,男孩子缺乏阳刚之气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担忧。
“这个时代,男孩吃苦太少,享受太多,导致男孩子越来越缺少阳刚。要解决这个社会问题,首先是要在男孩心目中树立一种责任感。”大明最后如是说道。他甚至觉得应该设立一个“男孩节”,在这个节日里,学校或家庭组织一些活动,让男孩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激发他们的男子汉气概。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编写了这本书。本书以关爱男孩成长为主题,借鉴西点军校培养优秀军人的严谨方法,从承担责任、坚强果敢、积极进取、珍视荣誉、尝试冒险、培养领导力等方面展开内容,透过简洁有力的讲解教会父母培养、激发孩子的男子气概。这是一本写给望子成龙却忧心忡忡的父母们的书,它能帮助您教男孩学会坚强、自立,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及坚定的人生信念,并最终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收获成功。
翻开内页,我立刻被作者行文的逻辑性和流畅性所折服。它不是那种堆砌专业术语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富有同理心的朋友在分享她的观察与思考。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阳刚之气”时,没有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是巧妙地拆解了传统观念的构成,并引导读者思考哪些元素是真正有益于个体成长的,而哪些只是历史遗留的包袱。比如,书中对“坚韧”和“情感表达”之间关系的论述,让我豁然开朗。过去我总觉得男孩子就该“有泪不轻弹”,现在看来,压抑真实情感对孩子的长期心理健康是极大的损害。这本书似乎在倡导一种更具韧性、更能接纳自我脆弱面的新式男性形象,这对于我调整对儿子的期望值,非常有帮助。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而富有力量的,读起来让人感到被理解,同时也被默默地推动着去做出积极的改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略带忧郁却又不失希望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最近正为家里那个小家伙的成长感到困惑,他总是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对于那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男子气概”的活动提不起兴趣,反而更喜欢安静地阅读或者画画。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直击痛点,让我感觉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家长的心境。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不仅仅是空泛的说教,而是那种真正能融入日常生活的、温和而坚定的引导方式。我希望作者能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深入剖析当代社会对“男孩气质”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影响孩子自我认知的,并且提供一些鼓励孩子发展多元兴趣、建立自信的实用策略。毕竟,我们想要培养的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而不是一个被某种僵化标准塑造成的“符号”。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愿意深入探讨这个敏感话题,并试图提供一种更具包容性和现代性的解决方案。
评分从排版和设计来看,这本书也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大量的图表和清晰的章节划分,使得即便是相对抽象的心理学概念也能被轻松消化。我欣赏作者在每章结尾设置的“反思练习”环节。这些小小的引导语,不是生硬的作业,而是邀请家长停下来,审视自己当下的行为模式。比如,其中一个练习让我去记录孩子表达喜悦和悲伤的频率和方式,这让我开始真正地去“倾听”我的孩子,而不是只听他“说了什么”。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育儿哲学转化为了可操作的、日常的微小行动。它没有给出快速见效的“灵丹妙药”,而是强调了耐心、一致性和高质量的陪伴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石。读完后,我没有那种“问题解决”的松快感,而是一种“责任重大但充满希望”的充实感。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受,那可能是“赋能”。它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给予了父母们应对挑战的工具箱和坚定的信心。我发现,许多我原以为是“时代病”的问题,其实都有其深层次的、可以被家庭干预和引导的路径。书中对“情感智力”在男性成长中的重要性所做的论证尤其有力,它成功地将“温柔”与“强大”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特质,在孩子的人格发展中巧妙地融合起来。我开始更积极地鼓励儿子去探索他内心的感受,并且肯定他选择的、不那么“传统”的爱好。这本书的最终目标,我认为是帮助孩子活出他自己,而不是活成父母或社会期望的样子。它的深度和广度,让它超越了一本单纯的育儿指南,更像是一部关于现代家庭关系和个体成长的深刻对话录。
评分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部分处理得非常细腻和真实,让人感觉这些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作者并没有回避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误区,比如父亲角色的缺失,或者过度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尤其关注到书中关于“模仿对象”构建的章节。在现代社会,媒体和电子产品的影响力巨大,传统的榜样力量正在减弱。作者探讨了如何帮助孩子在大环境中建立积极、健康的男性榜样参照,这一点非常关键。它不仅仅是教家长“做什么”,更深层次地在引导家长如何“成为”一个能让孩子信赖和学习的榜样。我感觉作者的视角非常立体,考虑到了家庭内部动力、社会文化压力以及孩子自身发展阶段的复杂性。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在思考自己过去对儿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无意中加剧了某些问题,这种自我反思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