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恩先生的悲剧》是一部五幕剧。这是纳博科夫第一部重要作品,创作时作者年仅24岁,但直到他逝世20年后的1997年,该剧才在俄罗斯的文学刊物上全文刊出,2008年成书出版。
剧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无名的国度。国王治国有方,但身份神秘,常年佩戴面具,只有心腹知道他的另一个名字叫“莫恩”。莫恩爱上流亡分子加纳斯的妻子。在与加纳斯的决斗中,莫恩被人算计,输了赌局,不得不连夜逃跑。听闻国王被害的噩耗,民众攻入王宫,推翻逆党,莫恩得以成功返朝。
《莫恩先生的悲剧》在纳博科夫的创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的一些主题贯穿了作者此后五十多年的创作,又反映了作者当时当地特定的精神面貌,使其迥异于后期作品,对于帮助读者了解纳博科夫创作的整体性、连贯性和丰富性,有着重要意义。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
俄裔美国作家,20世纪杰出的文体家、批评家、翻译家、诗人。他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曾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其后居住在柏林和巴黎,开始了文学创作。
1940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韦尔斯利、康奈尔等多所大学执教。他在1955年所写的《洛丽塔》为他赢得世界声誉。此书的成功让他得以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其后出版的英文小说《普宁》《微暗的火》《爱达或爱欲》均展现了纳博科夫对于咬文嚼字以及细节描写的钟爱。1973年,纳博科夫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的声誉在晚年达到高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
纳博科夫有力、多变、丰富的洞察在当代小说家中无人能及……他为读者提供了语言所能提供的接近纯粹感官享受的东西。
——马丁·艾米斯
他选择使用并改变英语,我们深感荣耀。
——安东尼·伯吉斯
他是自莎士比亚以来伟大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使用上的灵活、睿智和创造力无人能及。
——《每日邮报》
第一场
一个房间,窗帘下垂,炉火闪亮。特拉门斯裹着有污点的毯子,睡在火边的扶手椅里。他醒来,睡眼惺忪。
特拉门斯:
梦,发热,梦;为我无力的生命
守住大门的这两个哨兵
悄无声息地换了岗……
墙上
鲜花图案变成嘲弄的嘴脸;
燃烧的炉火朝我嘶嘶作响,不是热火,
而是蛇一般的寒气……哦心啊,哦心啊,
燃烧起来!滚蛋,发热,你这毒蛇!……我
无可救药……不过,哦我的心,我真想
把我令人战栗的病痛传给这座漂亮
但冷漠的城市,让皇家广场
流汗,灼热,像我的额头一样;
于是,光脚的街道发寒,
于是,呼啸的风让
高高的楼房、花园、十字路口的
雕像、防浪堤,还有怒海上的船只,
统统发颤!……
[叫唤]
埃拉!……埃 拉……
[埃拉进来,她戴着优雅的头巾,却穿着睡袍。]
特拉门斯:
给我点葡萄酒,还有那个玻璃药瓶,
右边那个,有绿色标签的……
看来,你要去跳舞?
埃拉[打开药瓶]:
是的。
特拉门斯:
你的克莱恩去吗?
埃拉:
去的。
特拉门斯:
这是爱情吗?
埃拉[坐到扶手椅的扶手上]:
我不知道……真怪……
和歌里唱的大不一样……昨晚
我梦见我是一座白色的新桥,
大概是用松树造的,铺满松脂,
轻轻架在深渊上……就这样
我等着。唉,没有小心翼翼的脚步——
这座桥渴望被压弯,渴望在铁蹄的轰鸣下
痛苦地嘎吱作响……
我等着——突然,我看到了:
过来了,过来了,燃着火,大吼大叫,
一个牛头怪1 飞奔而来,
那是克莱恩的脸和宽阔的胸膛!
我满心欢喜,献出自己——我醒了……
特拉门斯:
埃拉,我明白……嗯,我开心——
在你身体里呼喊的是我的血,
我贪婪的血……
埃拉[数药]:
一滴……两滴……五、六……七……够了吗?
特拉门斯:
够了。穿衣服吧,
去吧……晚了……等等——拨一下火……
埃 拉:
煤火,煤火,你火红的心……快活地烧吧!
[照了照镜子]
我的头发怎么样?我穿金丝薄纱外套。
我走了……
[她往外走,又停下来。]
……噢,那天克莱恩
带来他的诗;他的朗诵
真是逗,轻轻扇动鼻孔,
闭上眼——像这样,瞧——那只手
揉着空气,好像那是一只
小狗……
[她笑着出去了。]
特拉门斯:
我贪婪的血……不过她母亲
如此可信,如此温柔;是的,
温柔,忠贞,如花粉飘过空中,
落到我胸口上……你走了,
你这片温和的绒毛!死神,谢谢你,
谢谢你把这温柔从我这里带走:
我自由了,自由自在,无牵无挂……从今往后,
我的仆从死神,你我常常心灵相通……噢,
我要派你出去,进入这黑夜,
进入黑色雪堆上那些灯火通明的窗户;
生命在那些屋子里旋转,起舞……
不过我得等……
时辰未到……我得等。
[睡着。有人敲门。]
《莫恩先生的悲剧》(精装)是一本让我从头到尾都屏息凝视的作品。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曲折离奇的情节,却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无奈。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总是能精准地捕捉到人物最微妙的情感变化,并将这些情感剥离出来,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环境的描写,那些阴沉的天空、荒凉的街道,都成为了莫恩先生内心世界的映射,烘托出一种压抑而绝望的氛围。每一次翻页,我都感觉自己像是潜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沼泽,越陷越深,却又欲罢不能。莫恩先生的悲剧,并非源于某个单一的事件,而是由一系列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堆积而成,最终压垮了他。这种“蝴蝶效应”般的叙事方式,让我对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敬畏,也更加理解了“积毁销骨”的含义。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巨大的疲惫,但同时,也有一种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可能存在的阴影,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那些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评分对于《莫恩先生的悲剧》(精装),我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这并非一种刺激的震撼,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发人深省的震撼。作者的笔触如同手术刀一般精准,他毫不留情地解剖了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当个体面对庞大而冰冷的社会机器时,那种无力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莫恩先生的悲剧,与其说是他个人的不幸,不如说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环境下的一个缩影。书中对权力、偏见以及沉默的描绘,都让我感到心寒。我常常会思考,如果我身处莫恩先生的境地,我是否能做出不同的选择?或者,我是否也会成为那个沉默的旁观者?这种自省,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看到了隐藏在生活表面之下的残酷现实,也让我开始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互动方式。这本书不适合轻松阅读,它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去感受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去体会那些被忽视的痛苦。但正是这份沉重,才让它显得如此真实,如此具有力量。
评分刚收到这本《莫恩先生的悲剧》(精装)就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相当精美,纸质沉甸甸的,触感温润,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油墨香,这是实体书独有的魅力,也是我一直偏爱纸质书的原因。翻开扉页,那排版印刷的考究,字里行间的疏密恰到好处,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作者对文字的敬畏。我常常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在于其内容,更在于它呈现给读者的整体体验。从封面设计到装帧细节,都能窥见出版方的用心。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富有艺术感的插画,它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引人遐思的色彩,让我对故事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精装版的质感,更是让我觉得这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甚至会想象,莫恩先生的故事,是否也如同这精美的外壳一样,有着令人心碎却又回味无穷的内核。在翻阅的瞬间,我便已经沉浸在了阅读的仪式感中,这种感觉是电子书无法比拟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莫恩先生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悲剧,又是什么样的故事,值得如此精心制作的呈现。
评分读完《莫恩先生的悲剧》(精装)的最后一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真正触动灵魂的作品,它的力量并非来自惊天动地的情节,而是来自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细致入微的刻画。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他没有急于揭示真相,而是缓缓地将我们引入莫恩先生的世界,让我们一点点地体会他内心的挣扎、失落和无助。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细节,在作者的笔下却充满了张力,每一个眼神的流转,每一次呼吸的停顿,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情感暗流。我时常会因为莫恩先生的某个选择而感到揪心,也会因为他微小的希望而由衷地感到欣慰。这种代入感非常强烈,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他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感受着他所承受的痛苦和不解。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莫恩先生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受害者,他同样有着人性的弱点和过失,这使得这个人物更加真实、立体,也更加令人同情。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思考了关于命运、选择以及人生无常的诸多命题,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弃的书,而是会反复在脑海中回荡,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莫恩先生的悲剧》(精装)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好,前期铺垫绵长而细腻,仿佛在等待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而当悲剧真正发生时,那种冲击力却又来得如此悄无声息,却又如此沉重。我非常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处理,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情感,那些隐藏在对话中的暗流,都充满了暗示性。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一个句子,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更深层次的含义。莫恩先生的形象,在我脑海中逐渐丰满起来,他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人物,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渴望也有绝望的个体。他的悲剧,是无数个体在历史长河中,在命运的捉弄下,可能遭遇的某种共性。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个体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会爆发出的惊人韧性,尽管这种韧性最终也无法抵挡悲剧的侵袭。这是一种非常纠结的阅读感受,充满了矛盾和反思。
评分略微坑的一本书,定价虚高,喜欢的可入
评分喜欢这本书,觉得买的超值。
评分一本好书,值得拥有。
评分比想像的要薄
评分京东活动入手,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书不错。
评分【内容简介】
评分好的作品好的服务
评分比想像的要薄
评分纳博科夫的戏剧,也是要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