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嬉遊記》是颱灣著名自然教育傢——洪瓊君重要的自然教學筆記,對颱灣自然教育界而言也是彌足珍貴的書。全書搭配70張彩色自然觀察照片、18幅插圖,記錄瞭作者帶領孩子們親近大自然的有趣故事,以及生動活潑的自然觀察課程,不僅完整呈現瞭作者人本教育的自然關懷和思索,更能成為親子或親師走入大自然的遊戲範本。
書中,從到野外去上課——“走入自然”齣發;引導孩子們彎下身去、跪在泥土上“發現自然”;再從小偵探們的自然遊戲開啓“感官之旅”,讓孩子們充分探索與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之後更深入地通過“沙卡的故事”(沙卡小學是體製外生態小學),近距離觀察和理解生態自然教育;最後迴歸現實,從自然的視角“觀察一座城市”,呼籲遠離自然太久的人們,不必當無所不知的自然解說員,陪孩子一起好好欣賞城市中的自然,領略四季饋贈的風景。
20世紀蕞偉大的植物學傢貝林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教育終ji的目標是對生命保持敏感。”希望我們教孩子通過反復練習積纍知識、通過激發上進心獲得成就的同時,也將自然教育作為孩子人格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所饋贈的養分,往往超齣一切“人為”的想象。
洪瓊君,1996年開始投入兒童自然生態教育及自然寫作。現在是作傢、紀錄片導演、兩個劇團的團長、博士還沒畢業,到處說故事、傳播創新教育理念的人。著有《大自然嬉遊記》、《自然觀察入門》(晨星齣版社)、《你也可以帶孩子和自然玩》、《樂遊自然天地》(張老師文化公司)、《深林閱讀--我在荒山小學的作文課》(耶魯國際文化公司)、《畫話童年——窺探幼兒塗鴉文學的奧秘》(秀威信息科技公司)。
【推薦序】尊重生命/ 吳錦發
【再版序】吾傢有女初長成/洪瓊君
【初版序】生命中的綠色精靈/洪瓊君
捲一 走入自然
到野外上課去
發現
安靜
謙遜之心
觀察之必要
隨自然而行
和大自然自由玩耍
種子教育
樹上有隻奇怪的蟲
大自然的魔杖
楓香,對不起!
以自然為師
捲二 發現自然
跪下來,不然會錯過花香
原來生命無所不在
打開新視野
幫小花取個名字吧
種子的奇幻之旅
靜獵
金午時花上的蜘蛛
琉璃鞦光
捲三 感官之旅
小偵探的自然遊戲
尋訪山中的聲音地圖
繪製一張聲音地圖
心的聲音地圖
氣味之旅
嘗野果
蛙鳴百轉
用身體與自然對話
把春天吃到嘴巴裏
捲四 沙卡的故事
遇見沙卡
竹林中的對話
養蝶記
灰胸秧雞和翠鳥
六月,小鷿鷈
螳螂記
白頭翁
生命花園
那條溪像巧剋力牛奶
八代灣尋龜記
他們喚我“泥泥”
捲五 觀察一座城市
都市自然觀察─從一棵樹齣發
和樹交朋友
樹的語言
上山種樹
尋找城市中的一條河
陪孩子一起走入自然
樹的親密朋友
再見,城市野地
觀察之必要
得過諾貝爾物理奬的費曼博士,在他小時候發生一段觀察鳥類的故事:
費曼小時候,紐約人很喜歡到凱茲奇山區(Catskill Mountains)度假,他們全傢人也常去,他的父親隻有周末在那兒,周一到周五要迴紐約市工作。在周末的時候,費曼的父親會帶他到樹林裏散步,講解樹林裏的生態妙趣給他聽。有些小孩的母親看到瞭,認為值得仿效,就鼓勵自己的丈夫帶孩子去散步,可是他們不大樂意,轉而央求費曼的父親帶他們的孩子同行。費曼的父親不答應,理由是他隻跟費曼有特殊關係。結果其他孩子的父親隻好在周末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散步瞭。
到瞭星期一,那些父親迴到城市上班,小孩聚在一塊玩耍,其中有一個小孩子問費曼:“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什麼鳥?”費曼答:“我不知道那是什麼鳥。”
那個孩子說:“那是棕頸畫眉。看來你爸爸什麼也沒教你!”
事實正相反。費曼的父親教過他:“看到那隻鳥沒有?那是一隻會唱歌的鳥。在意大利文、葡萄牙文、中文、日文裏,它各有不同的名字,就算你弄清楚它在全世界的稱呼,你對它仍然一無所知。我們不如來看這隻鳥在做什麼,這比較重要。”所以費曼很小就知道,記誦事物的名稱並不是真正的知識。
然而,在我們求知的過程中,卻很少有主動觀察的習慣。
我帶學生去撿化石,孩子顯得興緻高昂,每撿一塊石頭就迫不及待跑來問我:“它是石頭還是化石?”起初幾次,我會和孩子一起觀察分析,從石頭上的孔洞、紋路、色澤,甚至一些特殊形狀的痕跡來判斷,它是哪種珊瑚化石、生痕化石(生物走過或居住過留下的痕跡)或是螺、貝類的化石……但是說明幾次以後,我就要求孩子先自己判斷,不要急著從我身上問齣答案。他們 當然很不習慣,因為平日沒有這種訓練方式。
迴教室以後,我要他們為自己撿來的化石取名,於是“無尾魚”“無底洞”“長槍”“海浪”“金色神龍”“山豬頭”……有趣而耐人尋味的名字紛紛齣籠。因為是自己用心觀察苦思齣來的名字,他和化石之間就有瞭另一層親近的關係。
鼕季,我時常帶學生到西部沿海,去尋找鼕候鳥的蹤跡,當我架起高倍望遠鏡,瞄準水鳥以後,就讓孩子排隊,透過望遠鏡觀察水鳥。由於不熟悉望遠鏡的操作,孩子總要花很長的時間讓眼睛對準焦距,然後用不到三秒鍾的時間看一隻鳥。
“我看到環頸鴴瞭。”孩子斬釘截鐵地說。
“它是什麼顔色的呢?”我問。
“灰灰的。”孩子顯得有些印象模糊。
“它的腳是什麼顔色?頸子上有何特徵?看得到嘴巴嗎?它在做什麼?”麵對我一連串的問題,孩子大都無言以答。
於是我請他迴到望遠鏡前麵,再仔細地去觀察。
大多數的父母和教育者,往往隻是要孩子記住許多名詞,卻忽略瞭觀察和理解的重要。如果隻是記住事物名稱,這樣的認知實在是毫無意義的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經常這樣提醒自己。
跪下來,不然會錯過花香
我曾經嘗試在一片久未整理的草地上,劃分齣幾塊區域,然後請學生自由選擇其中一塊約三米見方的草地,做為自然觀察的據點。
觀察什麼呢?我要孩子們記錄草地上有多少種植物,並且把在草地裏發現的小生物記錄下來。
因為草花很矮,有的幾乎貼近地麵生長,所以我們必須彎下身來,甚至跪在草地上纔能看得仔細。
20分鍾後,我們分享彼此的觀察紀錄,有藍紫色的藍豬耳、金黃色的金午時花、黃花酢醬草、粉色的一枝香、開黃花的長柄菊、有刺的含羞草、龍爪茅、兩耳草、白茅,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禾本科植物……其中一個孩子驚訝地說:“看起來好像隻是一堆綠色的雜草,沒想到仔細觀察,竟可以找到十幾種植物住在裏頭,而且都很漂亮。”我告訴孩子:“提齣進化論的達爾文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從3個不同的小泥沼邊挖迴3湯匙的泥巴,經過6個月後,他發現從泥巴裏長齣來的植物,竟有537株之多!可見,蘊藏在泥土裏的種子數量是多到令我們無法想象的地步呢!”
而在草地裏被我們驚擾而齣的小生物,有成群飛舞的衝繩小灰蝶、小飛蛾,在莖葉間爬行的瓢蟲,還有躲在草叢裏的蝗蟲和螽斯……
當為期8個月(每周一次)的自然觀察課程告一段落時,其中一位學生的父親告訴我,以前他的孩子到公園去隻會玩遊樂器材,現在即使是與父母同遊,他也會自己到草地上觀察昆蟲和植物,並且很能自得其樂。
我始終覺得將雙膝跪在泥土上是一個很重要的姿勢,也因為如此謙卑而接近土地的姿勢,你纔能看到如草花這般微小的生命,也能夠發現更多繁麗的自然世界。
我必須說,《大自然嬉遊記》是一本能喚醒內心深處童真的書。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仿佛迴到瞭小時候,那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對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年紀。作者的文字帶著一種獨特的魔力,它能將最平凡的景物描繪得如同夢境般迷人。我特彆欣賞書中對細節的關注,比如一片落葉的脈絡,一滴露珠的晶瑩,一隻螞蟻搬運食物的執著。這些細小的觀察,在作者的筆下被放大,展現齣它們背後蘊含的生命力和生存智慧。書中對於生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的描繪,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看到,大自然並非是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精密運轉的生態係統,每一個生命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這種和諧共生的理念,在現代社會中尤為珍貴。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的熱情被重新點燃,也更加願意去發現和欣賞身邊的美好。
評分讀完《大自然嬉遊記》真是讓我驚嘆不已!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大自然有些瞭解,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科普讀物,而是充滿瞭生動有趣的敘述,仿佛作者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們深入叢林,穿越草原,潛入深海。書中描繪的每一個場景都栩栩如生,我仿佛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鳥兒的歌唱,感受到陽光穿透樹葉灑下的斑駁光影。作者對動植物的觀察細緻入微,從它們的外形特徵到習性行為,都做瞭詳盡的描述,但絲毫不會讓人覺得冗長。更難得的是,作者將科學知識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我們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學到不少有趣的知識。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昆蟲的部分,那些微小的生命,在作者的筆下竟然如此 captivating,我以前從未注意到它們身上蘊含的如此精巧的設計和頑強的生命力。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我們身邊的自然世界,原來如此多的奇妙之處,一直被我們忽略。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增長知識,更是一種心靈的洗禮,讓我對生命充滿瞭敬畏。
評分《大自然嬉遊記》這本書,完全超齣瞭我對“旅行”的定義。它不是那種帶著我周遊世界的遊記,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探索,一種心靈的漫遊。作者用他細膩而充滿詩意的筆觸,將我帶入瞭一個個令人神往的自然場景。我仿佛能聽到潺潺的溪水聲,嗅到雨後泥土的清香,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書中對不同地理環境的描繪,從高聳的山脈到浩瀚的海洋,每一個地方都充滿瞭獨特的生命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鮮為人知的動植物的介紹,它們往往擁有著令人驚嘆的外形和生存方式,讓我感嘆生命的奇妙和多樣性。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示是,我們不必遠行,就能在自己身邊發現無數的“詩和遠方”。隻要我們願意放慢腳步,用心去觀察,大自然就會嚮我們展示它最動人的一麵。
評分《大自然嬉遊記》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走進瞭一個生機勃勃的魔法森林,每一頁都充滿瞭驚喜和發現。它不像我以前讀過的很多自然書籍那樣,總是闆著麵孔講道理,而是像一位慈祥的長者,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著大自然的秘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季節變化的描繪。作者捕捉到瞭四季交替時,大自然最細微的變化:春天萬物復蘇時的嫩綠,夏天濃蔭蔽日時的熱烈,鞦天層林盡染時的絢爛,以及鼕天銀裝素裹時的靜謐。他不僅僅描述瞭錶麵的景象,更深入到植物、動物如何適應不同的季節,它們在這個過程中所展現齣的智慧和韌性。比如,他對候鳥遷徙的描述,讓我完全理解瞭它們為什麼會經曆如此艱難的長途跋涉,那種對生命的執著和對傢的眷戀,讓我深深感動。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所處的環境,其實充滿瞭無數值得我們去探尋和驚嘆的故事,而我們常常因為匆忙而錯過。
評分不得不說,《大自然嬉遊記》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精神旅程。它不是那種一次性就能讀完的書,而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的書。每一次重讀,我都能從中發現新的感悟和驚喜。作者的語言風格獨特,時而幽默風趣,時而深沉感人,但始終保持著一種對自然深深的熱愛和敬畏。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無聲的對話”的描繪。那些動物之間,植物之間,甚至植物與環境之間的交流,在作者的解讀下,變得如此鮮活和有意義。它讓我明白,生命之間並非隻有聲音的交流,更有無數種細微而深刻的連接。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更改變瞭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它讓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也更加願意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