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在長達兩個世紀的時間裏,被韆韆萬萬人實踐並證明瞭的兒童教育奇書,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經典之作。自該書問世以來。許許多多的父母們深受影響並從中受益。那些真正按照書中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父母們都成功地培養齣瞭一個又一個享譽世界的天纔。卡爾·威特之後的早期教育傢們幾乎不約而同地把這本傳世經典奉為指南,不斷地去挖掘和闡釋。但是始終無法超過卡爾·威特的教育理念。      
作者簡介
     卡爾·威特(Karl Witte,1767—1845),德國鄉村牧師,兒童早期教育的開創者之一。他開創瞭全能教育法,並在自己先天不足、略顯癡呆的兒子小卡爾身上取得成功。小卡爾八九歲時就能自由使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 
  老卡爾用事實證明瞭早期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同時也證明:決定孩子成纔的關鍵是教育而非天賦。1818年,他將對小卡爾14歲前的教育悉心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這就是教育史上聲名顯赫的《卡爾·威特的教育》。       
目錄
   第一章 願上帝保佑,我的孩子 
我選擇瞭一個健康善良的妻子  /  001 
一個失誤:妊娠期與寵物為伴  /  003 
悉心照顧懷孕的妻子  /  005 
母親的教育決定孩子的未來  /  008 
第二章 與天賦比較,後天環境更重要 
發揮兒子天賦需要後天教育  /  013 
天纔的失敗是因為父母的極度催逼  /  015 
幼兒時期的教育決定孩子一生  /  018 
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孩子的潛能  /  019 
兒童潛能的遞減法則  /  022 
從兒子齣生那天就開始教育  /  024 
第三章 抓住孩子智力發展的好時期 
好的食物是孩子愛吃的  /  027 
幼兒時期就開始體能鍛煉  /  030 
從小讓兒子感覺到乞求不能得到重視  /  032 
從訓練孩子五官開始  /  033 
十五天大時就開始進行語言訓練  /  037 
盡早開發孩子的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  043 
第四章 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遊戲中教育孩子  /  047 
如何教兒子學外語  /  049 
抓住兒子模仿我用筆的機會教他寫字  /  053 
如何培養孩子多方麵的興趣  /  055 
如何讓孩子産生興趣並引發孩子提問  /  058 
絕不使用填鴨式的教育  /  061 
兒子與我的地位平等  /  063 
羅森布魯姆教授的數學教導方法  /  066 
再用功也不會損害幼兒神經  /  069 
不能隻停留於課本,也要走進生活中學習  /  071 
在玩中讓孩子學到各種能力  /  074 
第五章 怎樣培養孩子的辨彆力 
兒子,你應該看清周圍的一切  /  079 
教孩子正視陽光下的陰影,勇敢麵對  /  081 
“他不值得你幫助!”  /  083 
引導孩子明辨善惡  /  085 
第六章 我教兒子另一種智慧 
不能輕信任何人  /  088 
堅持真理也需要智慧  /  089 
不要隱藏你的感激之情  /  091 
如何爭取正當利益  /  094 
教兒子鼓勵、錶揚他人  /  096 
第七章 我僅想把兒子培養成全麵發展的人纔 
是不是神童並不重要  /  098 
培養兒子的同情心  /  100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能否成功  /  102 
我從來不想把兒子培養成所謂的學者  /  105 
第八章 韆萬不要小看孩子 
從小讓良好的習慣成為他的自覺  /  108 
不要以為孩子小就不懂得道理  /  110 
想孩子尊重自己,就以身作則先尊重孩子  /  112 
分配給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  /  113 
對孩子言行一緻,賞罰分明  /  115 
自己的事自己解決  /  117 
第九章 如何教育纔不損害孩子 
對兒子嚴格要求完全取決於道理  /  119 
不濛蔽孩子的理性,不損壞孩子的判斷力  /  122 
不錯誤地批評孩子  /  125 
絕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  128 
第十章 教兒子玩和交友 
遊戲隻是遊戲,不要造成傷害  /  132 
兒子和玩伴之間的矛盾  /  136 
沒有小夥伴也有快樂的童年  /  137 
與壞孩子玩害處多  /  141 
讓兒子與其他孩子有限地接觸  /  144 
孩子童年隻有玩具陪伴是很悲哀的  /  145 
在遊戲中體驗人生  /  148 
我和兒子的各種有趣遊戲  /  151 
第十一章 我時刻注意誇奬兒子 
支持兒子,增加他的信心  /  153 
孩子有很多天賦,用誇奬來挖掘  /  156 
教兒子學會麵對失敗  /  159 
誇奬的妙處  /  161 
第十二章 下功夫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 
為孩子做行為記錄  /  164 
培養孩子的品德,父母要以身作則  /  166 
我為什麼要用錢來奬勵兒子  /  167 
讓兒子懂得獲取報酬的睏難  /  170 
我教兒子怎麼用錢  /  173 
母親一點點教兒子怎樣做人  /  176 
給孩子講道理,不慣壞兒子  /  179 
第十三章 培養孩子各種良好習慣 
養成專心緻誌的習慣  /  183 
做事快捷靈巧的習慣  /  186 
養成精益求精的習慣  /  189 
堅持不懈的習慣  /  191 
第十四章 我怎樣防止兒子驕傲 
不要隨便錶揚孩子  /  195 
不過多地錶揚兒子  /  197 
第十五章 不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如何杜絕孩子産生惡習  /  201 
孩子有瞭惡習不可怕  /  205 
怎樣管孩子效果更好  /  207 
孩子為什麼貪吃  /  210 
貪吃讓人變笨  /  212 
第十六章 教兒子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勇氣的價值  /  214 
獨立意識  /  217 
提高兒子的心理承受力  /  220 
學習自我控製力  /  221 
懂得正確取捨  /  223 
注意培養孩子的陽光心態  /  226 
第十七章 教孩子與人相處 
學會傾聽  /  230 
懂得相互理解的力量  /  233 
傲慢是與人相處的大障礙  /  236 
與人交往把握分寸  /  238 
第十八章 我的理想教育 
對兒子精心培養隻想讓他成為更完美的人  /  241 
讓孩子有愛心和責任心  /  244 
第十九章 比任何一個孩子都幸福 
一起驚人的事件  /  246 
收到萊比锡大學的入學邀請  /  248 
國王親召進入哥廷根大學  /  250 
十四歲被授予博士學位  /  253 
一個健康、快樂的天纔  /  254 
後記:獻給我的朋友們  /  256       
精彩書摘
     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孩子的潛能 
  這就是我與人們衝突的地方瞭。我的教育觀點的核心是:對兒童的教育,要在兒童智力剛開始發展就要進行。然而,現在比較流行的主導思想是:兒童的教育應該從七八歲時開始。這種說法現在被人們廣泛認可,並深信不疑。除瞭這一說法外,還有一種讓很多父母都感到非常恐懼的觀點,那就是兒童的早期教育對兒童本身的健康有害。 
  麵對這些錯誤觀點,我常常感到無可奈何。因為它們非常流行,所以,反觀我的教育理論,在世人的眼裏,它們荒唐至極,更不用說盼望我們的父母們能夠利用自己的理論把一個“凡夫俗子”訓練成“天纔”瞭。 
  即便是在小卡爾經過教育後錶現齣很多方麵優於正常兒童的時候,人們仍然普遍認為,小卡爾是天生就有這些纔能,這並不是教育的結果。對此,我感到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 
  卡爾齣生時是個什麼樣的嬰兒,我在前麵已經簡單介紹瞭一些。現在,我還想嚮各位敘述一下他齣生時的一些細節。我想,隻有如此,纔能讓大傢有一個更為清晰的印象來判斷我的這個兒子是不是生下來就是個所謂的天纔。 
  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人隻要在那時看到我的小卡爾,都不會相信他是個天纔的,反之,人們一定會毫無疑問地認定他是個反應遲鈍的孩子。 
  兒子齣生時的情景讓我非常傷心,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他畢竟是我的兒子。 
  卡爾是個早産兒,比預産期早瞭一個月,他還沒有從母親子宮中發育充分就突然闖進這個陌生的世界。 
  他齣生時,這個小倒黴蛋兒的脖子上纏著臍帶,因此而差點丟掉性命。幸虧醫生們搶救及時,小卡爾奇跡般地活瞭下來。盡管他活瞭下來,但是他四肢抽搐,呼吸睏難。 
  看到這樣的情景,當時,醫生就說瞭一句令人痛苦不堪而又客觀存在的實話:“盡管這個孩子活瞭下來,但他明顯先天發育不足,他的大腦好像還沒有發育健全。所以,即便他今天活瞭下來,恐怕他將來的生活讓他感到更加可怕。” 
  事實上,那段時間正如醫生所說的那樣,兒子沒有讓我和妻子看到有美好的將來的蛛絲馬跡。 
  小卡爾不僅沒有錶現齣有任何天賦的跡象,就連一些本能的反應都錶現得非常遲鈍。和正常的嬰兒不一樣,他不會去主動尋找母親的乳頭,靠著母親把奶水擠齣來一點點地喂他纔活瞭下來。 
  看著兒子這樣糟糕的情景,我傷心而又著急,但從沒有産生過要放棄的想法。為瞭幫助兒子在成長速度上能夠跟得上其他同齡孩子,我決定仍然按照原計劃進行早期教育試驗。我認為,既然這個孩子天生就反應遲鈍,不讓人滿意,那麼,我就一定要盡全力讓孩子的不高天賦發揮齣八九成,越多越好。為瞭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對兒子的教育早早就開始,在他智力開始發展起就進行教育。 
  那麼,為什麼早期教育更容易造就天纔呢?想要明白這個道理,就要從兒童的潛能開始談起。根據對生物學、生理學以及心理學等學科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人生下來就具有一種特殊的能力。不過,這種能力沒有錶現在外麵,在錶麵上根本看不齣來,而是隱藏在人的體內的,我們把這種能力叫做潛在的能力。比如,有一棵橡樹,如果按照理想狀態生長的話,它能夠長成三十米高,那麼,我們就說這棵樹具有能夠長到三十米高的潛能。同樣如此,一個兒童,如果按照理想狀態成長,能夠長成一個具有一百度能力的人,那麼,我們就稱這個兒童具有一百度潛能。 
  這種潛能就是天纔。所以,天纔並不是我們平常認為的那種隻有少數人纔具有的天賦,而是每個人體內都潛藏著這樣一種潛能。 
  但是,要達到這種理想狀態,定然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即使橡樹擁有長成三十米高的潛能,要真正長成三十米高還是睏難重重,通常情況下,橡樹隻能長到十二米或者是十五米左右。如果環境不好,則隻能長到六到九米。但是,如果經常給橡樹施肥,好好養護它,那麼,橡樹能夠長到十八米或者二十一米,甚至有的能長到二十四米或二十七米。同樣道理,即便是天生具備一百度能力的兒童,如果完全放任,不去管它,他成人後,多也就變為具備二十度或者三十度能力的人。也就是說,他的潛能隻能被挖掘二到三成。但是,如果接受瞭良好的教育,那麼,這個兒童成人後能夠達到六十度或七十度,甚至八十度或九十度能力的人。換言之,他的潛能能夠被挖掘齣六成或七成,甚至八成、九成。 
  教育的目標就是能挖掘兒童的潛能達到十成。隻要能夠讓人充分發揮齣這些潛在能力,那麼,人們便能做齣很多非凡的事業。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因為教育方法的不得當,人們的這種潛能,絕大多數沒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更沒有得到發揮,這就是為什麼天纔那麼少的原因。該怎樣教育齣更多的天纔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及早挖掘、誘導孩子自由地發揮齣這種潛在的能力——天纔。 
  ……     
				
 
				
				
					《智慧之光:塑造卓越人生》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每個父母都渴望點燃孩子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幫助他們綻放齣最耀眼的光芒。然而,教育的道路並非坦途,無數的睏惑與挑戰如影隨形。我們常常被各種教育理念弄得眼花繚亂,究竟什麼纔是真正有效的啓濛方式?如何纔能在紛繁復雜的知識海洋中,為孩子找到一條通往卓越的康莊大道?  《智慧之光:塑造卓越人生》並非一本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承載著一份深刻的實踐探索,旨在為你勾勒齣一幅清晰而可行的育兒藍圖。它拒絕瞭陳舊僵化的教育模式,也警惕瞭那些脫離實際的空談。相反,它深入挖掘瞭人類天性中蘊藏的無限潛能,並結閤瞭古今中外最富洞察力的教育智慧,提煉齣瞭一套尊重個體差異、激發內在動力、培養獨立思考的綜閤性教育哲學。  一、 認識孩子的“天賦”:不是標準,而是獨特  我們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將“天纔”定義為少數擁有過人智商的孩子。然而,《智慧之光》認為,每個孩子都自帶一份獨特的“天賦”,這份天賦並非韆篇一律的成績優異,而是隱藏在他們對某個領域的熱情、在某個問題上的執著、在某個技能上的熟練,甚至是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本書將引導你學會“看見”孩子的獨特之處。它不是教你如何去測量或比較,而是如何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去捕捉孩子眼睛裏閃爍的光芒,去傾聽他們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將一同探索,如何識彆孩子真正感興趣的事物,如何發現他們擅長的領域,哪怕這些領域在世俗的評價體係中顯得微不足道。這可能是在積木堆裏搭建齣令人驚嘆的結構,可能是對某個曆史人物故事的著迷,也可能是對大自然細微變化的敏感。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天賦”,恰恰是孕育未來卓越的種子。  我們還將討論,如何避免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孩子,而是順應他們的天性,為他們的興趣提供滋養的土壤。這需要父母具備極大的耐心和包容心,理解孩子的發展規律,允許他們犯錯,允許他們嘗試,並在過程中給予恰到好處的引導和支持。  二、 學習的本質:內在驅動,而非外在壓力  傳統的教育模式常常依賴於外部的奬勵和懲罰來驅動學習。然而,這種方式往往導緻孩子對學習産生畏懼或功利心,一旦失去外在的刺激,學習的動力便蕩然無存。《智慧之光》強調,真正的學習源於內在的渴望和好奇心。  本書將深入剖析“興趣”在學習中的核心作用。它不是指一時的興起,而是指一種持續的、發自內心的求知欲。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創造性的方式,將知識與孩子的生活經驗聯係起來,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價值。例如,學習數學不僅僅是做枯燥的習題,而是可以變成一場有趣的解謎遊戲;學習曆史,可以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過往;學習科學,可以是通過動手實驗,讓他們親身體驗奇妙的物理或化學現象。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指導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它倡導一種“努力緻勝”的信念,讓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和學習不斷提升,而不是固定的、不可改變的。我們將學習如何鼓勵孩子擁抱挑戰,從失敗中汲取經驗,而不是因為害怕失敗而迴避睏難。這種思維模式將使孩子在麵對學習中的任何障礙時,都能展現齣堅韌不拔的精神,並最終剋服它們。  三、 塑造獨立思考的能力:質疑,探究,創造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辨彆真僞、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智慧之光》將把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  本書將引導你認識到,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灌輸知識,而是教會孩子如何去獲取知識,如何去運用知識,以及如何去創造新的知識。我們將探討如何鼓勵孩子提齣“為什麼”,如何引導他們對信息進行質疑和分析,而不是全盤接受。這包括教會他們如何查找資料,如何評估信息來源的可靠性,以及如何形成自己的觀點。  我們還將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並非指簡單的解題技巧,而是指一種係統性的思維方式,即能夠識彆問題,分析問題,提齣多種解決方案,並評估和選擇最佳方案。本書將通過一係列生動的案例和實踐方法,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將解決問題的訓練融入到與孩子的互動中。例如,在麵對一個傢庭的衝突時,引導孩子思考解決的辦法;在製定一個旅行計劃時,讓孩子參與到規劃和決策中。  四、 品格的塑造:品德,情商,責任感  一個真正卓越的人,不僅要有智慧,更要有高尚的品格。 《智慧之光》深信,品格的塑造與智力開發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關鍵。  本書將細緻地闡述“情商”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我們將學習如何幫助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理解和迴應他人的情緒,以及如何在人際交往中建立健康的關係。這包括鼓勵孩子錶達自己的感受,教導他們同理心,以及如何在衝突中尋求共贏。  同時,本書也將著重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這並非強製性的要求,而是通過賦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選擇權,讓他們體驗到自己行為的後果。從小事做起,例如讓他們負責自己的房間整潔,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參與到傢庭事務的管理中。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産生影響時,他們自然會更加謹慎和負責。  此外,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培養孩子的“正直”和“誠信”。通過父母自身的言傳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建立清晰的道德邊界,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誠實守信的可貴,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  五、 傢校協作與終身學習:閤作,溝通,成長  教育是一個係統工程,需要傢庭、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智慧之光》並非將教育的責任完全歸咎於父母,而是強調建立一種良好的傢校閤作關係,以及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習慣。  本書將為你提供與學校教師有效溝通的技巧,如何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並與學校保持一緻的教育方嚮。我們還將探討如何利用學校提供的資源,例如圖書館、課外活動等,來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  更重要的是,本書將引導你認識到,教育並非在某個階段就戛然而止,而是一個貫穿生命始終的旅程。我們將學習如何激發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如何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不斷地探索、學習和成長,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終身學習者。  《智慧之光:塑造卓越人生》 是一本為你量身打造的教育指南。它不會給你現成的答案,但會賦予你探索答案的力量;它不會承諾你的孩子一定能成為“天纔”,但會引導你挖掘齣他們身上最閃耀的“智慧之光”。 翻開這本書,你將踏上一段充滿啓發與實踐的育兒之旅,為孩子的卓越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