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關於詩詞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節 韻
第二節 四聲
第三節 平仄
第四節 對仗
第二章 詩律
第一節 詩的種類
(一)古體和近體
(二)五言和七言
第二節 律詩的韻
第三節 律詩的平仄
(一)五律的平仄
(二)七律的平仄
(三)粘對
(四)孤平的避忌
(五)特定的一種平仄格式
(六)拗救
(七)所謂“一三五不論”
(八)古風式的律詩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
(一)對仗的種類
(二)對仗的常規——中兩聯對仗
(三)首聯對仗
(四)尾聯對仗
(五)少於兩聯的對仗
(六)長律的對仗
(七)對仗的講究
第五節 絕句
(一)律絕
(二)古絕
第六節 古體詩
(一)古體詩的韻
(二)柏梁體
(三)換韻
(四)古體詩的平仄
(五)古體詩的對仗
(六)長短句(雜言詩)
(七)入律的古風
第三章 詞律
第一節 詞的種類
(一)詞牌
(二)單調、雙調、三疊、四疊
第二節 詞譜
第三節 詞韻,詞的平仄和對仗
(一)詞韻
(二)詞的平仄
(三)詞的對仗
第四章 詩詞的節奏及其語法特點
第一節 詩詞的節奏
(一)詩詞的一般節奏
(二)詞的特殊節奏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
(一)不完全句
(二)語序的變換
(三)對仗上的語法問題
(四)煉句
結語
附錄一 詩律馀論
附錄二 詩韻舉要
附錄三 詞譜舉要
第二節 詩詞的語法特點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製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藝術效果。
關於詩詞的語法特點,這裏也不必詳細討論,隻揀重要的幾點談一談。
(一)不完全句
本來,散文中也有一些不完全的句子,但那是個彆情況。在詩詞中,不完全句則是經常齣現的。詩詞是最精煉的語言,要在短短的幾十個字中,錶現齣尺幅韆裏的畫麵,所以有許多句子的結構就非壓縮不可。所謂不完全句,一般指沒有謂語,或謂語不全的句子。最明顯的不完全句是所謂名同句。一個名詞性的詞組,就算一句話。例如杜甫的《春日憶李白》中兩聯: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若依散文的語法看,這四句話是不完整的,但是詩人的意思已經完全錶達齣來瞭。李白的詩,清新得像庾信的詩一樣。俊逸得像鮑照的詩一樣。當時杜甫在渭北(長安),李白在江東,杜甫看見瞭暮雲春樹,觸景生情,就引起瞭甜蜜的友誼的迴憶來。這個意思不是很清楚嗎?假如增加一些字.反而令人感到是多餘的瞭。
崔顥《黃鶴樓》:“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這裏有四層意思:“晴川曆曆”是一個句子,“芳草萋萋”是一個句子,“漢陽樹”與“鸚鵡洲”則不成為句子。但是。漢陽樹和晴川的關係,芳草和鸚鵡洲的關係,卻是錶達齣來瞭。因為晴川曆曆,所以漢陽樹更看得清楚瞭;因為芳草萋萋,所以鸚鵡洲更加美麗瞭。
杜甫《月夜》:“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這裏也有四層意思:“雲鬟濕”是一個句子形式,“玉臂寒”是一個句子形式,“香霧”和“清輝”則不成為句子形式。但是,香霧和雲鬟的關係,清輝和玉臂的關係,卻是很清楚瞭。杜甫懷念妻子,想象她在鄢州獨自一個人觀看中鞦的明月,在亂離中懷念丈夫,深夜還不睡覺,雲鬟為露水所侵,已經濕瞭,有似香霧;玉臂為明月的清輝所照,越來越感到寒冷瞭。
有時候,錶麵上好像有主語,有動詞,有賓語,其實仍是不完全句。如蘇軾《新城道中》:“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這不是兩個意思,而是四個意思。“雲”並不是“披”的主語,“日”也不是“掛”的主語。嶺上積聚瞭晴雲,好像披上瞭絮帽;樹頭初升起瞭太陽,好像掛上瞭銅鉦。毛主席所寫的《憶秦娥?婁山關》:“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月”並不是“叫”的賓語。西風、雁、霜晨月,這是三層意思,這三件事形成瞭濃重的氣氛。長空雁叫,是在霜晨月的景況下叫的。
有時候,副詞不一定要像在散文中那樣修飾動詞。例如毛主席《沁園春?長沙》裏說:“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恰”字是副詞,後麵沒有緊跟著動詞。又如《菩薩蠻》(大柏地)裏說:“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復”字是副詞,也沒有修飾動詞。
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幫助,在於它消除瞭我過去對詩詞的一些誤解和畏難情緒。我總覺得古詩詞離我們太遙遠,那些復雜的格律就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親切和接地氣的方式,把這些“硬核”知識講得一點都不枯燥。比如,它在講解“粘”的時候,並沒有上來就拋齣一堆專業術語,而是先從“押韻”講起,然後自然而然地引齣“粘”的概念,讓我覺得這是很自然的一種邏輯推演,而不是憑空産生的規則。而且,書中在講解一些“冷門”的詩詞常識時,也做得非常有意思,比如對一些生僻字詞的解釋,或者對某些詩歌意象的文化內涵的挖掘,都讓我覺得很有啓發性。我曾經因為某個字詞的含義不確定而對一首詩望而卻步,但有瞭這本書,我就可以對照著查閱,找到準確的解釋,從而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深意。這本書就像一個隨身的詩詞助手,隨時可以翻閱,解決我的疑問,讓我更有信心去探索更廣闊的詩詞世界。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詩詞的理解層次又提升瞭一個維度。它不隻是停留在文字錶麵的賞析,而是能夠觸及到詩歌創作的骨子裏。書中對“意境”的闡釋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通過對具體詩句、意象的分析,讓我們能夠感受到詩人是如何通過文字來構建一個充滿感染力的精神世界。我以前讀詩,可能更多的是關注故事或者情感錶達,而這本書則教會我如何去品味詩歌的“形”與“神”的結閤,是如何做到“言有盡而意無窮”。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詩句能夠流傳韆古,不僅僅是因為情感真摯,更因為它在形式上也達到瞭高度的完美。書中的一些對仗、煉字等技巧的講解,都讓我看到瞭詩歌創作的匠心獨運,也讓我對那些偉大的詩人産生瞭更深的崇拜。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詩詞不僅僅是文學,更是一種高度凝練的藝術,它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用智慧去解讀。
評分我一直認為,學習詩詞,就像學習一門藝術,需要有理論的指導,也需要有實踐的積纍。這本書在這兩方麵都做得相當齣色。它的理論部分,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院派說教,而是帶著一種引導性的姿態,讓你在潛移默化中掌握知識。我以前對“粘對”的概念總是搞混,這本書用瞭非常直觀的比喻,把詩句之間的關係比作樂句之間的呼應,瞬間就清晰明瞭瞭。而且,書中提供的很多練習和思考題,雖然沒有直接給齣答案,但它們引導我主動去分析和體會,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比直接告訴我答案更能加深我的理解。我還特彆喜歡書中對不同朝代詩詞風格的對比分析,讓我看到瞭詩詞發展的時代烙印和藝術演變。比如,唐詩的雄渾大氣,宋詞的婉約細膩,在書中都有很精彩的闡述,讓我能夠更清晰地分辨齣不同時期詩詞的特點。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格律和常識,它更是一種詩詞鑒賞的啓濛,它教會我如何去“讀懂”一首詩,而不僅僅是“認識”它。
評分這本《詩詞格律/詩詞常識名傢談》我前前後後讀瞭好幾遍,每次都能有新的體會。我個人一直對古詩詞很感興趣,但總感覺隔靴搔癢,很多時候讀到一首好詩,雖然能感受到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但對於它為什麼好,背後的結構是怎樣的,總是一知半解。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細緻的老師,一點點地解開我心中的疑惑。比如,一開始我對“平仄”這個概念就頭疼不已,總覺得是枯燥的規則,但書中通過大量的例句分析,將平仄的運用和詩句的音樂性、節奏感緊密結閤起來,我纔恍然大悟,原來平仄並非死闆的束縛,而是為瞭讓詩歌更具韻律美和錶現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規則,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規則背後的邏輯和美學意義,讓我從“不知道為什麼”變成瞭“原來如此”。而且,書中對常見詩詞常識的講解也相當到位,比如詞牌的起源、格律的演變等等,這些知識點雖然看似是“旁枝末節”,但它們卻能幫助我們更全麵地理解詩詞的創作背景和發展脈絡,讓讀詩不再是孤立的感受,而是能夠與曆史、文化建立聯係。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沒有讓詩詞變得遙不可及,反而拉近瞭我和古詩詞的距離,讓我覺得那些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是可以被我們這些現代人所理解和欣賞的。
評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瞭“名傢談”這幾個字。我一直覺得,學習詩詞,聽聽真正懂詩的人怎麼說,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這本書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作者的講解,充滿瞭學者的嚴謹和對詩詞的熱愛,但又不失趣味性。他會在分析一首詩的時候,穿插一些相關的曆史典故或者作者的生平軼事,讓原本可能枯燥的格律知識變得生動起來。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著名詩篇的細緻剖析,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解釋,而是深入到字詞的選擇、句式的安排、意象的營造,甚至是對作者當時心境的揣摩。這種“由錶及裏”的解讀方式,讓我看到瞭詩歌創作的精妙之處,也讓我對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有瞭更深的敬意。舉個例子,書中對李白《靜夜思》的分析,雖然這首詩我們都太熟悉瞭,但通過作者的講解,我纔發現原來“床前明月光”的“床”究竟指的是什麼,以及“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這個動作轉換,所蘊含的深厚情感是如何被精準地傳達齣來的。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讓我在閱讀時有一種“撥雲見日”的暢快感,也讓我對如何欣賞和鑒賞詩詞有瞭更明確的方嚮。
評分這書快遞超級棒,很好的購物體驗,很不錯!!!
評分挺好的,很實用,性價比也高。
評分陶冶情操,蠻好的一本書。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老公的書,特價買的
評分很好,包裝完整,物流速度快,王力老先生的書好好拜讀,這是購買的第二套,送給朋友。
評分發貨速度真厲害 包裝也完好無損?
評分挺好的。
評分包裝不錯,還來不及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