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散文·学生读本

刘墉散文·学生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墉 著
图书标签:
  • 刘墉
  • 散文
  • 学生
  • 读本
  • 文学
  • 教育
  • 成长
  • 励志
  • 经典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702001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7479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好性格,好习惯,好心态
刘墉集40年创作精华
青少年成长的密码
中学生的能量读本

内容简介

《刘墉散文 学生读本》是刘墉写给儿女的成长家书,更是引导青少年读书与做人的成长励志读本。全书以努力、自主、梦想、坚持、爱与快乐为青春关键词,在一个个的生活小故事中,引导青少年养成好性格、好习惯、好心态。

作者简介

刘墉,知名画家、作家。一个认真生活,总希望*自己的人。曾任美国丹维尔美术馆驻馆艺术家、纽约圣若望大学驻校艺术家、圣文森学院副教授。出版中英文著作六十余种,在世界各地举行个展近三十次。创作的原则是“为自己说话,也为时代说话”;处世的原则是“不负我心,不负我生”。现主持水云斋。有一颗很热的心、一对很冷的眼、一双很勤的手、两条很忙的腿和一种很自由的心情。

目录

/
一生努力为一生

写作一点也不难/003
人生处处有文章/008
打一把人生的钥匙/012
人生因记忆而充实/020
事半功倍的方法/024
坚持做你自己/026
掌握时间 , 就是掌握生命/031
读书的秘诀/037
一生努力为一生/040

做自己的主人

小姐小姐别生气/047
再试一次,就成功/052
重新来过/057
做自己的主人/062
玩物丧志/066
问问你自己/070
忍着不死/074
当我们落难的时候/078

做梦的胆量

成功始于定位/087
自我的要求与坚持/092
一开始,就不让它错!/096
走在阳光里/100
做梦的胆量/105
让自己动起来/110
掌握时间和骨牌/114
虽然你喜欢,但是不可以/121

看吧,我终于办到了

早恋是灾难吗?/129
嗨!你好吗?/133
在风雨中成长/137
聆听的学问/140
看吧!我终于办到了/143
塘鹅之歌/148
妈妈,请别看/151
当你心碎的时候/155
你准备好发怒了吗?/160
制造石头和苦水的地方/165

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

每个怨里都该有感恩/173
爱的消息/178思念总在分手后/182
女儿的亲亲/186
找寻一个有苦难的天堂/190
不完美的完美/197
当我远行的时候/202
快乐是什么/207
尊敬的大地/210

做个快乐读书人

比,才有进步!/215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219
肯定自己/225
天才是什么/229
打赢每天的第一仗/232
师生之间/238
为什么不说“不”/243
不必在乎/247

精彩书摘

写作一点也不难
昨天当我建议你练习“即席演讲”的时候,你皱着眉头说:“我不是不会讲话,只是比较慢,要先想半天,才能说得好。”所以今天给你上中文时,我指着窗前的芭蕉树,叫你以《芭蕉》为题,作个“短讲”,而且为了训练你的反应,我连一分钟都不让你准备,立即要你开口。
你说了,虽然没有结结巴巴,但才说几句,就停住,说“想不出什么好讲的”,使我觉得有必要教教你说话和作文的“思想方法”。

对的!那是“思想方法”,你会发现当你知道了方法,就什么主题都难不倒你了。
那方法不是由我发明,而是我在做电视记者时学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时、物”的重点。
好比今天《芭蕉》这个题目。
“人”是你和爸爸。
“地”是窗前。
“事”是种芭蕉。
“时”是种的时间和不同的季节。
“物”是芭蕉。
于是,你可以说:

今年春天,爸爸在窗前种了一棵芭蕉,没几个月,就长得高过了窗子。大大的芭蕉叶,逆光看去,绿得像是翠玉;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叶子上,滴滴答答,疏疏密密,那节奏真美得像音乐。但是秋天,才冷几天,芭蕉的叶子就一一变黄,先是黄得艳,好像枫叶一般,接着则成了焦黑的颜色。爸爸说:“一叶生,一叶焦”,那枯了的叶子就像烧焦的一般,所以称为“蕉”……
我说芭蕉枯了怎么办呢?眼看这芭蕉就要死了。爸爸则指着树根说:“别操心!你瞧,这下面不是已经有小苗长出来了吗!老的还没走,小的已经生了,这芭蕉就像人哪……”


回头看看这篇东西,不是把“人地事时物”全放进去了吗?再加上色彩和声音,画面就一下子生动了起来。
好!现在让我们再以《大雁》为对象,把“人地事时物”和“声音”放下去,作个短文——
“人物”是我。
“地”是湖上。
“事”是大雁来了。
“时”是季节的变化。
“物”是大雁。
你几乎只要按照顺序,就能组合出一句话:
“我看到湖上飞来许多大雁,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想象和色彩,就能变得更丰富——

夜里听见窗外传来嘎嘎嘎嘎的叫声。早上推开窗,发现原来空空荡荡的湖面,一下子多了许多大雁,它们都是脸颊上有一块黑的加拿大雁,夏天的时候飞到北方繁殖;夏天过去,小雁长大了,天也变寒了,就一起再飞往南方过冬。
这里的湖,是它们过境的地方,只会待上两三个礼拜,它们就要再一次地远行。所以每年我只要看湖上大雁的来来去去,就能知道春天来了、秋天到了。
我最爱看黄昏时雁群在天空练习飞翔,它们一边飞、一边叫,好像彼此呼应着“要跟上哟!别飞丢了哟!”于是我猜,很可能是雁爸爸雁妈妈在叮嘱孩子,孩子又回答爸爸妈妈“放心!我会小心的。”
我更爱看夕阳中雁群降落,它们早早就开始不再振翅,慢慢向下滑翔,落到水面的刹那,又把翅膀高高抬起,啪啪猛拍。接着水上激起一片波纹,斜斜地映着晚霞,闪出点点金光……


不是简简单单,无论你用写的、用说的,都能引人入胜吗?
为什么?因为首先你没有忽略“人地事时物”,又用大雁的叫声、振翅、滑翔、波光和晚霞,使画面变得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难,人家叫你即席致词也不难,只要你依照那个路线思考下去,就能一气呵成。
好!让我再考你一个稀奇的题目吧——《传真机》。
请你以《传真机》为题,说一段话。
想想,“人”是谁?是你!是爸爸!是妈妈!
“地”是放的地方!传真的地方!
“事”是传真。
“时”是什么时候传!何时买的机器!
“物”是传真机!文件、图片!
现在,你先别往下看,想想自己能不能构思一段?
如果仍有困难,就让我举个例子——

我们家很早就有了传真机,爸爸说有传真机,许多事情都变得方便了,文件、图片,以前都要邮寄的,现在即使隔着太平洋,也能一两分钟就传到手上。
传真机放在爸爸书房,因为跟我的房间只有一墙之隔,所以我常可以听到传真机答答答答的声音。爸爸在台湾的时候,总在夜里传送信件给我,我躺在床上,一听见传真机响,就会想“那不是传真,而是爸爸在说话”。就会想,明早醒来,又会有一封爸爸给我的信,躺在书桌上。


孩子!你说,不是非常冷门的题材,你也能应付了吗?
“人地事时物”,这是记者写新闻稿时,必须列入的内容。一个粗心的记者很可能写了一大篇运动会的报导,记录了一堆得奖名单,却因为忘了写运动会的地点,而成为败笔。
记住!
无论说话、写作、采访,先想“人地事时物”,再加上动态、声音或色彩,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有好的地基和建材,再加上漂亮的装潢设计,就一切妥帖了。
听我说这么多,你还觉得即席演讲和写作有那么困难吗?
《刘墉散文·学生读本》:走进心灵的低语,点亮成长的灯火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那么一些文字,如同清泉般滋养着年轻的心灵,如同灯塔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刘墉先生的散文,便是这样一份珍贵的馈赠。这本《刘墉散文·学生读本》,精选了刘墉先生笔下那些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触动成长烦恼、最能引发深刻思考的篇章,旨在与广大学子一同踏上一段探索自我、理解世界的旅程。它并非是枯燥的说教,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哲理,而是以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回应着每一个正在经历青春洗礼的少年心中那些隐秘的困惑与渴望。 本书的编选,力求贴近学生的视角,关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种种情境。从初入校园的懵懂与不安,到友谊的萌芽与蜕变,从面对学业压力的挣扎与坚持,到家庭关系的理解与沟通,再到对未来梦想的憧憬与追寻——这些都是刘墉先生用他温暖而犀利的笔触,一一描摹过的场景。他从不回避青春的迷茫,反而以一种洞察世事又不失温情的态度,细致地剖析了少年们在这些时刻的内心活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烦恼,在刘墉先生的笔下,被赋予了深厚的意义;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片段,在他的解读下,展现出别样的光彩。 阅读刘墉先生的散文,就像是与一位智者对坐,他用平和的语调,分享着他对生命、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而这些感悟,又恰好能与青少年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在关于“自信”的篇章中,刘墉先生不会空洞地讲大道理,而是会通过自己或他人的故事,生动地展现自信的价值,以及如何从点滴小事中建立起内心的力量。他会告诉你,自信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中,慢慢打磨出来的。他也会提醒我们,真正的自信,不是盲目的骄傲,而是对自己能力的清晰认知,是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是对未知挑战的无畏。 在关于“挫折”的探讨上,刘墉先生更是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古老智慧,用现代的语境重新阐释。他会讲述那些看似不幸的经历,如何最终成为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如何塑造出更坚韧、更成熟的品格。他引导读者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挫折打垮的意志。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次的打击,都可能孕育着新的希望。他鼓励学生们,在困难面前,不要气馁,要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方向,继续前行。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于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而失落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 本书对“人际关系”的描绘,更是细腻入微。无论是同学之间的友情,还是与师长、父母的相处,刘墉先生都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他深谙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的敏感与不安,他用温和的笔触,解读了误解的根源,指出了沟通的艺术,并倡导着理解与包容的重要性。他会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朋友,是能在你失落时给予安慰,在你得意时保持清醒的人;真正的家庭,是即使有争执,也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他鼓励学生们,要学会倾听,要懂得换位思考,要用爱和真诚去维系彼此的情感,从而建立起和谐、健康的社交圈。 除了对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的关注,刘墉先生的散文还蕴含着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他常常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从中提炼出富有哲理的感悟。他会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平凡事物,发现它们背后蕴藏的美好与意义。他引导学生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存在的价值在哪里?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关注精神的富足?他提醒我们,生命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功名利禄,更是为了体验生活的美好,感受人生的况味,并且懂得去爱与被爱。这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能够帮助学生们在迷茫的青春期,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刘墉散文·学生读本》之所以如此引人入胜,还在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刘墉先生的文笔,素以“亲切、生动、幽默、深刻”而著称。他擅长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深奥的道理化繁为简,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生动的对话,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字字珠玑,充满智慧。他时而像一位慈祥的长辈,娓娓道来;时而又像一位睿智的朋友,语重心长。他的幽默感,更是贯穿始终,即使是在谈论严肃的话题时,也能让人会心一笑,从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思想的启迪。 本书的另一大特色,是其丰富的启发性。刘墉先生的散文,并非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抛出问题,引导读者自行思考。他不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是会分享“我是如何做的”或者“我看到别人是如何做的”,然后鼓励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恰恰符合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特点。每一篇散文,都可以成为一次心灵的对话,一次思想的碰撞。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被激发去反思自己的生活,去审视自己的行为,去探寻自己的内心。 例如,在谈到“阅读”的价值时,刘墉先生不仅仅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更指出了阅读能够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提升我们的品味。他会用生动有趣的例子,告诉我们,一本好书,可以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可以在我们寂寞时陪伴,在我们困惑时指点。他鼓励学生们,要爱上阅读,要从阅读中汲取养分,要让书本成为我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刘墉散文·学生读本》的意义,远不止于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它更是一本陪伴学生成长的“心灵指南”。它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爱,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坚持,如何去思考。它帮助学生们建立起健康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塑造独立自主的人格。在信息爆炸、诱惑多多的时代,这本读本,如同一个安静的港湾,让年轻的心灵得以休憩、得以沉淀、得以成长。 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力求在视觉上提供舒适的阅读体验。排版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配以恰当的插图,都旨在让读者能够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不受外界的干扰。 总之,《刘墉散文·学生读本》是一本值得所有中学生细细品读的书。它所蕴含的智慧与情感,将如同一缕缕阳光,照亮学生们成长的道路;又如同一次次温暖的拥抱,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在这里,学生们将不仅仅是阅读刘墉先生的文字,更是与他的思想对话,与他的情感共鸣,最终,在阅读中认识自己,在理解中升华自我,开启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篇章。这是一场关于心灵的探索,是一次关于成长的洗礼,更是一次关于智慧的启迪。

用户评价

评分

每次翻开刘墉先生的《散文·学生读本》,都仿佛与一位老朋友进行着一场深入而愉快的对话。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灵。我特别欣赏他对于“独立思考”的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声音所裹挟,迷失了自我。而刘墉先生,则用他的笔,鼓励我们去质疑,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不会告诉你什么是绝对正确的,而是引导你去思考,去分析,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那些关于“选择”的篇章,更是发人深省。他会描绘出人生中无数个岔路口,让我们明白,每一个选择都意味着一种可能,也意味着一种放弃。这促使我们更加慎重地对待每一个决定,也更加坚定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本关于成长的指南,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认识世界,如何去认识自己,如何去成为一个更加独立、更加成熟的个体。

评分

刘墉先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淡然而又深邃的智慧,让人读来如沐春风,却又能引发深刻的思考。这本书,更是将这种智慧浓缩,用一种贴近学生心灵的方式呈现。我特别欣赏他对人生成长过程中那些“小确丧”的解读。他不会回避青春期的叛逆、对立,甚至是一些懵懂的错误,而是以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去描绘,然后循循善诱地引导读者去认识自我,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那些关于友情、亲情的篇章,更是细腻得让人动容。他笔下的同学间的嬉笑怒骂,父母在唠叨背后深沉的爱,都好像是我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场景,让我们不禁回想起那些青葱岁月中的点点滴滴,那些在记忆深处泛黄的画面,在他的笔下又重新鲜活起来。更重要的是,他从不给人灌输僵化的价值观,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让我们自己去体会,去感悟,去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也是真正教育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强加,而是启发,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评分

读到刘墉先生的《散文·学生读本》,仿佛走进了一座熟悉的、却又充满惊喜的宝藏。他笔下的文字,不似某些作家那样堆砌辞藻,显得疏淡有致,却字字珠玑,有着触动人心的力量。我最喜欢他那些关于生活琐事,关于成长点滴的描绘。那些关于青春期迷茫、对未来憧憬,或是与父母、朋友之间细微情感的捕捉,都真实得让人心疼,又温暖得让人释怀。他能用最朴素的语言,点醒我们那些常常被忽略的真理。比如,当我们因为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时,他会用他曾经的经历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又比如,当我们沉溺于对物质的追求时,他会提醒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往往是那些无形的东西,比如真挚的情感,比如内心的平静。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长者,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直接给你答案,而是娓娓道来,让你自己去思考,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他的文字中没有大道理的空洞说教,而是充满了生活智慧的启示,让人读来不觉疲惫,反而觉得豁然开朗,仿佛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评分

读刘墉先生的《散文·学生读本》,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他的文字,有种奇特的魔力,能将那些看似平凡的生活片段,描绘得波澜壮阔,意味深长。我尤其喜欢他对“时间”这个概念的探讨。他不仅仅是告诉你时间宝贵,更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你深刻体会到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瞬间的重要性。他会描绘出孩子们因为贪玩而错过的美景,或是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的机会,这些都让我们警醒,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能被惰性所束缚,更不能被琐事所羁绊。而他对于“坚持”的论述,更是充满了力量。他不会用空泛的口号,而是通过那些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展现出坚持的伟大。那些为了梦想而默默耕耘的身影,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都深深地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人生导师,在最合适的时机,给予我们最需要的指引,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更坚定地向前。

评分

刘墉先生的文字,总是能轻易地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本书,更是巧妙地将那些普世的智慧,融入到一篇篇贴近学生生活的散文中。我一直觉得,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心灵的引导。而刘墉先生,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不会生硬地给你灌输什么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个细腻的描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去体会,去感悟。比如,他对“感恩”的阐释,不是简单的说“要感谢父母”,而是描绘出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那些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的日常,却饱含着深沉的爱。这让我们从心底里涌起一种感动,一种想要回报的冲动。又比如,他对“挫折”的解读,没有回避青春期的迷茫和痛苦,而是告诉你,每一个经历过的挫折,都会成为你成长的垫脚石。这种积极的视角,给了我极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懵懂中,逐渐清晰,在迷茫中,找到方向。

评分

很好

评分

一直很喜欢刘墉的书推荐给孩子看一下

评分

一直很喜欢刘墉的书推荐给孩子看一下

评分

没有异味,字迹清晰,好评,谢谢,下次再来购买!

评分

包装好,内容好,印刷精美,快递给力

评分

帮人买的,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很好的书,孩子很喜欢看

评分

帮人买的,还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

物流很快,做活动也很划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