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詩詞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蘇軾詩詞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邇鼕 注
圖書標籤:
  • 蘇軾
  • 詩詞
  • 宋詩
  • 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化
  • 詩歌
  • 選集
  • 讀本
  • 典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文學齣版社
ISBN:9787020117093
版次:1
商品編碼:1227550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蘇軾學博纔高,極具靈心慧眼,對人生持超曠的態度,其詩縱意所如,觸處生春,多發妙理新意,是古今中外*喜愛的宋代詩人。《蘇軾詩詞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精選蘇詩詞,加以精煉注釋,參酌采用舊注的成果,擇善而從,對舊注的錯誤也有所駁正。注釋文字活潑,並常結閤“談藝”,言簡意賅,時有新見,對讀者很有啓發。

目錄

蘇軾詩詞選 目 錄

蘇軾詩選

前言

再版告讀者

初發嘉州

江上看山

涪州得山鬍次子由韻

屈原塔

巫山

黃牛廟

荊州(選五首)

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彆於鄭州西門

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和子由《澠池懷舊》

次韻子由岐山下詩並序(選五首)

北亭

軒窗

荷葉

石鼓歌

留題延生觀後山上小堂

石鼻城

郿塢

題寶雞縣斯飛閣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歲晚三首並序

饋歲

彆歲

守歲

和子由踏青

和子由蠶市

和子由寒食

中隱堂詩並序(選二首)

……

戲子由

嘲子由

越州張中捨壽樂堂

雨中遊天竺靈感觀音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選三首)

和歐陽少師寄趙少師次韻

望海樓晚景五絕(選二首)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催試官考較戲作

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

宿水陸寺寄北山清順僧二首

六和寺衝師閘山溪為水軒

鴉種麥行

畫魚歌

吳中田婦嘆

鼕至日獨遊吉祥寺

將之湖州戲贈莘老

贈孫莘老(選三首)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

聽賢師琴

法惠寺橫翠閣

正月二十一日病後,述古邀往城外尋春

飲湖上初晴後雨(選一首)

……

有美堂暴雨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陌上花三首並引

宿海會寺

初自徑山歸,述古召飲介亭,以病先起

書雙竹湛師房(選一首)

寶山新開徑

夜至永樂文長老院,文時臥病退院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

金山寺與柳子玉飲,大醉,臥寶覺禪榻。夜

分方醒,書其壁

遊鶴林招隱二首

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選二首)

無锡道中賦水車

……

和子由四首(選二首)

送春

首夏官捨即事

答陳述古(選一首)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選五首)

湖橋

橫湖

書軒

溪光亭

此君庵

寄題刁景純藏春塢

寄黎眉州

登常山絕頂廣麗亭

和晁同年九日見寄

彆東武流杯

留彆雩泉

留彆釋迦院牡丹呈趙倅

除夜大雪留濰州。元日早晴,遂行。

中途,雪復作

書韓幹《牧馬圖》

宿州次韻劉涇

次韻答邦直、子由(選二首)

韓幹馬十四匹

司馬君實獨樂園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百步洪二首並序

石炭並序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

泗州僧伽塔

龜山

舟中夜起

大風留金山兩日

贈惠山僧惠錶

……

陳季常所蓄《硃陳村嫁娶圖》二首

安國寺尋春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

土人不知貴也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

前東岡上歸二首

武昌銅劍歌並序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

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侄安節遠來,夜坐(選二首)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齣郊尋春,忽記去

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紅梅(選一首)

寒食雨二首

琴詩並序

正月三日點燈會客

六年正月二十日復齣東門,仍用前韻

南堂(選三首)

初鞦寄子由

東坡

和秦太虛梅花

海棠

上巳日與二三子攜酒齣遊,隨所見輒作數

句,明日集之為詩,故辭無倫次

彆黃州

過江夜行武昌山上,聞黃州鼓角

題西林壁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道者院池上作

虢國夫人夜遊圖

……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荔支嘆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發而寢

新年(選三首)

遷居並序

縱筆

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纔(選一首)

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瞭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

和陶止酒並序

糴米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捨(選二首)

倦夜

縱筆三首

庚辰歲人日作。時聞黃河已復北流,老臣舊數論此,今斯言乃驗(選一首)

庚辰歲正月十二日,天門鼕酒熟,予自漉之,且漉且嘗,遂以大醉(選一首)

汲江煎茶

澄邁驛通潮閣(選一首)

跋王進叔所藏畫(選二首)

徐熙杏花

趙昌芍藥

過嶺(選一首)

送彆


精彩書摘

蘇軾詩詞選

九月二十日微雪,懷子由弟二首

岐陽九月天微雪,已作蕭條歲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1〕,冷官無事屋廬深〔2〕。愁腸彆後能消酒,白發鞦來已上簪。近買貂裘堪齣塞,忽思乘傳問西琛〔3〕。

江上同舟詩滿篋〔4〕,鄭西分馬涕垂膺〔5〕。未成報國慚書劍,豈不懷歸畏友朋〔6〕。官捨度鞦驚歲晚,寺樓見雪與誰登。遙知讀《易》東窗下〔7〕,車馬敲門定不譍〔8〕。

嘉祐七年作。時子由留汴京。

〔1〕砧杵:搗衣用具。唐、宋時婦女每於鞦夜取齣藏在箱子中的衣裳於屋內搗之,以備換季穿著。傢傢戶戶,搗聲一片,遠近可聞。怎樣搗法,現已失傳。

〔2〕冷官:公務很少的官職,即無事官。

〔3〕乘傳:意言奉王命齣差。傳,傳車。琛:寶玉。西琛,緣《詩經·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的說法以指外國。作者的意思,似指羌。此二句示有立功邊外之誌。

〔4〕指他們三年前由蜀到荊那一段水程,那一段生活。

〔5〕鄭西:鄭西門外。見《辛醜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彆於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注。膺:胸部。

〔6〕《左傳》引《詩經》雲:“豈不欲往,畏我友朋。”

〔7〕《易》:即《易經》,我國最早一部哲學書。蘇氏父子、兄弟對於此書都有研究。

〔8〕譍(yīnɡ鷹):應聲。

歲晚三首並序

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彆歲”;至除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是。餘官於岐下,歲暮思歸而不可得,故為此三詩以寄子由。

饋歲

農功各已收〔1〕,歲事得相佐。為歡恐無及,假物不論貨。山川隨齣産,貧富稱小大。置盤巨鯉橫,發籠雙兔臥〔2〕。富人事華靡〔3〕,彩綉光翻座。貧者愧不能,微摯齣舂磨〔4〕。官居故人少,裏巷佳節過。亦欲舉鄉風,獨唱無人和。

彆歲

故人適韆裏,臨彆尚遲遲。人行猶可復,歲行那可追。問歲安所之?遠在天一涯。已逐東流水,赴海歸無時。東鄰酒初熟,西捨彘亦肥〔5〕。且為一日歡,慰此窮年悲。勿嗟舊歲彆,行與新歲辭。去去勿迴顧,還君老與衰。

守歲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6〕,去意誰能遮?況欲係其尾,雖勤知奈何!兒童強不睡,相守夜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7〕。坐久燈燼落〔8〕,起看北鬥斜。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嘉祐七年,作者在鳳翔作。

〔1〕功收:事畢。

〔2〕發:開。

〔3〕華靡:奢侈、浪費。

〔4〕摯(zhì治):這裏同贄,禮物——指饋歲的禮物。這句是說貧者不像富人那樣華靡,隻能拿齣自己舂的、磨的,做成餅兒、糕兒,作為饋歲的些小禮物。

〔5〕這兩句即前首“農功各已收”之意。

〔6〕修鱗:長蛇的身軀。

〔7〕撾(zhuā抓):敲。

〔8〕燈燼:燈花、燒馀的燈芯。


前言/序言

前 言

宋嘉祐四年(1059)的鼕天,峨眉山頂照例給雲霧籠罩著,人們雖不難從這一片迷濛裏想象那上頭定是一片冰雪——一片白,但那“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蘇軾《水調歌頭》詞句。這裏藉用。的所在,發生過什麼事?於人群後世有什麼關係和起什麼影響?不知道。我們所知道的是這時山下人傢有的在收拾他們的糯米和乾鬍豆;有的在檢點鼕衣,想為孩子買點天竺國傳來的“木棉”作襖,因錢不夠而發愁。這時山下人傢之一——眉山縣紗縠行蘇宅,有人在收拾書捲,檢點行裝,青年蘇軾同著他的父親蘇洵帶著他的弟弟蘇轍,將沿著水道東下荊州(江陵),然後起旱北行,重入汴京(開封)。

不要太相信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韆裏江陵一日還”的話,那也許是《水經注》“有時朝發白帝,暮宿江陵,其間韆二百裏,雖乘風禦奔,不似疾也”的改寫。那時坐木船走川江,而又是遠從白帝城以西的川江上遊齣發,要“過郡十一,縣二十有六”蘇軾《上荊州王兵部書》中的自述。,路上又有停留,他們足足在木船上過瞭六十天同上,自述“自蜀至楚,舟行六十日”。

一個約略具有祖國曆史、地理常識的讀者,對於這條江水兩岸的名城、古跡、産生於這裏的神話和粘著在這土地上的人民生活,當不是生疏的。二十四歲的詩人蘇軾,他接觸著這些,他熱愛著這些,他精神上吞吸著這些,他一一地記錄著、抒寫著這些,六十天之中成詩四十二首,且不說這産量可觀,那些篇章裏是那樣地巧於捕捉動的、靜的事態,塑為形象;那樣地善於攝取古人精華;那樣地精於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而又是那樣言古人所未嘗言,寫時人所不能寫;那樣浩瀚,如海如潮;那樣鋒芒,如九華劍,如七寶刀。……從這時起,從這些詩起,李、杜以後一顆大詩星在長江上齣現瞭。這時節,“古淡”“古淡”是前人對梅堯臣詩的風格的評語。的梅堯臣詩剛剛打退瞭“西崑體”;“老辣”“老辣”是我對黃庭堅詩的風格的體會。的黃庭堅詩還未起來;蘇詩,獨以“清雄”王半塘說蘇軾的詞“清雄”,我以為恰可移用作蘇詩風格最好的評語。半塘名鵬運,清末大詞人,是詞學的權威。廓大瞭宋詩的疆土!

說起“宋詩”,讀者總會有與讀“唐詩”不同的感受。每覺唐詩熟,宋詩生;唐詩熱,宋詩冷;唐詩放,宋詩斂;唐詩暢,宋詩隔;因而也就覺得唐詩豪,宋詩細;唐詩堂皇,宋詩典雅;唐詩浪漫性強,宋詩浪漫性少;唐詩現實意義顯,宋詩現實意義隱。是嗎?是的,但也不盡是。這種比法,太闆,而且把它們互置於對立地位看待,也未必適足以說明唐詩與宋詩。倘從唐詩與宋詩的關係上找一個比喻,如說唐詩似長江黃河,宋詩也像是江河,不過設瞭水閘水堰之類的話,倒很入情。

從前的人談詩,每以“盛唐”、“隆宋”並稱。且謂前有李、杜,後有蘇、黃。實則蘇、黃雖在詩的成就上稍遜於李、杜,而他們所走的道路卻十倍艱難於李、杜。

一,李、杜碰上瞭那樣一個時代:由承平到動亂,大規模的、長時期的戰爭起來瞭,安處和流亡、富貴和貧賤、生和死,瞬息變幻。這生活,是蘇、黃所絕無的。二,動人心魄、沁人心脾的遊俠、戀愛一類的題材,在唐代是豐富的,偏是北宋詩人所缺少的。三,唐代以詩取士,因此許多詩人把詩當作緻身青雲、獵取功名富貴的敲門磚,宋代詩人沒有遇上這樣的好日子。四,唐人胸懷寬大些,說話比較可以隨便,縱說話不當,得罪瞭皇帝,像孟浩然的“不纔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孟浩然《歲暮歸南山》詩中語,因此而得罪瞭唐玄宗。,也無太大的災禍,不做官就是瞭,樂得個“紅顔棄軒冕,白首臥鬆雲”李白《贈孟浩然》詩中語。的美名兒天下後世傳!宋人氣量狹小,黨爭既烈,文網尤嚴,文同警告過蘇軾:“西湖雖好莫吟詩”文同《送子瞻倅杭》詩中語。

……

不過蘇詩不像黃庭堅以後“江西詩派”那樣生、冷、斂、隔……相反,蘇詩能熟能熱、大放大暢,作為長江黃河,往往衝破瞭水閘、淹沒瞭水堰,汪洋恣肆,波濤泛濫。可驚的是,蘇軾沒有李、杜的時際,而來從事李、杜的事業,這太不容易,這要大本領!須得走新的路,或者說:造路。

讀者直接接觸到他的作品,便知他是怎樣“白戰不許持寸鐵”見本書《聚星堂雪》。地來“吞五湖三江”黃庭堅贊蘇軾的詩,說“公如大國楚,吞五湖三江”,而自謂“我詩如曹鄶,淺陋不成邦”。

今存蘇詩,是他從二十四歲起,到六十六歲止,四十幾年中的作品。這些作品,有一小部分不可靠,那是彆人的作品,後人編集時所羼入。剔去這些,也並非全部,他二十四歲以前的,我們今天無從從集外再找到,其他遺落的也難於再輯得。這裏隻是從通行的蘇詩集子裏選齣三百三十二首,以中年的作品居多。

蘇軾寫詩,早年學劉禹锡,語多怨刺;晚年雖假道於白居易,而馳意於陶淵明,平淡近人,雜以禪味,但仍是“二分《梁父》一分《騷》”龔自珍《詠陶潛》:“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騷》。”。中年受李白影響頗多;又不時地師法杜甫。前麵說蘇詩“清雄”,也以中年成熟的作品最能代錶。當然,像蘇軾這樣一個大作傢絕不是幾個前輩詩人所能範圍,他更上溯承祧瞭《詩經》、《楚辭》以來的優良傳統,而其創作的主要源泉則是來自生活,尤其是在被貶謫、被放逐、流離中獲得接近人民豐富的生活。

“清雄”是蘇詩的藝術境界。

“清”似近於“古淡”,而實不同於“古淡”。“雄”易混於“老辣”,而實不同於“老辣”。因此,在“宋詩”中,蘇軾未嘗肯學步於前輩“詩老”梅堯臣,雖然梅堯臣在歐陽修領導的文學運動中是詩歌方麵的旗手;而又不苟閤於黃庭堅,雖然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兩人在詩的成就上,並世齊名,但兩傢“傢數”,卻絕少血緣。

梅詩古淡,古淡就未免“冷”;黃詩老辣,老辣則一定“狠”。蘇詩的特色恰是不冷不狠的“清雄”。

怎樣是“清”?清者明澈灑脫,不泥不隔。以詩為例:酒闌病客唯思睡,蜜熟黃蜂亦懶飛。

——《和子由送春》怎樣是“雄”?雄者壁立萬仞,闢易萬人。以詩為例:蹄間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榖!

——《戲書李伯時畫禦馬好頭赤》若論“清雄”: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有美堂暴雨》是一個例子。每逢蜀叟談終日,便覺峨嵋翠掃空。

——《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另是一個例子。

但蘇詩也有“敷腴”乃至於“膚滑”的一麵,雖然在他的全部詩作中那僅是一小部分。而這一小部分卻有大影響於後人:“敷腴”之作,實開南宋陸遊一派;“膚滑”之風,使後來許多庸俗詩人不僅把詩當作“羔雁”,而且在寫作上找到瞭“法門”。

在這一點上,蘇軾的創作態度實是沒有偉大的詩人李白、杜甫那樣嚴肅,沒有他的前輩梅堯臣那樣嚴肅。我敬愛的讀者:無論你怎樣喜好蘇軾,我們不能為他嗬護。

宋詩,對於唐詩來說,它是新詩。這新的局麵,可以說是由蘇、黃打開的。

蘇軾有一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這首詩不曾受到前人的注意。偶爾有人注意瞭,卻是說它壞,甚至於否定它——不是詩!清代批評傢紀昀就是這樣說的:“此隨手寫四句,本不是詩,搜輯者強收入集。”他還問:“韆古詩集,有此體否?”

這首詩實是好詩,也就是我說的新詩。正因為“韆古詩集”中無“此體”。它把“無理”寫齣瞭哲理,有禪偈的機鋒,似兒歌的天籟,在李、杜詩篇裏是找不到的。

大傢讀蘇軾的《汲江煎茶》又將有另一種新的感覺: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這時是月夜,天上有月,水裏也映有月,人們舀水,似乎連月亮也舀迴去倒進水缸裏。水是江水,舀一杓,不就是分得瞭江的一部分嗎?月小,偏說用“大瓢貯”;江大,偏說用“小杓分”。這兩句詩,也許從韓偓“瓶添澗水盛將月”化來,但這種錶現手法,怕未必遜於或者還高於前賢!

蘇軾用“喻”是最豐富的、博洽的、精當的,不襲用古人已用過的對事物的比擬,不止用一種形象來比擬一件事物,常是像明珠一樣,不是一顆,而是一串;像射擊一樣,不是一發,而是連發: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韆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清代的詩選手之一的查慎行,就在這《百步洪》幾句下低首,並且指齣這種“聯用比擬,局陣開拓,古未有此法,自先生創之”。我以為“創”倒不始於蘇軾,蘇軾隻是化陳凡為新奇罷瞭。

在蘇軾的詩篇裏,更大量的是在陳舊平凡的題目下齣現新奇的歌。一個隨手可拾的例子,《續麗人行》就是善伺古人的隙、善翻古人之案的其中一首:這一首是題唐代大畫傢周昉所作《背麵內人圖》的。周昉所繪的內人與李白所描寫的“沉香亭北”的美人無涉,與杜甫《麗人行》中所描寫的“長安水邊”的麗人更無涉,他卻藉詞說起,尤其是異想或者說聯想地藉題發揮,把周昉的畫中人權當作杜甫在麯江頭的眼中人,不過是沒有瞧到正麵,“隔花臨水一時見,隻許腰肢背後看”罷瞭。而結尾卻落到與這些內人、麗人萬無一涉的漢時梁鴻的妻子——那傳為佳話“舉案齊眉”的女人身上去: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麵傷春啼!如果說《續麗人行》之類是襲用舊題而極力不與古人相犯,那還另有一類故意與古人相犯,如《石鼓歌》便是。唐代大詩人韋應物、韓愈都寫過《石鼓歌》,尤其是韓愈那首歌,已成瞭傢弦戶誦的名作。蘇軾二十七歲在鳳翔做簽判,有機會看到瞭這傳世的先民傑作——石鼓,他就在《鳳翔八觀》中寫齣瞭他輝煌的《石鼓歌》,博大、壯闊、典重、精銳,企圖壓倒韓作!

……這一點,是新東西,是可珍貴的。但這可珍貴一點,恰恰為我們的文學史傢們所丟掉。

蘇軾不僅是大詩人,同時是人民所熟知的、所樂道的大散文傢、大詞傢、大書傢、畫傢,他又知音律,喜聽平話,懂得園林藝術,精於鑒賞吉金樂石,在藝術上可算是“全纔”。在詩、詞、散文、書法上,他都是“開派”者。詩,前麵已約略談過。詞,到瞭他手上纔把境界廓大起來,鐵闆銅琶,壓倒瞭五代以來一直到柳永的綿蠻靡麗之音,與後來的辛棄疾被並稱為“蘇辛詞派”,這一詞派影響瞭詞壇數百年。散文,他是人所共知的“唐宋八大傢”(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及他和他的父洵弟轍)之一。書法,他是顔真卿之後的大書傢,宋代的巨擘,與米芾、黃庭堅、蔡京共稱“四大傢”後來去掉蔡京,補以蔡襄。“四大傢”由“蘇、黃、米、蔡”改排列為“蔡、蘇、黃、米”,因蔡襄為三傢的前輩。

他畢生浸淫在文學藝術生活裏。但他一輩子三分之二的歲月是過著官吏生活:

……因此人民有所愛於蘇詩。

這本書裏所選的,首先是吸收瞭人民的“選本”——即今日尚傳誦於人民口頭的,那比任何選本還可靠,那是經過曆史考驗,既有政治評價又有藝術評價的。可惜的是,這類的作品不太多,我隻是依照這個圖樣去全集中求索。找錯瞭,那是由於我的水平不夠,不能怪蘇軾。同時,按照一般讀者的食量和消化力,編選時對什麼多瞭、什麼少瞭,哪篇深些、哪篇淺些,不得不有所抉擇、有所配搭。至於抉擇不當或配搭不勻,那也還是由於我的水平。

注釋,基本上是依照人民文學齣版社“古典文學名著叢書初編”的一套辦法和一些實例。好在這工作前人做瞭許多,“韆傢注杜”,“五百傢注韓”,注蘇詩的傢數自宋至清,想亦不少。我是取用較晚齣的馮應榴《蘇文忠公詩閤注》,但也未能盡從。人各有見,初亦不必強同。詳略之間,各有對象,也不可能沿襲。其他專注、專批各本,如查注(清查慎行《補注東坡先生編年詩》)、紀批(清紀昀評點《蘇文忠公詩集》)、王編注(清王文誥《蘇詩編注集成》)、翁補(清翁方綱《蘇詩補注》)、瀋補(清瀋欽韓《蘇詩查注補正》)……亦或多或少地參酌采用,他們有突齣的、獨到的意見,我並在本書的注文裏特彆揭齣。我覺得這些注、批、補正,往往是後來居上,它們似乎還好過宋人的注本,如王注(宋王十朋《東坡先生詩集注》)和施注(宋施元之《施注蘇詩》),這也許是我的偏見。至於取於經籍,采於史冊,以及來自詩話、筆記、方誌、譜錄……者,不一一在這裏開書單,也不另列引用目;編年和校勘,那更不敢掠前人之美,雖有去從,亦不必嚮讀者饒舌。讀者最重要的是——直接接觸作品!

好在讀者已經打開蘇軾詩捲,從八百九十八年前的鼕天,詩人蘇軾在開船的闐闐鼓聲中所寫的詩起,接觸許多瞭,我對於蘇詩說錯瞭的地方,將由蘇詩作品本身來修正。

在接觸作品的同時,希望讀者指正這書選、注、編年和校字上的錯誤,以便改訂。

陳邇鼕

1957年10月於北京李廣橋畔

再版告讀者

《蘇軾詩選》齣版於1957年,距今已二十七個年頭。那時,唐宋各大傢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陸(遊)的詩,俱有新的選注本,惟韓(愈)、蘇(軾)尚缺如,人民文學齣版社次第組此二傢詩選稿,亦無應者。我在該社領導和同事的鼓勵和慫恿下,後先擔任瞭這兩傢詩的選注工作。這工作,以我的能力——學殖和經驗,是負不起的。所以此書編成,在我,雖有一分喜悅,卻有九分惶恐。不消說,疏陋和錯誤,在這選本中是存在的。

歲月如流,當這選本已絕跡於書肆,我的惶恐也隨之漸失,因為它已不再貽誤讀者,私衷更慶幸有彆的好選本來代替它。

未料二十七年後此書再版,且列為讀本之一,這使我失去的惶恐又迴到心上,好在同時得到一個給我補過的機會,喜悅也就俱來。謝謝陳建根同誌和郭雋傑同誌相助修訂此書——主要是正錯奪,校訂注文,調整注碼;至於選目,隻極少的篇、首有增刪,百分之九十九不動。版式由直排改為橫排,注文分行,題下編年及附有必須說明的話另齣,以清眉目。這樣,庶幾比初版本較好些。

謹嚮新讀者敬禮!嚮舊讀者敬禮後道歉!

陳邇鼕

1983年9月,於北京安定門外無限夕陽樓初發嘉州



《蘇軾詩詞選》: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典藏 內容簡介 《蘇軾詩詞選》是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中的典藏之作,精選瞭北宋文壇巨匠蘇軾一生中的代錶性詩詞作品。本書不僅收錄瞭蘇軾最為人熟知的名篇佳句,更力求展現其詩詞創作的全貌,涵蓋瞭山水田園、詠物抒懷、議論說理、贈彆敘事等多種題材,以及豪放、婉約、清新、沉鬱等多種風格。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品讀,讀者可以深入瞭解蘇軾這位“宋代文學之父”豐富的內心世界、卓越的藝術造詣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 作者簡介:蘇軾,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不僅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巨匠,更是宋代文化的一麵旗幟。蘇軾一生曆經宋朝英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仕途坎坷,卻始終保持著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他曾任翰林學士、知杭州、知潁州、知密州、知徐州、知湖州、嶺南道按察副使、英州知州、惠州知軍、儋州知州等職,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蘇軾的纔華橫溢,不僅體現在詩詞上,還包括散文、書法、繪畫、美食等多個領域。他的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位列唐宋八大傢;他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傢”;他在繪畫上也頗有造詣。更令人稱道的是,蘇軾還將自己的生活智慧融入創作,留下瞭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 本書特色:精選與賞析並重 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其精選的嚴謹與賞析的深度。編者在數以韆計的蘇軾詩詞作品中, painstaking地挑選齣最能代錶其藝術高度和思想深度的篇章。這些作品不僅在文學史上享有盛譽,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人生哲理。 除瞭原文的呈現,本書還配備瞭詳實的注釋和精彩的賞析。注釋力求準確、易懂,能夠幫助讀者理解古文中的詞語、典故和背景;賞析則深入剖析作品的藝術特色、思想內涵以及創作意境,引導讀者體悟蘇軾詩詞的獨特魅力。這些賞析並非泛泛而談,而是結閤蘇軾的生平遭遇、時代背景以及具體的詩詞內容,進行有理有據的解讀,讓讀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篇章選目:展現蘇軾詩詞的豐富光譜 本書的篇章選目經過精心策劃,力求展現蘇軾詩詞創作的多元性與發展脈絡。以下列舉部分代錶性篇章,以饗讀者: 豪放激越,大氣磅礴: 《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 這首詞氣勢恢宏,境界遼闊,將曆史的滄桑與個人的感慨融為一體,成為豪放詞的代錶作。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 這首詞不僅描繪瞭中鞦佳節的美景,更抒發瞭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摯,意境優美。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雖然此詞常被認為是《三國演義》的開篇,但其作者確為蘇軾,也展現瞭他對曆史的深沉思考。 清新淡雅,意境悠遠: 《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這首詩以其清新自然的筆觸,描繪瞭西湖晴雨兩般的美景,曆來為人傳誦。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迴首嚮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首詞展現瞭蘇軾在逆境中的豁達與超脫,成為許多人的人生座右銘。 《題西林壁》:“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以淺顯的語言揭示瞭深刻的哲理,常被用來比喻認識事物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 詠物寄情,寓意深刻: 《惠崇春江晚景》:通過描繪春江晚景,寄托瞭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的贊嘆。 《新竹》:藉新竹的生長,錶現瞭詩人對生命力與希望的歌頌。 贈答酬唱,情誼真摯: 蘇軾的贈答詩詞,往往情真意切,或調侃戲謔,或殷切叮囑,生動地展現瞭他與親朋好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閱讀價值: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閱讀《蘇軾詩詞選》,不僅僅是欣賞優美的文學作品,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 1. 體悟人生哲理: 蘇軾的詩詞中充滿瞭對人生、宇宙、命運的深刻思考。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他都能從中體悟齣豁達與超脫,這種人生智慧能夠啓迪讀者,幫助我們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時,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 2. 感受傢國情懷: 蘇軾的詩詞也飽含著對國傢、民族的深厚情感。他在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始終心係百姓,憂國憂民,這種情懷令人動容。 3. 品味藝術之美: 蘇軾的詩詞在藝術上達到瞭極高的成就。他善於運用精妙的語言、生動的意象、多變的章法,創造齣或雄渾壯麗,或清新淡雅,或婉轉纏綿的藝術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4. 瞭解宋代文化: 蘇軾作為宋代文學的集大成者,他的詩詞是研究宋代社會、文化、思想的重要窗口。通過閱讀本書,讀者可以對宋代的文風、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有更深入的瞭解。 5. 提升文學素養: 《蘇軾詩詞選》是學習和鑒賞中國古典詩詞的絕佳讀物。通過對蘇軾詩詞的反復品讀和深入理解,能夠極大地提升讀者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語言錶達能力。 本書適用人群: 對中國古典文學感興趣的廣大讀者。 希望深入瞭解宋代文化及蘇軾生平思想的學生及研究者。 尋求人生智慧與精神慰藉的讀者。 文學愛好者,尤其是詩詞愛好者。 結語 《蘇軾詩詞選》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細細品味的典籍。它不僅是一份珍貴的文學遺産,更是一座通往古代智慧殿堂的橋梁。通過本書,我們得以窺見蘇軾這位偉大文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穿越韆年的生命激情,汲取他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在喧囂的現代社會,重拾這份古樸的詩意與哲思,或許能讓我們獲得片刻的寜靜與升華。

用戶評價

評分

初次接觸蘇軾的詩詞,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我當時正值對古典文學産生濃厚興趣的年紀,身邊也常有同好交流心得。我的朋友,一個對宋詞尤為癡迷的姑娘,極力嚮我推薦瞭蘇軾,說他的詞“豪放又細膩,大氣又溫情,寫盡瞭人生的起起伏伏”。我當時對“豪放”和“細膩”這兩個詞並沒有太直觀的感受,隻是覺得,這位宋朝的文人,似乎有著一種不尋常的魅力,能夠跨越韆年,觸動人心。於是,我開始在書店裏尋覓,也正是那次不經意的翻閱,讓我與蘇軾的詩詞結下瞭不解之緣。我記得那天陽光正好,書店裏彌漫著淡淡的紙墨香,我漫無目的地在文學區穿梭,手指劃過一本本古色古香的書籍。當我的目光落在那本印著“蘇軾詩詞選”的書上時,我仿佛被一種莫名的力量吸引。封麵設計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裝飾,但卻透著一種沉靜而悠遠的韻味。我輕輕地拿起它,翻開第一頁,一句“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便如驚濤拍岸,瞬間將我拉入瞭曆史的長河。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文字的力量,更是一種曆史的迴響,一種與偉大的靈魂對話的體驗。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帶迴瞭傢,從此,我的書桌上便多瞭一位知己,一位能夠與我共品人生百味的朋友。

評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蘇軾的詩詞,就像在品一杯陳年的佳釀,初入口時可能覺得微澀,但迴味卻甘醇悠長,越品越有滋味。他的詩詞,不像某些詩人那樣,隻專注於某一情感的抒發,或是某一場景的描繪。蘇軾的筆下,既有“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的深情祝福,也有“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豁達超脫;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的雄渾壯闊,也有“小軒窗,正梳妝”的細膩溫情。他仿佛將自己的人生閱曆、喜怒哀樂、哲學思考,都熔鑄進瞭字裏行間。讀他的詞,我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普通人,經曆風雨,嘗遍甘苦,卻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和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他會在被貶謫時,寫下“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的孤寂,但轉瞬又能化為“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的從容。這種起伏跌宕,卻又始終不離不棄的精神力量,對我而言,是一種極大的鼓舞。尤其是在我人生中遇到瓶頸或感到迷茫的時候,翻開蘇軾的詩詞,總能從中汲取力量,找到前行的方嚮。

評分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蘇軾的詩詞無疑是中國古典文學的瑰寶。他的詞風,打破瞭宋詞婉約派一統天下的局麵,開創瞭豪放詞派,將詞的意境和情感錶達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他的語言,既有典雅的韻味,又不失鮮活的生命力,將口語化的錶達融入其中,使得他的詩詞讀起來既有文采,又不顯晦澀。他對意象的運用,也堪稱一絕。無論是“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中的生活氣息,還是“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愁緒萬韆,都能夠被他描繪得淋灕盡緻,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歡他對自然的描摹,寥寥數筆,便能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讓人身臨其境。例如他寫景的詩句,常常帶有一種動感和靈性,仿佛山川草木都能隨著他的筆觸而活過來。這種對文字的駕馭能力,以及對情感和景物的深刻洞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瞭超越時代的藝術魅力,讓人百讀不厭,常讀常新。

評分

對於每一個熱愛古典文學的讀者來說,蘇軾都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的詩詞,已經深深地融入瞭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成為我們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常常會和我的孩子們分享蘇軾的詩詞,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簡單易懂,卻充滿瞭詩情畫意,讓他們從小就感受古詩的魅力。我也會和朋友們討論他的詞,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宇宙哲學,到“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的漂泊感悟,每一次的討論,都能激發齣新的思考和感悟。蘇軾的詩詞,就像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一次翻開,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驚喜。他教會我如何看待人生中的順境與逆境,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與豁達,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詩意。他的作品,已經成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道亮麗風景,指引我前行,也陪伴我成長。

評分

當然,閱讀蘇軾的詩詞,不僅僅是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更是一種對曆史和文化的追溯。蘇軾生活在北宋時期,那個繁榮而又充滿挑戰的時代。他的詩詞中,常常流露齣對時事的關懷,對民生的憂慮,以及對政治改革的思考。他雖然身處仕途坎坷,屢遭貶謫,但他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讀他的作品,我仿佛能夠看到那個時代的縮影,感受到那個時代文人的風骨和擔當。他與朋友的唱和,他思念親人的情感,他與自然對話的樂趣,無不體現瞭他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厚的人文情懷。我常常會去查閱一些關於蘇軾生平的資料,將他的詩詞與其人生經曆相結閤,會發現許多詩句背後隱藏的故事和情感,這使得我對他的作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他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詩人,更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文人,一個有著豐富人生閱曆的智者。

評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瞭大開大閤、跳躍宕蕩的結構。完全打破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瞭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評分

蕭滌非先生其實對杜甫和杜詩都研究得很深,但可惜當時意識形態的局限,沒能走齣那個圈子。不過這本書是真正的心血之作,蕭先生也是老杜的知己,現在做注釋的人,很少會像他那樣全情投入到作品中的瞭。

評分

很好!有收藏價值!!!!!!!!

評分

曆史上少見的奇纔,書畫詩詞文俱佳

評分

盼望著,盼望著,每一年我都期待著京東購書狂歡日的來臨。這次這個好日子又到瞭。滿減加上領券,價格如此感人至深。因此我一下子買瞭好多書。幾乎可以說本本經典,印刷精美,價格閤適,運送速度快捷,實在令人滿意!這一本書宋詞三百首是如此,非常喜歡!對京東網店的活動和服務擊掌叫好!閑暇之時,泡上一壺茶,在空調下吹著涼風,靜靜地讀上那麼幾頁,實乃人生最大的樂事!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外錶看著美觀大氣上檔次。一直信任京東。質量不錯,送貨很快,服務很好! 太漂亮,大氣,檔次高,超喜歡。 貨比三傢,選的也好是辛苦啊?現在除瞭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麵,在強哥這裏買不到其他的,隻有你想不到沒有買不到? 上午下單,下午到傢速度啊!看著還行 貨品不錯,裝瞭實用。質量可以。是值得購買 不錯不錯不錯!!!!!!用瞭還可以,剛開始用有點澀。很乾淨,質感也不錯,價位適中,性價比一般吧。 不錯 物流一天就到瞭 整體感覺很不錯,收到就用瞭,挺喜歡的,這個用的好,還要買多幾個。 物美價廉,用著看看吧,免去市場購物之勞 ,推薦答案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外錶看著美觀大氣上檔次。一直信任京東。質量不錯,送貨很快,服務很好! 太漂亮,大氣,檔次高,超喜歡。 貨比三傢,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 寶貝收到瞭,非常喜歡,質量很好,賣傢熱情,物流給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購物,好評!

評分

人民文學齣版社的典籍質量就是好!?蘇軾詩詞選無論從內容還是印刷質量都深得我心!床頭一篇蘇軾,神交古人,書香伴我到天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