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丝路小史:被世界改变,也改变着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著
图书标签:
  • 丝绸之路
  • 历史
  • 文化
  • 贸易
  • 交流
  • 文明
  • 中亚
  • 古代
  • 世界史
  • 影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81764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2443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近百幅精美图片全彩印刷,世界各大博物馆丝路展品汇集。
没有复杂的历史背景,没有艰深的史实考证。
生动有趣的故事背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清晰可见。
《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知名作者,十数家媒体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漂洋过海而来的神奇物种,万里海疆上纵横的一代代枭雄。
不见硝烟的战场,朝代更迭,这篇被人遗忘的海上中国史,埋藏了多少的秘密?
再没有一条伟大航路,像海上丝绸之路那样,用千年丈量时光,用万里丈量跨度。
我们因此而被世界影响,被世界改变,但更重要的是,自那时起,我们也改变着世界。

作者简介

郭晔旻:文史爱好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专栏作者、特约作者。自2009年起先后在《世界军事》《舰载武器》《紫禁城》《文史天地》《军事史林》《文史参考》《国家人文历史》等杂志,澎湃新闻网私家历史频道、澎湃新闻网、网易历史频道及《新民晚报》等媒体发表各类历史文章三百余篇。

内页插图

目录

01 历史的荣光

见证陆海丝路的兴替
巴格达和巴士拉双城记 /003

兴亡谁人定
月港:海禁大门上唯一开放的窗 /012

贸易的支点
澳门:大航海时代的海上明珠 /027

02被世界改变的中国

舶来的稻米
占城稻改变了舌尖上的中国 /041

洋芋之“洋”
土豆如何改变中国与世界的历史? /052

《几何原本》
传教士从海上带来的礼物 /064

03被中国改变的世界

这里芬芳四溢
开启大航海时代的“香料之路” /087

一片树叶的奇幻之旅
通往咖啡故乡的茶叶之路 /101

一种生活方式和一场战争
东印度公司的茶叶生意 /111

海上丝绸之路的奇幻之旅
大洋之上的“瓷器之路” /128

04海商?海盗?致先驱者

郑和下西洋
海上丝路的巅峰时刻 /147

海商?海盗?
郑芝龙与他的海商帝国 /165

05没有硝烟的战场

重商主义的大宋王朝
财源滚滚的市舶司与发财的胡商 /185

权重一时的中东商人
蒲寿庚:海云楼的主人 /193

一个家族最后的绝响
蒲氏家族与大元的海上丝路 /205

被白银杀死的帝国
舶来的白银如何导致大明帝国的灭亡? /213

大明王朝的拿来主义
从“佛朗机”到“红衣大炮” /228

参考文献/245
《全球化浪潮中的东方回响:一部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史》 书籍简介 这是一部深入剖析世界历史进程中,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复杂互动与深刻影响的宏大叙事。它摒弃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史观,以一种更加平衡和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古代至近代的全球文明交流史。本书旨在描绘一幅动态的、充满张力的历史图景,探讨在地理大发现、工业革命和信息时代等关键节点,东方与西方如何相互塑造,共同构筑了今日世界的复杂面貌。 第一部分:古老根基与初次接触 本书的开篇,将目光投向古代文明的摇篮。我们探讨了黄河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独特发展路径及其内在逻辑。重点分析了儒家思想、佛教哲学以及早期伊斯兰教义在各自区域内建立的社会秩序和世界观,这些根基决定了东方文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韧性与适应性。 随后,书籍进入古代的交流序幕。这不是一次单向的灌输,而是一场双向的“试探与理解”。从希腊化世界的边界扩张到罗马帝国对东方丝绸的痴迷,再到汉唐盛世的开放气度,我们详细梳理了早期贸易路线上的文化“中介者”——粟特人、波斯商人以及早期佛教僧侣的角色。这些早期互动不仅是商品交换,更是技术(如造纸术、指南针的西传)和观念(如几何学、天文学的东渐)的碰撞与融合。我们特别关注了这种交流在地理上和文化上的“间歇性”:联系时断时续,但一旦建立,便在潜意识中埋下了相互认知的种子。 第二部分:冲击与重塑:近代化的挑战 本书的第二部分聚焦于近代早期至19世纪末,这是一个西方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崛起,并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冲击东方古老帝国的时期。我们避开了简单的“落后与先进”的二元对立叙事,转而深入分析了东方社会内部的结构性反应。 帝国的困境与选择: 以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和清朝为例,本书详细考察了这些庞大帝国在面对海权扩张和炮火压力时所经历的内部挣扎。讨论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改革运动,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其背后的精英阶层如何在新旧思想的夹缝中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种变革并非全盘接受,而是在传统文化框架下对西方技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性吸收”与“本土化改造”。 知识与技术的反向流动: 我们将重点放在了“知识的逆差”。当西方将科学方法视为普世真理时,东方社会如何重新评估其传统医学、数学和哲学体系?本书细致描绘了早期传教士和汉学家(如利玛窦、傅兰雅)的工作,他们既是文化传播者,也是文化解码者,他们的著作如何反过来影响了欧洲启蒙运动对“理性”和“道德政治”的想象。 经济格局的颠覆: 工业革命在西方爆发后,全球经济重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转移。本书用详实的数据分析了白银流动、农产品贸易以及原料出口如何重塑了亚洲的经济结构,导致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以及新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这种经济依附性是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中留下深刻印记的。 第三部分:现代性的迷思与身份的重构 进入20世纪,东方社会面对的挑战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或军事落后,而是“现代性”本身——一种由西方主导的、包含了民族国家、民主制度和世俗化理想的意识形态框架。 思想的战场: 本书深入探讨了20世纪初中国、印度、土耳其等地知识分子在寻找“民族身份”和“国家出路”时所经历的巨大思想混乱。从对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的接纳与批判,到“东方精神”与“西方理性”的辩论,这些思想的交锋构成了现代东方政治图景的基础。我们探讨了“现代化”概念本身是否存在内在的文化偏见。 非殖民化与全球南方: 在二战后的非殖民化浪潮中,东方国家如何定义自身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本书详细分析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亚洲、非洲国家如何试图跳出美苏两极对抗的框架,寻求一条既非西方也非苏联模式的“第三条道路”。这种尝试是对既有全球秩序的一次重要修正。 第四部分:后冷战时代的交织与未来展望 最后一章聚焦于当代。全球化进入“超速”状态,东方经济体的崛起(特别是东亚模式)再次挑战了传统的“发展范式”。 软实力的较量: 当物质力量达到一定平衡时,文化影响力成为新的竞争点。本书考察了当代东方文化产品(电影、文学、流行音乐)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西方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回流”。这种现象是真正的平等交流,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消费”? 全球治理的东方智慧: 面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全球性挑战,本书探讨了东方传统思想中的“整体观”、“和谐观”是否能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结语 《全球化浪潮中的东方回响》总结认为,世界历史并非一条直线,而是无数文明轨迹的交织与纠缠。东方从未是西方历史的被动接受者,而始终是历史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适应者和最终的重塑者。理解这种复杂而深刻的相互作用,是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的关键。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丰富、细致且充满思辨深度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东方”与“西方”这两个定义了我们过去,并将决定我们未来的概念。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类题材的书籍抱持着一定的保留态度,总觉得会过于说教或枯燥。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展现出一种罕见的洞察力,能够从看似无关紧要的贸易路线、文化交流的小细节中,抽丝剥茧地揭示出影响深远的全球性格局的形成。这种“见微知著”的叙事功力,体现了作者极高的历史敏感度。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不是因为不理解,而是因为被那些精妙的联结所震撼,想要更深入地体会作者所构建的知识网络。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罕见的佳作,它用严谨的考据支撑起了宏大的想象,让历史不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塑造今日世界的鲜活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文字的节奏感把握得极佳,时而如急流般奔腾,将历史的冲突与激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时而又如清泉般潺潺流淌,在平缓处蕴含着深沉的哲理。作者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导演,将历史人物的群像刻画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挣扎、抉择与荣耀,都跃然纸上。我发现自己被深深地代入到那个时代背景中,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许多严肃历史著作所难以企及的。它成功地将严肃的学术研究,转化成了一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文学作品,让枯燥的历史细节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解释力,它没有给我们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精密的分析工具。作者在行文中展现出的那种对文化差异和历史偶然性的尊重,令人印象深刻。它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线性进步,而是充满了互动、妥协乃至冲突的复杂过程。读完之后,我对很多国际关系和文化现象的理解都有了质的提升,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视野的窗户。那种阅读后心满意足的感觉,源自我对知识的渴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同时也被作者对人类文明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所折服。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品味,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和体会。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令人惊艳,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仿佛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亲眼目睹着那些宏大事件的发生。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张力,在讲述重大历史转折点的同时,又不失对时代背景下普通人命运的关怀。读来让人不禁思考,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变迁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时代脉络与人性纠葛。这种将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完美融合的写作手法,使得原本厚重的历史题材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把控,那些看似不经意的描述,往往能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思潮,让人在阅读中不断有“原来如此”的顿悟。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历史,更像是在引领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哲学思辨,探讨人类文明如何相互影响、塑造彼此的过程。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这个世界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样子的。那种将不同文明串联起来的叙事逻辑,逻辑清晰,论证有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学识和开阔的视野。书中对某些关键历史节点的分析,尤其独到深刻,它没有简单地褒贬,而是力求还原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这种审慎和客观的态度,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珍贵。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感觉自己的认知版图被拓宽了不少,对“世界”这个概念有了更立体、更具层次感的理解。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激发了读者进行独立思考的潜能,鼓励我们去质疑既有的定论,去探寻更深层的历史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