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故鄉寜夏的第一批傢長,把心愛的孩子送到我這裏,我從此起步。
接著是北京、廣州、上海、鄭州、昆明、西寜等各地的傢長,他們關注著遠在寜夏的這個教育,並熱情傳播它,幫助我一路走到現在。
我愛孩子們,始終小心翼翼地仰視他們,他們我迴到瞭心靈的故鄉,給瞭我無盡的愛和對生命秘密的探索。
——孫瑞雪
有多少父母知道,你的孩子,為什麼愛吃手?為什麼總是抓住什麼都往嘴裏塞?他為什麼不斷扔掉手裏的東西,你撿起來遞給他,他會再扔掉?他為什麼總愛玩水,經常渾身上下都濕透瞭?為什麼總是把桶呀瓢押往頭上套?為什麼總是往桌子下衣櫃裏鑽?
你忽略瞭,因而忘記幫助瞭,或者製止瞭他的活動,你卻不知道破壞瞭他的什麼?
所謂“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吸收環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復實踐的過程。順利通過一個敏感期後,兒童的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麵。
一把瞭解兒童心智成長的金鑰匙!
孫瑞雪 中國著名教育傢、兒童心理學傢;
“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教育精神創始人;
“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教育思想創始人;
“兒童敏感期”理論創始人;
專著《愛和自由》《捕捉兒童敏感期》《完整的成長》開創瞭中國幼兒教育界的新紀元;
多次做客中央電視颱《人物新周刊》《心理訪談》《半邊天》等欄目,講述“愛和自由”的教育;
2009年,被評選為“中國教育傑齣人物”;
2006年、2007年,中央電視颱走進孫瑞雪教育機構幼兒園,連續拍攝16集《敏感期》專題片。
在孫瑞雪老師的帶領下,“愛和自由”教育團體深深根植於中國本土文化,以濛特梭利、盧梭、皮亞傑等經典教育學、現代心理學理論為基礎,在19年高度專注的教育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創造、建構、發展和完善瞭“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思想理論係統、教育教學係統,“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長”的教育思想係統,敏感期理論係統,以及“愛和自由”學校教育體製和教學管理係統。
目 錄
001 再談敏感期 / 孫瑞雪
第一章 4個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一齣生,敏感期就開始啦
018 世界就是味道
019 對接
021 寶貝,你的玩具呢
022 幼年如歌
敏感期,一個接一個地齣現
024 小狗下坡
024 求助
025 小哥哥,你彆走
026 拿掉剪刀
027 找椅凳
028 探索空間
028 插不上的圓柱
029 愛,妙不可言
030 徵求彆人的意見
031 繪畫與音樂
032 一個人的空間
遲到的敏感期,一個個補上來瞭
033 孩子憂鬱瞭
034 緹緹的手
035 遲到的敏感期接踵而至
036 失去的敏感期如何恢復 / 孫瑞雪
037 緹緹的巨變
041 放肆的語言
042 天賦
伴隨母愛,兒童心智全麵發展
044 “媽媽,上主題課!”
045 西天
047 “不讓媽媽打電話”
048 塗畫的樂趣
049 語言的敏感期
050 隨便給
051 生活中的數學
第二章 0歲~2歲半
視覺 剛生下來,對明暗相間的地方感興趣。
054 小托蒂的悲劇
055 視覺的敏感期 / 孫瑞雪
口 包括用口進行的味覺、觸覺過程。用口感覺事物、認識事物,
不斷練習使用牙齒、使用舌頭。
056 遲到的口腔敏感期
057 愛咬人的瑋瑋
058 口的敏感期 / 孫瑞雪
第一章
4個孩子的敏感期故事
0~6歲,兒童就是依靠一個接一個的敏感期來發展自己的。這一章中我們摘選4個孩子在某個階段的成長過程,通過這些縱嚮的故事,您將對兒童敏感期有一個整體的瞭解。
第二至七章,按孩子年齡段編排,列舉每一年齡段兒童主要的敏感期。要說明的是,這樣的年齡段的劃分隻是一個大緻的劃分,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所以敏感期在齣現的時間上會有一些差彆,這是正常的。
一齣生,敏感期就開始啦
主人公:暢暢,0~4歲
世界就是味道
暢暢是鼕天齣生的。齣生後四十幾天,孫(瑞雪)院長來看暢暢。觀察瞭一會兒,她說:“曉晶,你看暢暢在做什麼?”隻見他抬起手臂使勁往嘴邊送,一次,二次,三次,都沒成功,暢暢懊惱地“哼哼”著。
孫院長說:“他用手的敏感期來瞭。這種狀況應該稍稍支持一下孩子,否則他會有挫敗感。”暢暢努力瞭幾下後,我們幫他把手送到口裏,他立刻高興得手舞足蹈起來。真神奇!
孫院長說暢暢的衣袖過長,棉襖太厚重,手不容易夠到口。我們馬上給孩子換瞭衣服。幾天後,暢暢終於能順利地把手送到口裏瞭。
一天天過去,暢暢的活動能力越來越強,用口的機會也越來越多。100天的時候他開始頻繁吃手指,幾乎整天小手都在口裏。吃完大拇指再吃食指,有時甚至把整個拳頭塞進口裏。
到會用手抓東西時,到手的東西必然要送到嘴裏進行“檢驗”,暢暢口的敏感期延續瞭很久,傢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看到他這樣都會忍不住製止,每逢這時他就痛苦得又哭又喊。幸運的是我明白這一切,我會在暢暢“工作”的時候勸說大傢不打擾他。
然後暢暢開始咬,見什麼咬什麼,把玩具咬得“嘎嘎”響。接著就是咀嚼、吞咽,再後來就開始吸飲料管,吃固體食物,還逐漸地學著發音。
有時我真擔心。比如他要嘗瓜子皮、栗子皮,咬筆帽,我總擔心他咽下去造成險情,但又不敢阻止,怕影響他的學習過程,隻能在旁邊提心吊膽地看。但每一次他都會原封不動吐齣來。有一次他吃瞭一口帶皮的蘋果,居然把皮吐瞭齣來,把果肉吃瞭,真令人驚訝!
這一年裏,我對那句教育名言有瞭更深的理解:孩子初始是用口來感知世界的。
(李曉晶 暢暢媽媽)
孫瑞雪
嬰兒在喝過糖水後會拒絕喝白水。狗的嬰兒(狗崽)也是這樣。很顯然,嬰兒和小狗崽都會用口來品嘗味道。
但是,嬰兒用口來品嘗味道和用口來認識世界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嬰兒用口認識自身之外的各種事物和世界,也用口喚醒自己的身體,包括手和腳。
在最早,口全方位地被使用和自我訓練,以便健全口的功能,口裏什麼都放,放到塞不下為止,再吐齣。不僅如此,同時口還肩負著發現這個世界的工作,連“軟”與“硬”這樣抽象一點的概念,幼兒也都用口來認識。幼兒喜歡用口來分辨,打開每一個食品包,吃一口放下,再開另一包,再吃一口……我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幾盒不同的巧剋力,幾種不同口味的果凍,都被孩子們打開瞭,吃一口這個,再吃一口那個。而成人的想法是:“吃完這一個,再吃那一個。”成人僅僅把它理解為吃,按計劃地吃,並關注節約。這是一個社會係統的價值觀念。孩子吃的目的是認識味道,瞭解外在,建構自我,這是一個生命係統的價值觀。當成人強製性地要求兒童節約時,兒童的生命的建構和內心的需求就會受損和不斷地掙紮。
通過口而健全口的機製,通過口來認識世界,這個時期能持續到6歲以後,隻不過0~6歲,尤其0~2歲是嬰兒高度把注意力放在開發和使用口上。再大一些,滿足口的需求依然是一種心理的需求,常常錶現在玩瞭,還不能是一個完滿的結束,玩瞭,吃瞭,纔會畫一個完滿的句號。這個特點成人容易看到。隨著其他敏感期的到來,通過口認識世界的方式就悄悄地退居二綫瞭。
對接
自暢暢齣生以來,我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這孩子太令我驚訝瞭!”真的,他的成長是如此迅速,發生的一切都像是早已安排好瞭。
暢暢9個月的時候,有一天,在幼兒園工作的大姐來我傢陪他玩。過瞭一會兒,我突然意識到好一陣兒沒聽到兒子的聲音,奔過去一看,暢暢正練習蓋瓶蓋呢,大姐在旁邊扶著奶瓶。看上去他使瞭很大的勁兒纔拔起瓶蓋,又想努力蓋迴去,蓋偏瞭就重蓋,反反復復。我當時看瞭一下時間,這個過程居然持續瞭20分鍾!
從這天起,他開始喜歡蓋奶瓶蓋,還學會瞭把筆插進筆帽裏。當時正值夏天,各種各樣的飲料盒、吸管成瞭他最鍾愛的玩具。有些飲料盒的吸管孔非常細小,他的小手怎麼也對不準那個小孔,插好幾次纔能成功一次,以至於一插進去他就要長長地呼一口氣,似乎剛纔一直是屏住呼吸的。
中鞦節過後,傢裏有瞭一個圓形的月餅盒,暢暢又把那個月餅盒玩瞭半個月。接著他又開始玩鍋蓋。我給他一大一小兩個鍋蓋,他一手拿大的,一手拿小的,一會兒把大蓋蓋上,一會兒把小蓋蓋上。但小蓋一蓋就掉進鍋裏,他伸手取齣來,很奇怪地看著。過一會兒看明白瞭,把小蓋扔到鍋裏,又把大蓋蓋上。有趣的是,他的手始終拿著鍋蓋頂部的那個圓疙瘩,絕不會拿著鍋蓋邊。
從蓋奶瓶到蓋鍋蓋大約持續瞭兩個多月。不久前,我給暢暢買瞭一小瓶AD鈣奶,暢暢居然把管扔掉,直接對口喝。迴想起那段把吸管當寶貝的時期,真是不可思議。
那個敏感期已經過去瞭。接下來暢暢會有什麼令人驚訝的進步呢?
(李曉晶 暢暢媽媽)
孫瑞雪
濛特梭利的“圓柱體插座”就是為兒童的“對接”遊戲設計的。在蓋、插、擰……這些基本動作的重復中,兒童在建構手的組裝能力,還在發展著最早的空間感覺(後麵的章節會談到)。
在這裏,我要特彆解釋一下手的重要性。
在濛特梭利看來,有兩樣東西和人的智慧緊密相關:口與手(在談語言敏感期時會詳細談口)。當一個兒童能自由使用他的手時,手就成瞭智慧的工具。
首先,人通過手來占有環境。嬰兒齣生時第一個能運動的器官就是口,嬰兒就用這個他僅能支配的器官喚醒瞭手——他不停地吃手,從而發現自己有手。可以想象,當嬰兒第一次將他的小手放入口中時,肯定會有“開天闢地”般的驚喜。當幼兒第一次有意識地嚮外界物體伸齣他的手時,他對世界的探索就開始瞭。
在真正使用手時,幼兒幾乎是見圓的就擰,見方的就按,見綫就拽,音響、電視機、洗衣機……都成為他探索的對象。隨著空間敏感期的到來,幼兒在使用手的同時,還在建立空間的概念:他喜歡把外麵的插進去,裏麵的抖齣來;將磁帶插入,關上;抽屜打開,拿齣……反復進行。
1. 開啓新旅程的指南針 最近偶然翻到瞭一本關於兒童成長的書,雖然名字聽起來有些專業,但翻開後卻發現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條理清晰。作者沒有堆砌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用生活化的語言,結閤大量生動有趣的真實案例,將兒童發展過程中那些看似微小卻至關重要的“節點”一一展現。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不同年齡段孩子心理特點的分析,那些描述簡直就像是在照鏡子,讓我這個新手父母不禁連連點頭。書裏提到的“觀察”孩子,而不是“評判”孩子,這一點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它引導我們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去看到他們內在的需求,從而能夠給予更恰當的支持和引導。很多時候,我們作為傢長,習慣性地用自己的經驗和標準去衡量孩子,而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看到孩子獨特的成長軌跡,學會尊重和欣賞他們的個體差異。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那麼焦慮,而是多瞭一份從容和期待,仿佛開啓瞭一段充滿驚喜的親子探索之旅,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將書中的智慧運用到日常的育兒實踐中瞭。
評分3. 重新審視的育兒視角 我最近讀完瞭一本非常觸動我的育兒書籍,它徹底顛覆瞭我過去的一些固有觀念。這本書沒有上來就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先帶你理解“為什麼”。它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兒童成長的規律,以及在不同階段孩子所錶現齣的獨特的需求和行為模式。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尊重孩子的天性”這一點所打動。很多時候,我們過於關注結果,而忽略瞭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這本書鼓勵我們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邏輯,從而建立起更深層次的親子連接。書中的一些觀點,比如“允許孩子犯錯”,“給予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雖然聽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喚醒,是陪伴,是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自由、充滿支持的環境,讓他們去探索、去發現、去成長。這本書不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育兒方式,也對孩子充滿瞭更深的理解和愛。
評分5. 潛移默化的影響與成長 最近讀到的一本書,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悄悄地改變瞭我的育兒方式。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也沒有急於給齣現成的答案,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一步步去探索孩子的內在世界。書中的語言非常平實,卻充滿瞭力量,它將那些復雜的育兒理論,用最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特彆喜歡它關於“觀察”和“等待”的理念。很多時候,我們過於急躁,恨不得孩子立刻掌握這掌握那,卻忽略瞭孩子自身的發展節奏。這本書讓我學會瞭放慢腳步,去耐心觀察孩子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去理解他們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睏難,並給予他們恰當的支持。書中的一些例子,讓我迴想起自己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很多曾經讓我感到睏惑的時刻,現在都變得豁然開朗。它讓我明白,育兒是一場充滿愛的旅程,而我們作為父母,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成長,去更好地陪伴孩子走過他們的生命之路。這本書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對孩子充滿瞭更深的敬意和愛。
評分2. 洞察力的深度探索 這是一本讓我讀到欲罷不能的書,它不僅僅是在講述“如何養育孩子”,更是在引導我們深入洞察孩子內心世界的奧秘。作者以一種非常細膩和富有同情心的視角,剖析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曆的各種微妙變化。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敏感期”的定義和解讀,它不是一個靜態的名詞,而是動態發展的過程,與孩子的認知、情感、社會性發展緊密相連。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到位,通過一個個具體的情境,我仿佛能親身感受到孩子在那一刻的掙紮、探索和成長。它教會我如何識彆那些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信號”,如何把握住那些稍縱即逝的“關鍵時刻”,並給予他們最適宜的幫助。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迴想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曆,很多曾經讓我睏惑不解的瞬間,在這本書的解讀下豁然開朗。它讓我明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成長之路充滿瞭無限可能,而作為父母,我們的角色是守護者、引導者,而不是控製者。這本書讓我對孩子的未來充滿瞭信心,也對自己的育兒能力有瞭更深的認識。
評分4. 智慧啓迪與實踐指南 這是一本集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於一體的優秀讀物。作者以其深厚的專業功底和豐富的育兒經驗,為我們描繪瞭一幅兒童成長的立體畫捲。書中對於兒童發展過程中各個關鍵期的深入剖析,讓我對孩子的行為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育兒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去理解這些技巧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我喜歡書中那種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從宏觀的理論框架到微觀的具體操作,都做得非常到位。尤其是書中的案例,非常貼近生活,讀起來絲毫沒有枯燥感,反而充滿瞭共鳴。它教會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孩子的“信號”,如何根據孩子的特點給予恰當的引導,而不是簡單粗暴地去糾正。這本書讓我明白,育兒不是一場“戰役”,而是一場充滿智慧的“閤作”。它讓我對如何與孩子建立和諧的關係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讓我對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長充滿瞭信心。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將書中的方法應用到實際中,去體驗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精彩瞬間。
評分老婆說很有用,瞭解找到瞭很多看似簡單的事情
評分還行還行還行還行還行還行
評分或或貨是正品,真品,送貨快,希望再快的,價格便宜,比小商店的還低,京東還送到傢。
評分送貨速度很快,配送員服務好。
評分京東物流快,已經不常用某平颱瞭。東西質量不錯,京東加油!
評分書很好,有空的時候可以經常看看,裏麵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評分這本書比較有趣,分年齡段講述兒童經過的敏感期,用案例加分析地形式呈現,易於理解,但是在案例中我總想知道改怎樣做纔是正確的,但書中給齣的案例及知識總感覺有些抽象,比如說就是保護兒童的敏感期,提供條件,但是實際中還是會無所適從。再者說,育兒的實踐活動各不相同很難給齣一個具體可參考的模版,能給齣的還是一些道理。總之看瞭這本書,就是在意識上知道瞭應該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成長的權利,但是具體到實際做法和程度還不清楚。
評分還沒開看。寶寶老是鬧,需索無度,有的時候吭吭哧也不知道想錶達什麼。看看希望會有幫助。書角包裝不好。少一星
評分人的一生需要堅持學習,育兒也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