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史

后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琼卓玛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后秦
  • 古代史
  • 中国历史
  • 十六国
  • 史学
  • 政治史
  • 军事史
  • 姚兴
  • 苻坚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7193
版次:1
商品编码:1230386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6
字数:1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后秦史》系西北民族大学副教授俄琼卓玛的博士论文。
  书稿由若干章节组成。绪论主要内容为后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第1 二章叙述了后秦建立者南安羌族姚氏的来源与迁徙活动,及其后秦政权的兴亡经过。第三章探讨了后秦的社会制度。第四章介绍了后秦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后秦政权对我国古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后秦政权的历史地位。作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梳理和考订文献及考古资料,借助历史学、民族学等学科方法对后秦历史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

  俄琼卓玛,1981年生,青海西宁人,藏族。在陕西师范大学师从韩香、周伟洲等学习中国民族史,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及科研工作。目前已出版专著1部《儒学在青藏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合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发表论文多篇,如《汉代西域译长》(《西域研究》2006年第2期)、《唐代民族观之“华心”说》(《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试述乙弗部鲜卑的族源及早期活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等。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后秦政权的建立………………………………………………………13
  第一节 古羌的变迁……………………………………………………………13
  第二节 羌族姚氏的崛起………………………………………………………29
  一、南安姚氏的兴起……………………………………………………………29
  二、姚弋仲与姚襄时期的发展…………………………………………………33
  第三节 后秦的建国……………………………………………………………51
  一、归降前秦……………………………………………………………………51
  二、姚苌开国……………………………………………………………………59
  第二章 后秦的兴盛与衰亡……………………………………………………65
  第一节 后秦的兴盛及其发展…………………………………………………65
  一、平定关陇、灭亡前秦………………………………………………………65
  二、与邻国的关系………………………………………………………………75
  1、与后燕、南燕之关系…………………………………………………………76
  2、与北魏之关系…………………………………………………………………82
  3、与东晋之关系…………………………………………………………………86
  4、与河陇诸政权之关系…………………………………………………………88
  第二节 后秦的衰落与灭亡……………………………………………………99
  一、由盛转衰……………………………………………………………………99
  二、诸子之争……………………………………………………………………103
  三、后秦灭亡……………………………………………………………………108
  四、后秦灭亡后关中羌族的分布及进一步汉化………………………………119
  第三章 后秦的社会制度………………………………………………………123
  第一节 后秦的政治制度………………………………………………………123
  一、中央职官……………………………………………………………………123
  二、军事之官……………………………………………………………………131
  三、地方之官……………………………………………………………………137
  第二节 后秦的司法及用人制度………………………………………………145
  一、 后秦的司法制度…………………………………………………………145
  二、 后秦的用人制度…………………………………………………………149
  第四章 后秦的社会经济与文化………………………………………………152
  第一节 后秦的社会形态与经济………………………………………………152
  一、社会形态……………………………………………………………………152
  二、发展农业生产………………………………………………………………154
  三、手工业和商业………………………………………………………………162
  第二节 后秦的思想文化………………………………………………………163
  一、儒学兴盛……………………………………………………………………163
  二、尊崇佛教……………………………………………………………………165
  结语………………………………………………………………………………176
  参考文献…………………………………………………………………………179
  附录一 后秦世系表……………………………………………………………197
  附录二 后秦大事年记…………………………………………………………198
  附录三 后秦姚氏迁徙图………………………………………………………208
  后记………………………………………………………………………………209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部名为《盛唐风云录》的图书简介,该书内容与《后秦史》完全无关: --- 《盛唐风云录》 一卷壮阔的史诗,半部辉煌的记忆 作者: 尘风 出版社: 翰墨轩 字数: 约 80 万字 定价: 人民币 188.00 元 --- 内容简介 《盛唐风云录》并非一部单纯的帝王将相的编年史,而是一部深入肌理、以小见大的恢弘巨著,它以公元 7 世纪中叶至 8 世纪中叶的百年光阴为轴,描绘了唐朝由“贞观之治”的余晖迈向“开元盛世”的巅峰,最终在“安史之乱”的烽烟中走向转折的复杂图景。本书聚焦于这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文化思想的激荡、军事制度的革新,以及市井生活中的烟火气,旨在还原一个立体、鲜活、充满矛盾与创造力的“黄金时代”。 全书共分为十二章,结构严谨,脉络清晰。作者摒弃了传统史学过于侧重政治权谋的叙事方式,转而从多个维度展开叙述。 第一部分: 旭日初升——初唐的奠基与隐忍(约 20 万字) 本部分详细梳理了唐高宗时代至武则天统治的前夜,国家机器如何在历经隋末战乱后重塑元气。重点探讨了“三省六部制”的成熟化过程,以及科举制度在打破门阀垄断中扮演的角色。尤其着墨于武则天登基前,其如何巧妙地利用“酷吏政治”稳定内部权力结构,同时不遗余力地扶持寒门士子,为盛唐积蓄人才。书中对这段时期边疆政策的分析尤为深入,展示了唐朝如何通过与吐蕃、突厥的复杂关系,为后来的扩张奠定战略基础。 第二部分: 极盛之巅——开元时代的辉煌与暗流(约 35 万字) 这是本书的核心与精华所在。作者以极大的笔墨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统治的前三十年,即“开元盛世”。 在经济方面,详细考察了杨炎推行“两税法”前的地税改革、租庸调制度的巅峰运作,以及漕运系统如何支撑起庞大的帝国运转。书中首次引用了大量出土的唐代墓志铭和地方志中的经济记录,辅证了当时商业的繁荣程度,如扬州、洛阳作为国际性贸易枢纽的盛景。 在文化与思想领域,本书深入剖析了儒释道的鼎盛与交融。一方面,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横空出世,他们的诗歌如何成为时代精神的缩影;另一方面,是玄奘西行归来后佛学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以及道教在皇家推崇下的兴盛。作者对“盛唐气象”的定义并非止于文学成就,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所蕴含的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和对技术创新的推崇。 在军事方面,本书着重描述了唐代府兵制的全盛及其在初期的巨大成功,并细致地剖析了边疆节度使制度的设立初衷与结构性缺陷。对唐朝与突厥、吐蕃在河西走廊和安西都护府的长期拉锯战,进行了宏大而细致的沙盘推演。 第三部分: 盛极而衰——宫廷的腐化与边疆的失控(约 25 万字) 本书的后半部分,气氛由盛转衰,笔调转为沉重。作者以李隆基后期宠信杨贵妃和任用李林甫、杨国忠为代表的权臣为切入点,揭示了中央集权下对人才选拔机制的侵蚀。 重点分析了边疆地区,尤其是河北三镇节度使权力膨胀的深层原因——府兵制的瓦解。随着均田制的崩溃,政府对士兵的控制力减弱,地方军阀化成为必然趋势。本书详细梳理了安禄山的发迹史,指出他能够坐拥三镇,并非完全依赖个人权谋,而是前期国家制度失衡的系统性后果。最后,本书以“安史之乱”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为终结,展示了这场内战对唐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毁灭性打击,为后来的中晚唐变革埋下了伏笔。 本书特色: 1. 多源史料的整合运用: 结合了《旧唐书》《新唐书》的宏观叙事,同时大量参阅了《唐会要》《册府元龟》中的具体诏令和地方志中的风土人情,力求还原最真实的细节。 2. 社会史的深入挖掘: 不仅关注庙堂之高,更关注“江湖之远”。书中对长安城的坊市制度、胡商文化、女性地位的变化(以太平公主、武则天、杨贵妃为例),都有独到的分析。 3. 制度变迁的脉络梳理: 详细对比了初唐、盛唐、中唐时期在税收、兵役、选官制度上的演变轨迹,清晰地勾勒出制度如何从盛世的支撑,异化为衰败的推手。 《盛唐风云录》是一部试图穿透历史迷雾,重新审视“盛世”本质的力作。它提醒我们,即便是最辉煌的时代,其内部也孕育着不可避免的危机。适合对唐代历史、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古代军事史颇有研究的读者,购买《后秦史》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其中对军事战略的分析去的。这本书在这方面没有让我失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战役过程,而是深入剖析了后秦军队的组织构成、战术特点,特别是对利用地形和心理战的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比如对与西秦、夏等政权交锋时所采取的不同应对策略的对比分析,显示出作者扎实的军事史功底。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以弱胜强”的传统叙事,揭示了背后更多的后勤保障和政治协调的复杂性。此外,书中对官吏选拔和军队士气维持机制的描述,也让我对古代政权治理的难点有了更切实的体会。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内容扎实、论证有力、兼具学术深度与阅读趣味性的上乘之作,对于想深入了解十六国时期历史细节的读者来说,绝对物超所值。

评分

这本《后秦史》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福音,装帧设计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初拿到手就给人一种厚重感。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叙述历史事件时的那种克制与精准。他没有过多地渲染那些坊间流传的野史轶闻,而是扎实地立足于史料,对后秦这段复杂而又充满变数的时期进行了梳理。特别是对姚苌、姚兴父子之间权力更迭的描写,笔触细腻入微,将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残酷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读到关于苻坚淝水之战前后的心态变化分析时,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个体是如何挣扎与迷茫的。书中对当时各民族关系的探讨也十分深刻,揭示了氐族政权如何在融合与冲突中艰难维系的现实困境。这绝不是一本“速食”的历史读物,它要求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慢慢品味,去感受那些被时间掩埋的细节与逻辑。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思考点,那种被严谨的史学态度所震撼的感觉,非常过瘾。

评分

坦白说,我一开始对“后秦史”这个主题有些望而却步,总觉得会是清一色的君王将相的流水账,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视角非常独特,没有将后秦仅仅视为前秦覆灭后的一个“残余势力”,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立、有其内在发展逻辑的王朝来审视。作者在探讨其法律制度和赋税结构时,显得尤为大胆和细致,这在同类史书中是比较少见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关中移民政策”的那几个章节,它揭示了在那个时代,如何通过强制性的人口迁移来巩固统治基础,以及这种做法对社会造成的长期影响。阅读过程中,我反复在思考,在那个缺乏现代交通和通讯手段的背景下,一个偏安一隅的政权是如何维持其统治的复杂性与精妙。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严密,逻辑链条清晰可见,对于历史研究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极具参考价值的案头必备之作。

评分

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排版设计让人赞叹不已。纸张的手感非常舒适,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专有名词和历史人物的注释体系做得极其完善。我习惯于在阅读历史时进行交叉比对,这本书的注释密度和准确性,极大地节省了我查阅其他工具书的时间。作者在处理一些存在争议的历史事件时,表现出一种罕见的公正和审慎,他不会急于下结论,而是将不同的史料观点一一呈现,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判断,这种“启发式”的写作手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和参与感。阅读完关于后秦对外关系的部分,我深感那个时代,即便是弱小的政权,也必须在复杂的周边环境中周旋求存。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我看到了权力、宗教、民族之间是如何相互缠绕,共同编织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仿佛被拉回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十六国时代。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具有画面感,文字间流淌着一种近乎诗意的力量,但这种诗意绝非空洞的辞藻堆砌,而是建立在对当时社会结构、地理环境深刻理解之上的。尤其是在描述长安城的兴衰荣辱时,那种对历史兴亡的慨叹,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比如说,书中对当时佛教在关中地区传播情况的描述,就非常生动,不仅记录了寺庙的修建和高僧的往来,还深入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当时社会思想和政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这使得原本枯燥的政治史变得有血有肉,充满了人文关怀。不过,我个人认为在某些军事部署的细节上,如果能再辅以更详尽的地图解析,或许能让非专业读者对战局的理解更加直观,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一部高质量历史著作的地位。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评分

太薄了,比想象中的差,希望浓缩的是精华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感兴趣这个题材,国内第一本吧

评分

很感兴趣这个题材,国内第一本吧

评分

这次优惠活动力度蛮大,买了一堆喜欢的书籍。

评分

这次优惠活动力度蛮大,买了一堆喜欢的书籍。

评分

书比想象的薄一点,原价较高,活动时间购买非常值得,京东活动给力。

评分

这次优惠活动力度蛮大,买了一堆喜欢的书籍。

评分

太薄了,比想象中的差,希望浓缩的是精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