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針對網球與羽毛球等球拍類運動的拉伸訓練可視化指南,共包括100個拉伸訓練動作。針對每一個訓練動作都用圖示的方式進行展示,並詳細介紹瞭重點鍛煉的身體部位、起始姿勢(或係列動作)、訓練要點、注意事項、適用人群以及不同技術等級的拉伸練習者所需的練習次數和持續時間等。
本書適閤網球、羽毛球等球拍類運動的愛好者參考,他們可以從中瞭解所需的知識,以此來緩解或避免長時間運動或訓練所造成的肌肉緊張、損傷和病痛。
如何使用本書 6
人體肌肉分布圖 8
運動平麵 10
球拍類運動簡史 12
裝備 16
擊球的生物力學知識 22
傷病 26
■ 動態拉伸 33
動態拉伸基礎知識 34
1 雙邊風車鏇轉式 36
2 手臂交替擺動式 37
3 剪刀式 38
4 持拍轉圈式 39
5 側彎式 40
6 上身鏇轉式 41
7 激流迴鏇式 42
8 鍾擺式 43
9 橫嚮鍾擺式 44
10 高抬腿式 45
11 後踢式 46
12 俯臥撐踏步式 47
■ 靜態拉伸 49
靜態拉伸基礎知識 50
上身和頸部拉伸 52
菱形肌
13 後臂牽拉 54
14 坐式腿部牽拉 55
斜方肌
15 助力頸部側屈 56
16 持拍頸部側屈 57
頸椎伸肌
17 助力頸部彎麯 58
18 頸部彎麯及鏇轉 59
胸椎伸肌
19 坐式上身彎麯 60
20 貓式 61
21 站式上身彎麯 62
22 上身彎麯 63
腰椎伸肌
23 坐式上身彎麯 64
24 跪拜式 65
25 四肢支撐式上身鏇轉 66
腹直肌
26 眼鏡蛇式 67
27 健身球上身伸展 68
腹斜肌
28 持拍上身鏇轉 69
29 上身支撐鏇轉 70
30 俯臥上身鏇轉 71
肩部和胸部拉伸 72
三角肌
31 持拍後擺 74
32 持拍雙側拉伸 75
33 支撐單臂後擺 76
34 手臂前置後拉 77
肩部外鏇肌
35 肘部前拉 78
36 反嚮麯柄鏇轉 79
肩部內鏇肌
37 支撐肘部鏇轉 80
38 麯柄鏇轉 81
胸大肌
39 助力坐姿牽拉 82
40 單側垂直支撐拉伸 83
41 肘部彎麯支撐拉伸 84
42 助力肘部彎麯拉伸 85
前鋸肌
43 平闆支撐拉伸 86
背闊肌
44 助力雙側牽拉 87
45 身體側傾肘部牽拉 88
46 助力側傾拉伸 89
手臂和手的拉伸 90
肱二頭肌
47 後拉 92
48 助力後擺 93
49 坐式肩部伸展 94
肱三頭肌
50 後肘拉伸 95
51 持拍背後牽拉 96
52 雙側後拉 97
腕屈肌
53 手腕伸展牽拉 98
54 反嚮支撐兩側拉伸 99
上髁
55 手腕彎麯拉伸 100
56 手背支撐和手腕彎麯 101
手腕和手指屈肌
57 手指伸展 102
58 倒轉祈禱姿勢 103
拇指屈肌和內收肌
59 拇指拉伸 104
60 倒轉菱形姿勢 105
手腕和手指伸肌
61 拳擊姿勢 106
62 手腕和手指彎麯 107
臀部拉伸 108
腰大肌和髂肌
63 騎士姿勢 110
64 健身球臀部伸展 111
65 低跨步式 112
臀肌
66 交叉腿牽拉 113
67 仰臥膝蓋牽拉 114
68 仰臥腿部牽拉 115
69 仰臥單側腿部牽拉 116
內收肌
70 仰臥蝶式拉伸 117
71 健身球臀部外展 118
72 靜態蝶式拉伸 119
闊筋膜張肌
73 助力腿交叉拉伸 120
74 側臥臀部內收肌拉伸 121
75 騎士姿勢臀部內收 122
梨狀肌
76 俯伏交叉拉伸 123
77 仰臥腿部牽拉二式 124
78 椅子支撐拉伸 125
腿和腳部拉伸 126
股四頭肌
79 火烈鳥式 128
80 健身球騎士姿勢拉伸 129
81 髖部伸展和助力屈膝 130
82 訓練帶腳背牽拉 131
腿筋
83 站式助力臀部彎麯 132
84 訓練帶腳部牽拉 133
85 腿前伸蹲伏 134
86 坐式雙側髖關節彎麯 135
腓腸肌
87 腳踝背屈跨步 136
88 訓練帶單側牽拉 137
89 颱階雙側拉伸 138
90 助力腳踝背屈 139
比目魚肌
91 足部颱階牽拉 140
92 腳踩網球彎麯膝關節 141
93 膝關節颱階輔助彎麯 142
脛骨前肌
94 跪坐式後仰 143
95 舞步式 144
96 坐式腿部拉伸 145
腓骨肌
97 足部內翻拉伸 146
98 坐式翻轉腳踝 147
足底筋膜
99 網球滾腳 148
100 牽拉腳趾 149
參考文獻 150
我最近開始嘗試係統地進行功能性力量訓練,結果發現自己對如何“正確地”發力總是感到睏惑,直到我翻開瞭《高效能運動:從新手到精通的進階指南》。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獨特,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說教的語氣,而是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教練在耳邊循循善誘。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看似枯燥的訓練原則融入到瞭生動的場景描述中。比如,講解核心穩定性的那一部分,作者沒有直接拋齣“腹橫肌收緊”這種術語,而是描述瞭在搬運重物或進行快速變嚮跑時,身體內部那些無形的力量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我尤其欣賞它在“運動心理學”部分的處理方式,它沒有把心理調適寫得過於玄乎,而是提供瞭很多可以直接在訓練中應用的“心錨”設定技巧和小口訣,這對於我這種容易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業餘選手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目地重復動作,而是帶著一種清晰的“設計意圖”去完成每一次訓練,訓練的質量和專注度都有瞭質的飛躍。
評分哇,這本書真是太給力瞭!我拿到《運動解剖學:肌肉與骨骼的奧秘》的時候,就感覺手裏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讓人對內容充滿期待。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藝術品,每一個骨骼的結構、每一塊肌肉的走嚮,都用極其精細的彩色插圖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喜歡它那種直觀的呈現方式,不像有些教科書那樣乾巴巴的理論堆砌。作者在解釋復雜的生物力學原理時,總是能找到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輕鬆理解人體是如何高效運轉的。特彆是關於關節活動度的章節,圖文並茂地展示瞭不同運動模式下關節承受的壓力和需要的活動範圍,這對於我製定日常訓練計劃簡直是量身定做。我以前總覺得自己的身體像一個謎團,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拿到瞭一個詳盡的內部構造圖,對自己的身體有瞭前所未有的掌控感。書裏還穿插瞭一些實際案例分析,比如某個運動員如何通過針對性的訓練來提高特定動作的效率,這些案例不僅有趣,更充滿瞭實用的指導意義。可以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位頂級運動科學導師的貼身私教。
評分我最近對損傷預防和長期運動生涯規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因此入手瞭《身體的智慧:長期運動的健康管理手冊》。這本書的視角非常宏大且富有遠見,它關注的不是一次訓練能帶來多少進步,而是如何確保你的運動習慣能夠伴隨你幾十年而不至於讓身體提前“報廢”。書裏關於“微小損傷的纍積效應”的探討讓我警醒不已,它提醒我們,那些看似無傷大雅的小疼痛,長期纍積下來可能是未來大傷的隱患。作者在介紹拉伸、泡沫軸放鬆等日常維護技術時,非常強調“傾聽身體的聲音”,並提供瞭一套詳細的自我評估量錶,幫助讀者識彆自己的身體在“抗議”時的細微信號。它教會我們的不是快速修復,而是持久維護。閱讀它,就像是收到瞭一份來自未來自己的“忠告信”,敦促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起長遠的責任。這本書的整體基調是沉穩而充滿人文關懷的,讓人讀完後,對運動的態度都會變得更加審慎和尊重。
評分不得不提《營養與恢復的黃金法則》,這本書的價值簡直超乎想象,它徹底顛覆瞭我對“吃飽就是補給”的粗淺認知。我以前總是在訓練後隨便抓點東西吃,以為隻要蛋白質夠瞭就行,但這本書詳細拆解瞭宏量營養素在不同時間窗口下的不同作用,讓我明白瞭“何時吃”比“吃什麼”有時候更關鍵。書中的圖錶製作得極其精美,特彆是關於賽後恢復期營養素代謝麯綫的展示,邏輯清晰到令人拍案叫絕。更貼心的是,它還提供瞭一係列針對不同運動類型(耐力型、爆發力型)的個性化食譜建議,並且非常人性化地考慮到瞭素食者和對特定食材過敏人群的需求,幾乎是把“定製化營養師”塞進瞭我的書包裏。我嘗試按照書中的“恢復窗口”建議來安排訓練前後的飲食,僅僅堅持瞭一周,肌肉酸痛的持續時間就明顯縮短瞭,睡眠質量也好瞭不少。這證明瞭這本書的理論不僅紮實,而且具備極強的實戰操作性。
評分《運動生物力學:運動中的物理學應用》這本書,簡直是為那些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準備的盛宴。我承認,一開始我對“力矩”、“慣性”這些詞匯有點望而卻步,但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早就預料到瞭我們的顧慮。他們用最簡潔的數學模型,配上大量的運動軌跡分析圖,把看似深奧的物理定律,轉化成瞭我們日常運動中能夠直觀感受到的力量反饋。比如,書中分析投擲類運動時,如何通過調整身體釋放角度來最大化彈道距離,那個分解圖的繪製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我經常會翻到講解“地麵反作用力”的那一頁,然後對照自己跑步時的步態視頻來看,瞬間就能發現自己發力路徑上的不閤理之處。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讓你從一個“執行者”變成瞭一個“設計者”,讓你理解每一次成功的動作背後,都隱藏著精妙的物理法則。對於想把運動錶現提升到更高層次的人來說,這本書是理解“為什麼會成功”的關鍵鑰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