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心(原司法考試學院)組織編寫的此教材緊扣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體係完整、重點突齣、錶述精準,伴隨著司法考試的改革,《2018年“法大法考”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用教材:刑法(第一冊)》以大綱為依托,增加實戰案例,更加符閤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書滲透著編寫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體現著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規律。讓考生精準把握考試內容。該套教材將會對廣大備考人員學習、理解和掌握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內容和應試方法具有積極的引導與促進作用。對考生提高考場實戰能力以及未來的從業能力具有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作者簡介
方鵬,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刑法所副所長。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學博士。專著《齣罪事由的體係和理論》,譯著《理論犯罪學》、《死刑論辯》、《大法官奧康納傳》。曾任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掛職副檢察長。兼職律師。具有15年司法考試培訓經驗,撰寫專業培訓書籍數十部。編撰的隨堂訓練題.衝刺題每年押題命中率都在80%以上,被譽為押題之神。深受學員喜歡和愛戴。
內頁插圖
目錄
上編 刑法總論
第一章 刑法概說
第一節 刑法的概念和淵源
第二節 刑法解釋
第三節 刑法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刑法的適用範圍
第二章 犯罪構成理論(客觀不法一主觀責任)
第一節 犯罪構成理論和犯罪認定邏輯
第二節 構成要件要素及其分類
第三章 法益(犯罪客體)
第四章 客觀不法要件(犯罪的客觀要件)
第一節 危害行為
第二節 行為對象
第三節 危害結果
第四節 因果關係
第五節 其他客觀不法要素
第五章 主觀責任要件(犯罪的主觀要件)
第一節 刑事責任年齡、責任能力(責任的前提)
第二節 故意、過失(罪過形式)
第三節 犯罪目的、犯罪動機
第四節 事實認識錯誤
第六章 犯罪阻卻事由(違法阻卻事由、責任阻卻事由)
第一節 違法阻卻事由(正當化事由)
第二節 責任阻卻事由
第七章 犯罪的形態(既遂、未遂、預備、中止)
第一節 犯罪既遂(犯罪的完成形態)
第二節 犯罪預備(著手實行前被迫停頓)
第三節 犯罪未遂(著手實行後被迫停頓)
第四節 犯罪中止(自動放棄)
第八章 共同犯罪
第一節 共同犯罪的基本含義和概念
第二節 共同犯罪的成立條件
第三節 共同犯罪人的分工分類法:正犯與共犯[幫助犯、教唆犯](定罪之用)
第四節 共同犯罪人的作用分類法:主犯與從犯(量刑之用)
第五節 共同犯罪與身份
第六節 共同犯罪與犯罪形態(既遂、未遂、預備、中止)
第七節 共同犯罪中的認識錯誤
第八節 共同犯罪與不作為
第九章 單位犯罪
第十章 罪數(總論理論+分則規定)
第一節 刑法總論中的罪數規則(理論)
第二節 刑法分則及解釋規定的常考罪數情況歸納(法條)
第十一章 刑罰體係
第一節 主刑
第二節 附加刑
第十二章 刑罰的裁量
第一節 量刑概述
第二節 量刑情節(纍犯、自首、坦白、立功)
第三節 數罪並罰(數刑並罰)
第十三章 刑罰執行
第一節 緩刑(量刑時決定的附條件不執行的刑罰執行方式)
第二節 減刑(刑罰執行期間縮短原刑期)
第三節 假釋(附條件提前釋放)
第十四章 刑罰消滅
第一節 追訴時效
第二節 赦免
下編 刑法分論
刑法分論概說
第一章 危害國傢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
第一節 生産、銷售僞劣商品罪
第二節 走私罪
第三節 妨害對公司、企業的管理秩序罪
第四節 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五節 金融詐騙罪
第六節 危害稅收徵管罪
第七節 侵犯知識産權罪
第八節 擾亂市場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第五章 侵犯財産罪
第六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第一節 擾亂公共秩序罪
第二節 妨害司法罪
第三節 妨害國(邊)境管理罪
第四節 妨害文物管理罪
第五節 危害公共衛生罪
第六節 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
第七節 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
第八節 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
第九節 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
第七章 危害國防利益罪
第八章 貪汙賄賂罪
第九章 瀆職罪
第十章 軍人違反職責罪
前言/序言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修正案相繼通過。其中規定,國傢對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實行統一的司法考試製度,這標誌著我國正式確立瞭統一的司法考試製度,這是我國司法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司法考試工作。2015年6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瞭《關於完善國傢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的意見》,明確要將現行司法考試製度調整為國傢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2018年9月1日《全國人民代錶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決定》審議通過,明確法律職業人員考試的範圍,規定取得法律職業資格的條件等內容,定於2018年開始實施國傢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製度。這一改革提高人纔培養質量,提供依法治國保障,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政法大學作為國傢的雙一流重點大學,以擁有作為國傢一級重點學科的法學學科見長,其法學師資隊伍匯集瞭一大批國內外知名法學傢。他們不僅是法學教育園地的齣色耕耘者,也是國傢立法和司法戰綫的積極參與者。他們積纍瞭法學教育和法律實踐的豐富經驗,取得瞭大量有影響的科研成果。
國傢統一司法考試實施以來,我校專傢學者在參與司法考試的製度建設和題庫建設中作齣瞭許多貢獻,在此期間我校不僅有一批長期參加國傢司法考試題庫建設和考題命製的權威專傢,也湧現齣眾多在國傢司法考試培訓中經驗豐富和業績突齣的名師。伴隨著司法考試改革,我校對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承繼司法考試形成瞭強大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研究陣容和師資團隊。
2005年我校成立瞭中國高校首傢司法考試學院。該院本著教學、科研和培訓一體化的宗旨,承擔著在校學生和社會考生司法考試培訓任務。司法考試學院成立後,選拔瞭一批在司法考試方麵的權威專傢和名師,精心編寫瞭中國政法大學《國傢司法考試通用教材》作為校內學生司法考試課程教學及‘社會考生培訓的通用教材。伴隨著2018年司法考試改革,我院根據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內容及大綱對本書進行瞭全麵修訂。更名為《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用教材》。
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心(原司法考試學院)組織編寫的此教材緊扣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綱,體係完整、重點突齣、錶述精準,伴隨著司法考試的改革,本書以大綱為依托,增加實戰案例,更加符閤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書滲透著編寫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體現著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規律。讓考生精準把握考試內容。該套教材將會對廣大備考人員學習、理解和掌握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知識內容和應試方法具有積極的引導與促進作用。對考生提高考場實戰能力以及未來的從業能力具有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在此預祝各位考生在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一舉通過。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中心(原中國政法大學司法考試學院)
2018年“法大法考”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通用教材:刑法(第一冊) 本書特色與內容概述 本書是為2018年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的考生精心編寫的刑法分則通用教材第一冊。它緊密圍繞當年司法部公布的考試大綱和最新司法解釋,旨在為考生提供全麵、係統、深入的刑法知識體係構建與應試技巧指導。 一、 體係構建與編排邏輯 本教材在刑法分則的編排上,嚴格遵循我國《刑法典》的章節順序,確保學習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全書以罪名設置為基本單元,每個罪名均設置瞭“罪名解析”、“構成要件”、“主體與客體”、“主觀方麵”、“量刑情節”等核心模塊,力求將理論深度與實務操作緊密結閤。 (一)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 第一部分聚焦於直接侵害公民基本權利的犯罪,這是刑法分則中最為基礎且高頻的考點區域。 1. 侵犯生命健康權犯罪的精研: 重點解析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包括重傷、緻人死亡的認定)、過失緻人死亡罪的界限與區彆。尤其對“間接故意”與“過於自信的過失”的區分,以及中止犯、未遂犯在生命犯罪中的適用進行瞭詳盡的案例剖析。對於攜帶凶器或特定工具的犯罪行為,結閤最新的司法解釋,明確瞭證據的采信標準。 2. 侵犯人身自由與人格尊嚴: 詳述非法拘禁罪、非法侵入住宅罪、侮辱罪、誹謗罪的構成要件。對拐賣婦女、兒童罪的法定刑升格情形、共同犯罪認定,以及“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的特殊規定,進行瞭深入的解讀,強調瞭司法實踐中對“情節嚴重”的判斷標準。 3. 侵犯民主權利犯罪的深化理解: 詳細闡述瞭侮辱國旗、國徽罪、煽動分裂國傢罪、煽動顛覆國傢政權罪的政治法學基礎與認定難度。對選舉權、被選舉權侵犯的特殊性,結閤基層選舉實踐進行瞭解析。 (二) 侵犯財産權利犯罪的深度解析 第二部分是刑法分則的重中之重,也是考試中區分考生水平的關鍵領域。本冊將財産犯罪劃分為傳統的盜竊、搶奪、詐騙體係以及新型的職務侵占、挪用公款等犯罪。 1. 盜竊、搶奪與侵占犯罪的精準辨析: 詳細區分瞭盜竊罪與搶奪罪在著手時點、犯罪未遂的認定差異。重點攻剋“秘密竊取”與“當場”的概念。對於銷贓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的地位和作用,結閤共同犯罪理論進行瞭闡述。 2. 詐騙類犯罪的復雜性處理: 詐騙罪是本部分篇幅最大的章節。教材係統梳理瞭詐騙罪的“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手段,以及“取得相對方財物”的環節。特彆關注瞭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的司法解釋更新,例如“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的詐騙行為的認定”、“共同詐騙”中上下綫之間的責任劃分。此外,對集資詐騙罪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界限,特彆是“非法性”和“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的側重點差異進行瞭細緻對比。 3. 職務侵占與挪用公款的職務屬性辨彆: 強調瞭這兩類犯罪主體必須是“公司、企業的工作人員”或“國傢工作人員”。詳細對比瞭職務侵占罪的“非法所有權”意圖與挪用公款罪的“暫時使用”的界限。對於挪用公款罪中,是否“歸還”對既遂與未遂的影響,提供瞭明確的法律觀點。 (三) 侵犯財産權利的新形態與交叉領域 本冊還涵蓋瞭侵犯財産犯罪中具有新形態的搶劫罪、敲詐勒索罪、信用卡詐騙罪等。 1. 搶劫罪的暴力要素: 強調瞭“當場使用暴力”作為搶劫罪的核心要素,區分瞭搶劫緻人重傷、死亡的加重情節與搶劫既遂、未遂的界限。對於攜帶凶器的行為認定,結閤司法實踐中對“足以壓製反抗的工具”的解釋進行瞭說明。 2. 新型金融犯罪的考察: 信用卡詐騙罪、保險詐騙罪的特殊目的性被重點剖析。對於金融票證詐騙、信用證詐騙等,結閤《刑法修正案》的修改,明確瞭罪與非罪的界限。 二、 針對法考的應試技巧 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是應試策略的指導手冊。 1. 疑難問題精確打擊: 針對每年法考中常齣現的“行為與結果的因果關係認定”、“主觀罪錯的推斷”、“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判斷”等理論難點,設置瞭“考點精析”模塊,提供多角度的論證思路。 2. 法條精準記憶: 對每一條核心罪名,均配有“法條結構拆解”,幫助考生迅速掌握立法者的核心意圖和罪名的關鍵構成要件要素。 3. 案例分析導嚮: 書中穿插瞭大量模擬案例,引導考生運用“三步分析法”(界定行為、套用法條、判斷結論)進行解題,培養法律思維的嚴密性。 三、 適用對象 本書是為參加2018年國傢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全體考生量身打造的專業復習資料。對於基礎薄弱的考生,是建立刑法分則知識框架的理想起點;對於基礎紮實的考生,是查漏補缺、深化理解、掌握高分技巧的必備工具書。 (注:本書僅包含刑法分則的第一部分內容,不涉及刑法總則、侵犯國傢安全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等後續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