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思维 企业可持续改进实践指南

流程思维 企业可持续改进实践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菲利普·科比(Philip Kirby) 著,肖舒芸 译
图书标签:
  • 流程改进
  • 流程思维
  • 精益管理
  • 持续改进
  • 企业管理
  • 运营管理
  • 效率提升
  • 业务流程
  • 实践指南
  • 管理方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793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3326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精益实践译丛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8-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流程思维》一书可以帮助你创造如下价值:
- 在不增加资本投入的情况下使生产率翻番
- 通过改变思维方式**竞争对手
- 让企业变得更快、更有弹性并且成本更低

书中涉及的颠覆性的思维、发人深省的思考、具有匠心的运营智慧、扩展眼界的成功范例已经切实地帮助诸多企业实现了以下目标:
- 前置时间减少70%
- 资产利用率提升60%
- 营运资本翻倍
- 质量成本减少50%
- 生产率增加65%
- 生产能力提升83%

内容简介

丰田生产系统和精益生产实践无疑是成功的生产体系,但是一些应用精益生产工具的企业却渐渐失去了优势,原因何在?本书作者根据其数十年来在全球多家企业成功实施流程改进的经验,提出了流程思维的理念、工具和实践指南,以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以流程为重心的商业模式。
本书要强调的是流程、员工、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应该共同为用户增加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思维件(Thoughtware),旨在促使企业实现由职能导向型向流程导向型的根本转变,从而达到工作流程和生产率的优化,实现绩效的飞跃。
新思维件是一种思维体系,其主旨是企业在执行商业战略和业务流程时需要具备流程思维。
企业若不改革商业流程设计,持续改进是不可能实现的。本书适合所有渴望企业实现精益的、健康的持续改进的管理者和创业者阅读 ,也可作为相关咨询和研究机构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菲利普·科比是一位专注于持续的流程改进、精益生产实践和整体商业绩效提升的专家。在过去的30多年里,科比帮助全球数百家组织实现了绩效飞跃,这些组织包括航空公司、银行,政府机构、制造商、供应商、客服中心和制药实验室。科比相信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用户价值主要来自于其商业流程,而不是产品和服务。他帮助企业采取革命性的流程思维,并将其应用在每一种类型的商业活动中,结果证明,一家以流程为重心的企业不仅可以实现快速增长,还可以降低成本、更具弹性。
菲利普?科比是组织思维件国际集团(Organization Thoughware International, Inc.)的创始人和CEO,他是受人推崇的执行教练,也是一名获奖演说者。他的作品包括《思维件:改变思维,企业将实现自我变革》(Thoughtware: Change the Thinking and Organization Will Change Itself)《未来,不是从这里出发能抵达》(The Future.:You Can’t Get There From Here)。

目录

引言 流程视角 001

根本性的误解 001

企业失去优势 003

股东价值是场道德风险 004

用户价值与股东价值 005

两个支柱 006

未来的流程 007



第1章 金奈悖论 009

直面流程,直面问题 009

深入探究流程 011

悖论无处不在 012

无效时间占据流程的95% 014

流程思维的应用 017

什么是新思维件 022

百年困扰 023

凡事总有代价 024

模型工作概要 025



第2章 苹果公司的秘密 029

流程创新是产品创新的前提 029

创新是靠不住的流程 031

确定流程 034

流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036

流程始终存在 038

端对端流程的价值 040

智慧流程—苹果公司并非个例 043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流程思维 045

流程思维和流程思想 047

仔细思考 048

旧思维件犹如胶水 050

前车之鉴 053



第3章 历史总是相似—何其不幸 055

500年理论 055

打破固有的忠诚 057

关键不在员工,而在职能 059

流程思维不是新鲜事 061

丰田的“思想”体系 063

精益生产 065

品质革命 069

苍白的证据 073

项目成瘾 075

我们的正确选择 077

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思维 078

维持简单性 080

简单并非易事 081

不仅仅是赋权 083



第4章 重要根源 085

五年级数学暴露的问题 085

衬衫工厂的教训 088

简单,简单,再简单 090

根源 091

当务之急 092

升级组织思维件 093

空白格 095

回流 095

更多根源—没有问题就是最危险的问题 097

现金流是所有流程之母 099



第5章 设计流程和尊重员工 103

糟糕的流程和不良的关系 103

不做无用功 105

眼见为实 106

我们一起走走看看 107

工程师的城堡 110

成本降低44%,时间缩短74% 111

流程效力 113

尊重员工—权利和责任 114

员工权利 115

信息、话语权和技能 116

持续改进通常收效甚微 120



第6章 流程的重要性——战略运用和财务绩效的决定因素 121

计划并非战略 121

流程思维从战略开始 122

我不是战略家 124

流程的重要性 125

技能、话语权和信息 125

获胜需要流程思维 127

21世纪极具影响力的商业理念 128

首席执行官视角 131

价值创造—管理工作流程,而非资源 133

库存和现金不会说谎 136

想要将劳动成本减少35%吗 137

营运资本生产率 138

信用卡实验 139

银行业的流程思维 142

无关乎技术 143



第7章 绩效目标 147

三个关键因素 147

赋权于商业流程 149

流程目标由用户定义 151

用户价值由用户需求定义 152

流程文化 154

回顾过去,面向未来 155

我们如何走到这一步 157

40年之后 158

实际需求与预测需求 160

股东价值是一个预设目标 161

经济订货批量思维的风险 163

停止让流程起效,开始构建有效流程 165

将多样性融入流程 166

可靠性与有效性 167

目标与能力 169



第8章 衡量重要的对象,而不是容易衡量的对象 171

这不是天气预报 171

导航计分卡 172

发人深思的实践 184

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做得怎么样 185



第9章 行动:实验和科学方法 187

停止磕绊,开启思考 187

科学方法 191

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对失败的恐惧 192

持续改善的基石 197



第10章 如何“寻宝” 201

经济学家隐藏问题 201

让我们开始“寻宝之旅”吧 202

浪费,浪费,浪费,还是浪费 241



第11章 实验:创建一个以流程为重心的企业 249

开始实验吧 249

流程再设计的八个步骤 250

从糟糕到更糟 252

让我们开始吧 268



第12章 “胡萝卜节食法”不适用于所有人 271

如果容易的话,每个人都会了 271

“胡萝卜计划”的窍门 274

科技不是万灵药 277

科技无法替代“空中交通管制员” 278

流程思维视角 280

仔细思考 281
《卓越运营:精益与敏捷融合驱动的企业转型》 内容概述: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运营的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本书《卓越运营:精益与敏捷融合驱动的企业转型》旨在为企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和实践指导,帮助管理者深入理解并成功融合精益(Lean)与敏捷(Agile)两大管理哲学,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持续改进、高效运作且极具适应性的组织。 本书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聚焦于“如何做”的实际操作层面。我们将从精益思想的精髓出发,剥离其表象,深入探讨其核心原则——价值流、消除浪费、持续改进(Kaizen)以及尊重人性。读者将了解到如何识别和量化价值流中的非增值环节,如何运用各种精益工具(如价值流图(VSM)、5S、看板(Kanban)、防错(Poka-Yoke)等)来系统性地消除浪费,如何构建一个鼓励全员参与、持续小步快跑改进的企业文化。 紧接着,本书将深入解析敏捷管理的理念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我们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开发领域,而是将敏捷的思维模式——拥抱变化、快速迭代、客户中心、团队协作——拓展到更广泛的企业运营场景,包括产品研发、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乃至行政支持部门。读者将学习到如何设计和实施敏捷框架(如Scrum、Kanban for Service Delivery等),如何进行有效的需求管理、迭代规划和风险应对,以及如何通过建立跨职能、自组织团队来提升组织整体的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对精益与敏捷融合的深入探索和实践路径的详细阐述。我们认为,精益提供了“做什么”(即识别和优化价值流)的清晰方向,而敏捷则提供了“怎么做”(即如何快速、灵活、迭代地完成工作)的有效手段。本书将详细指导读者如何将精益的“价值”和“消除浪费”原则与敏捷的“快速响应”和“持续交付”实践相结合。例如,如何利用精益的价值流分析来发现敏捷团队需要聚焦和优化的核心价值环节;如何在敏捷的迭代周期中融入精益的持续改进文化,确保每一次迭代都不仅仅是交付,更是价值的提升和浪费的减少;如何设计结合了精益看板和敏捷Scrum的混合方法,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 核心内容模块: 第一部分:精益运营的基石——价值、浪费与持续改进 1. 理解价值:从客户视角出发 什么是真正的客户价值?如何区分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 构建客户价值地图,识别痛点与期望。 案例分析:不同行业如何定义和衡量客户价值。 2. 深入洞察七种浪费 精益理论中的七种浪费(过量生产、等待、运输、过度加工、库存、动作、缺陷)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具体表现。 识别和量化隐藏在日常工作中的浪费。 实操工具:制作浪费清单,进行根源分析。 3. 价值流图(VSM)的应用——绘制端到端的流程 价值流图的构成要素与绘制方法。 如何通过VSM识别瓶颈、延迟和非增值环节。 基于VSM的未来状态图设计与实施步骤。 案例研究:某制造企业如何通过VSM重塑生产流程。 4. 持续改进(Kaizen)的文化与实践 Kaizen的哲学:全员参与,点滴进步,长期坚持。 构建Kaizen的组织机制:改善提案制度、质量圈、PDCA循环。 如何激励员工持续提出和实施改进建议。 微改善的力量:小投入、大产出的改进案例。 5. 精益工具箱精选 5S现场管理:从整理到素养,打造整洁高效的工作环境。 看板(Kanban)系统:可视化工作流,控制在制品(WIP),实现准时生产。 防错(Poka-Yoke)设计:从源头避免错误,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 标准化作业:建立最佳实践,减少变异,提升可预测性。 快速换线(SMED):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第二部分:敏捷转型的力量——响应、迭代与协同 1. 敏捷的核心价值观与原则 敏捷宣言:个体与互动,可工作的软件,客户合作,响应变化。 敏捷如何挑战传统的项目管理和组织结构。 适用于非软件领域的敏捷思维:产品开发、市场活动、组织优化。 2. Scrum框架详解 Scrum的角色:产品负责人、Scrum Master、开发团队。 Scrum事件:迭代计划会议、每日站会、迭代评审会议、迭代回顾会议。 Scrum工件:产品待办事项列表(Product Backlog)、迭代待办事项列表(Sprint Backlog)、潜在可交付增量。 成功实施Scrum的关键要素与常见误区。 3. 看板(Kanban)在服务交付中的应用 与Scrum的区别与联系:看板的“拉动式”系统与“限制在制品”原则。 设计服务交付看板:定义工作流、限制WIP、管理流动。 通过度量(交付周期、吞吐量)驱动改进。 案例:某IT服务公司如何应用看板提升响应速度。 4. 拥抱变化:敏捷的需求管理与优先级排序 用户故事(User Story)的编写与细化。 史诗(Epic)与主题(Theme)的运用。 动态优先级排序技术:MoSCoW、 Kano模型等。 应对需求变更的敏捷策略。 5. 构建高效敏捷团队 跨职能、自组织团队的优势与挑战。 赋能团队,建立信任与心理安全感。 高效沟通与协作的技巧。 敏捷教练的角色与作用。 第三部分:精益与敏捷的深度融合——打造卓越运营体系 1. 融合的逻辑:为何需要精益与敏捷的结合? 精益回答“做什么”和“优化的方向”,敏捷提供“如何快速、灵活地做”。 协同效应:精益的结构化思维与敏捷的灵活性。 避免“伪敏捷”和“伪精益”。 2. 融合的实践模型 精益驱动的敏捷开发: 利用VSM识别客户痛点,敏捷团队快速迭代交付解决方案。 敏捷赋能的精益改进: 敏捷团队以迭代方式解决精益改进中的挑战。 混合方法论: 如何设计适合特定业务场景的精益-敏捷混合框架(如Scrumban)。 价值流与敏捷迭代的对齐: 确保敏捷交付能够直接支持和推动价值流的优化。 3. 战略层面的融合: 将精益与敏捷原则融入企业战略规划。 构建能够支持持续转型和创新的组织文化。 高层领导在融合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4. 量化融合效果:度量体系的构建 整合精益与敏捷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 关注价值实现、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员工敬业度等综合指标。 如何使用数据驱动持续改进。 5. 挑战与应对:实现可持续转型的路径 组织变革的阻力与克服策略。 持续学习与适应:建立“反馈循环”以驱动长期进步。 案例分析:不同行业企业成功融合精益与敏捷的深度实践。 本书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运营总监、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团队领导者,以及所有致力于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响应速度和可持续竞争力的专业人士。无论您身处制造业、服务业、科技行业还是其他领域,只要您关注如何让企业更高效、更灵活地运作,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洞察和实用的工具。 阅读本书,您将能够: 深刻理解精益和敏捷的核心精髓,并识别其在您组织中的应用潜力。 掌握绘制和分析价值流图的方法,有效识别和消除运营中的浪费。 学习如何设计和实施Scrum和看板等敏捷框架,提升团队协作和交付效率。 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融合精益和敏捷的混合实践体系。 培养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使组织具备长期的学习和进化能力。 最终,驱动企业实现卓越运营,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优势。 本书的编写力求语言通俗易懂,案例丰富,方法论清晰,旨在成为一本真正能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工具书。我们相信,通过系统性地学习和实践本书所介绍的方法,您的企业将能够迈向一个更加高效、敏捷和可持续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企业管理实践的从业者,我深知“效率”和“协同”是企业能否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这本书在这两个方面都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它没有回避企业在实施流程改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阻力,比如员工的抵触情绪、部门间的本位主义等等,反而提供了非常实用且富有策略性的应对方法。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利益相关者沟通”和“变革管理”的章节,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例子,阐述了如何有效地争取支持,化解矛盾,让整个流程改进的过程更加顺畅。阅读这本书,我感觉不仅仅是在学习管理技巧,更是在学习一种与人协作、共同成长的思维方式。它让我明白,流程的改进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变。那些关于“蝴蝶效应”和“整体最优”的论点,更是让我对企业运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计划将书中的一些核心理念融入到我们的季度规划会议中,引导团队成员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部门乃至整个公司的战略目标。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启发和动力。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那些在日常工作中感到迷茫,或者希望为自己的团队带来真正改变的管理人员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觉得,很多企业的问题根源在于流程的僵化和缺乏清晰的思路,而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它不是那种空洞地喊着“拥抱变化”或者“创新驱动”的口号,而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具体、落地的方法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识别瓶颈”和“优化路径”的部分,那些案例分析太真实了,让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公司里的影子。读这本书,就像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去审视、拆解、再重塑那些阻碍公司前进的“老旧”流程。它教会我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找到问题的根源,进行系统性的优化。对于那些渴望提升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藏。它不像一些理论书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语言朴实,逻辑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领会其中的精髓。我已经在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部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同事们也对这种更具条理性的工作方式表现出了积极的响应,这让我非常振奋!

评分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企业运作的视角,让我跳出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我曾以为流程改进只是一些琐碎的细节调整,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它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关乎企业的整体战略和长远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价值流分析”和“零浪费原则”的阐述,这让我重新认识到,很多看似不可避免的“损耗”,其实都可以通过精细化的流程设计来规避。它不仅教会我如何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环节,更引导我思考如何在每一个环节中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即使是初次接触流程改进的读者,也能快速掌握其中的核心理念。我已经在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例如如何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如何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这些尝试已经初见成效,让我感受到了流程优化带来的切实好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对未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

坦白说,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前,对“流程思维”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些模糊,总觉得它离我日常的工作有些遥远。然而,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体会到它在企业运营中的巨大价值。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为何要这样做”的书,深刻地阐释了流程优化的核心意义和长远影响。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转换的探讨,这让我意识到,很多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往往隐藏在不被察觉的日常工作中。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流程,如何去挖掘那些被埋没的价值。书中大量的案例研究,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流程改进如何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这极大地增强了我对这些方法的信心。我已经在思考如何将书中的一些原则应用到我的团队管理中,例如如何通过优化沟通流程来提升团队的协作效率,如何通过标准化操作来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认知,更激发了我对未来工作的热情和信心。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籍充满好奇,而《流程思维 企业可持续改进实践指南》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份期待。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种特定的管理理论,而是提供了一种普适性的框架,能够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企业。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持续学习与迭代”的论点印象深刻。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盲目的决策往往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这本书教会我如何科学地收集、分析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流程的优化。同时,它强调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这与我们企业追求卓越的理念不谋而合。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精髓转化为我们企业实际的行动。比如,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如何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的流程改进建议,这些都是我接下来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这本书不仅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更给了我很多切实可行的“工具箱”,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