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對於一個優 秀的平麵印刷品設計或産品包裝,印刷色彩將帶來完 美的圖像質量,傳遞* 終成品的價值。印刷工藝則會增添有感觸的設計效果,錶現齣無限創意。
這本書像一個重現印刷現場的舞颱。關於什麼是四色印刷,什麼是特種油墨,什麼是凹凸壓印,什麼是燙金燙銀,如何在設計中運用色彩,不同印刷工藝各有什麼亮點,色彩與工藝使用的範圍,等等,這些令人疑惑的印刷問題,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答案。本書將與你分享印刷的精彩故事,帶領你感受印刷散發的奇特魅力。
內容簡介
一個印刷品的成功,一半取決於設計,一半取決於印刷。本書以後期的印刷色彩與工藝為主要內容,共有7 章,包括四色印刷、專色印刷、特種油墨、凹凸壓印、燙印電化鋁、UV 油墨和鏤空與雕刻。每章都以應用圖解的方式詳細介紹瞭該種印刷色彩或工藝原理,並精選瞭豐富的案例,供讀者參考和學習。
本書適閤平麵設計相關從業人員學習和使用,也可作為藝術設計領域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善本齣版有限公司於2008年在香港成立,在廣州辦公,專注於設計類圖書和雜誌的齣版,其齣版內容涉及平麵設計、産品設計、展覽設計、室內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和文化藝術等領域。善本齣版有限公司已經齣版圖書一百多種和BranD雜誌二十多期,纍計銷量超過50萬冊。這些圖書和雜誌涉及英文、日文、西班牙文、中文(包括簡體和繁體)等多個語種,銷售範圍覆蓋歐洲、美洲、亞洲,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和中國颱灣等國傢和地區。
本書由善本齣版有限公司旗下的壹本工作室編著。壹本工作室作為麵嚮中文讀者的齣版品 牌工作室,服務於設計師、藝術設計類師生和對藝術設計感興趣的大眾,緻力於設計技法、設計思維、設計生活和設計文化等類彆的圖書的齣版,希望能為讀者帶來新鮮的藝術文化知識與生活設計美學信息。
目錄
Chapter 1 四色印刷 010
什麼是CMYK 012
分色與製版 014
調幅網點與調頻網點 015
網點要素 016
美術館宣傳資料 018
NEóN Synthwave 音樂節 020
書罐 022
Media Tube 畫廊 024
吉馬良斯傳記係列 025
2016cmyk 四色日曆 026
Black Condor 品 牌 029
MATHEUS DACOSTA 藝術傢名片 030
幾何巧剋力包裝 034
品茶時光 036
八邊形火柴盒 038
音樂專輯 040
精品店品 牌 042
Chapter 2 專色印刷 044
什麼是PMS 046
PMS 的特點與應用 048
專訪 勞裏·普雷斯曼(PANTONE 色彩研究所
副總裁) 050
色彩·信仰 052
主題明信片 054
PAPA PALHETA 品 牌 056
玫瑰之名 058
新年賀卡 060
馬戲團主題書籍 062
婚禮邀請卡 064
Mars etc. 專輯封麵 065
BEAR CLOTHING UK 品 牌 066
阿根廷餐館品 牌 068
LAD 設計節 072
JAMESON 品 牌 074
Indumex 品 牌 076
卡托維茲街頭藝術節 078
Chapter 3 特種油墨 082
金屬油墨 084
熒光油墨 086
感溫油墨 088
專輯《JTW 西遊記》黑金雙碟 091
二○一六“佳節人長久”中鞦月餅 092
生肖新年卡片 096
楊袁喜帖 098
7CYCLE 工作室 100
詩人書籍 104
N RDIK IMPAKT 文化節 106
ADCC 廣告俱樂部 108
“生命”主題專輯 110
N. Daniels Wien 名片 113
感溫變色名片 116
Chapter 4 凹凸壓印 118
凹凸壓印的特點與應用 120
壓印模闆的種類 121
凹凸壓印的種類 122
凹凸壓印材料的特點 124
壓印模闆的角度與深度 125
Clara & Daniel 婚禮邀請卡 126
Oishii Kitchen 品 牌 128
NEENAH 紙品品 牌 130
視覺書籍設計 131
限量版問候卡 132
設計年鑒 136
人與機器主題書籍設計 138
FFURIOUS 工作室名片 140
蔦屋書店包裝 141
Chapter 5 燙印電化鋁 142
燙印電化鋁的特點與應用 144
燙印的種類 146
燙印材料的特點與應用 148
燙印電化鋁的過程 149
“福祿壽喜”新年賀卡 150
“怪獸號”餐館名片 152
淇即芙中鞦禮盒 154
* 室形象標識 156
捕獲!!野生烏魚 158
巧剋力包裝 160
許陳喜事 161
zeri crafts 品 牌 162
Oriental & Vintage 婚禮邀請卡 164
HARLOW 光綫足跡 166
中僑參茸 168
藝術展覽海報 170
Chapter 6 UV油墨 172
什麼是UV 油墨 174
UV 油墨的種類 176
exo 品 牌 178
Mustilli 葡萄* 標簽 180
Silvia Virgillo 名片 182
問候卡片 184
KUBERG 品 牌 186
Chapter 7 鏤空與雕刻 188
什麼是模切與壓痕 190
模切與壓痕的種類 191
激光切割 194
Nike 馬拉鬆邀請函 196
exo 品 牌 198
CocaCola 紀念筆記本 200
巧剋力盒 202
Freedom 文集設計 203
新年賀卡 204
創意名片 206
趣味巧剋力包裝 209
Kid Robot 限量版包裝 210
威比奬邀請函 211
Tommy Perez 名片 212
FEDRIGONI 目錄冊 214
現代建築材料的革新與可持續發展 一部深入探討當代建築領域材料科學、環保理念與未來趨勢的權威指南 本書旨在全麵梳理並深入剖析二十一世紀以來,建築材料領域所經曆的深刻變革。我們聚焦於新材料的研發、傳統材料的改良及其在可持續建築實踐中的應用,為建築師、工程師、材料科學傢以及關注綠色未來的建設者提供一份詳實而富有洞察力的參考。 第一部分:新世紀的材料革命——性能與創新的交織 本部分將詳細介紹近年來在建築領域異軍突起的幾大類關鍵材料,探討它們在結構強度、耐久性、輕量化及功能集成方麵的突破。 第一章:高性能復閤材料的崛起 復閤材料因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可設計性,正逐步取代傳統單一材料。我們將細緻分析縴維增強聚閤物(FRP)在結構加固和新型預製構件中的應用案例。重點闡述碳縴維、玻璃縴維和玄武岩縴維的特性差異,以及樹脂基體的選擇如何影響最終製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討論的深度將延伸至納米級填料對復閤材料微觀結構的影響及其宏觀性能的提升機製。例如,對自修復混凝土(Self-Healing Concrete)的研究,如何通過引入特定細菌或微膠囊,實現對微裂紋的自動閉閤,從而顯著延長結構的使用年限,降低維護成本。 第二章:智能與響應性材料的探索 未來的建築將是“會思考”的。本章聚焦於能夠對外界環境(如溫度、光照、壓力或電磁場)做齣可逆響應的智能材料。我們將係統介紹形狀記憶閤金(SMA)在動態結構控製中的應用,以及電緻變色玻璃(Electrochromic Glass)如何實現對室內光照和熱量獲取的精確調控。此外,壓電材料和熱緻變色材料在能源收集和熱管理係統中的潛力,也將作為重點案例進行深入剖析。這些材料的應用,不僅僅是提升瞭建築的舒適度,更重要的是,它們是實現建築能源自給自足的關鍵技術支撐。 第三章:超輕量化與高強度材料的平衡藝術 在追求節能減排的背景下,減輕建築自重、優化結構效率成為必然趨勢。本章將介紹氣凝膠、泡沫金屬以及新型輕質骨料混凝土的製備工藝和應用挑戰。氣凝膠,以其極低的密度和卓越的隔熱性能,在幕牆係統和屋麵保溫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同時,我們將探討高韌性水泥基材料(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的復雜配閤比設計,這種材料不僅具有極高的抗壓強度,更展現齣優異的延展性,這為超大跨度結構和復雜麯麵建築的實現提供瞭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二部分:可持續性與循環經濟——材料的生命周期管理 本部分將視角轉嚮材料的環境足跡,探討如何通過優化材料選擇和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建築行業的綠色轉型。 第四章:低碳與負碳建材的研發路徑 水泥和鋼鐵的生産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本章重點關注替代性膠凝材料的開發,例如地聚閤物(Geopolymers)和再生水泥的研究。地聚閤物利用工業廢渣(如粉煤灰、礦渣)作為主要原料,其生産過程的能耗和碳排放可比傳統波特蘭水泥降低50%以上。同時,我們將探討碳捕集與封存(CCS)技術如何與建築材料生産相結閤,例如利用捕集的二氧化碳來加速混凝土的固化過程,最終實現“碳負值”材料的製造。 第五章:建築廢棄物的高效迴收與再利用 循環經濟是現代建築材料哲學的核心。本章詳細闡述建築垃圾(C&D Waste)分類、處理技術及再集成方法。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建材(混凝土、磚塊、木材、金屬)的迴收路徑優化,並重點介紹如何將迴收骨料應用於再生混凝土、路基材料甚至新型預製構件中,實現從“綫性消耗”到“閉環再生”的轉變。標準規範的製定、質量控製的挑戰,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實際問題也將被納入討論。 第六章:生物基材料與自然材料的復興 迴歸自然,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質材料是實現環境友好的重要方嚮。本章深入研究竹材工程化應用的技術改進(如膠閤竹闆的強度提升),以及木材在大型結構中的迴歸(如正交膠閤木,CLT)。此外,菌絲體(Mycelium)材料作為一種極具潛力的生物製造建材,其在隔音、保溫和輕質填充方麵的特性,以及大規模産業化的技術瓶頸,將進行詳細的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工藝與數字集成——材料應用的未來圖景 本部分聚焦於材料的製造、加工和集成技術,探討數字化工具如何賦能材料性能的實現與優化。 第七章:增材製造(3D打印)在結構建造中的應用 3D打印技術正在顛覆傳統的施工流程。本章將係統介紹用於建築領域的擠壓式、噴射式等增材製造技術。重點討論適用於大尺度打印的特種砂漿、粘閤劑的配方設計,以及如何通過調整打印路徑和速度,實現結構件的內部梯度材料分布,從而優化力學性能。全球範圍內采用3D打印技術建造的住宅、橋梁和特殊構件的工程案例,將作為技術成熟度的佐證。 第八章:材料性能的模擬、預測與優化 數字化工具是實現材料性能精準控製的基礎。本章探討如何利用有限元分析(FEA)和計算材料學方法,預測新型材料在復雜荷載條件下的長期行為。重點介紹材料信息學(Materials Informatics)在加速新材料篩選過程中的應用,通過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有效縮短研發周期,並降低實驗成本。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在施工現場材料質量的實時監測和驗證中的作用也將被提及。 第九章:建築錶皮的集成功能化 建築錶皮不再僅僅是物理屏障,而是集能源采集、環境感知和熱力調節於一體的復雜係統。本章探討光伏一體化(BIPV)材料的最新進展,包括柔性薄膜電池和透明太陽能電池在玻璃和立麵係統中的集成方式。同時,深入分析熱能存儲材料(如相變材料,PCM)與建築圍護結構的耦閤技術,如何實現建築對日照和環境熱量的動態吸收與釋放,將建築能耗管理推嚮一個新的高度。 本書的撰寫力求語言嚴謹、論證充分,側重於工程實踐與前沿科研的結閤,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清晰、全麵的現代建築材料技術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