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意無止境(zui後一個武林宗師王薌齋拳道匯宗) |
| 作 者: | 王薌齋 |
| 定 價: | 58.00元 |
| 重 量: | 620剋 |
| ISBN 號: | 9787544353090 |
| 齣 版 社: | 海南齣版社 |
| 開 本: | 16 |
| 頁 數: | 322 |
| 字 數: | 400000 |
此次將薌齋先生的作品進行匯輯,目的有三:
其一:對薌齋先生的著作進行一次全麵的整理,使讀者可以對先生的武學思想有一個全麵瞭解。
其二:習拳不等於成為武夫,習拳的目的是通天徹地,開發智慧,得大自在。此為讀者zui應用心體會處。
其三:薌齋先生曾說: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學術之國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如何振奮民族之精神,通透人生之哲學,就在於先明道理,而後時時修習。願讀者能時時進步。
王薌齋,一代宗師、意拳創始人。1885年生於河北深縣魏傢林村。自1894年從郭雲深大師學習形意拳。因其終年苦修苦練,寒暑不輟,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睞,故盡得郭老畢生拳學之精髓。弱冠之年,已成為一代名師。
1.通過拳術達到通達天理,這是拳的本意。
2.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學術之國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
3.習拳不是為瞭打倒他人,也不是為瞭強壯肌體,而是通過拳術的修習,領悟天道人心,振奮民族精神。
4.一切套路,都是人為糊弄人的把式,不過是糊口的需要,而真正的拳術,是以拳理令人欽服,令自身學會如何遵重他人。
王薌齋生平大事記/1
紀念先父王薌齋/1
紀念王薌齋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祭文/1
*一部分 意拳總龜
意拳正軌/3
拳之剛柔相濟論/37
拳道中樞/41
習拳一得/71
附:薌師語錄並歌要/79
大成拳譜/85
意拳斷手述要/105
意拳論(意拳原道:樁功與四形)/151
談談試力和試聲/165
站樁功漫談(養生樁)/167
養生樁簡介/181
站樁功(初稿)/187
薌師日語隨筆/199
附:意拳譜附條/219
di二部分 意拳散論及其他
王薌齋談拳學要義(答記者問)/225
拳學新論/247
國術新論(一)/291
國術新論(二)/297
站樁功概述/307
站樁導論/311
附:王薌齋先生軼事瑣談/316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說實話,第一次拿到手的時候,我心裏是有點犯嘀咕的。封麵設計得挺傳統的,帶著一股子老武術秘籍的味道,但內頁的字體和圖文布局,處理得稍顯粗糙瞭一些,有些地方的插圖綫條不夠清晰銳利,這對於一本教授具體技法和姿勢的武術書籍來說,是個小小的遺憾。我特彆留意瞭關於“站樁功”那幾個章節的講解,理論部分鋪陳得還算詳盡,曆史淵源也交代得比較清楚,讀起來能感覺到作者在力求還原一種傳統意境。然而,在具體示範動作的步驟分解上,文字的描述有時候顯得過於簡略,我需要反復閱讀好幾遍,甚至得對照著網上的其他資料纔能勉強領會作者想要強調的那種“內勁”的細微差彆。比如,關於“鬆沉”的描述,書中用瞭不少玄妙的詞匯,但對於初學者而言,那種從“形”到“意”的過渡,實操層麵的指導性還是略顯不足。整體來說,它更像是一本武學理念的闡述錄,而非一本詳盡的、手把手的教材,需要讀者本身具備一定的武術基礎或者極強的悟性去自行揣摩。我期待的,是那種能讓我一目瞭然,迴傢就能對著鏡子糾正自己姿勢的清晰指引,這本書在這方麵略微讓人感到意猶未盡。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太具有時代感瞭,簡直就像是從上世紀某個武術大傢的筆記裏直接謄印齣來的。大量使用瞭古漢語的錶達方式,很多詞匯和句式都顯得非常典雅,甚至有些晦澀。初讀時,我感覺自己像是在破譯一本密碼本,很多核心概念需要結閤上下文反復推敲纔能捕捉到其真正的含義。例如,對於“氣血運行”、“丹田鼓蕩”的描述,書中采用瞭大量的比喻和象徵手法,而非現代科學或運動解剖學的精確術語。這無疑保留瞭原汁原味的傳統韻味,讓資深習武者可能會心領神會,但對於我這種“半路齣傢”的現代讀者來說,理解起來的門檻實在太高瞭。我不得不承認,這種古典的敘事方式,營造瞭一種神秘感和距離感,仿佛這些拳道秘籍真的像是“不傳之秘”,需要通過長期的虔誠探索纔能觸及。如果作者能增加一些現代化的注解或術語對照錶,我想這本書的普及性會大大提高,但換個角度看,也許正是這種堅守,纔使得它保持瞭某種純粹性。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衝擊,是那種撲麵而來的文化厚重感,它不僅僅是在教拳法,更像是在引領你進入一個龐大的文化係統。作者在敘述拳道精髓時,那種對中華傳統哲學,尤其是道傢思想的融入,處理得非常自然且深刻。我不是一個專業的武術研究者,但作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愛好者,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習武,不如說是一次精神上的溯源。它探討瞭“意”與“形”的辯證關係,將太極與意拳的共通之處放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去審視,使得原本看似孤立的兩個體係,忽然間有瞭血脈相連的感覺。章節之間的過渡,往往不是生硬的武術招式切換,而是帶著一種哲理的升華。這種宏大的敘事視角,讓原本枯燥的功法訓練,多瞭一層精神追求的色彩。雖然有些篇幅討論得略顯宏觀,讓人有點摸不著邊際,但其試圖構建的那個“武林宗師”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引人入勝的。讀完後,我感到自己的眼界被打開瞭,對“武術”二字的理解,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搏擊技巧,而是上升到瞭對生命狀態的體悟層麵。
評分整本書的結構,給我的感覺是比較鬆散的,像是一個武術大傢將自己畢生的心得和隨感匯集在一起的劄記,而不是一個結構嚴謹的教科書體係。章節之間的跳躍性比較大,有時候前一章還在深入探討形意拳的“五行”之理,下一章可能突然轉入瞭太極拳中某個架勢的微妙變化,中間缺乏清晰的邏輯綫索來引導讀者。我花瞭不少時間試圖梳理齣作者心目中完整的“拳道匯宗”的脈絡,但發現這更像是一種螺鏇上升式的理解過程——你需要多次迴到基礎去印證高深的理論。這種閱讀體驗是碎片化的,需要讀者有極強的自我組織和整閤能力。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博學和深厚功底,他似乎在試圖一次性將所有他認為重要的“秘訣”傾瀉而齣,但這種傾瀉,反而給初學者帶來瞭信息過載的壓力。它更適閤已經小有所成,急需一個更高維度視角來突破瓶頸的資深習練者,去從中提煉屬於自己的“不傳之秘”。
評分關於養生和武術結閤的部分,是這本書裏我個人覺得相對比較實用和平衡的地方。它沒有過度強調對抗性或競技性,而是將重心放在瞭如何通過特定的樁法和拳架來調和身體的陰陽,達到“形神閤一”的境界。作者在介紹具體功法時,會穿插一些關於日常起居、呼吸吐納的建議,這些內容寫得比較踏實,沒有太多虛無縹緲的誇張描述。比如,關於“調息”的段落,詳細區分瞭不同的呼吸階段及其對應的身體感受,讓我可以很容易地在練習中進行自我檢驗。這種注重個體感受和長期堅持的理念,讓我覺得這套功法是可持續的,而不是短期內追求速成的秘籍。它更像是一本指導你如何通過武術來管理自己日常精力的手冊,而非一本單純的打鬥指南。雖然在講解具體動作的細微調整時,依然存在圖文信息不足的問題,但整體的養生框架是清晰且富有指導意義的,讓人願意長期跟隨練習,期待身體能産生微妙的變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