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经历和著述让我们想到弗里德里希•尼采——这个被疾病折磨至疯狂的人居然发出呼唤“超人”的呼号,并震撼了整个欧洲乃至人类。德勒兹于1995年跳楼自杀,此前多年他只有一片肺能够工作,肺活量只有常人的1/8,后来更是肺功能完全停止,带着人工呼吸器维持生命。然而他的著述,却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跃动感。在传统哲学那里,“体系”和“建构”是关键词;而在德勒兹这里,“生成”和“运动”是生发点。他用富有生长力的“块茎”比喻事物的各个元素:它们有自足的体系;它们充满活力,从胚根吸取营养,由根须相互联结;它们充满张力,在不断繁殖,不断运动;这种生成性的运动,构成了我们所见的丰富繁复的世界。而世界具体的运行,则像是一部部大小各异的机械:自成体系,互成序列,盘根错节而运转。德勒兹的形象化语言,不仅使他的哲学明白易懂,生机蓬勃,也使他在有意无意间,进入文学的、诗性的范畴。
评分我相信看完这本书可以获益良多
评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东西方的哲学都有将自己繁琐化并推向穷途末路的倾向——面对这种倾向,智者往往付之一笑。中国的十三经,由于年代久远、地位崇高,引出了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注解,越注越没人懂。终于被注得一塌糊涂,索性不求甚解,而今“手机短信国学”都有了。西洋哲学从修辞学、逻辑学开始建立语言的根基,早期的智者学派就有以诡辩混充哲人的习气。而形而上学的体系发展到康德是为顶峰,其体系之庞大复杂,让我们这号称有几千年古代“哲学”的东方人智慧绝难理解——虽然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扎根于自然科学对世界认识的基础上,但一个认识的过程,要划出这么多层次和体系,着实让非专修哲学者望而咋舌。
评分我相信看完这本书可以获益良多
评分不错的思想之旅……让人静下来慢慢细读
评分但20世纪,思想家、大师们依旧层出不穷,而一切的思想家仍然爱把哲学思辨做为他们思想的主干。哲学从科学范畴中脱离出来以后,也逐渐开辟出无数的新天地。哲学的大师们经常以文学家的面貌出现——他们不仅闪烁着智慧,更闪烁着光华,让我们看到思想的威力和魅力。
评分时至今日,德勒兹与福柯已成为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的两则传奇。不读德勒兹的《德勒兹论福柯》,便不能说了解福柯。因为在德勒兹之后,福柯已不是原来的福柯,就如弗洛伊德在拉康之后,不再是原来的弗洛伊德一样。德勒兹与福柯这两颗法国思想界的熠熠红星在本书中一起迸放光芒,使福柯成为理解德勒兹的一扇重要窗口,使德勒兹成为透视福柯的不二法门。由福柯到德勒兹,再由德勒兹到福柯,两股思想之流不断地牵引、碰撞、发光与褶皱,本书所呈现的正是这般奇诡景致。
评分 评分台版图书。本书是作者对于福柯相关著作理论的论述与解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