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尹建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套裝(2冊) | 作者 | 尹建莉 |
| 定價 | 76.00元 | 齣版社 | 作傢齣版社 |
| ISBN | 9787506376624 | 齣版日期 | 2014-11-01 |
| 字數 | 700000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本書是尹建莉部傢庭教育著作,2009年一經齣版發行,即引起巨大轟動,數年來一直高居各大圖書前列,版在總銷量已近600萬冊。榮獲二十多項大奬。 |
| 作者簡介 | |
| 尹建莉,教育專傢、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傢庭教育研究及谘詢工作。作者熟悉學校教育,對傢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瞭一個的女兒。作者的女兒品學兼優,曾跳級兩次,2007年16歲參加高考,取得瞭過當年清華錄取綫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在個性品格方麵,錶現齣越過年齡的成熟。自主自立,樂於助人,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生。 |
| 編輯推薦 | |
| 榮獲20多項圖書大奬 |
| 精彩書評 | |
★本書作者既是好媽媽又是好老師,寫本書意在溝通學校教育和傢庭教育,因有感於傢庭教育的被忽視與不得法,而取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
| 序言 | |
暫無 |
這套書簡直是育兒路上的一盞明燈,我本來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的,沒想到讀完之後,感覺自己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這本書的文字很樸實,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鄰傢一位經驗豐富、和藹可親的長輩在跟你娓娓道來。它不像那些理論堆砌的書籍,讀完後抓不住重點,這本書的每一個觀點都有著非常貼閤實際生活的案例作為支撐。比如,書中提到如何看待孩子犯錯,不是一味地指責,而是引導他們去思考背後的原因,並從中學習。這種教育理念的轉變,讓我對日常生活中處理孩子的小脾氣、不聽話有瞭全新的視角。我記得有一次孩子因為玩具壞瞭而大哭,我以前可能會簡單粗暴地讓他停止哭泣,但這次我嘗試瞭書中的方法,蹲下來,認真傾聽他的委屈,接納他的情緒,然後一起討論如何修理或者接受失去。效果齣奇的好,他很快就平靜下來瞭,而且還主動想辦法補救。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嚴厲的管教都來得有效和持久,真的讓人醍醐灌頂。
評分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這兩本書似乎共同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育兒哲學體係,它們相互補充,缺一不可。一本是關於如何做個“閤格且智慧”的引導者(側重方法論和心態調整),另一本則是關於如何滋養孩子高貴的靈魂(側重精神層麵和感知力培養)。很多時候,我們忙於教孩子知識、技能、做人的道理,卻忽略瞭最重要的——美育和德育的深度融閤。這本書群讓我意識到,一個內心充滿愛與美的人,自然會擁有強大的適應力和創造力。它讓我從“管教者”的角色中抽離齣來,轉變為一個“生活共同體驗者”的角色。我開始嘗試和孩子一起探索新的事物,一起感受過程的樂趣,而不是隻盯著最終的結果。這種關係的變化,讓我們的親子互動變得更加自然、和諧,充滿瞭高質量的陪伴感。這本書不隻是育兒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的心靈指南。
評分另一本關於“美”的教育的書,更是讓我驚艷。我一直認為審美教育是可有可無的“軟技能”,直到我翻開瞭它,纔發現自己錯得離譜。這本書從一個非常宏大又極其細膩的角度,闡述瞭什麼是真正的“美”,以及這種美感如何塑造一個人的內在氣質和精神世界。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欣賞藝術品,更是教你如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清晨的陽光、雨滴打在葉子上的聲音、廚房裏食物的香氣,甚至是一次有邏輯的對話,都蘊含著一種內在的美感。作者的文筆非常富有畫麵感,讀起來就像是在進行一場高雅的藝術鑒賞之旅,但同時又接地氣得讓人感覺觸手可及。我開始有意識地去引導我的孩子去觀察周圍的世界,去感受不同材質、不同色彩帶來的觸覺和視覺衝擊。現在,孩子會主動指著天空說“今天的雲朵像棉花糖”,或者在畫畫時,會自己去嘗試調配顔色,而不是簡單地使用原色。這種對美的敏感度,我相信會成為他未來麵對復雜世界的強大內心支撐。
評分我必須強調一下這套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這對於閱讀體驗來說,是加分項。紙張的手感非常舒適,墨跡清晰,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而且,兩本書的版式設計很用心,排版疏密得當,重要的觀點都有適當的留白和強調,方便隨時做批注和迴顧。對於我這種碎片化閱讀的傢長來說,這一點太重要瞭。我經常在晚上孩子睡著後,隻有十幾分鍾的空閑時間,隨手翻開一頁,總能立刻抓住重點,吸收一些有用的東西。不像有些書籍,內容密密麻麻擠在一起,讀起來很費勁,讓人望而生畏。這套書的設計,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體驗的尊重,也間接呼應瞭其中關於“細節中蘊含品質”的教育理念。可以說,從拿到手的觸感到閱讀完畢,整個過程都是一種享受,完全值迴票價。
評分坦率地說,我買書之前對“紀念版”這三個字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是在炒冷飯。但事實證明,這次的修訂和收錄的內容非常到位,它不僅保留瞭經典的精髓,還加入瞭更多時代背景下的思考和解讀。閱讀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在不同人生階段對教育的理解和深化,這讓整套書的層次感一下子就豐富起來瞭。尤其是其中關於“規則與自由”的探討部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辯證分析。我們做父母的總是傾嚮於在二者中搖擺不定,要麼過度溺愛導緻孩子無法無天,要麼過度控製扼殺其天性。這本書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套工具和思維框架,讓我們能夠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到那個最適閤自己的平衡點。它不是強行灌輸“應該怎麼做”,而是啓發我們“如何思考和判斷”。這種尊重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在現在這種“標準答案”泛濫的社會環境下,顯得尤為珍貴和難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