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病理分析卷**书) | ||
| 作者: | (英)克莱尔·威克斯|译者:王泽彦//刘剑|校注:王鹏 | 开本: | 32开 |
| 定价: | 19 | 页数: | 239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 书号: | 9787537155199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 出版社: | 新疆青少年 | 版次: | 2 |
| 商品类型: | 正版图书 | 印次: | 5 |
读了几章之后,我感觉这本书的写作风格相当严谨,但又不失温度。作者(克莱尔·威克斯)似乎对精神焦虑症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她用一种非常系统和结构化的方式,一点点地剥开焦虑症的层层外衣。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杏仁核”和“恐惧反应”的解释所吸引,它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原来那些突如其来的恐慌和持续的担忧,背后有着如此复杂的神经科学原理。她并没有把焦虑症简单地归结为“心理问题”,而是深入到生理层面,探讨了荷尔蒙、神经递质等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解脱。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脆弱了,是不是太容易被情绪控制,但这本书告诉我,这可能并不是我性格上的缺陷,而是大脑在接收和处理信号时,出现了一些偏差。这种科学的解释,让我觉得更有力量去面对,而不是一味地自责。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真实,让我看到了其他患者的经历,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包装很不错,纸质也比我想象的要厚实一些,封面上“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几个字直击人心,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些无助和恐慌。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从目录和前言来看,这本书似乎是对焦虑症的病理学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应对技巧。我特别期待它能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产生如此剧烈的负面情绪,它背后的生物化学机制是什么,以及这些机制又是如何被环境和生活经历所触发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基于科学的理解,帮助我摆脱那种“我为什么会这样?”的困惑。有时候,了解“为什么”比知道“怎么做”更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因为这能让我们明白,我们并不是无理取闹,也不是“想太多”,而是大脑在某些方面出现了暂时的失调,而这种失调是有可能被理解和纠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睿智的朋友,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为我揭开焦虑症的面纱,让我不再害怕它,而是能够正视它,甚至与它和平共处。
评分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让我非常惊喜。王泽彦和刘剑的译文流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直译感,很多学术性的概念被解释得十分到位,让人能够轻松理解。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心理健康的书籍,但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感到头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兼顾了普通读者的阅读体验。我特别喜欢书中在解释一些复杂病理过程时,会辅以形象的比喻,这让我更容易将抽象的理论与自己的切身体验联系起来。例如,她将大脑的应激反应比作一个“警报系统”,当警报过于敏感时,就会在没有真正危险的情况下反复拉响警报,这种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焦虑的本质。这种翻译上的用心,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风格和内容,给我的感觉是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对读者深刻的理解和同情。它不像某些心理学书籍那样,过于学术化,或者过于心灵鸡汤。它似乎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又能够触及读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我尤其看重它对“病理分析”的强调,这意味着它不会回避那些令人不适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而是会尝试去解释它们,理解它们。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安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不再被焦虑所裹挟,而是能够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它就像一本“使用说明书”,告诉我们大脑在出现“故障”时,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如何去“修复”它。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阅读下去,去探寻更多关于“自我救赎”的智慧。
评分从这本书的章节设置和内容逻辑来看,它似乎在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焦虑症的病因、病理机制,到可能的生理影响,再到长远的影响,一步步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和理解。我非常欣赏它这种“由内而外”的梳理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焦虑时,只是想找到一些快速缓解的方法,但这本书似乎更着眼于“治本”。它可能不会直接告诉你“深呼吸”或者“冥想”这样简单粗暴的技巧,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这些技巧可能有效,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它们能够作用于你身体的哪些部位,从而产生积极的影响。我期待它能为我提供一种更深层次的、更具科学依据的理解,让我能够从根源上认识焦虑,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更持久的自救之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