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庄子心解——静下心来读庄子 | 作者 | (印)奥修 ,谦达那 |
| 定价 | 29.80元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336991 | 出版日期 | 200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商品重量 | 0.499Kg | |
| 内容简介 | |
《庄子》的开篇就是《逍遥游》,这篇文章纯粹是一些解人颐的故事。 |
| 作者简介 | |
| 奥修,1931年12月11日出生于印度,21岁时开悟,1990年1月19日圆寂。早年以特别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印度沙加大学哲学系,曾获全印度辩论冠军。在印度杰波普大学担任了九年哲学教授之后,周游各地进行演讲。根据他的演讲已整理出版了650多部著作,并被译成32种语言行销世界各地。 |
| 目录 | |
| 代序一 千年梦蝶一庄生 |
| 编辑推荐 | |
| 印度暨泰戈尔以来*的哲学家、思想家奥修,经典著作完整呈现,集中体现其对于人生、生命的思考与体悟。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别致,色彩的搭配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内页,但仅仅是触碰那略带纹理的纸张,就仿佛已经进入了庄子的哲学世界。这本厚厚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到内容的充实与深度。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里行间留白的恰到好处,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不会有那种被文字压迫的感觉。我预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解读,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我通常对一些过于学术化的解读感到畏惧,但这本书从名字上透出的那份“静下心来”的邀请,让我觉得它会是用一种非常平和、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引导我们进入庄子的思想迷宫。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从书籍实体本身就能窥见一斑,让人对内在的内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期待能真正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评分近期我接触了一些关于东方智慧的书籍,发现很多作者在试图“现代化”庄子时,往往会不小心丢失掉那种独特的、近乎超脱的韵味。庄子的文字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和幽默感,那是一种对世俗功名的轻蔑,用最不经意的方式道出最深刻的真理。我非常担心这本《心解》会不会为了迎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过度地“驯化”了庄子的思想,让它变得过于温顺和平庸。我更希望作者能保留住那份“狂放不羁”的野性,允许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一丝不适,因为真正的智慧往往是不舒服的,它挑战着我们固有的认知框架。如果这本书能够帮我重新找回那种面对古人思想时的敬畏感和一点点被冒犯的惊喜感,那它就是一本非常成功的作品。
评分我向来认为,阅读的乐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振”。一本好的书,应该像一个老友在耳边轻声细语,而不是一个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宣讲。我对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不是那种“先讲解概念、再举例论证”的刻板流程。我更倾向于那种,先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场景或故事,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庄子的核心观点,让读者在跟随作者思绪流动的过程中,自己悟出道理来。如果这本书能做到在解读每一个篇章时,都带着一种探寻的乐趣,而不是一种定论式的权威感,那它就能真正打动我。我希望作者能放下身段,与我们一起在庄子的世界里迷路、探索,最终共同找到回家的路,这种伙伴式的解读,远比单向度的说教更具吸引力。
评分我最近对“知与行”的关系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关于“无为”的实践层面。很多人把“无为”理解为什么都不做,这显然是误解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关于如何将庄子的“顺应自然”、“抱朴守真”落实到具体的生活细节中。比如,在做决策时,如何分辨什么是真正的“顺势”,什么是真正的“放弃”?在面对外界的喧嚣和评价时,如何构建一个稳固的内在秩序,不被轻易动摇?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对经典文本的梳理,而是一种生活哲学的构建蓝图。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的“练习”,比如冥想的引导、观察自然的方法,或者如何自我对话的范式,那它就超越了一本单纯的读物,而成为了一本可以时常翻阅、指导日常生活的“心法秘籍”。我希望它能帮助我从一个“努力地生活”的状态,过渡到一个“自然地存在”的状态。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能完整地读完一本哲学类的书籍,通常读几页就开始觉得头晕脑胀,感觉那些古奥的词汇和概念离我的日常生活太远了。但是,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强烈的亲近感——“心解”,这暗示着它会是从内心深处进行沟通,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灌输。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可以立刻应用到我日常焦虑中的智慧。比如,面对工作中的无常变化,我渴望庄子能教我如何做到“逍遥游”那样的洒脱;又比如,在人际关系的复杂中,我希望能领悟“物我两忘”的境界。我特别关注它如何处理那些著名的寓言,比如蝴蝶梦、栎树的例子,是会用现代的视角去解析,还是会忠实于古文的意境?如果它能把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哲学概念,转化为能让我们在通勤路上、午休片刻就能体会的“心法”,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这种期待,是基于对实用哲学深度探索的渴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