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逻辑科学以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它既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而是一本必不可多得的现实指南。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无时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然而逻辑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有很清楚的概念。作者以其简练而又充满趣味的笔触,将逻辑学活化为一种艺术,从它的基本原理,到论证,到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再到28种就发生在你身边的非逻辑思维形式,带领我们进入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体会妙趣横生的思维交锋,跨过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美】D.Q. 麦克伦尼
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从事教学多年,曾先后任教于圣母大学和肯塔基大学。现居住于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
他说,如果读者因为这本小书而对逻辑学有更多了解,我将非常欣慰,尤其是书中提出的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更是体现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逻辑陷阱:
稻草人谬误
对人不对事
滥用专家意见
以出身论英雄
以笑饰非
以泪掩过
……
《简单的逻辑学》作为畅销的逻辑学科普入门书,被香港中文大学奉为40本英文经典之一,被哈佛大学校内书店视为皇冠书籍,还曾位列台湾诚品网络书店英文畅销书榜diyi名,同时,还是国内畅销、读者热评近2万条的五星好书,本书再经湛庐文化策划出品,重磅回归。
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正如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所说: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而《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作者D.Q.麦克伦尼在书中提出了28种非逻辑思维形式,抛却了逻辑学一贯的刻板理论,转而以轻松的笔触带领我们畅游这个精彩无比的逻辑世界,让你沉醉其中,欲罢不能。
目录
推荐序 学点逻辑
孙路弘 著名行为学家、系列畅销书《用脑拿订单》作者
前言
第1章 学习逻辑学的思想准备
1.全神贯注
2.确认事实
3.观念与其对象
4.留意观念的本源
5.观念联系事实
6.将观念付诸语言
7.有效沟通
8.避免使用模糊和多义的语言
9.避免闪避式语言
10.真相
第2章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2.灰色地带及人为灰色地带
3.万物终有其根源
4.对原因的探寻不要半途而废
5.区分原因
6.定义术语
7.直言命题
8.普遍命题
第3章 论证:逻辑学的语言
1.建立一个论证
2.从全称到特称
3.从特称到全称
4.断言
5.否定命题
6.比较
7.比较和论证
8.正确论证
9.条件论证
10.三段论
11.前提的真实性
12.前提的相关性
13.事实命题,价值命题
14.论证结构
15.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量
16.结论必须反映前提的质
17.归纳论证
18.评定论证
19.构造一个论证
第4章 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1.怀疑论
2.逃避性不可知论
3.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
4.眼界狭窄
5.情感和论证
6.推理的原因
7.论证不是争吵
8.真诚的局限性
9.常识
第5章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1.否定前件
2.肯定后件
3.中项不周延
4.偷换概念
5.窃取论题
6.虚假假设
7.稻草人谬误
8.误用传统
9.以暴易暴
10.民主谬误
11.对人不对事
12.压制理性
13.滥用专家意见
14.质的量化
15.以出身论英雄
16.止于分析
17.简化主义
18.分类错误
19.混淆视听
20.以笑饰非
21.以泪掩过
22.无力反驳不算证明
23.两难陷阱
24.以先后论因果
25.情感误导
26.功利误导
27.避免结论
28.简化推理
译者后记
“70后”成为社会工作场所的主流时,还没有太多的逻辑问题。然而随着“80后”逐渐成为工作大军的主力,该问题就明显地表现出来,几乎所有的失误都与逻辑有关。尤其是在电视、网络普及以后,大众的逻辑能力更是直线下降。
让我们先看一篇评论文章:
我们虽然舍得泼洒金钱,穿上了一身外国名pai的衣服,涂抹上一脸外国名pai的化妆品,开上了外国名pai的汽车,也住上了貌似外国风格与风情的房子,但我们的消费心理实在还远不够成熟。
文章开篇已经明确地得出了一个结论。按照逻辑要求,文章接下来应提供相关的事实依据。且看文章后面的内容:
哈根达斯是美国的一种冰激凌,它前些年登陆中国,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成为一种高档食品,口味与品位都颇具小资情调,成为都市时尚潮流的一种象征。记得前几 年在北京曾经有这样的顺口溜流行:登长城、逛燕莎、吃哈根达斯冰激凌。在北京有哈根达斯专卖店,在一些大的外国牌号的超市里,都为哈根达斯设立了专售的冰 柜,一个小盒哈根达斯也要30多元,相比国产几元一盒的冰激凌,价格实在不菲。
我去过一次美国,在那里的超市里,看到也有卖哈根达斯的,但没有这样的显贵,也没有我们这里特殊的待遇。美国人告诉我,哈根达斯在美国只是一种普通的冰激 凌,比它有名气、口味好、价钱贵的有很多。在超市里,它们和其他的冰激凌放在一起,价格比有的冰激凌还要便宜,如果赶上促销,5美元可以买两大盒,而在我 们这里,这样一大盒起码要卖百元上下。即使数学功课再不好,也可以算得出其差价的比少要在五六倍之多。
其实,认真分析便会发现,仅仅依据以上两段文字,在逻辑上根本无法得出作者在开篇中所下的结论。按照基本的逻辑知识,要论证“我们的消费心理还远不够成 熟”,需要:A.先明确消费心理是什么;B.表现的行为现象是什么;C.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D.不成熟的表现是什么样子;E.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量化 区别。有了这5点及其具体的说明,才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否则,如果都是作者个人观点的论述,没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标准,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幼 稚表达。
当我们发现一个人表达有问题,连自己要什么都不清楚,即便清楚也讲不明白时,我们常说要“注意素质”;面对街头到处的打闹、喇叭声、插队以及种种违反社会规则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高呼“注意素质”。
那么,素质又是什么?
素质是一种基本教养,是一种社会公认的行为表现;素质是懂得基本的礼貌,别人讲话时,要保持倾听,然后再发言;素质是尊重基本的社会常识,以及人类文明公 认的核心逻辑基础。所有与素质有关的恶劣、低俗和浅薄,其本质原因都与逻辑有关,是缺乏逻辑的基本知识,缺乏运用逻辑的基本能力,缺乏逻辑的思维方式。
缺乏逻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逻辑紊乱症候群。该症状已蔓延至社会的各个角落,包括企业,包括学校,这些原本应是特别强调逻辑的地方。在此思维紊乱之际,《简单的逻辑学》就如一场及时雨,一本治愈社会疾病的宝典,的确是应该人手一册。
具体联系到我们的企业,其存在的逻辑问题也不容忽视。
中国企业家不是一直心有隐忧,无法与世界500强企业竞争吗?其实,这也与逻辑有关。中国企业在用人、融资、管理、研发、营销、战略、战术等方面都严重缺 乏逻辑。比如,通过自己用钱运作的机构来给自己颁发一个世界品牌大奖,然后便沾沾自喜且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真的就可以与世界品牌比肩了。再比如,一两次的 市场成功,便自认为下一次原样重来仍可获得成功。这难道不是严重的逻辑问题吗?
我必须承认,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逻辑”的理解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对错判断,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只是教你如何不犯错,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主动去构建一个强大、无懈可击的思维体系。作者对于论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讲解,细致入微,让你真正理解一个观点是如何从前提一步步走向结论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对非形式逻辑谬误的探讨,那些在日常辩论、广告宣传中屡见不鲜的伎俩,被这本书一一曝光,让人瞬间拥有了“火眼金睛”。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在阅读任何材料时,都会自动开启一种“扫描模式”,去审视信息的来源、前提的充分性以及结论的必然性。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带来的改变是潜移默化而又极其深远的,它提升了我的学术讨论水平,甚至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误解时,也变得更加理性和客观。
评分这本书的引入简直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思维方式的大门,读完后感觉自己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论证和观点都有了更清晰的辨识能力。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平易近人,丝毫没有那种高深莫测的学术腔调,即便是初次接触逻辑学的人也能轻松跟上思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谬误的剖析,那些平时我们不经意间就会犯下的逻辑错误,被作者一一拆解,配上生活化的例子,让人读来拍案叫绝,同时又感到一丝羞愧——原来自己过去是这么“粗心”地思考问题。它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实用的工具箱,教你如何去质疑、去构建一个更坚固的论证。读这本书就像是给自己的大脑做了一次彻底的“排毒”,那些被社会和习惯性思维污染的认知垃圾被慢慢清理出来,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准和清晰的思考框架。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的不是夸张,它让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井然有序,让人对世界的理解深度都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用极简的篇幅,浓缩了逻辑学中最核心、最实用的精髓。我一直以为逻辑学是那种艰深晦涩的学科,充满了复杂的符号和晦涩的术语,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你进入这个迷人的领域。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去分析周围人说话的结构,尝试找出他们论述中的薄弱环节,或者反过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区分,这个基础概念的扎实掌握,极大地改善了我在做决策时的质量。每一次阅读,都能挖掘出新的层次,仿佛初看是理解了“是什么”,再看则领悟了“为什么”,层次感非常丰富。对于任何想要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它提供的知识密度和应用价值,远远超出了它“小书”的体量。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文字是如此的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之处,每一句话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密仪器,直指核心。很多逻辑学的教材常常因为试图面面俱到而显得臃肿乏味,但这本书却巧妙地避开了这些陷阱,选择了一条最有效率的路径直达目标。它成功地将逻辑学这门看似高冷的学科,拉下了神坛,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其强大的魅力和实用性。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脚手架”。在没有它之前,我的想法是零散的、跳跃的;有了它之后,我能够清晰地看到论点的骨架和支撑的肌肉。我甚至开始尝试用书中学到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哲学上的经典论证,虽然深度有限,但那种尝试和进步带来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健身房”,帮你锻炼逻辑肌肉。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授技巧的书,更像是一本培养心性的书。它潜移默化地要求读者拥有一种严谨、诚实的态度去对待知识和真理。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那种清晰的逻辑脉络和克制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最好的示范。我开始发现,很多时候争论的焦点并非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双方对概念的界定和论证结构的理解出现了偏差。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在发现观点差异时,首先退后一步,审视彼此的逻辑基础是否牢固。这种对清晰沟通和理性分析的追求,让我在生活中的很多交流场合都变得更为高效和少有摩擦。它真正做到了“彻底改变思维世界”,因为一旦你掌握了逻辑这把钥匙,你看待所有信息的视角都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进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