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是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實施“主題教學”和“問題鏈教學”改革實踐的成果總結,是以“問題鏈”的形式將《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材體係轉化為教學體係,是一本更具實用性的教學詳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課程的教學內容確定為“大學之道”“理想之道”“信仰之道”“傢國之道”等十個大主題,以此來整閤提煉齣大學生成長中重要也容易在思想上産生誤解和睏惑的主要問題。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第1版 (2017年1月1日)
叢書名: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問題鏈教學詳案係列叢書
平裝: 282頁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236667
條形碼: 9787300236667
商品尺寸: 22.2 x 16.8 x 1.6 cm
商品重量: 422 g
編輯推薦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問題鏈教學詳案》將十個大主題轉化為相應的大問題,例如,“大學之道”轉化為“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理想之道”轉化為“如何補好精神的‘鈣'?”等。之後,又將每一個大問題細化分解為若乾小問題、子問題,這些小問題之間力爭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在大問題的分解和細化、子問題的設計和解答中,將教學引嚮深入,讓教學既引人入勝,又彰顯深度,迴應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接天綫、下接地氣”的難題。
作者簡介
馮秀軍,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主要研究方嚮為民族精神與價值觀教育、公民與道德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曾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人文社會科學)三等奬、第九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北京市師德先進個人等。
目錄
專題一大學之道——如何以充實的大學生活奠基未來?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如何認識和適應大學?
二、大學階段應確立什麼樣的成纔目標?
三、大學階段如何確立人生發展的價值指南和參照?
拓展課堂
專題二理想之道——如何補好精神的“鈣”?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除瞭個人理想,我們還需要社會理想嗎?
二、為什麼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反映瞭我國廣大人民的共同願望?
三、如何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拓展課堂
專題三信仰之道——如何擰緊人生的“總開關”?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為什麼需要信仰?
二、到底什麼樣的信仰纔是好的呢?
三、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共産主義信仰?
拓展課堂
專題四傢國之道——如何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傢?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國傢精神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二、為什麼說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
三、在中國現實中如何踐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拓展課堂
專題五成我之道——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人是什麼?人生是什麼?
二、人為什麼活著?
三、怎樣的人生是值得過的?
四、如何學會與人生環境相處?
拓展課堂
專題六傳承之道——如何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為什麼說中華傳統美德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恒魅力?
二、如何對待中華傳統美德?
三、如何推進中華傳統美德的現代化?
拓展課堂
專題七明德之道——如何創造崇德嚮善的道德人生?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我們為什麼需要道德,需要什麼樣的道德?
二、如何看待當前道德領域的突齣問題?
三、如何投身崇德嚮善的道德實踐?
拓展課堂
專題八德法之道——如何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道德與法律如何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二、道德與法律的衝突起於何處?如何化解?
三、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閤?
拓展課堂
專題九法治之道——如何與法治中國共成長?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在人類發展史上,法律扮演什麼角色?
二、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我為什麼需要法律?
三、中國的法治發展道路為什麼不能照抄照搬西方?
四、如何在法治社會中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好公民?
拓展課堂
專題十守法之道——如何讓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教學主題
問題鏈
教學詳案
一、什麼是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
二、我國公民擁有哪些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
三、如何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拓展課堂
文摘
(2)破舊立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的爆發,是當時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振興中華深切願望的集中反映,也是當時中國人民救亡圖存而前赴後繼頑強鬥爭的集中體現。孫中山先生站在時代前列,“適乎世界之潮流,閤乎人群之需要”,大聲疾呼“亟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高揚反對封建專製統治的鬥爭旗幟,提齣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政治綱領,率先發齣“振興中華”的呐喊,希望推動中華民族擺脫封建專製統治和外國列強侵略,推動中國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
(3)探索馬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的結閤。維新變法的失敗,辛亥革命的失敗……五四運動前後,馬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予中國知識分子以啓迪和希冀,走俄國的道路,堅持馬剋思主義理論指導,是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自覺選擇,同時也是剛剛走上曆史舞颱的中國共産黨的必然選擇。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錶的中國共産黨人對中國的前進方嚮有著清楚闡述: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産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無産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前途是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
3.中國精神的升華與創新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所走過的每一個曆史階段,都形成瞭代錶著時代精華的獨特精神。如全麵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繼承革命年代精神的同時,培育瞭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麵對睏難、麵對重大事件,培育瞭九八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繼往開來,中國精神依然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在新的曆史條件下,中華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一個重要保障,就是繼續高揚中國精神旗幟,大限度地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和港澳颱及廣大海外同胞,激發起愛我中華、建我中華、強我中華的愛國熱情。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材,不如說是一麵照進現實的鏡子,讓我得以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翻開書頁,最初的感受是那種沉甸甸的責任感,仿佛肩上挑起瞭更廣闊的傢國大任。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道德規範或法律條文,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這些“基礎”為何存在,它們又是如何根植於我們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傢國之道”這一章節,尤其觸動瞭我。它讓我重新思考“傢”與“國”的聯係,明白瞭個人的命運與國傢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讀到這裏,我仿佛看到瞭曆史長河中無數先賢為國為民的身影,感受到瞭那份義無反顧的擔當。書中的例子,有的來自古籍,有的來自當代,都栩栩如生,讓我覺得道德與法律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人間實踐。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捫心自問:我是否做到瞭“仁愛”“誠信”“友善”?我是否理解瞭“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的真正含義?這種內省的過程,雖然有時會讓我感到一絲不安,但更多的是一種清醒,一種對自我更深層次的認知。它像一次心靈的洗禮,滌蕩掉我身上可能存在的浮躁與偏見,讓我更加堅定地走嚮一個更成熟、更有責任感的自己。
評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這種厚重感並非來自於書本的物理重量,而是內容本身的深度和廣度。它就像一本百科全書,將我們個體生命中的“修養”與宏大的“國法”融為一體,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價值體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權利與義務”的闡述,它清晰地勾勒齣瞭公民在社會中的角色定位。我們既享有國傢的各項權利,也承擔著相應的義務。這種辯證的統一,讓我對社會運行的規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列舉瞭許多具體的法律案例,它們都來源於現實生活,生動地展現瞭法律是如何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權益的。讀這些案例時,我既為觸犯法律者最終承擔後果感到警醒,也為法律的公正性感到欣慰。同時,書中也引導我們思考,法律並非冰冷的條文,而是承載著人文關懷的製度。它教導我們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更重要的是,要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閤法權益,同時也要積極參與到法治建設中來。這種從個人修養到國傢法治的宏大視角,讓我對社會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理想之道”部分,如同在迷霧中點亮的一盞明燈,為我指引瞭前進的方嚮。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誘惑叢生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懷疑自己的人生價值。而這本書,卻能穿越喧囂,直擊心靈,幫助我們梳理那些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標。它沒有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鼓勵我們去探索,去定義屬於自己的“理想”。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青年人肩負的時代責任”的論述,它讓我認識到,理想並非遙不可及的星辰,而是與我們所處的時代緊密相連的。書中引用瞭許多年輕人的故事,他們或在科研一綫默默耕耘,或在基層崗位發光發熱,他們的經曆告訴我,理想的實現,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當我讀到他們剋服睏難、實現目標時的描述,我的內心充滿瞭澎湃的激動,仿佛自己也經曆瞭一場壯麗的奮鬥。這種激勵作用是如此強大,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目標,不再滿足於眼前的安逸,而是開始思考如何為社會做齣更大的貢獻。這本書讓我明白,追求理想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升華,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深刻體驗。
評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本書,讓我最有共鳴的部分在於它對“個人價值實現”的探討。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會麵臨來自外界的種種壓力,比如就業、升學、社會地位等等,這些都可能讓我們對自身的價值産生懷疑。而這本書,卻能引領我們迴歸內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價值。它不僅強調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更重要的是,它引導我們去認識和發掘自身的潛能。書中的“自我認知”章節,對我啓發很大。它鼓勵我們去瞭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去設定符閤自身實際的短期和長期目標。我記得書中提到,價值的實現,並非僅僅是物質上的成功,更在於精神上的充實和對社會的貢獻。當我讀到那些因為堅持自己的夢想,最終獲得成功的例子時,我備受鼓舞。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關鍵在於如何去發現和實現它。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思想和法律的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指引我如何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品德、有擔當的人,如何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雖然是學術性的,但卻齣人意料地充滿“人文氣息”。它不像某些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深刻的道理講述得通俗易懂。在閱讀“道德的力量”這一部分時,我深切地感受到瞭這一點。書中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展現瞭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如何影響個人、傢庭乃至整個社會的。我記得書中提到的一位普通勞動者,他默默無聞地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勤勞和汗水詮釋著“敬業”的精神。他的故事雖然平凡,卻充滿瞭強大的感染力,讓我看到瞭平凡中的偉大。這種對道德的細膩描繪,讓我意識到,道德並非遙不可及的聖人行為,而是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之中。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善”的意義,明白瞭善良的種子一旦播下,便能開齣絢麗的花朵。它鼓勵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去傳播正能量,去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這種從個體道德實踐齣發,延伸到社會文明進步的論述,讓我感到既親切又充滿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