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配套练习册部分,让我这个当家长的着实捏了一把汗,尤其是在难度曲线的设计上,简直是跳跃式的。前几单元还算循序渐进,基本词汇和简单句式的巩固做得还算扎实,孩子们做起来有成就感。但是,一旦进入到涉及简单时态或更复杂的句型结构时,练习的深度和广度突然增加,很多题目似乎直接跳过了中间的过渡环节。比如,前一页还在练习“This is a book.”,下一页就开始要求他们用过去式来描述一个场景,中间缺少了大量的“be动词过去式”或“一般过去时”的结构化操练和情景代入。这对于刚接触英语不久的一二年级孩子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很容易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试题类型的重复性略高,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和简单的填空,缺乏一些开放性的、鼓励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或简单写作的环节。我们都知道,语言学习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用”上,如果教材只是一味地考查记忆和辨识能力,而没有提供足够的“输出”机会,那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结合图画、需要孩子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的“看图说话”类练习,或者一些简单的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哪怕只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也行。现在这套练习,更像是为应试而生的,而不是为全面培养语言能力服务的。
评分这套教材在发音教学和音标的引入上处理得比较含糊。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科学、系统地学习自然拼读(Phonics)是建立良好发音基础的关键。然而,在这套书里,我没有找到一个清晰的、贯穿始终的自然拼读体系。词汇的呈现方式,多半是“词+音标+中文意思”的传统模式。虽然音标是国际通用的,但对于零基础或刚起步的孩子来说,直接面对复杂的国际音标符号,学习曲线非常陡峭,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我们都知道,好的发音能极大地促进听力和口语的进步。我更期待看到的是,教材能够融入大量的音频资源,配合生动的图画,通过模仿和跟读的方式,让孩子们先建立正确的“语感”和“音感”。如果没有配套的优质音频资源,或者音频的使用说明不够明确,那么光靠书本上的文字和符号,很难保证孩子们发音的准确性。教材应该在音标和自然拼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将自然拼读作为主要的学习工具,用音标作为辅助校验的工具。目前的处理方式,让我觉得它错失了抓住低龄阶段最佳发音学习时期的良机。
评分从整体的教学设计理念来看,我总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工具箱”,而不是一个“学习向导”。它提供了知识点和习题,但缺乏将这些元素有机串联起来的“故事线”和“情感连接”。英语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更重要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文化认知。在这本书的插图和例句中,我看到的大多是比较刻板、缺乏地域文化多样性的场景,例如,反复出现的“This is my apple”或“I like dog”。这些内容虽然基础,但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孩子们对英语世界的想象。比如,能否加入一些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现代科技或者不同国家风土人情的简单介绍,让英语学习成为了解世界的窗口呢?如果教材能设计成一系列有主题、有关联的故事章节,让孩子们在解决故事中遇到的语言难题时,自然而然地学会新知识,学习过程就会变得非常愉悦。现在这套书更像是知识点的清单,需要家长和老师费尽心思去“编故事”来“包装”这些知识点,才能让孩子有兴趣坚持下去。所以,对于追求深度趣味性和广阔视野的家长来说,可能需要额外补充很多辅助材料。
评分天哪,我刚刚翻完手头这本号称是“新版”的教材,真是忍不住要跟大家唠唠嗑。首先得说,这封面设计,说实话,有点朴实过头了,就像是九十年代的教辅资料,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复古风。我本来还期待着能看到一些符合现在孩子们审美、更活泼鲜亮的设计元素,毕竟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得吸引眼球才行。内页的排版也略显拥挤,虽然字号对低年级孩子来说还算友好,但是每页的信息量似乎有点塞得太满,没有足够的留白让孩子的大脑“喘口气”。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这种密集的排版可能会造成视觉疲劳,不利于他们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我特别注意到语法点的呈现方式,感觉还是那种老一套的,直接抛出规则,然后就是大量的例句堆砌。我更倾向于那种能融入情景故事、通过对话和趣味活动来自然渗透语言点的教学法。这本教材在这一点上,显得有些生硬和说教。尤其是在词汇的引入上,感觉更多是机械的记忆,缺乏必要的趣味性和应用场景的铺垫。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视觉体验和教学法上做做革新,毕竟现在的孩子接触的信息渠道太多了,传统的“填鸭式”教育真的很难再奏效了。总之,从外在包装和初步的内页感知来看,这套书给我的感觉是“中规中矩到略显陈旧”,离真正能点燃孩子们学习热情的“宝藏”还有一段距离。
评分关于历年真题部分的汇编,我发现了一个比较令人困扰的问题,那就是真题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平衡。虽然有“历年真题”作为参考,能让孩子提前了解竞赛的题型和大致难度,但这套书里的真题时间跨度如果太久远,有些出题思路和考察重点可能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现在的英语竞赛越来越注重考察孩子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而早期的一些真题可能更侧重于纯粹的词汇量和基础语法点的考察。我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近三年的真题(如果它有收录的话)和更早期的题目风格差异较大。如果只是简单地把往年的题目堆砌在一起,而没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份的真题进行详细的考点分析和难度分级,那么家长和孩子就很难抓住重点,容易把精力浪费在已经不那么重要的知识点上。理想的真题集应该附带详细的解析,不仅仅是给出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解析出“为什么选A而不是B”,并明确指出该题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以及这个知识点在当前的竞赛中占多大比重。这套书的解析部分相对简略,更像是给老师用的参考,对自学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帮助有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