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改變孩子一生的100個行為細節
定價:29.80元
作者:郭誌剛
齣版社:北京工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639317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簡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改變孩子一生的100個行為細節》由郭誌剛編著,本書選取孩子常見的100個行為細節,通過許多真實的傢教案例,生動且有理有據地講述瞭父母培養孩子的各種方法。希望能對父母親正確培養教育孩子有所幫助。
內容提要
孩子行為習慣不好時,不及時予以糾正,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甚至造成惡果。《改變孩子一生的100個行為細節》由郭誌剛編著,《改變孩子一生的100個行為細節》選取孩子常見的100個行為細節,包括正確的行為與不良行為,通過許多真實的傢教案例,生動目詳細地講述瞭父母培養孩子的各種方法。
目錄
章 讓親子關係更和諧的9個秘訣 細節1: 正確對待孩子的“不聽話” 細節2: 兩種方法讓孩子不再鬍攪蠻纏 細節3: 三種方法避免孩子過分黏人 細節4: 當孩子漠視父母的意見時怎麼辦 細節5: 不能事事以奬賞激勵孩子 細節6: 如何讓孩子從“小皇帝”變成“民” 細節7: 如何避免孩子“窩裏橫”的情況 細節8: 輕鬆應對孩子的叛逆行為 細節9: 讓孩子喜歡和傢長交流第二章 8招改變孩子日常不良做事行為 細節10: 如何讓孩子變成“小細心” 細節11: 改變孩子懶惰的不良習慣 細節12: 如何讓孩子做事爽快起來 細節13: 及時阻止孩子小偷小摸的不良習慣 細節14: 如何教育孩子不說髒話 細節15: 讓孩子明白撒謊是可恥的行為 細節16: 當孩子“破壞”物品時傢長怎麼辦 細節17: 如何讓孩子不再做事半途而廢第三章 改變孩子不良性格行為的13種方式 細節18: 怎樣教孩子專心做事 細節19: 如何幫助孩子戰勝自卑心理 細節20: 讓孩子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細節21: 鼓勵孩子和傢長一起勞動 細節22: 引導孩子用積極樂觀的心態看事情 細節23: 孩子跌倒瞭,讓他自己站起來 細節24: 改變孩子急躁的毛病 細節25: 父母應及早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細節26: 孩子的自立自強離不開正確的激勵 細節27: 如何教育孩子反省自身 細節28: 如何讓孩子變成“小勇士” 細節29: 怎樣提高孩子的生活適應能力 細節30: 保留孩子率真的天性第四章 提高孩子情緒的11種方法 細節31: 傢長如何教孩子應對焦慮心理 細節32: 當孩子有憤世嫉俗的想法時怎麼辦 細節33: 讓孩子拿得起放得下 細節34: 傢長應正確對待男孩哭鼻子的現象 細節35: 如何讓孩子變得穩重起來 細節36: 讓孩子能夠嚴於律己,對自己負責 細節37: 教孩子看待事物不能有偏見 細節38: 如何讓孩子遠離虛榮心 細節39: 正確對待孩子“發脾氣” 細節40: 父母怎樣應對情緒變化大的孩子 細節41: 鼓勵孩子對事物提齣自己的疑問第五章 讓孩子成為社交達人的16個交際方法 細節42: 如何讓害羞認生的孩子大膽起來 細節43: 讓孩子學會禮貌待人 細節44: 如何讓“小霸王”變得乖巧起來 細節45: 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 細節46: 傢長如何麵對孩子的“人來瘋”現象 細節47: 讓孩子學會微笑待人 細節48: 如何讓孩子謙虛做人 細節49: 讓孩子有團隊閤作的意識 細節50: 如何讓孩子成為熱情好客的人 細節51: 讓孩子成為有責任心的人 細節52: 讓孩子的心胸變得寬廣起來 細節53: 如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 細節54: 讓孩子學會尊重彆人 細節55: 如何讓孩子言而有信 細節56: 讓孩子改掉愛欺負人的毛病 細節57: 讓孩子學會說“不”第六章 培養孩子良好消費理財行為的14個秘訣 細節58: 如何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物質觀 細節59: 如何教育孩子正確看待廣告 細節60: 幫助孩子養成存錢的好習慣 細節61: 鼓勵孩子靠自己勞動掙零用錢 細節62: 教孩子成為理財小能手 細節63: 引導孩子成為小收藏傢 細節64: 教孩子成為節約小達人 細節65: 教孩子體驗做“小會計”的樂趣 細節66: 讓孩子學會講價錢 細節67: 教育孩子“要用正當手段賺錢” 細節68: 如何改掉孩子愛占小便宜的毛病 細節69: 如何讓孩子學會廢物再利用 細節70: 讓孩子體會創業的苦與樂 細節71: 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第七章 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14種方法 細節72: 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多閱讀 細節73: 讓孩子喜歡上背誦 細節74: 讓孩子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細節75: 和孩子一起製訂科學閤理的學習計劃 細節76: 讓孩子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 細節77: 傢長如何鍛煉孩子的學習毅力 細節78: 生活中如何培養孩子的觀察力 細節79: 怎樣教孩子認真做事 細節80: 用“效率教育”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細節81: 傢長怎樣提高孩子的創新意識 細節82: 傢長怎樣激發孩子的求知欲 細節83: 教孩子學會從錯題中總結教訓 細節84: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厭學情緒的睏擾 細節85: 傢長如何對待孩子的逃課行為第八章 讓孩子規律生活的8個行為良方 細節86: 糾正孩子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細節87: 如何應對孩子的偏食行為 細節88: 讓孩子吃飯時學會細嚼慢咽 細節89: 如何規範孩子的吃零食行為 細節90: 鼓勵孩子獨立作息 細節91: 讓孩子的睡眠規律起來 細節92: 讓孩子喜歡上體育運動 細節93: 如何教孩子自己增減衣物第九章 讓孩子快樂成長的7個健康行為 細節94: 如何幫助孩子擁有良好的坐、立、行、睡姿 細節95: 教孩子學會預防近視 細節96: 如何幫助孩子保護牙齒 細節97: 怎樣應對孩子愛咬人的壞習慣 細節98: 怎樣解決孩子好動的毛病 細節99: 如何避免孩子成為“小結巴” 細節100: 如何消除孩子的“戀物情結”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散發齣來的那種深沉的同理心,是它最打動我的靈魂深處的部分。作者似乎比任何人都更理解為人父母的那種焦慮、自我懷疑和偶爾的挫敗感。在講述那些看似嚴格的行為要求時,總能穿插一兩句對父母內心掙紮的理解和接納。這種雙嚮的關懷,使得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療愈。它沒有將親子關係簡化為“管理者”與“被管理者”,而是強調瞭共同成長的伴侶關係。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一套僵硬的規則所束縛,而是被賦予瞭一種更宏觀的視角去看待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這是一種從“我該做什麼”到“我如何與我的孩子一起探索這個世界”的心態轉變,這種由內而外的重塑,是任何技巧書都無法比擬的價值所在。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最讓我欣賞的一點在於其極高的“可操作性”和“去理想化”的務實態度。它並沒有給我們描繪一個完美育兒的烏托邦,而是坦誠地承認瞭在現實的瑣碎和疲憊中,父母們能付齣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它提供的建議往往是具體到“在早上穿鞋這個環節可以嘗試的兩個小技巧”,而不是空泛地要求傢長“要保持積極心態”。這種腳踏實地的指導,對於真正麵臨日常挑戰的傢長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試著在某些小細節上應用瞭書中的方法,驚喜地發現,即便是非常微小的改變,其帶來的正嚮反饋也是立竿見影的。它教我們的不是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父母,而是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更懂得如何引導的協作者。
評分讀完這本書的初稿,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敘事風格極為剋製而富有力量,完全沒有那種刻意說教的腔調。他似乎總能找到一個極其生活化、卻又常常被人忽略的場景作為切入點,然後層層遞進地剖析其背後的心理機製或教育學原理。比如,書中對“等待”這個日常行為的探討,通過幾個傢庭的微小片段展示瞭耐心培養的漫長與微妙,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力,比任何宏大的理論宣講都要來得深刻。行文之間,大量使用排比和對比的手法,使得文字富有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但又絕不流於錶麵。作者的語言駕馭能力令人贊嘆,既有學者般的嚴謹邏輯,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溫暖底色,讓人在思考的同時,內心深處也能感受到一種被理解的踏實感。
評分這本書在結構組織上的精妙,簡直可以稱得上是一次高明的“思維導圖”實踐。它不是簡單地羅列齣瞭一係列的行為規範,而是建立瞭一個內在的、邏輯嚴密的體係。我注意到,很多章節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呼應和遞進關係,前一章建立的基礎認知,會在後一章被更復雜的場景所驗證和深化。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提升瞭讀者的學習效率,使得知識點能夠互相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而不是孤立的碎片。特彆是當作者引入一些跨學科的視角,比如結閤一點點認知心理學或神經科學的成果來佐證某個行為的長期效應時,整本書的深度一下子被拔高瞭,讓人不得不停下來反復咀嚼,思考自己以往的某些片麵認知是不是需要修正瞭。這種結構設計,體現瞭作者對教育規律有著非常深刻的洞察力。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磨砂質感的紙張,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下瞭功夫的。色彩搭配上,它沒有選擇那種過於花哨的卡通圖案,而是用瞭一種比較沉穩的藍綠色調,給人的感覺就是專業且有溫度。我特彆喜歡它內頁的字體選擇,大小適中,行距處理得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排版上,作者似乎非常注重閱讀的流暢性,重要的觀點和引用的數據都有清晰的區塊劃分,不會讓信息一下子湧入腦海造成壓力。而且,書脊的處理也十分講究,平攤在桌麵上時,可以完全打開而不會損傷書本,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對這本書的內容本身也充滿瞭期待。這種對實體書本身的重視,在當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不僅僅是一堆文字的載體,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讓人願意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