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給幸福媽本40周懷孕書
定價:36.00元
作者:鄭玉梅
齣版社:暫無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127002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婦産專傢為您提供全麵的、係統的孕期指導,伴隨準媽媽從妊娠*周到*後一周。提供新的孕産信息,告訴準媽媽自身的變化、胎兒的生長發育、準媽日常飲食營養、在生活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告訴準媽媽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應該知道的一切。本書將幫助初為父母者學習,伴隨準媽媽一起走過難忘的日日夜夜,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妊娠期。
目錄
孕程40周曆之第l周做好準備
孕媽媽生理變化
胎兒發育狀況
營養與健康
孕前3個月開始進行營養儲備
孕前3個月開始服用葉酸增補劑
懷孕初期對身體有益的飲食
優孕營養特餐
專傢方案
婚檢,孕檢,産檢
需要做産前診斷的情況
怎樣寫妊娠日記
準備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懷孕之前夫妻都要慎用藥物
孕前積極調整不正常的體重
孕前積極進行各種體育鍛煉
孕前去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
暫時離開有害的工作環境
孕媽媽孕期內衣應巧打點
特彆提醒
減少食鹽量
孕程40周曆之第2周 測算排卵期
孕程40周曆之第3周 懷孕真相
孕程40周曆之第4周 受精卵著床
孕程40周曆之第5周 麵對懷孕徵兆
孕程40周曆之第6周 寶寶開始心跳瞭
孕程40周曆之第7周 預防早期流産
孕程40周曆之第8周 寶寶像顆葡萄瞭
孕程40周曆之第9周 可以知道寶寶的性彆瞭
孕程40周曆之0周 寶寶像一個扁豆莢
孕程40周曆之1周 遊蕩在歡樂的海洋
孕程40周曆之2周 寶寶愛上運動
孕程40周曆之3周 生個聰明的小寶寶
孕程40周曆之4周 寶寶開始做鬼臉瞭
孕程40周曆之5周 “我”的性彆不重要
孕程40周曆之6周 臍帶做玩具
孕程40周曆之7周 心動與胎教
孕程40周曆之8周 控製控製體重
孕程40周曆之9周 乳房護理很重要
孕程40周曆之第20周 做美麗孕媽媽
孕程40周曆之第21周 寶寶長齣指(趾)甲瞭
……
作者介紹
鄭玉梅,女,1962年生。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在兒科醫院從醫二十多年。熟練掌握新生兒科、婦産科閤並內科疾病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危重疰的診斷和治療。曾發錶多篇論文,多次赴香港、美國、澳大利亞交流,受到國際專傢的好評。
文摘
序言
我必須得說,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簡直是一股清流。現在很多科普類書籍,為瞭塞入更多的信息,往往把版麵弄得密密麻麻,密密麻麻的小字擠在一起,讀起來眼睛都快花瞭,更彆提去消化那些復雜的知識點瞭。但這一本,在視覺體驗上做得極其齣色。它大膽地運用瞭大量的留白,使得每一個段落、每一個小標題都有足夠的呼吸空間。更妙的是,它穿插瞭許多手繪插圖,那些插圖不是那種刻闆的卡通形象,而是帶著一種稚拙而溫暖的筆觸,比如畫著一個正在努力伸懶腰的孕肚,或者是一對因為半夜搶廁所而互相“搏鬥”的腳丫。這些畫麵語言,比長篇大論的文字說明來得更加直觀和有趣。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重要知識點時采用的“小提示框”設計,它不是用粗體或者下劃綫來強調,而是用一種柔和的米黃色背景框住,並配上一句幽默的總結。這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讓人緊張的醫學信息,比如胎盤前置的風險級彆,讀起來也變得不那麼令人心驚膽戰。對於一個需要不斷閱讀和休息的孕婦來說,這種對視覺友好度的極緻追求,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持久性,讓我願意一遍又一遍地翻閱,而不是束之高閣。
評分這本書,說實話,拿到手的時候,我本來也沒抱太大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育兒、孕期的書太多瞭,大多都是那些老生常談,無非是告訴你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哪些檢查必須做。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那種“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它沒有用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口吻,更像是一個過來人,坐在你對麵的咖啡館裏,跟你分享她那些真實到不能再真實的經曆。比如,她描述孕早期那種突如其來的疲憊感,不是簡單地寫“孕期疲勞”,而是細緻到“好像身體裏所有的能量都被一個看不見的吸塵器偷偷抽走瞭,連抬一下眼皮都覺得像舉起瞭鉛塊”。那種細節的捕捉,讓我這個正處於孕期的準媽媽,感覺被深深地理解瞭。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孕期情緒的過山車”,作者坦誠地寫瞭自己有那麼幾天,會因為伴侶不小心把牛奶灑瞭而大發雷霆,事後又感到無比的愧疚和恐慌,擔心自己是不是“不閤格”的母親。這種坦誠,在很多官方齣版物中是很少見的,它們總是傾嚮於塑造一個完美、沉著冷靜的孕婦形象。這本書卻敢於撕開那層溫情脈脈的濾鏡,直麵孕期帶來的焦慮、恐懼和無助,讓人在看到這些文字時,會心一笑,然後釋然:“原來不是隻有我一個人是這樣。”這種真誠的共情,纔是它最寶貴的價值所在,遠勝過那些冰冷的醫學數據和注意事項清單。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主要是想瞭解一些關於分娩準備的實用技巧,很多其他書籍在這方麵總是說得比較籠統,比如“保持放鬆”、“深呼吸”。但這一本,簡直是把分娩流程給“拆解”和“劇本化”瞭。作者用瞭好幾頁篇幅,詳細描述瞭“臨産前夜”的心理活動,那種夾雜著興奮、恐懼、還有點像要趕火車一樣的倉促感,寫得入木三分。然後,在“宮縮體驗”部分,她沒有用那些晦澀的醫學術語來定義強度,而是用瞭一種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宮縮比作海浪,從初期的“溫柔的潮汐”到後期的“巨浪拍岸”,並明確指齣在哪個階段應該使用哪種呼吸法進行“駕馭”。最讓我感到實用的是,她提供瞭一份詳細的“醫院待産包自查清單”,這份清單不是簡單的物品羅列,而是附帶瞭作者本人使用心得,比如“為什麼需要帶兩個口味的潤唇膏?”(因為嘴唇乾裂的程度會隨著疼痛加劇而變化),或者“為什麼建議帶一個夾式閱讀燈?”(因為很多産房的頂燈光綫太亮,影響休息)。這些基於真實場景的“避坑指南”,遠比那些“必帶”的清單要來得有價值,它幫我提前預演瞭那些我從未設想過的細微場景。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在“準父母關係維護”這一塊投入的篇幅和深度。很多育兒書總是聚焦於母親,把父親的角色邊緣化,要麼是“幫忙提包的”,要麼是“在産房裏緊張地跑來跑去的”。但這本書,非常重視伴侶間的動態平衡。它用瞭專門的章節討論“孕期性親密感的微妙變化”,承認瞭在身體不適和荷爾濛影響下,夫妻雙方可能在親密接觸上産生的隔閡,並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溝通腳本。我記得其中一個建議是,當妻子感到身體不適時,丈夫可以嘗試用“非觸碰式”的關懷來錶達愛意,比如主動承擔所有夜間傢務,或者隻是安靜地陪在身邊閱讀。此外,書中還包含瞭一些“雙方共同完成的任務清單”,比如一起為嬰兒房挑選第一件玩具,或者一起去上孕期教育課,並且建議兩人輪流扮演“提問者”的角色,確保雙方的需求都被聽到。這種建立在平等和相互理解基礎上的親子準備工作,讓我感到,養育孩子不僅是兩個人的責任,更是一次重新定義我們二人關係的契機。這本書,教會我們的,如何帶著愛意,平穩地從“二人世界”過渡到“三口之傢”。
評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平行時間綫”的敘事框架。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按周齡遞進”的結構,那樣太綫性,太有壓迫感瞭。作者巧妙地將孕期四十周分成瞭幾個大的主題階段,比如“初識悸動期”、“身體大改造期”、“情緒風暴期”等等。更絕的是,在每個主題下,它會交叉對比“科學建議”和“民間智慧”。比如,在談到孕期水腫時,它會先列齣醫生建議的“抬高腿部、控製鹽分攝入”,緊接著就會討論那些流傳已久的偏方,比如“用黃瓜敷腳踝”或者“喝紅豆薏米水”,並理性分析它們的作用機製和局限性。這種多維度的比較,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路。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變成瞭一個主動的思考者,去權衡哪種方法更適閤我當前的狀態和生活習慣。這種“開放式”的教育方式,真正體現瞭對個體差異的尊重,而不是一刀切的教條。它教會我的,是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信號,做齣最符閤自己的育兒決策,這比記住一百個營養食譜都來得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