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给幸福妈本40周怀孕书
定价:36.00元
作者:郑玉梅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1270027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妇产专家为您提供全面的、系统的孕期指导,伴随准妈妈从妊娠*周到*后一周。提供新的孕产信息,告诉准妈妈自身的变化、胎儿的生长发育、准妈日常饮食营养、在生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告诉准妈妈在孕期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一切。本书将帮助初为父母者学习,伴随准妈妈一起走过难忘的日日夜夜,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妊娠期。
目录
孕程40周历之第l周做好准备
孕妈妈生理变化
胎儿发育状况
营养与健康
孕前3个月开始进行营养储备
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叶酸增补剂
怀孕初期对身体有益的饮食
优孕营养特餐
专家方案
婚检,孕检,产检
需要做产前诊断的情况
怎样写妊娠日记
准备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怀孕之前夫妻都要慎用药物
孕前积极调整不正常的体重
孕前积极进行各种体育锻炼
孕前去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
暂时离开有害的工作环境
孕妈妈孕期内衣应巧打点
特别提醒
减少食盐量
孕程40周历之第2周 测算排卵期
孕程40周历之第3周 怀孕真相
孕程40周历之第4周 受精卵着床
孕程40周历之第5周 面对怀孕征兆
孕程40周历之第6周 宝宝开始心跳了
孕程40周历之第7周 预防早期流产
孕程40周历之第8周 宝宝像颗葡萄了
孕程40周历之第9周 可以知道宝宝的性别了
孕程40周历之0周 宝宝像一个扁豆荚
孕程40周历之1周 游荡在欢乐的海洋
孕程40周历之2周 宝宝爱上运动
孕程40周历之3周 生个聪明的小宝宝
孕程40周历之4周 宝宝开始做鬼脸了
孕程40周历之5周 “我”的性别不重要
孕程40周历之6周 脐带做玩具
孕程40周历之7周 心动与胎教
孕程40周历之8周 控制控制体重
孕程40周历之9周 乳房护理很重要
孕程40周历之第20周 做美丽孕妈妈
孕程40周历之第21周 宝宝长出指(趾)甲了
……
作者介绍
郑玉梅,女,1962年生。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在儿科医院从医二十多年。熟练掌握新生儿科、妇产科合并内科疾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危重疰的诊断和治疗。曾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赴香港、美国、澳大利亚交流,受到国际专家的好评。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平行时间线”的叙事框架。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按周龄递进”的结构,那样太线性,太有压迫感了。作者巧妙地将孕期四十周分成了几个大的主题阶段,比如“初识悸动期”、“身体大改造期”、“情绪风暴期”等等。更绝的是,在每个主题下,它会交叉对比“科学建议”和“民间智慧”。比如,在谈到孕期水肿时,它会先列出医生建议的“抬高腿部、控制盐分摄入”,紧接着就会讨论那些流传已久的偏方,比如“用黄瓜敷脚踝”或者“喝红豆薏米水”,并理性分析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局限性。这种多维度的比较,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我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思考者,去权衡哪种方法更适合我当前的状态和生活习惯。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真正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而不是一刀切的教条。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信号,做出最符合自己的育儿决策,这比记住一百个营养食谱都来得重要。
评分我必须得说,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一股清流。现在很多科普类书籍,为了塞入更多的信息,往往把版面弄得密密麻麻,密密麻麻的小字挤在一起,读起来眼睛都快花了,更别提去消化那些复杂的知识点了。但这一本,在视觉体验上做得极其出色。它大胆地运用了大量的留白,使得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小标题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更妙的是,它穿插了许多手绘插图,那些插图不是那种刻板的卡通形象,而是带着一种稚拙而温暖的笔触,比如画着一个正在努力伸懒腰的孕肚,或者是一对因为半夜抢厕所而互相“搏斗”的脚丫。这些画面语言,比长篇大论的文字说明来得更加直观和有趣。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重要知识点时采用的“小提示框”设计,它不是用粗体或者下划线来强调,而是用一种柔和的米黄色背景框住,并配上一句幽默的总结。这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让人紧张的医学信息,比如胎盘前置的风险级别,读起来也变得不那么令人心惊胆战。对于一个需要不断阅读和休息的孕妇来说,这种对视觉友好度的极致追求,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持久性,让我愿意一遍又一遍地翻阅,而不是束之高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在“准父母关系维护”这一块投入的篇幅和深度。很多育儿书总是聚焦于母亲,把父亲的角色边缘化,要么是“帮忙提包的”,要么是“在产房里紧张地跑来跑去的”。但这本书,非常重视伴侣间的动态平衡。它用了专门的章节讨论“孕期性亲密感的微妙变化”,承认了在身体不适和荷尔蒙影响下,夫妻双方可能在亲密接触上产生的隔阂,并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沟通脚本。我记得其中一个建议是,当妻子感到身体不适时,丈夫可以尝试用“非触碰式”的关怀来表达爱意,比如主动承担所有夜间家务,或者只是安静地陪在身边阅读。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双方共同完成的任务清单”,比如一起为婴儿房挑选第一件玩具,或者一起去上孕期教育课,并且建议两人轮流扮演“提问者”的角色,确保双方的需求都被听到。这种建立在平等和相互理解基础上的亲子准备工作,让我感到,养育孩子不仅是两个人的责任,更是一次重新定义我们二人关系的契机。这本书,教会我们的,如何带着爱意,平稳地从“二人世界”过渡到“三口之家”。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想了解一些关于分娩准备的实用技巧,很多其他书籍在这方面总是说得比较笼统,比如“保持放松”、“深呼吸”。但这一本,简直是把分娩流程给“拆解”和“剧本化”了。作者用了好几页篇幅,详细描述了“临产前夜”的心理活动,那种夹杂着兴奋、恐惧、还有点像要赶火车一样的仓促感,写得入木三分。然后,在“宫缩体验”部分,她没有用那些晦涩的医学术语来定义强度,而是用了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宫缩比作海浪,从初期的“温柔的潮汐”到后期的“巨浪拍岸”,并明确指出在哪个阶段应该使用哪种呼吸法进行“驾驭”。最让我感到实用的是,她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医院待产包自查清单”,这份清单不是简单的物品罗列,而是附带了作者本人使用心得,比如“为什么需要带两个口味的润唇膏?”(因为嘴唇干裂的程度会随着疼痛加剧而变化),或者“为什么建议带一个夹式阅读灯?”(因为很多产房的顶灯光线太亮,影响休息)。这些基于真实场景的“避坑指南”,远比那些“必带”的清单要来得有价值,它帮我提前预演了那些我从未设想过的细微场景。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我本来也没抱太大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育儿、孕期的书太多了,大多都是那些老生常谈,无非是告诉你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哪些检查必须做。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那种“接地气”的叙事方式。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口吻,更像是一个过来人,坐在你对面的咖啡馆里,跟你分享她那些真实到不能再真实的经历。比如,她描述孕早期那种突如其来的疲惫感,不是简单地写“孕期疲劳”,而是细致到“好像身体里所有的能量都被一个看不见的吸尘器偷偷抽走了,连抬一下眼皮都觉得像举起了铅块”。那种细节的捕捉,让我这个正处于孕期的准妈妈,感觉被深深地理解了。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孕期情绪的过山车”,作者坦诚地写了自己有那么几天,会因为伴侣不小心把牛奶洒了而大发雷霆,事后又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恐慌,担心自己是不是“不合格”的母亲。这种坦诚,在很多官方出版物中是很少见的,它们总是倾向于塑造一个完美、沉着冷静的孕妇形象。这本书却敢于撕开那层温情脉脉的滤镜,直面孕期带来的焦虑、恐惧和无助,让人在看到这些文字时,会心一笑,然后释然:“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这种真诚的共情,才是它最宝贵的价值所在,远胜过那些冰冷的医学数据和注意事项清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